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临朐】何为七夕

2016-08-09 刘志华 临朐

☞【临朐】山村红灯笼

☞【临朐】一架葡萄

☞【临朐】秋雨不是用来郁闷的

☞【临朐】夏,悄悄的走了!

刚刚过去的农历七月初七,因与“牛郎织女相会”、“七仙女下凡”两个爱情神话故事有关,被现代人称为“情人节”。然,最早的七夕是“儿童节”,后几经演变,成了“女儿节”、“姑娘节”。谁曾想,最近几年,它摇身一变就成了“情人节”!这,还真有点乱套了!

从文献记载看,七夕其实是“乞巧节”,它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传说,农历七月初七是织女诞生日,女孩子在这一天开展活动,或许也有纪念牛郎织女爱情的意思,但最重要的为了纪念织女这位“纺织女神”,是为了“乞巧”——乞求智慧和巧艺。过去普通百姓家女孩子的命运只能是嫁作人妇,炊米纺织,相夫教子。女孩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获得美满的婚姻。唐朝六岁的林杰的诗“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就表达了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幼女词》写的也是“乞巧”这种习俗:“幼女才六岁,未知巧和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由于“乞巧”是女孩子的活动,故“乞巧节”后来又被称为“女儿节”。

“七夕”是我国地地道道的传统节日,至今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它真的就是“情人节”,但近几年它越来越像西方舶来的所谓情人节,越来越缺少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被赤裸裸地说成“中国情人节”。其实,西方情人节也好,“中国情人节”也罢,在中国,都是商家为迎合一部分人的心理需求,以经济盈利为目的的一种炒作,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式节日”。因此,围绕七夕这个传统节令,商业味越来越浓:鲜花、巧克力、化妆品、金银首饰、烛光晚餐、商品促销等等,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便以聚餐、购物、赠送礼品等方式度过这一天。至于某地高价购买万只萤火虫,以图营造七夕的浪漫氛围,吸引游客,增加收入,结果虫儿死光光的做法,更是得不偿失的荒唐之举。

在商品社会,把“七夕节”硬说成“情人节”似乎也情有可原,但不要遗失和曲解七夕的传统文化内涵。“七夕”这个神话传说,讲述的是凡夫董永与七仙女的爱的传奇,蕴含着天长地久的爱情主题,是那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中国古老的爱情永恒曲。因此,我个人认为,“七夕” 和“情人节”原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将二者强拧在一起,再别扭不过——不是有点乱,而是相当乱!《中华民族文化大系》总编乌丙安也竭力反对把“七夕”说成“中国的情人节”,他说:“牛郎和织女怎么是情人呢?他们与罗密欧和朱丽叶完全是两回事。七夕这天,是牛郎织女和儿女见面,应该是全家团聚的节日。”

其实,过什么名字的节,怎么过,都应该尊重。但我们的传统文化必须继承和发展,不能让文化教益屈从于经济利益、让物质追求淹没了人文魅力。还有,谈到爱情,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真正的爱不在于一年一度的赠送礼物的形式,而在于平常日子里实实在在的关心与体贴,所谓有情人天天都是情人节,是不是呢?

——元芳,你怎么看?

刘志华,网名清风慕荷,城关街道城关小学教师,中共党员,《峡山文艺》编辑,临朐县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随笔、随感发表于《作文周刊》《读者》《临朐教育》《山东教育》等报刊。2015年出版教育随笔选集《师爱,如此简单》。

【临朐】入伏吃凉面

【临朐】长大后我就成了您

【临朐】说说“zhāng”和“nāng”

【临朐】一言难尽的“放学路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