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临朐】张红:大哥

2016-12-16 ​张红 临朐

☞【临朐】回家断想

☞【临朐】煎饼

☞【临朐】家乡(寺头)有座玉带山

☞【精彩】原创文学微刊合集

大哥,张建文,临朐县辛寨镇东盘阳村人,退休前是临朐县辛寨镇土埠店小学校长。大哥热心传承家乡文化,做家乡文化的守护者,保存者,传播者。2008年8月以来,他自费编印了《桑梓拾遗》、《家乡姓氏寻源》、《古币话春秋》三部乡土志书,在辛寨镇盘阳村周边传扬着家乡文明的辉煌灿烂。

翻看着大哥的三部乡土志书,想起帮大哥整理、录入、修改初稿的忙碌充实,总觉得应该写一点东西,作为对大哥热心传承家乡文化的崇敬与支持。静心梳理思维的脉络,“有心人、热心人、用心人”九个字,不时的跃入脑际灵动闪现,促我记写了从小到大亲历亲闻的大哥的点点滴滴……

大哥是我的长兄,大我14岁,大哥结婚时,我才六岁。那时候,大哥在家务农,整天忙于生产队的劳动。尤其是担任生产队长以后,事务也多,整天是匆匆来匆匆去,无暇顾及顽皮的妹妹,自然冷淡了娇宠惯了的我,我便不时的向父母告状,父母却说“你哥忙,不会哄孩子……”自此,我对大哥总是敬而远之,远远的看着他忙这忙那,从不主动到大哥面前套近乎,对大哥少了些纠缠,但多了份敬畏。随年龄的增长,敬畏、尊重、佩服、信任,这样的情愫充溢在我和大哥的亲情中,使我从不敢在大哥面前撒娇,从不敢和大哥开玩笑,包括现在也是这样。其实,大哥不是没有亲情,他只是不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而是把浓浓的亲情藏在了心中,倾注于担当的责任义务之中。

大哥是一个工作至上的人,是一个认真严谨的人,是一个从不落后的人。担任生产队长时,他经常说“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得最好,既然干队长,我就让大家伙看看行不行……”在他的带领下,那时候的生产七队远近闻名,生产干劲、粮食产量总是成为典型,引起了当时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当时,盛传一个口语说:“拔了棉花柴,干部就下台”。(这里的“干部”指的就是生产小队长,在公社化时期,这是唯一的民选干部。)当时生产队每年一次选举,在每年的换届民选中,大哥总是高票当选。其实,大哥骨子里就有这么一种品质:“做事就用心,要做就做的最好”,这种品质在他以后的工作经历中也都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当教师是这样,当学区校长是这样,退休以后,还是这样。他在喜欢读史与考古的过程中,对家乡文化的发掘与传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用心探索与研究着家乡的史前文明与传承发展,这也是我为大哥感动的一点。

对大哥的印象,是随着我成长的阅历增加的。我还记得很多年前,父母在闲谈中曾向我表示对大哥的不满,我满是疑惑。可在疑惑中,也渐渐知道大哥担任生产队长时,经常往家里带回些坟砖、瓷罐等故人墓穴里的所谓的不干净的东西。这曾经引得众邻笑话,也多次引得父母不高兴,对大哥大为不满。后来大哥自然不敢带回家,但总是偷偷的藏在某一地方,对文物的保护、喜爱与研究却一直没有间断……前几年,我和丈夫回盘阳时,大哥神秘的满带着喜悦的心情,向我们一一展示了他珍藏保护的文物古迹,那神情、那语气、那姿态,真的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在他滔滔不绝的讲述中,我听得出大哥为几十年的收藏积累而欣喜,为自己对家乡文物的保护而自豪。我认真的问大哥:“当初,你惹得父母不高兴,不怕众邻笑话,当真喜欢这些东西吗?”……大哥沉了一下,严肃的说:“当初带领队员整大寨田扒古坟时,看到一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遭到破坏,觉得真的可惜,真的心疼。基于保护古迹的初衷,才收藏了这些东西,这是古代文明的载体,是不可复制的家乡文化……”。大哥带着颇为惋惜的语气,给我讲了整大寨田时,他亲眼看到的毁坏古迹的几次经历……我这才知道,务农时大哥利用职务之便,“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只是为了保护家乡的文物古迹,而现在,他对古文化的研究也是基于那时的收藏积累才始发的啊。在一一欣赏文物古迹的同时,我自然想到九泉之下的父母,如果当年知道大哥的苦心,也断不会不满甚至反对。这样想来,更觉得大哥真的是一位有心人。

常言说:厚积薄发。多年的积累与研究,使大哥对家乡文化的传承有了丰厚的原始材料。大哥在工作之余,致力于详尽的史料考证。他踏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考察了每一处文化遗址,采集了大量文史资料,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思,于2008年8月编著出版了第一部文集《桑梓拾遗》,向人们展示了家乡的历史变迁、文明传承和发展前景。在《桑梓拾遗》中,大哥记载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名人,考证了部分姓氏的渊源,揭示了姓氏学中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出土文物的考古价值和蕴含的文明信息……每一则史料,每一个故事,每一处留存,都记写了家乡的文物古迹。在赞美家乡的字里行间,大哥自觉的挖掘乡土文化信息,传扬家乡文明,传承祖国文明,这是难得的也是可敬的。说真的,没有热心肠,是做不到的,这也是我在编稿之余为之所动的情愫之一。

文稿的编印出版,赢得了家乡族人及同事朋友们的支持与鼓励。在交流中,朋友无意中谈起家族的渊源、家乡周边地区邻人的姓氏渊源及变迁,多有疑惑。大哥对此用心倾听,广搜资料,一发不可收,对部分文史资料做了进一步的考证与研究,尤其对家乡周边地区的姓氏文化做了更为全面详尽的论证。大哥除了三餐之外,大多时间用在了走访调查的求证中。他骑着自行车,或独行,或找同事陪伴,路难行时,徒步跋涉,走遍了盘阳周边几十个村庄,访问了村庄里明事知理的老人,搜集了大量的没有见诸记载的原始的碑碣、口语相传的文字等,借阅抄录了许多并不外传的家谱文字。听大哥说,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为了搞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大哥不止一次往返,甚至三五次是常有的事。为了落实材料的真实性,大哥力求引证原文,查清原文的出处,为了避免文中出现错字讹字,大哥遍查工具书,一一注明读音、释义,对于文中出现的人物,凡记载前后有出入的,大哥也总是精心考证辨析,力求人物说法的统一。为了给微机录入者提供方便,大哥文稿誊写的工整清楚,文面清洁,近八万字的文稿,全部是用标准稿纸手抄,历时两年有余,个别章节的文字甚至是三易其稿……在和大哥的交谈中,我时时感觉到大哥对家乡姓氏文化的一往情深——我们兄妹两个见面,每次的话题都是这个,惹得大嫂每次都笑说大哥。大嫂说:“你哥60多岁的人了,为了这些东西,常常在桌前一坐几个小时,大声喊过几次才停手,有时半夜爬起来写东西,不管冬夏……”大嫂指着床头案几上的纸和笔,笑着说:“你哥就差没搂着它们睡觉了……”。的确,《家乡姓氏寻源》是大哥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是朋友们身边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文化种籽,是家乡文明广阔畅通的传承载体。对用心传承家乡文明的大哥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

第二部文稿《家乡姓氏寻源》付梓后,大哥的同事及朋友闻讯而至,索要文稿,大哥一概喜悦而赠。文稿发布一空的时候,大哥更决意将自己收藏积累的古币一一辑录,整理成册,向家乡人讲述故土每一枚古币的文化价值。这个决意,因而促成了第三部志书的付梓编印。这样一来,整理古币、钱镨对照、文史摘要、出土信息、古币图说等等详细的资料,需要撰文解说,需要币文插图,大量繁琐的工作,急性子的大哥一做就是半年多。当大哥喜滋滋的告诉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我和老公驱车赶回盘阳,看到明显苍老的大哥,脸上充溢着自信的笑容,我禁不住拍了拍他的手说:“其余的看我的……”,谁知,因我的腰椎滑脱推迟了微机录入时间,竟让大哥期盼了一年半才完稿……

2014年9月,《古币话春秋》付梓编印的时候,正是教师节前后,同事去家里看望他,大哥送他们几本书。大哥高兴的对我说:“做了三十多年教师,这本书就算是自己对教师职业的一种认可。盘阳周边的文明史,我知道的,都做了记录传承,将来知道的,就靠年轻的热心人再去做了,大哥知足了……”字里行间,朴实的话语中,道出了一位平凡教师的心声,我也禁不住在由衷赞赏大哥的同时,为自己为大哥做了些许该做的事情而兴奋……

时至今日,大哥与我兄妹促膝、侃侃而谈的场景,常常引得我心生微笑,大哥或眉飞色舞,或眉头紧蹙,或言辞激烈,或沉默不语,或闭目遐思,或奋笔疾书,一笑一颦,一言一词,一举一动,宛如一幅幅定格的写真画,点缀着文明传承的缕缕风情。我也陶醉在这种氛围中,算是搭借大哥的文稿,为家乡文化的传承添一砖瓦,增一抹亮丽……

期待大哥为家乡的文化传承再出佳作,再出精品!

—— 写于2014年9月教师节

张红,女,高级教师,先后工作于临朐师范,临朐一职,综合高级中学。作品多次在国家级核心报刊发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