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上海水蜜桃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亚太养老产业力量联盟”——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报名方法:
参赛团队务必将项目申报表(附件1)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xhlaolingchanye@126.com。
纸质版送交至上海市普陀区延长西路172号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李玲,13564356750)收。
纸质材料提交时同时要提交团队负责人的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材料。
来源:看懂上海
水蜜桃一直是上海人喜欢吃的水果之一。到了桃子上市的季节,满街飘香,各种品种的桃子争奇斗艳,其中最惹人喜爱的还是水蜜桃,那一只只圆圆的、红红的桃子,口感甜美多汁,气息香郁芬芳。
露香园的水蜜桃
沪上在明代就盛产水蜜桃。相传,明代科学家徐光启之子徐龙与,早在1600年前后已从我国北方引来硬桃,于今老北门外培育水蜜桃。
上海水蜜桃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王象晋1621年所著的《群芳谱》:“水蜜桃独上海有之,而顾尚宝西园所出尤佳”。《群芳谱》共有十六册,详细地记载了明朝时的农事和植物的种类。
沪上露香园
顾尚宝系明朝松江府的进士顾名世之弟,1559年顾尚宝在上海县城内西北隅兴建园林,挖地时偶然发现一方石头,上面刻有“露香池”三字,为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所书,于是就将园林取名为“露香园”,露香园又称西园。
据《前尘梦影录》记载:“顾氏归筑露香园,觅异种水蜜桃,种之成林”。这估计是在明嘉靖(1522-1566)末或隆庆(1567-1572)年间。
经过精心培育,露香园里的桃子品质非常好,“花色较淡,果实亦不甚大,皮薄浆甘,入口即化,无一点酸味,所以闻名遐迩”。
清康熙初年,顾氏露香园开始荒废败落,随后此处开辟了一个小演武场,占地面积大约有9亩,故称“9亩地”。
如今已经看不到当年园林的影子。只有在大境路,狮子弄口的一爿名叫“九亩地”的小面馆,还稍稍留有些当年的迹象。在老城厢文庙学前街附近的尚文路龙门村,是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龙门村的前身是龙门书局,1865年由江苏巡道丁日昌创建,据考证,龙门书局原址的一部分就是在露香园之后延续了水蜜桃种植的黄泥墙。
从黄泥墙到龙华
到清朝乾隆(1736-1795)后期,水蜜桃盛产区已转移到了城西南的黄泥墙。上海县人、农学家褚华在19世纪初期写的《水蜜桃谱》中提到:“今桃之最佳者,产黄泥墙、李代吾园(即今黄浦区学前街、龙门村一带)。”
当时,黄泥墙有卫姓桃园一座,栽培水蜜桃树三百余株,桃熟之际果实累累,远近争购,供不应求。
王韬在1875年出版的《瀛壖杂志》中赞誉:“沪中水蜜桃为天下冠。相传系顾氏露香园遗种。花色较淡,实亦不甚大,皮薄浆甘,入口即化,无一点酸味。最佳者每过一雷雨,辄有红晕。”
随着上海城厢人口的增加,老城区不断扩建发展,露香园水蜜桃在黄泥墙也只兴盛了一百多年。
到了同治(1862-1874)年间,水蜜桃盛产区又转移至龙华一带。直到上个世纪初,龙华一带所产的水蜜桃仍“遐迩闻名”。
一些老一辈的上海人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龙华水蜜桃作为露香园遗种,成熟的桃子只要用手轻轻一搓,插入麦管,用力吸食,便只剩果皮和桃核,吃完许久,嘴里仍留有一股水蜜桃特有的香味道。
在龙华水蜜桃的兴盛期,清明时节桃红一片,举办过大规模的赏桃花庙会,这曾经是沪上著名的八景之一。有诗曰:“十里桃林红不断,画船常滞画船西。”
“上海没有花,大家到龙华,龙华的桃花也涨了价;你也买桃花,他也买桃花,龙华的桃花搬了家……”1935年,金嗓子周璇演唱的《龙华的桃花》成了当时脍炙人口的一首流行歌曲。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龙华一带的桃林大多为日军炮火所毁,农户流离失所,只有少量的桃树散落在原上海县华泾乡和长桥一带。
引入江浙,传至海外
申城名桃不仅被江浙地区引种,而且还传至海外。
奉化水蜜桃市场
至于外地引种上海水蜜桃的细节,郑逸梅在《艺海一勺》中曾这样叙述:客居沪上的奉化人黄岳渊很爱吃上海水蜜桃,便从黄泥墙买了一株桃树,栽种于自己供职的静安寺附近的花衣店后天井。后来,一位奉化农场主将它移植到当地,经过精心管理,结出了硕果。
1844年,英国传教士将上海水蜜桃引入到英国,命名为“上海桃”。差不多同时期,有位植物学家将上海水蜜桃引入美国,育成著名的“爱保太”黄桃。这种桃树原种在乔治亚州种植,长成的两个品种的桃子形成了美国早期桃子种植业的基础。
红港水蜜桃纪念碑
美国在这两个水蜜桃品种的基础上,又培育出了著名的品种“红港”水蜜桃。在种植地上立着的一块碑,就是为了纪念红港水蜜桃的特殊贡献,它是第一个红皮商业桃品种,打破了以往水蜜桃只有三周收获期的纪录。
红港水蜜桃
在日本,农林水产省出版的一本科普杂志详细地记载了上海水蜜桃被引入的历史,因为原本只有生长在干燥地域的桃子,难在多雨的日本落户,而有了能适应温暖湿润气候的上海水蜜桃品种,日本就能引进并加以培育了。
明治时代(1868-1912)日本引种上海水蜜桃,名为“上海水蜜”。据鹿儿岛大学一位教授介绍,日本岗山的白肉桃品种,是江户时代引入上海水蜜桃育成的;日本的“金桃”,则由上海水蜜桃与其他桃种杂交而成。日本学者菊池秋雄也作过考证,认为昔日美国和日本所引进的是上海水蜜桃中“白芒”品种,其果肉呈黄色,具有黄桃基因。
成为上海地理标志
1955年,莘庄镇果农柳四根从华泾乡截取部分龙华水蜜桃老树枝条,嫁接在莘庄镇西南面的陆昌庙桃园,所产的桃子桃形好、口味佳,这种和龙华水蜜桃有着血缘关系的桃子,当时被称为陆昌桃,颇受市民喜爱。
和龙华一江之隔的南汇周浦镇,成陆于隋唐以前,有1300多年历史,曾经是个人口稠密的大村落。上海开埠以后,成为浦东地区粮食和棉花的集散地,有“小上海”之称。
据周浦镇志记载:当地的农民有在房前屋后栽植桃树的习惯。民国时期,周浦一带先后建立了奚家桃园,顾家桃园,贾家桃园,汪家桃园,姚家桃园。当地生产的水蜜桃多多少少和龙华水蜜桃沾亲带故,带有露香园水蜜桃的基因。
解放以后,这里统一建成南汇县园艺场,规划发展水蜜桃的种植。2001年,成立了上海市南汇桃子研究所,对原有的桃树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同时引进驯化筛选适应南汇生产的优良品种,研究和提供新技术及栽培模式。农谚道:“桃三梨四”,也就是说,种植一株桃树,要生长三年才能结果。
经过几代农技人员和果农的辛勤劳动,终于培育出了以“大团蜜露”、“新凤蜜露“、“湖景蜜露”为代表的三个著名的桃品种,形成了新一代的“上海水蜜桃”。
综合:
作者 朱少伟《上海水蜜桃的故事》
作者 朱海平《上海——水蜜桃的故乡》
寻求:受多家海内外公司委托收购,投资!!!
要求: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项目,投资老年护理院,投资居家护理, 有养老土地的项目等……证照齐全!北上广及全国各省会城市……各种方式合作可谈!
电邮:228545312@qq.com
微信:jgj228545312
江湖不相忘 分享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