查看原文
其他

【硕博新见】赖信添、王久高:无产阶级政党目标理论研究


无产阶级政党目标理论研究


[摘要]无产阶级政党的目标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界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连贯性和政策变迁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视角。无产阶级政党的目标不是简单孤立的,而是具有其内在机理和运行规律的,是一套包含横向的阶段性目标和纵向的层级子目标组成的闭环系统,为实现阶段性目标之间的自然过渡和“跨越”提供了基础。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目标的论述基础上的目标系统,凸显了目标在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包括目标与无产阶级政党产生、发展和消亡的逻辑紧密相连;目标是无产阶级政党获得比较优势实现快速发展和赶超的重要法宝;目标是无产阶级政党提高社会向心力的重要抓手和决策的重要依据。无产阶级政党目标实践应坚持客观规律性和组织目的性的统一、主观能动性和制度规范性的统一、目标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的统一、人民主体性和党的权威性的统一。

[关键词]无产阶级政党;目标理论;目标结构;目标实践;目标价值

无产阶级政党的目标因其独特的性质,相较于资产阶级政党具有其特殊性,在理论构建上应给予充分的重视。目标是能够体现无产阶级政党特点,并伴随其从产生、发展到最终消亡全过程的核心概念。对目标的深入研究是把握无产阶级政党发展逻辑,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相对于资产阶级政党的比较优势的关键一环。制定目标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任务之一,目标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阶级政党相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其目标与政党选举、执政和政策联系较为紧密,更注重短期实用性,并未建立起多层次的目标体系,相关理论构建不足,这是由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历史传统决定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决定了目标对政党自身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学者们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目标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就无产阶级政党目标的结构及其价值提出管窥之见,以期深化学界对无产阶级政党目标理论的研究。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目标及其目标系统

无产阶级政党从确立目标开始,就与资产阶级政党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无产阶级政党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产生、发展逻辑与资产阶级政党有很大的区别。无产阶级政党目标形成于政党产生之前,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具有革新机制和价值指引性,是成体系的目标集合。无产阶级政党目标指无产阶级政党为尽早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而建立的一套指导其现实运动的目标系统。从目标的零散认识到系统性认识,为发现、解释和描述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背后的规律,解读党员、党组织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密码,科学预测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未来发展的走向,进而为无产阶级政党实现最终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1 无产阶级政党的闭环目标系统

(一)无产阶级政党目标系统的含义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的各个部分组织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1]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系统的整体性特征指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新功能的有机整体,各个作为系统子单元的要素一旦组成系统整体,就具有独立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形成了新的系统的质的规定性,从而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加和。[2]钱学森在谈及其创建系统学的原因时曾说过,“我们现在搞改革。对于改革,我们的预见性很有限。所以常说‘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预见性很差。······但是现在要建设社会主义,要在建国100周年的时候,即2049年使我们的国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一段好长好长的路。······65年你要走完这条路,你老在‘摸着石头过河’,那可不行。我们不能再犯错误,或者尽量地少犯大错误,不要犯大错误。那我们必须有预见性,这预见性来自于什么?来自于科学!这个科学是什么?就是系统科学!这个科学就是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系统学”[3]。

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特性和目标的特点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目标的系统性,而系统性又是无产阶级政党目标话语体系的本质和核心。目标话语体系的逻辑自洽是无产阶级政党现实运动的理论基础。由于历史环境的制约,无产阶级政党或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悬殊的贫富差距和尖锐的阶级对立,或产生于落后的、位于全球资本市场底端的“被剥削”国家;前者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反对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用阶级斗争取得国家政权后,对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生产方式重新建构,后者则要求无产阶级政党通过暴力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较低层次的纲领后进行长远的生产力发展的规划与建设。因此,尽管不同国情下无产阶级政党的具体道路有所不同,但是长远的目标使得无产阶级政党的治理模式体现为目标政策的连续性和治理模式的渐进改革,在这一现象的背后存在一套逻辑——独特的目标系统。

无产阶级政党的目标系统是指各种类型的政党目标按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成的有机整体。从整体性上说,目标系统按照从阶段性目标到最终目标的逻辑顺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单一目标所没有的性质,目标系统功能大于各单一目标功能之和。从层次性上看,目标系统按照层次划分,既有趋势层面的宏观目标系统,又有操作层面的微观目标系统,不同层次的目标系统构成总的目标系统,同时目标系统本身又是整个无产阶级政党运作系统中的子系统。

(二)无产阶级政党目标系统的构成

从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运行规律上看,目标系统是由横向的阶段性目标和纵向的层级子目标构成的闭环系统。横向的阶段性目标组成趋势层面的宏观目标系统,纵向的层级子目标组成操作层面的微观目标系统。宏观目标系统和微观目标系统辩证统一形成一个闭环(如图1)。无论是宏观目标系统,还是微观目标系统,目标经过一系列传导和落实,最后都应该回归到起初的源目标,形成完整的目标逻辑链,这样才能避免以目标为导向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偏离目标。

1.横向目标系统

无产阶级政党的目标系统并不是一张粗略的结构图,而是一幅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画卷。正如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的,“我们要全面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认识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4]同时,历史并不总是按部就班发展的,“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5]。阶段性目标之间的衔接既有完成一个目标之后进行下一个目标的自然过渡模式,也有一种大胆的跨越模式。从横向上看,目标系统从无产阶级的性质和要求出发,经过若干阶段性目标(中间可能还会有不同阶段性目标之间的跨越),最后到最终目标,进而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闭环流程。

关于无产阶级和最终目标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和最终目标的实现是辩证统一的。共产党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6];共产党是由整个无产阶级中最先进、最坚决的分子所组成,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共产党的最近目标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7]。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没有剥削和压迫、消灭三大差别、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了最终目标的性质,而最终目标的实现既回应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质,又使无产阶级获得了解放。

关于“消灭阶级”和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关系。“为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高目标——消灭阶级,无产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8]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最终目标是消灭阶级。“消灭阶级”和“实现共产主义”虽然是不同的概念,但是具有承上启下的关系,无产阶级政党在最终“消灭阶级”之后,就完成了历史使命,到那时社会将通过一定的方式自然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至于采取何种方式,将由那时的人们结合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通过实践去回答。

关于阶段性目标的转换。社会主要矛盾为无产阶级政党阶段性目标的转换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时间节点和坐标,是阶段性目标之间转换的根本标志。通向伟大目标的历史过程是由许多革命发展阶段构成的,基于无产阶级的不断革命论,最终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不同历史阶段的阶段性目标的实现,革命的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而特定的目标和任务又是建立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基础上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9]不同历史阶段的物质条件决定了该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无产阶级政党只有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制定不同阶段的阶段性目标,通过不断解决矛盾实现阶段性目标,进而为最终目标的实现开辟道路。

2.纵向目标系统

从纵向上看,以阶段性目标为核心,根据客观条件,下分纲领和不同层级的子目标。其中,应把纲领置于纵向目标系统的第一位,纲领与子目标相结合,使纲领发挥提纲挈领的作用。实践中,既要保持阶段性战略目标的坚定性,又要在确立具体纲领和子目标时尽可能灵活务实,不断创造有利条件为实现阶段性战略目标服务。

对于党的纲领的内容,学界既有从广义上进行认识的,包括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路线、方针等;也有从狭义上进行界定的,内容仅包括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无论从广义理解还是狭义理解,党的纲领与最终目标、阶段性目标是辩证统一的。但是,基于无产阶级政党目标系统的逻辑,不同层级的目标概念是不同的,不能把党的纲领认为是和最终目标类似的概念,也不能把党的纲领当作无所不包的“全能”概念,党的纲领更具有阶段性特征,是最终目标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目标分解。

世界上第一个以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后,发表了党纲《共产党宣言》,提出了共产党的最近任务、最终目标和斗争策略,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党纲,成为后来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党纲的依据。1875年3月,恩格斯在致倍倍尔的信中提出:“一个政党的正式纲领没有它的实际行动那样重要。但是,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10]马克思在致白拉克的信中也曾指出:“制定一个原则性纲领······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11]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的纲领是无产阶级政党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对人们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发展阶段及其目标指向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强调了党的纲领的重要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党的纲领和阶段性目标、最终目标的区别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虽然三者都包含着目标属性,但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偏向于应然层面,而党的纲领更侧重实然层面;另一方面,最终目标因其与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性质紧密相连,决定着阶段性目标和党的纲领。阶段性目标和党的纲领一样具有阶段性,区别在于阶段性目标属于应然层面而更具抽象性,党的纲领属于实然层面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现实运动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3.横向目标系统与纵向目标系统的关系

目标系统的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更侧重战略原则性,而纲领和不同层级的子目标则更注重战术灵活性。只有既把握了长期目标指向的战略原则性,又把握了短期目标执行的战术灵活性,坚持战略性和战术性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目标系统的优势。

目标系统构成的初步分析为进一步考察目标系统在实践维度的运行机制提供了理论框架。无论是阶段性目标构成的宏观目标系统,还是层级子目标构成的微观目标系统,目标经过一系列传导和落实,最后都应该回归到起初的源目标,形成完整的目标逻辑链。横向上,从无产阶级的初心出发,经过阶段性目标的衔接和一定程度上的“跨越”,实现最终目标后还得回归无产阶级寻求人的解放的初心;纵向上,阶段性目标通过纲领、各层级目标的分解落实后,最基础层级目标还得回应阶段性目标,通过阶段性目标来检验最基础层级目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形成良性循环。

在纵向系统的运行机制上,要求基础层级目标对阶段性目标的回应。无产阶级政党中央的目标是第一层级目标,第二层级的目标不能是对第一层级目标的简单重复和僵化执行,而应围绕第一层级目标来制定符合实际的第二层级目标并以此类推,最后到基层党组织制定的目标应该是符合基层实际、具体可行且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实践的。关键是最基础层级目标还得回应阶段性目标,通过阶段性目标来检验最基础层级目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当然,现实中无产阶级政党的目标执行容易在纵向目标系统里出现问题,即以阶段性目标为起点,最后却没有回到阶段性目标。

纵向目标的运行应发挥制度的作用,目标为主制度为辅,二者相辅相成。无产阶级政党重视保持目标系统的相对稳定性,为目标系统的稳定建立制度进行局部守成;同时,注意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对目标系统作出适当调整,使围绕目标系统运转的制度兼顾弹性与塑性。此外,目标系统的运转不是简单按照规章制度运行的过程,而是经过一系列意见、试点反复执行和调整的,与各种因素互动和受反馈机制所驱动的动态过程。

4.目标系统运转的考核机制

无产阶级政党的决策离不开目标,也只有围绕目标才能进行科学的决策。没有了目标,无产阶级政党的决策过程就会是一个开环系统,逻辑链条是断裂的。只有围绕目标进行决策,经过决策、实践和结果反馈,最后验证目标达成情况,这个决策流程才能形成一个闭环系统,逻辑链条也才是完整的。基于此,目标系统流畅运转就需要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

目标系统的层级制结构增加了目标落实存在误差和低效的可能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无产阶级政党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确保各层级单位准确高效贯彻落实目标的考核机制。这一考核机制不仅把各层级制定目标的误差最小化,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目标得以高效执行的润滑剂。例如,中国共产党为了确保中央确定的市场经济改革、反腐倡廉、鼓励社会创新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政治目标得到贯彻落实,围绕这些政治目标出台了一套政绩考核标准,以保证各级党政机关切实执行国家政策,完成政治目标。考核工作主要是由中央部门负责,根据政治目标优先顺序调整考核指标,考核的结果与干部的提拔、降级等奖惩机制相挂钩。中国共产党通过这套考核机制来激励和约束党政干部明确工作重心,确保高层确立的战略目标和作出的战略决策得到不同层级党政机关的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也是为了防止各层级组织各自为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消解党的目标的实现的行为。“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所有党组织都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2]

相反,由于资产阶级政党不注重目标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加上竞选成功后的任命具有回溯性,不是基于实施预期的未来政策所作的一种抉择。被任命的官员的政策倾向与实现党的目标经常不一致甚至相矛盾。例如,有些政党,特别是美国的政党,在因宪法解释引起的旧冲突消失后,已经变成了纯粹猎取官职的政党,这些人根据赢得选票的机会大小修改自己的客观纲领。[13]这些政党把党的纲领理解成只是一个吸引尽可能多选民的竞选招牌。资产阶级政党的工具属性,决定了政党目标在政策制定中处于次要地位。


二、无产阶级政党目标的价值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目标的论述基础上的目标系统,凸显了目标在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价值。这种价值与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和发展逻辑相统一,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离开了目标,就无法深刻认识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沿革、制度优势、社会动员能力、决策机制和发展趋势。无产阶级政党目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目标与无产阶级政党产生、发展和消亡的逻辑紧密相连

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关于目标的认识,因是否存在一个“永恒的目标”而存在极大的差异。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是自发的,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是自觉的。最早的资产阶级政党在英国诞生时,政党理论还不成熟,相对温和的政治环境允许资产阶级政党由自然自发阶段发展到自觉自为的阶段。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则明显不同,无产阶级政党是在资产阶级政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生的,具有一定的政党意识,而且是在强烈的阶级意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诞生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目标导向。同时,执政的共产党是通过武装斗争取得政权的,在执政过程中也都是围绕长期目标制定发展计划的。正是因为有了对最终目标的追求,才有了在走向共产主义过程中的不同历史阶段的衔接和“跨越”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最终目标的实现问题上升到无产阶级政党存亡的高度,即无产阶级政党在实现最终目标后终将消亡。马克思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4]没有任何事物是永恒的,一种体制、一个政党从产生、发展到最终消亡都是必然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发展目标的认识是一种决定论的观点。他们认为,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一个社会必将是循着某种规律发展,必定经过某种阶段。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就可据此制定出战略目标和策略目标,就可运用制度、组织等手段保证社会向着这个目标前进。而资产阶级的哲学观,一般来说是否定终极目标的,或者说它们对终极目标的否定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将是永恒的”这种希望和信念。[15]任何政党都不是永恒的,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最终都将走向消亡。美国学者福山所谓的“历史的终结”从静止的视角去认识事物的发展,所以其观点必然破产。纵观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目标贯穿无产阶级政党产生、发展乃至最终消亡的全过程,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目标是无产阶级政党获得比较优势实现快速发展和赶超的重要法宝

一方面,目标是无产阶级政党选择权力集中的政党体制的关键因素。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长期目标导向对政党体制具有重大决定作用。重视目标导向的无产阶级政党更倾向于选择能够集中权力的政党体制。无产阶级政党通过革命取得政权后,为了实现中期和长期的目标,必然在选择政党体制时注重政党权力交接的平稳过渡和党政关系的协调可控。例如,无产阶级政党倾向于通过一党领导的集权体制领导立法机构,并进而实现对政府决策的控制,有计划地朝长远的目标前进。如果在发展初期面临复杂局势的情况下采用大范围的民主选举和分权体制,必然导致中长期目标的频繁调整,长远来看,不利于长远目标的实现。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一党制“对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来说,它极其实用,极有吸引力,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既可以促进集中(因此也就能推进革新)也可以推动扩大(因此能够同化团体)的一种制度。······更具竞争性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可能具有相当强的扩大能力和同化团体能力,但其集权和促进改革的能力则较弱”[16]。20世纪以来,一些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发展中国家以巨大的现代化成就证明了这种高效的政党体制。例如,高度重视国家发展战略的谋划和实施,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根据发展阶段制定发展战略,一届接着一届办、一代接着一代干,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

另一方面,目标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特优势,在无产阶级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目标的衔接处理好战略政策的历史承继关系,将使无产阶级政党拥有更强的战略定力,取得相对于资产阶级政党的比较优势。首先,目标是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后来者”优势,实现赶超战略的重要前提。德国学者韩博天认为,中国政治体制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以及“集中力量”实施国家大型建设项目。相比之下,西方民主国家由于周期性地选举和政府更迭,无法实施长期的发展项目和政策。[17]其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以目标为导向的政治体制更灵活,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政治体制更具竞争性。例如,曾任英国工党副主席的罗伊·詹金斯曾批评“现代英国行动迟缓,缺乏创新,抵制主动变革,不仅排斥经济上的改革,也排斥社会和政治上的改革”[18]。这和资产阶级的政党体制密切相关,资产阶级政党主要通过民主竞选上台执政开展活动,是以选举执政的短期目标为导向的,不左不右的保守目标和政策取向是其竞选成功的最优选择。总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体制决定了其政党对效率、战略和改革等持相对保守的态度,而效率、战略和改革等问题又与无产阶级政党的目标理论紧密相关。目标理论的构建和完善对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独立和平稳快速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目标是无产阶级政党提高社会向心力的重要抓手

按照社会学的概念,组织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标而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集体。政党组织不仅具有一般组织的特点,而且因其政治性而更强调政治认同,包括对共同目标、共同价值的认同和对组织和领袖的认同。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相比,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更强调集体观念、核心意识等政治认同因素。一方面,无产阶级政党运行并发挥作用依靠的是一个对党的理念和目标强烈认同的党员群体,政党的目标为党组织既吸收了目标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党员,也提供了具有明确指向的长短期目标,以凝聚党员为完成特定的目标而努力。“列宁主义政党的组织特点,即在于它有着笼罩每一党员的基层组织,通过基层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批评训练,党员之间也借以相互沟通,相互监督,最终使每个党员保持对党的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并使党组织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否则党员千万,也只是一盘散沙。”[19]另一方面,目标是无产阶级政党发动群众、提高社会向心力的一面旗帜。“如果一个政党变成某单一社会势力的传声筒,那它就会失去自己的旗帜而沦落为该社会集团的工具。”[20]关于政党如何避免成为单一社会势力传声筒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经验值得借鉴,其政治实践在逻辑上既维护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又凝聚了社会最广大群体的力量,甚至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主要是通过树立一个共同目标确立社会共识,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向心而不是离心的倾向。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基数和全球第二经济体量的大国,要实现高速发展就必然要有一个共同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出以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认同,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中国政党制度通过协商促进决策民主,有效凝聚了社会共识。

“社会动员能力是衡量现代政党‘党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动员和组织民众的最大受益者与其说是民众,不如说是政党。同样,疏离和忽视民众的最大受害者,也是政党自身。”[21]通过目标,无产阶级政党不仅提高了社会向心力,并在此基础上动员和组织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四)目标是无产阶级政党运动决策的指南,也是决策科学性的重要体现

目标是无产阶级政党现实运动和决策的指南。要不要坚持、怎样坚持和坚持什么样的无产阶级政党目标,是工人阶级各派理论家争论的焦点。对目标认识的正确与否,事关无产阶级政党现实运动和决策的成败。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去世之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存在着严重的空想主义倾向,而非脚踏实地地进行现实斗争。据此,伯恩施坦在1898年1月发表的《崩溃论和殖民政策》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的观点。他说:“我坦白地说,我对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非常缺乏爱好和兴趣。这个目的无论是什么,对我来说都是毫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所谓运动,我指的既是社会的总运动,即社会进步,也是为促成这一进步而进行的政治和经济上的宣传和组织工作。”[22]针对伯恩施坦的观点,卢森堡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最终目的”,是区别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资产阶级激进主义的唯一的决定性的要素。她说:“也许有一批同志这样想:对最终目的的冥想实际上是一个艰深的学术问题。我的看法恰恰相反,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革命的政党、无产阶级的政党来说,没有比关于最终目的的问题更加实际的问题了。”[23]坚持正确的目标应该伴随无产阶级政党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对目标的误读甚至背弃必将导致无产阶级政党在发展过程中走向歧路甚至万丈深渊。

无产阶级政党的决策是一个主动灵活和反复调整的动态平衡过程。有些学者对无产阶级政党阶段性目标的可调性抱有很大的疑问,认为政党目标的调整变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变数。例如,有西方学者认为:“与西方以法治为主导的政策制定过程相比,中国的政策制定方法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24]但是,从目标视角进行观察,许多“偶然”背后往往是“必然”在发生作用,政策不确定性和政治稳定性从“对立”走向了“统一”,这种独特的政治现象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独特的决策机制决定的。这种决策机制是围绕宏观目标的实现运行的,从早期的开环决策机制发展而来,历经各种演变,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闭环决策机制。开环的决策机制是建立在不稳定不成熟的制度基础上的,在革命和政党的初创时期,有助于政党在复杂局面中随机应变,出奇制胜。但在进入建设和改革时期后,无产阶级政党逐渐走向成熟稳定,尤其是在政党体量庞大、体制和运行机制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围绕目标建立一套反馈机制,使政党政策的制定和政党发展目标形成一个逻辑闭环就势在必行。此外,决策执行中的反馈机制的建立也必须有一个目标系统作为标准、尺度和导向,离开了目标反馈机制,无产阶级政党政策的出台、执行和反馈在逻辑上就不够充分。不通畅的目标反馈机制将阻碍政策微调的可能性,以至于矛盾积少成多,甚至导致危机爆发。因此,要明确目标、政策调整的限度,以此提升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新能力。


三、无产阶级政党目标实践的方法论原则

通过对无产阶级政党目标概念、目标系统和目标价值的分析,为目标理论主体框架的搭建奠定了基础。目标理论的提出不单是为了解释世界,还应与实践相结合,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改变世界,进而寻求实现目标的现实路径。在实现最终目标的历史过程中,客观规律性和组织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和制度规范性、目标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人民主体性和党的权威性四个方面是无产阶级政党经常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目标理论在实践维度的进一步展开。

(一)坚持客观规律性和组织目的性的统一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对旧社会的深刻剖析中,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马克思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发展和改革的根本遵循。无产阶级政党追求的共产主义最终目标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即具有客观规律性。其围绕最终目标进行建构的目标系统和目标实践亦应坚持客观规律性的原则,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对政党组织目的和行为的决定性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无产阶级政党作为一个组织本身又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这种目的性是受客观规律所决定和制约的,不能以组织的“意志”为转移。一方面,无产阶级政党应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将目标系统的各个要素和环节牢牢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将组织目的和行为约束和限制在科学和理性的范围内,防止制定目标和目标实践违背客观规律,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进而导致消极的结果;另一方面,又要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根据现实条件和客观实际,在正确认识并积极利用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张扬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目的性,正确把握客观规律性和组织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制度规范性的统一

无产阶级政党作为一个组织是有其存在的目的的,作为组织中的个人,又是一个个现实的个体,尤其是作为组织中的领导干部和领袖,更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主张。如何把握好无产阶级政党中的党员、领导干部和领袖的主观能动性的边界,除了靠自我规范和约束外,制度的作用和价值就凸显了出来。实践中,无产阶级政党重视保持目标系统的相对稳定性,为目标系统的稳定建立制度进行局部守成;同时,注意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对目标系统作出适当调整,使围绕目标系统运转的制度兼顾弹性与塑性。坚持目标系统为主制度约束为辅,二者相辅相成。

此外,目标系统的运转不是简单按照规章制度运行的过程,而是经过一系列意见、试点反复执行和调整,与各种因素互动和受反馈机制驱动的动态过程。制度规范固然重要,但是面对日益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实践条件,适当发挥贯彻执行目标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就成为了必要。只有把握好无产阶级政党各组成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外在制度规范性的辩证统一,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度,无产阶级政党的目标实践才能既不随意冒进,又避免陷入僵化保守。

(三)坚持目标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的统一

目标系统的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更侧重战略原则,而纲领和不同层级的子目标则更注重战术灵活性。基于此,无产阶级政党的目标实践既要坚持目标又要运用策略,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坚持目标。策略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策略的绝对性是指策略的运用是必然的和至关重要的,策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离开了策略无产阶级政党将举步维艰;策略的相对性是指策略的选择是有条件的,任何策略都只适用于一定范围、层次和发展阶段。从宏观的历史视野来看,正是无数相对灵活的策略使无产阶级政党在复杂的客观环境和尖锐的阶级斗争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无数相对策略的总和构成了绝对策略。策略的绝对性要求无产阶级政党要充分认识策略的重要性,善于选择正确的策略应对现实世界中的无数可能性;策略的相对性则要求无产阶级政党要认识到策略具有适应性,学会运用不同的策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解决不同的社会矛盾。

无产阶级政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注意讲究策略,灵活变通,甚至是一定程度的牺牲,坚持战略性和战术性相结合。列宁指出:“我们要更有信心、更坚定地向胜利前进,现在只缺一点,这就是一切国家的一切共产党人要普遍而彻底地认识到必须使自己的策略具有最大的灵活性。”[25]在遵循历史发展大趋势的基础上,无产阶级政党应充分认识到实践活动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可能性,并善于运用策略来把握这些有助于推动历史前进的可能性。为了实现目标,无产阶级政党可以根据本国国情选择和调整策略和手段。例如,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6]各国无产阶级政党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坚持目标坚定性,又要学会灵活地解决现实遇到的新问题。只有既把握了长期目标指向的战略原则性,又把握了短期目标执行的战术灵活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目标系统的优势。

(四)坚持人民主体性和党的权威性的统一

无产阶级的性质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目标系统的性质,也决定了实现目标的领导主体是无产阶级、依靠主体是人民群众。在无产阶级政党目标实践过程中,坚持人民主体性和党的权威性的辩证统一是事关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和独特优势的基本原则。

依靠哪些力量才能最终实现目标?坚持人民主体性,选择人民群众作为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的动力,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选择。“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主体是人民,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主体也应是人民。放弃了人民的立场,就失去了实现最终目标的根本动力,苏共亡党的历史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无产阶级政党只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坚持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尺度,紧紧依靠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才不会偏离最终目标,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向着最终目标前进并最终实现人类的解放。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共产主义事业的领导主体,坚持领导主体的权威与集中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目标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集中领导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重要性。《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指出:“工人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他们的人数;但是只有当工人通过组织而联合起来并获得知识的指导时,人数才能起举足轻重的作用。”[28]恩格斯在《论权威》中论证了权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权威和集中不是人为地按照主观意志随意确立的,而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权威是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的组织保证,······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权威总是同一定社会阶级的利益相联系的,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就需要革命的权威。”[29]党的权威是集中的基础,一定程度的集中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权威。没有权威和集中领导,无产阶级政党将很难克服偏离目标的惯性,甚至可能无法回归正确轨道,直接走向“变质”的不归路。因此,一个权威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集中领导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目标实践至关重要。

 

注释:

[1]唐恢一.系统学:社会系统科学发展的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3.

[2]魏宏森、曾国屏.试论系统的整体性原理[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3]钱学森.创建系统学:新世纪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0-11.

[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5]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94.

[6][7][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3,413,411.

[8] [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8,13-1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

[10][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0,355.

[12]深入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8:4.

[13][德]马克斯·韦伯著,阎克文译.马克斯·韦伯社会学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88.

[14]资本论(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7.

[15]萧超然、晓韦.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123.

[16][20][美]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22,342.

[17][24][德]韩博天著,石磊译.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7,11.

[18][英]安东尼·桑普森著,唐雪葆等译.最新英国剖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24. [19][21]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358-359,152.

[22][德]爱德华·伯恩施坦著.伯恩施坦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8.

[23][德]卢森堡著.卢森堡文选: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1.

[2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09.

[2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73.

[29]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117.

作者简介:赖信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王久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第6期,发表略有改动。

排版 | 陈艺文

审核 | 陈培永 曲建英

硕博新见

尚娜娜,康沛竹: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的演进逻辑、建构途径及时代诠释

陈晴:用主义解决问题 ——毛泽东对“问题与主义”的理论探索及其当代启示

何二龙、黄俊立:外循环、贸易失衡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张蕊:当代中国泛娱乐主义:实质、特征及应对

夏少光:破解“洛克悖论”: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契约政府理论的超越

史 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路径新探——基于经典文献的隐喻分析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官方微信平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