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包虫病:起底虫癌的复杂身世

2017-10-24 于洋 PlateauWild

“在一户牧民家里,伴随偶尔的疼痛,藏区牧民扎西的腹部逐渐隆起,到医院一检查才得知自己得了包虫病。扎西对包虫病并不陌生,一起放牧的很多牧民都得过这个病。”(《家庭与生活报》)

 

“在县城周边的村庄,61岁的曲呷已被包虫摧残得变了形。疼痛已经让她忘记了羞涩,她脱下衣服向来客展示包虫的位置。在她弓曲的背上,突出一个巨大的肿块,仿佛一枚硬生生插入体内的楔子。”(澎湃)

 

在网上随便搜一下,就能看到很多经受包虫病折磨的活生生的例子。据估计,中国大概有60-130万例人类包虫病,其中大多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的囊型包虫病。

 

感染途径很难确认。可能是处理牛羊内脏时沾染虫卵,或是误食被包虫卵污染的蔬菜或水果,或是饮用水源被包虫卵污染,甚至还可能是吸入了灰尘中的虫卵。

 

图1. 包虫病患者。来源:甘孜藏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这些无处不在的虫卵是哪里来的呢?

 

虫卵诞生在某只狗狗的肠道内。虫卵包裹在包虫长出的孕节中,而孕节裹在狗狗的便便里。尽忠职守的狗把便便拉在了离它守护的羊群不远的草地上。一坨狗便可以包含很多个孕节,排出体外后可以攀附着植物移动,向四面八方扩散。

 

吃草的羊啃啊啃,虫卵等啊等,终于它们相遇了:羊把虫卵吃进了肚子。虫卵在羊的肠道中孵化,穿过小肠壁到达肝脏、肺部,少数到达肾脏、脾脏甚至肌肉、脑等其他器官,并且发育成棘球蚴。

 

好消息是棘球蚴不会产卵,所以羊粪不会成为“虫卵炸弹”。坏消息是棘球蚴会产生原头蚴,原头蚴可以发育成棘球蚴,继续产生原头蚴,生长成越来越多的棘球蚴……

 

直到这只羊被主人杀来吃肉,这个循环才会停止。羊的内脏犒赏给狗狗,带着“子子孙孙无穷匮”的棘球蚴和原头蚴!狗狗吃掉内脏,原头蚴开心地进入狗狗的肠道,每一只都长成了一只棘球绦虫,继续产卵、长出孕节。

 

简而言之,虫卵通过终宿主(狗)的粪便被排出,被中间宿主(羊)吞食并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中间宿主被合适的终宿主吃掉,棘球绦虫又进入终宿主体内,繁殖并产生虫卵(图2)。

 

图2. 细粒棘球绦虫的生活史。来源:CDC


棘球绦虫分别选择狗和羊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并非偶然。在青藏高原东部,牧民的包虫病感染率高达19%。牧民与被棘球绦虫感染的狗关系亲密,而卫生条件有限也增加了感染概率。

 

四川一项研究发现,当地狗狗8%到19%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平均每只狗携带80条虫。2012年全国传染病调查发现,狗的平均包虫感染率是4.3%,青海玉树部分地区流浪狗和野狗的感染率高达70%。

 

包虫病”兴风作浪”的帮手是:超人一样的虫卵

 

棘球绦虫的虫卵生命力极强,能够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持续存活数月甚至一年。虫卵还极其耐寒,细粒棘球绦虫卵能在零下50摄氏度下存活超过24小时。因此,寒冷季节终宿主排便的地方一定会聚积大量虫卵,例如家狗居住的院子里。跟狗生活在一起的牛羊感染包虫病的几率非常大。

 

不过棘球绦虫虫卵毕竟不是水熊虫,不能忍耐高温和干燥。细粒棘球绦虫卵在60-80摄氏度中难以存活到5分钟,在100摄氏度中存活不到1分钟。在25%的湿度环境中,虫卵会在4天之内死亡,0%的湿度中存活不到1天。

 

所以,我们破解了”虫癌”的传染模式?NO NO NO!远没有这么简单。

 

第一,不是所有包虫病都是”虫癌”。人类包虫病分为三种,除了囊型包虫病,还有泡型包虫病(由多房棘球绦虫引起)和多囊包虫病(由沃氏棘球绦虫或少节棘球绦虫引起)。中国最常见的包虫病是前两者,其中泡型包虫病又被称为”虫癌”,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其十年病死率可达到94%。

 

第二,人类囊型和泡型包虫病都是由摄入虫卵导致的,但是棘球绦虫的生命循环不一定相同。细粒棘球绦虫最有代表性的终宿主和中间宿主组合是狗和牛羊,而多房棘球绦虫的主要生命循环存在于野生狐狸和啮齿类动物间。

 

图3. 细粒棘球绦虫与多房棘球绦虫主要宿主的区别。来源:甘孜藏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人们常常认为两种棘球绦虫的终宿主是犬科动物,然而多房棘球绦虫的终宿主除了红狐、藏狐、家狗、郊狼、狼、貉等等,还包括家猫、野猫和猞猁。

 

全球范围内,已经在多种野生动物身上检出棘球绦虫囊肿,包括牛科、鹿科、马科、骆驼科、长颈鹿科、象科、河马科、兔科、啮齿类动物、灵长类以及有袋类动物等等。野生动物与家养动物也可能交叉循环。比如,家养的猫狗可能因为捕食野生啮齿类等中间宿主感染包虫病;野生食肉动物也可能因为捕食家养牛羊而感染。

 

值得一提的是,感染了包虫病的野生动物中间宿主更易被捕食者猎杀。在加拿大,包虫病主要会导致驼鹿的肺部囊肿。被严重感染的驼鹿更容易且更频繁地被狼捕食,也更易成为猎人的目标。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也帮助了棘球绦虫的传播。

 

所以,我们只要远离野生动物就可以避免包虫病了吗?NO NO NO!并不一定。

 

青藏高原东部是全球包虫病患病率最高的地区,这与当地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过度放牧和气候变化导致草场退化,而退化草场上鼠兔、田鼠、鼹鼠等小型哺乳动物数量增加。这些动物是多房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因此,狗和狐狸感染包虫病的概率大为增加,人类感染包虫病的概率也随之升高。

 

有研究发现,村庄周边的围栏越多,泡型包虫病发病率越高。围栏改变了放牧方式,从而改变小型哺乳动物的种间结构以及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捕食关系,提高多房棘球绦虫的传播和存活率。此外,移民搬迁导致人类聚居区中往往有很多狗。

 

图4. 改变了当地人放牧模式的草场围栏。来源:unn.people.com.cn


以甘肃南部为例,过去30年间,森林逐渐开发成农业用地,草原啮齿动物增多而森林啮齿动物骤减。研究表明,草原啮齿动物对泡型包虫病尤为易感,导致周围村落人类泡型包虫病的发病率上升了三倍;村落到草地和树丛的距离,与发病率呈正相关。

 

甘肃实施灭鼠行动之后,狗和狐狸因为误食被毒死的啮齿类动物,数量下降;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多房棘球绦虫的生活周期被打破,泡型包虫病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是退耕还林可能再次改变当地终宿主和中间宿主的结构,进而影响泡型包虫病的发病率。

 

所以,野生动物身上只有细粒和多房两种棘球绦虫吗?NO NO NO!2005年,川西发现石渠棘球绦虫。

 

迄今,中国共发现三种会感染野生动物并将其作为自然宿主的包虫: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以及石渠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在狼种群中的感染率高达33%。但这究竟是因为狗和家畜的蔓延感染,还是野生动物中的自有循环,尚无定论。多房棘球绦虫主要通过狐狸(终宿主)和田鼠、兔类动物(中间宿主)传播。多房棘球绦虫在狐狸种群中的感染率为5%到35%。

 

在中国,多房棘球绦虫控制的重点在于小型动物多样性高的栖息地(如草地)以及中间宿主中的爆发。石渠棘球绦虫也是通过狐狸作为终宿主传播的,并且感染率可高达40%。然而石渠棘球绦虫的幼体仅在鼠兔身上发现过。

 

值得注意的是,多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的成体非常相似。因此,之前的研究很可能弄混了这两种包虫。分子生物学工具的应用也证实,很多之前认定的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可能属于石渠棘球绦虫。但是不管怎样,这三种包虫病同时发生于中国的广大区域。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感染,可以同时甚至混合发生在狗的种群中。鼠兔也能同时感染多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这表示它们的终宿主(比如家狗)可能是一样的。

 

图5. 鼠兔能够同时感染多房和石渠里昂中棘球绦虫。来源:马才让加


那么,其他国家就没有包虫病问题吗?NO NO NO!每个大洲都有包虫病。

 

科学家曾在肯尼亚的6个保护区开展研究,采集来自狮子、豹子、斑鬣狗、野狗以及银背豺的832份粪便样本。检测结果显示,38份样本含有两种包虫的虫卵,其中一份含有两种虫卵。4个保护区检出两种包虫病,其余两个保护区各有一种包虫病。

 

科学家进一步提出,寄生虫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寄生虫的传播依赖于不同寄主物种间的互动,可能会比寄主物种本身更易受到环境破坏的影响。这是保护学者还在逐渐接受的概念。

 

包虫病也让欧洲的生物学家头疼不已。2011年4月,在法国一个野生动物公园中,一只海狸鼠尸体检出多房棘球绦虫引起的肝部异常。对该野生动物公园的包虫病检查发现,17.8%的狐狸粪便样本含有包虫卵,5只被射杀的狐狸中三只肠内有包虫成体;园内野鼠包虫病感染率达到5.3%。一只狐猴在尸检时发现泡型包虫病的症状;之后结合超声波和血清监测,又有四只狐猴被确诊。

 

图6. 感染了泡型包虫病的狐猴。来源:Umhang et. al


结合该野生动物公园的现状,研究人员判断狐狸是传播包虫病的主力。而建立围栏将狐狸阻挡在园外,在技术和资金上都难以实现。因此,控制园内狐狸数量、管控吸引狐狸的食物源,尤为重要。

 

英国目前没有发现泡型包虫病。驱虫是降低包虫病感染风险的有效方法,不过进入英国的狗和其他动物可能没有接受过驱虫。研究人员模拟了利用诱饵驱虫控制泡型包虫病爆发的过程:在282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别在包虫病爆发后的5年、10年和15年后,开始为期36个月的每月诱饵驱虫。

 

模拟结果显示,完全消灭包虫病是可能的,但是采取措施越晚,成功率越低。如果爆发15年后再采取措施,就无法阻止包虫成为地方性疾病。导致控制失效的因素包括环境中虫卵的累积、长期感染的中间寄主、未能吃到诱饵的终宿主等等。

 

模型结果还显示,包虫感染爆发后的10年内,还有希望控制住,但受到当地平衡感染率的影响,而后者很大程度上由栖息地异质性决定。另外,模型指出,将驱虫诱饵集中布设在高感染率的地区或栖息地,也是优化驱虫策略的方法。

 

那么,如何掐断包虫病的动物传播?


控制包虫病传播的方案包括四个阶段:规划、攻击、巩固以及维持根除。证据表明,若包虫病发生在岛屿,并且当局能够提供有效的牲畜检测和检疫方案,可能能够达到维持根除阶段。但是目前,还没有在大陆的包虫病控制能够进入巩固阶段,所以现在仍需要的最重要的调查之一是确定进入和维持巩固阶段的方法。


规划阶段需要获得的信息包括每个区域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中患病动物的年龄、地理分布、囊肿发生比率以及囊肿的生育能力等等。家畜包虫病患病率的调查对于区域内和区域之间定量比较包虫传播能力和确定每种动物在传播动态中的角色十分重要。


对野生动物包虫病进行有效评估可能需要在规划阶段检查数量较多的动物,并且需要确定传播是否依赖家畜。若在该区域家畜是包虫传播的重要环节,有效控制家畜应该可以改变野生动物中的寄生虫种群。


当包虫传播涉及蔓延 46 32607 46 15290 0 0 2021 0 0:00:16 0:00:07 0:00:09 2728 46 32607 46 15290 0 0 1907 0 0:00:17 0:00:08 0:00:09 3260染时,蔓延宿主在攻击阶段没有任何作用,因为它们既不需要治疗,也无法成为判断控制进展的指标。因此,对野生动物中间宿主的调查应当在规划阶段和攻击阶段末期进行。


已经被尝试的控制动物包虫病传播的方法包括每月使用吡喹酮治疗所有与中间宿主接触过的动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家狗捕食啮齿类动物,并加强环境清洁。同时,控制终宿主如狗和狐狸的数量在日本(岛屿)也被证实能够根除包虫病。但是伦理和生态原因令终宿主消除难以在大陆大规模应用。

 

图7. 通过扑杀终宿主控制了包虫病的日本礼文岛。来源:ctrip.com


作为包虫病的终宿主,狗行为影响着包虫病的传播。在中国西部,公狗的感染率显著高于母狗,原因是领地和捕猎行为。狗还是连接包虫家畜循环和野生动物循环的桥梁,特别是在人类聚居区周围捕猎小型哺乳动物的流浪狗或散养狗。

 

人类包虫病潜伏期长、野生动物难以取样,通过检测狗的包虫感染,可以监测该地区的包虫病状况。在偏远地区,自由活动的狗能够接触到人类食物、垃圾以及野生动物,所以它们接触并感染包虫的几率更大。或许它们也能被作为包虫病的“前哨”,反映当地人及野生动物的包虫病情况。

 

从2006年起,中国西部开始实施每月犬只驱虫项目(吡喹酮),这对于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控制效果良好。多房棘球绦虫的生命循环中,既有野生的终宿主也有野生的中间宿主。尽管如此,给犬科野生动物和流浪狗使用驱虫诱饵也可以有效减泡型包虫病的感染率。德国和日本的包虫病控制项目也证实这一点。

 

为了探索最优驱虫方式,研究人员2016年在川西石渠县比较了人工和无人机方法。与人工布设驱虫诱饵相比,无人机能节省67%的成本、75%的人员、350%的时间。通过犬科动物粪便样本ELISA检测,人工区域的犬科动物感染率比无人机工作区域高了38%。

 

最后,从个人角度如何预防包虫病呢?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亲密接触包虫病流行区的狗狗,不喝生水,瓜果蔬菜要洗净。如果有任何不适,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Bai, Y., Cheng, N., Jiang, C., Wang, Q., Cao, D. (2002).Survey on cystic echinococcosis in Tibetan, West China. Acta Tropica. 381-385.

Budgey, R., Learmount, J., & Smith, G. C. (2017).Simulating control of a focal wildlife outbreak of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Vet Parasitol, 237, 47-56. doi:10.1016/j.vetpar.2017.02.022

Carmena, D., & Cardona, G. A. (2013). Canineechinococcosis: global epidemiology and genotypic diversity. Acta Trop, 128(3),441-460. doi:10.1016/j.actatropica.2013.08.002

Carmena, D., & Cardona, G. A. (2014). Echinococcosis inwild carnivorous species: epidemiology, genotypic diversity, and implicationsfor veterinary public health. Vet Parasitol, 202(3-4), 69-94.doi:10.1016/j.vetpar.2014.03.009

Gesy, K., Pawlik, M., Kapronczai, L., Wagner, B., Elkin, B.,Schwantje, H., Jenkins, E. (2013). An improved method for the extraction andquantification of adult Echinococcus from wildlife definitive hosts. ParasitolRes, 112:2075-2078.

Kagendo, D., Magambo, J., Agola, E. L., Njenga, S. M.,Zeyhle, E., Mulinge, E., . . . Romig, T. (2014). A survey for Echinococcus spp.of carnivores in six wildlife conservation areas in Kenya. Parasitol Int,63(4), 604-611. doi:10.1016/j.parint.2014.04.001

McManus, D. P., Zhang, W., Li, J., & Bartley, P. B.(2003). Echinococcosis. The Lancet, 362(9392), 1295-1304.doi:10.1016/s0140-6736(03)14573-4

Romig, T., Deplazes, P., Jenkins, D., Giraudoux, P.,Massolo, A., Craig, P. S., . . . de la Rue, M. (2017). Ecology and Life CyclePatterns of Echinococcus Species. Adv Parasitol, 95, 213-314.doi:10.1016/bs.apar.2016.11.002

Schurer, J. M., Hill, J. E., Fernando, C., & Jenkins, E.J. (2012). Sentinel surveillance for zoonotic parasites in companion animals inindigenous communities of Saskatchewan. Am J Trop Med Hyg, 87(3), 495-498.doi:10.4269/ajtmh.2012.12-0273

Umhang, G., Lahoreau, J., Hormaz, V., Boucher, J. M.,Guenon, A., Montange, D., . . . Boue, F. (2016). Surveillance and management of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in a wildlife park. Parasitol Int, 65(3), 245-250.doi:10.1016/j.parint.2016.01.008

Wang, Z., Wang, X., & Liu, X. (2008). Echinococcosis inChina, a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y of Echinococcus spp. Ecohealth, 5(2),115-126. doi:10.1007/s10393-008-0174-0

WHO/OIE Manual on Echinococcosis in Human and Animals: aPublic Health Problem of Global Concern.

Yu, Q., Xiao, N., Yang, S. J., & Han, S. (2017).Deworming of stray dogs and wild canines with praziquantel-laced baitsdelivered by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n areas highly endemic forechinococcosis in China. Infect Dis Poverty, 6(1), 117.doi:10.1186/s40249-017-0329-8

何多龙. (2000).青海省包虫病流行与防治.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01-103. 


撰稿:

于洋,塔夫茨大学保护医学硕士。

 

PlateauWild | 野生动物疾病系列:

我计划整理12篇文章,介绍野生动物疾病的基本知识,分析具体的案例,并就关键的主题展开综合讨论。既作为自我学习的总结,也期望抛砖引玉,提高对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疾病问题的关注。文章拟于每月的第四个周一推送。期待各位小伙伴的建议。


01 | 20170228 | 我们为什么关注野生动物疾病

02 | 20170327 | 对野生动物来说,疾病究竟是什么?

03 | 20170427 | 收割的镰刀:疾病如何影响野生动物个体?

04 | 20170601 | 死神的默舞:疾病如何影响野生动物种群?

05 | 20170701 | 钩深索隐:我们如何检测野生动物疾病?

06 | 20170801 | 狂犬病:一种“神经病”的本性、影响及防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