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于正和他的「生存法则」

网娱观察编辑部 网娱观察 2019-12-02


者 / 艾木子


“我感觉他就是一个AI,他披着人类的衣服,试图扮演上帝。

 

这是姜思达与于正相处三天后,得到的感受。

 

在《仅三天可见》中,以观察者自居的姜思达,评价于正“不是没有人味,反而有些呛人”。

 


从早年的《宫》、《美人心计》、《陆贞传奇》到近两年的《凤囚凰》、《延禧攻略》《皓镧传》,于正开创了古装剧市场上的于正式美学,并一定程度上捧红了杨幂、赵丽颖、吴谨言等当红女演员,跻身中国古装剧编剧的头部队伍。

 

但同时,用玛丽苏剧情颠覆原著、抄袭败诉、炮轰明星,微博撕逼等操作又让于正屡屡深陷娱乐圈的暴风眼。

 

自我、执拗,好为人师的性格在很长时间里,给于正贴上了一个又一个负面标签,一度让他成为“作”的代表,但显然,于正并不那么的在乎。



成功的“电视剧商人”,
烦人的“教导主任”
 

在于正的世界里,有着非常健全的一套逻辑和体系,不需要被打破,也不希望被打破。

 

学生时代的于正,是同学眼中的“偏执狂”,他想做演员,先后考了两次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但不甚理想,最终只拿到旁听生的身份。

 

演员梦碰壁的于正,在1999年跟随香港导演李惠民转学编剧。三年的学习时间,让于正最终与王秋雨、孟蕊等人合作创作出了《荆轲传奇》,但剧还未播,于正就掀起一番“口水战”,控诉李惠民侵犯其著作权。

 


也因此,2002年,于正另起炉灶,在上海成立了个人工作室,正式成为了一名独立编剧。

 

早年于正的风格还不甚明显,出品作品既有《我爱河东狮》式的轻喜剧,也有类似《楚留香传奇》的武侠剧IP改编剧,直到2010年,于正工作室出品了由于正亲自担任编剧的《美人心计》。

 

该剧在2011年上映后,迅速问鼎北京、安徽等多个卫视的收视率排行榜第一,豆瓣评分获7.6分,也让林心如迎来《还珠格格》后的事业新高峰。同年,挖掘了杨幂、冯绍峰、佟丽娅等演员的《宫》播出,刷新了五年来省级卫视播出电视剧最高收视率。

 

两部爆款剧集的背后,编剧于正一举成为家喻户晓的古装戏金牌编剧。

 


现任湖南卫视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总监李浩曾评价于正,称其是一位深谙观众心理的电视专家。也是在《美人心计》之后,于正式美学风格正式奠基,不仅作品愈加浓墨重彩,玛丽苏女主和悲情男二也成为了其剧作中的标配。

 

而就像《演技派》中展现的,于正擅于把合适的演员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他在节目中毫不掩饰对辣目洋子的欣赏,在节目外夸赞赵丽颖是最合其心意的演员,于正在早期对自己选择演员有着近乎执着的坚持。

 

而秉持着“希望通过输出自己的世界观和精神观”的心态,于正成为了那个姜思达口中的“教导主任”。

 


《仅三天可见》中,于正打电话训斥合作方,不能顺着演员的心意来;《演技派》里,于正坚持,演技类综艺不能违背表演常识,不能用排练过的片段来做PK;微博上,于正偶尔也会晒出教导自家艺人的聊天记录。

 

但,表现过多,未免有些刻意。

 


身处争议之中,但从不“示弱”
 

可以说,造就于正的,是“不在意别人看法,不压抑自己意见,不甘于落于人后“的强大内心,但反过来,也正是这样的“人生哲学”,让于正成为了一个足够“特别”的存在。

 

率先遭到质疑的是,于正剧本上出现的的历史漏洞和对原著颠覆性改编。

 

2013年,于正改编金庸的《笑傲江湖》,将原著中东方不败改写为女性,并从配角一跃成为剧中主角,引起大量原著粉不满。而在此之前的《美人心计》,尽管收视长虹,但细节经不起推敲,甚至出现了很多该时代背景下本不该出现的物件和制度。

 

紧接着,抄袭风波接踵而至。

 


2014年,编剧琼瑶起诉起诉于正编剧的《宫锁连城》抄袭《梅花烙》,并联名几十位同行进行声讨。尽管于正曾做出反击“没文化才说我抄袭”,但最终败诉,被判赔偿款项共计500万元,并向琼瑶赔礼道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拒不向琼瑶道歉的于正在同年年末,再次收到一纸诉状。悬疑小说作家周浩晖称于正担任编审、制片人的电视剧《美人制造》第29-30集剧情抄袭了其小说《邪恶催眠师》,经过长达两年的时间,于正再次败诉,并被判与电视剧相关制作公司一起,赔偿83万余元。

 


但有趣的是,当2018年,编剧宋方金在《吐槽大会》上调侃于正和郭敬明抄袭后,于正即可在微博发布声明称,该言论具有明显的侮辱性和人身攻击性,利用于正来进行新闻炒作,伤害了于正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

 

某种程度上,于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利己主义者,这种“利己”让他很多时候产生一种极其“逆反”的心理,也让他在事业上的紧张感多数来自于自我意识。

 


在《仅三天可见》中,于正表示,他多数时候可以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从没有听别人的意见改过稿子,不会受到别人情绪的干扰,相反,只有正自己意识到剧本或者电视剧出现问题,他才会陷入到对工作的紧张,而化解这种焦虑的唯一方法,就是继续将自己投入工作中。

 

示弱,在于正的字典里是不存在的。



流水的剧本,“说话”的于正


但在于正的观念里,越是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时候,他就越想拿到“第一名”。

 

2018年,让于正重回巅峰的《延禧攻略》上映了。

 

根据猫眼数据显示,这部由于正原创编剧的《延禧攻略》,截至去年收官,总播放量破150亿,单日播放量最高为7亿。除此之外,从该剧开播前后到VIP收官第二天,各大主演微博粉丝数均增加了200万~500万人不等。

 


除此之外,该剧一改固化多年的“于正美学”,整部剧凭借古朴、素雅的风格滤镜以及反玛丽苏的人物设定,成为当年最热爆款。

 

相比于几年前,凭借一己之力创作剧本,如今的于正,写吃饭会请教美食专家,写清宫戏会咨询清宫专家,在专业度上确实正在不断地进步。

 

但显然,于正并不甘心只通过作品向观众传达信息。也因此,在美国进修了一年的于正,在今年筹备了《演技派》。

 

节目中,于正的执拗依然存在。

 


“我非常热爱这一行,我想做一档栏目能让大家知道演员之难、演员之苦、演员之专”;“我所谓的‘颜值’是我于正的审美,辣目洋子我最喜欢,倾国倾城,颠倒众生,而且表演非常棒”……

 

于正正在完成他想做的,在编剧和制作人身份之外,用自己对表演的理解去成就更多的演员。

 

而对观众而言,走进《演技派》、走进《仅三天可见》的于正依旧不讨喜,但总归不再只是那个在观众印象里,只会发微博鸡汤,偏爱借演员营销的标签化于正。

 

在《仅三天可见》访谈的最后,姜思达向于正发问“你觉得于正的存在给别人带来过痛苦么?

 


于正依旧坦然:“我那么努力,那么好,肯定会让很多人不爽;我说真话,会伤害到很多人。

 

40岁的于正,开始了人生的自省。但不管自省结果如何,伴随他的争议永远会为他的存在感“保驾护航”,而于正,依旧前行着。

 





近期热文


易烊千玺专访 内娱三巨头的破与立

那些离开综艺行业的年轻人 00后演员江湖

 网大Q3战报 | Q4综艺盘点



商务合作 请联系:

claudia1212/18510712046(微信ID)

约稿 请联系:

A2011402(微信ID)

转载/加入社群 请联系:

WANGCHUNXIAO14(微信I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