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低调繁华的南昌路

养老关切你我他→ 亚太养老产业力量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亚太养老产业力量”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只要您有9个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金银花&薄荷茶:

抗菌抑菌、清热解毒、预防流感

多饮金银花茶:清热解毒,预防流感,抗炎消肿,治疗外感风热,抑制各种病毒,保障身体健康,有利于增加抵抗力

南昌路很窄,只有14米到15米;它东起重庆南路,西至襄阳南路,全长也不过1.7公里左右。旧时,这里分成两条路,陶而斐司路(Route Dollfus)和环龙路(Route Vallon)。



陶而斐司路,是今天的南昌路东端重庆南路与雁荡路之间的一小段。而环龙路,则是今天雁荡路以西的南昌路大部分路段,“Vallon”则是法国飞行员的名字,他为了避免飞机坠落在上海上空而“以身殉职”。1943年,汪伪政权接收法租界,将两条路统一以江西省会南昌改名为南昌路。




最早的复兴公园




对于南昌路的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南昌路、雁荡路口的复兴公园。这是上海开辟最早的公园之一。它的雏形其实是一个私人小花园,因为主人姓顾,所以人们习惯叫它“顾家宅花园”。法国人买下花园后,扩展了10多亩农田,并改建为公园,取名“法国公园”。


法国人离开上海都要去公园留影,每年的7月14日,法国侨民都会举行庆祝国庆活动,在8000米的大草坪上白天阅兵,晚上放焰火。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这里才正式改名为“复兴公园”,寓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今,公园中南部8000平方米大草坪还在,喷泉和西侧的花坛,依然保持当年的形态;可以说,复兴公园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法式园林。


想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上海长大的少年,不少都会怀念复兴公园的旋转木马。查了下资料,复兴公园建旋转木马是1965年,是上海公园中第一个大型游乐场所。小时候,去复兴公园坐旋转木马,甚至可以作为是一种父母给孩子的奖励。





这里有着老上海的优雅




因为和上海的多条具有气质的马路相交,因而,使得南昌路也多了些老上海的优雅,各种建筑式样繁多,大都是小规模形形色色的独体建筑;而且,这里的历史底蕴深厚,深厚得仿佛有一种历史的迷雾阻挡不住地从幢幢老建筑里渗透开来,随处可见历史,随处可见故事。


南昌路47号“科学会堂”


1

现在的科学会堂一号楼,原来就是“法国学堂”,主要接收法国侨民为主的外籍侨民子女,所以,老上海又叫它“法童学校”。最初建造时,为上海法国总会会址,由法租界公董局建筑师万茨和博尔舍伦设计,姚新记营造厂承建,1917年完工。整体带有浓郁的法国风格。



1949年5月后,上海市文化局迁入此处办公。1954年,中国现代科学事业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任鸿隽向国家提议,将这里改建成科学家的活动场所。1958年1月18日,文化局迁出,此处更名为科学会堂,并由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亲自题写了科学会堂的名称。2009年,电影《建国大业》在此取景,例如蒋中正的总统办公室、蒋中正和毛泽东会面场所等均在此拍。



科学会堂还有一个分部,在南昌路57号,2010年世博会后,这里变成了上海科技发展展示馆,过去,这里曾是卢湾区少体校使用的训练房。而这栋老房子的前世,就是1904年建起来的“法国总会俱乐部”,功能就是供法国侨民体育健身。


南昌路48号,大同幼稚园旧址


2

从雁荡路过来,这一段的南昌路呈现出一个s形的弯曲,在马路的北面,能看见一幢被木制的大门和围墙围着的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这就是1931年,由中共地下党创办的“大同幼稚园”原址。


取名“大同”,寓意世界大同。保育员多为中共党员及其家属,保护抚育的对象,除了部分基督教徒的孩子外,就是革命烈士遗孤和党的领导人子女。



最初入园儿童20余人,有蔡和森女蔡转,恽代英子恽希仲,彭湃子彭小湃,李立三女李力、李竞,杨殷儿子,王弼女儿等。后来,毛泽民将毛泽东的3个儿子岸英、岸青、岸龙送入该园。


1932年,由于一名保育员外出时突然失踪,地下党组织决定,移孩子并解散幼稚园。园址曾设务本小学,解放后为雁荡路幼儿园。1987年,复名大同幼儿园,原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题写园名。


南昌路53号,林风眠旧居


3

林风眠是中国著名的画家,1951年,因为对杭州艺专里的派系纷争感到非常厌倦,52岁的他辞职离开杭州,带着他的法国老婆阿丽丝,全家迁到了上海,就住在南昌路53号,林风眠一家住的是一套两层,是妻子阿丽丝的法国朋友回国时留给他们的,后院还有一个小天井,林风眠在后院养了许多花,还种了苦瓜和蔬菜。


南昌路63号,汪伪内政部长陈群旧居


4

陈群是民国时期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1913年赴日留学,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16年回到上海。1921年出任广州孙中山总统府秘书。1927年,“四一二”事变爆发,作为政治负责人与军事负责人杨虎主持清党。



1937年,南京、上海沦陷后,陈群便被日本人拉拢,着手组建“民国维新政府”,并于1938年,出任维新政府的内政部长,1940年汪精卫政权成立后,他先后任内政部长,江苏省长(代被日本人毒杀的李士群),考试院长等职。


1945年8月日本投降,陈群预感末日来临,常叹曰:“事蒋难,投敌较此更难”,遂在寓中服毒自杀。后来坊间盛传,“文革”期间,陈群在家乡的祖坟被群众挖开,曾任国民党军陆军总司令部少校翻译的侄儿陈思,偷偷捡回祖先骨骸用炭火烤干,不料因此中毒。


老渔阳里


5

新渔阳里在淮海中路567弄,而老渔阳里就在南昌路上,这里的100弄2号是一幢老式的石库门房子,这里就是《新青年》编辑部的旧址,陈独秀曾经住在这里,它也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的所在地之一。这个弄堂是100弄和102弄共用的,东侧100弄都是中式的石库门,西侧102弄则都是西式洋房,两者交织在一起,很是有韵味。


南昌路180号


6

南昌路180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中央上海执行部的旧址,管辖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和上海市的国民党党务。郭沫若,廖仲恺等曾在此居住。当时中共中央很重视执行部的工作,派出了毛泽东,恽代英,向警予,罗章龙,王荷波等人,毛泽东每天都从位于茂名北路的“甲秀里”,步行到这里上班。


其实,南昌路上还有很多国民党元老的旧居,比如148弄10号的吴稚晖旧居,100弄7号的杨杏佛(孙中山秘书,同盟会成员)旧居,100弄8号的国民党元老叶楚伦旧居等等。





那些年的风花雪月




我们老百姓还是喜欢听点风花雪月的。老朋友都知道,笔者是最喜欢来点历史小料,整点八卦的。那么,今天南昌路上的八卦,就从这张照片说起。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6年,当时曾轰动上海滩。三对文艺圈的新人同游西湖,在六和塔前合影,背后三位分别是:郑君里、沈钧儒和李清;而三对新人分别是:叶露茜和赵丹、蓝苹和唐纳、杜小鹃和顾而已。


郑君里主持婚礼,三对新人绕塔一周,后在一纸上签名而宣布结成伉俪,这一尺幅成了别开生面的一份集体结婚证书。更有意思的是,三对新人中的两对,都住在当年的环龙路上:南昌路69弄3号是叶露茜和赵丹的婚房,而南昌路110号上海别墅的25号2楼亭子间,是蓝苹和唐纳的旧居。



可惜,六和塔下的婚礼,带来的是三段“六不和”的爱情:1940年5月,赵丹在新疆突然被捕。叶露茜苦等三年,后来,误传赵丹已死狱中,重庆还刊发了纪念文章。悲痛欲绝之中,叶露茜得到作家桂苍凌(笔名杜宣)的同情而结合。


杜小鹃和顾而已,同样未能携手走下去。杜小鹃在战乱中病亡,顾而已则另组家庭,二人未能白头偕老。



至于蓝苹和唐纳么,六合婚礼过去不到一个月,唐纳和蓝苹就发生了婚变。蓝苹去了济南,拒不相见,唐纳还为了她自杀未遂。1937年5月,蓝苹在《联华画报》上发表五千多字的《一封公开信》,宣布和唐纳彻底绝裂,并表示“我开始爱上别人了”。


上海人会说,这女人蛮“要”的,要知道在和唐纳结婚前,蓝苹有过一段婚史,也是仅仅持续了7个月,离婚后就在北平同俞家三公子、俞启威同居,并由其介绍入党。



绍兴俞家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家,有“一笔写不尽一个俞字”的说法,而这个俞启威后来改名黄敬,解放后曾任天津第一任市长、市委书记、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病逝时年仅46岁,患病期间,毛泽东曾传话给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至于蓝苹,她的确“爱上了别人”,这就是“革命圣地”延安。


南昌路136弄11号,徐志摩、陆小曼故居


徐志摩虽然不是沪籍人士,但其与上海的渊源颇深,1915年考入了上海沪江大学,后又就读于北洋大学、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剑桥大学,1922年回国任教(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发起新月社,担任《晨报·诗镌》副刊主编。1926年重返上海,在上海光华大学、东吴大学等大学任教,办新月书店,1928年3月10日主编创刊的《新月》月刊。


1922年3月,徐志摩同张幼仪离婚,与林徽因恋爱无果,再与陆小曼恋爱,于1926年10月3日结婚。两人的第一处婚房,就在当时的环龙路上。后来,陆小曼比较“作”,两人又搬去了如今延安西路上的四明邨,“看懂上海”系列曾有文章详细提到过这段历史,不再赘述。




南昌路、茂名路路口





如今,南昌路、茂名路路口还有一尊泰戈尔的铜像,是2010年5月30日,印度总统访华时赠送给上海人民并为之揭幕的,寓意中、印人民的“精神纽带”。不过,有意思的是,大家可能都忘记了一个史实,1929年泰戈尔访问上海的时候,徐志摩和陆小曼早已搬去了四明邨,也就是说,泰戈尔当年暂居徐志摩的寓所,并不是南昌路上的这处旧居。


说起这个136弄,里面居住过的名人还真不少,1号是巴金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后来搬去了淮海坊;39号是大翻译家傅雷的旧居;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女士,曾经在弄内48号的三楼住过。


南昌路294号-316号,南昌大楼


既然来到了南昌路茂名路口,就不得不提这幢大楼,南昌大楼,原名“阿斯特屈来特公寓”,因为在环龙路上,所以又称“环龙公寓”。


建筑由永安地产公司投资,外国建筑设计师列文设计,于1933年建成。这栋8层楼公寓的最大特点,就是保姆楼和公寓楼是分开的,当时也因此被称为“等级森严”,这在整个上海滩也是独一无二的。



在它的V字型大楼后面,是专门为佣人建造的四层楼低矮的工房。在南昌大楼的每个厨房里,都会有电铃的设计,从这里可以和住在后面的“佣人”联系,随叫随到。保姆楼里终日没有阳光,每个房间都是标准的七个平方,底楼原来就是汽车库。


淮海坊


淮海坊原名霞飞坊,位于南昌路和茂名路的路口,其正式的弄堂口开在淮海路上。它属于新式里弄,里弄宽阔,取消了石库门,围墙降低到2.5米,改用铸铁大门,天井也缩小了。由于地形狭长,总平面布置采用行列式,特别是将30个单元拼接在一起,在上海里弄住宅中也是不多见的。


很多人喜欢从淮海坊的南端,也就是南昌路进入,穿过坊间。这些人或是悠闲,或是匆匆,但当他们第一次在不经意间抬头,发现自己经过的正是某位大人物的旧居时,总会慢下脚步打量一番,原来,这幢不起眼的老房子里,居然藏着一段影响了整个中华大地的历史。



弄内3号,作家夏丏尊从1937年至1946年,一直居住于此;59号三楼,巴金自1937年起在此生活了18年,其代表作《家春秋——激流三部曲》的《春》《秋》两部,均完成于此;1936年底,许广平携子周海婴居住64号,直至1948年离开去北方。在此期间,她致力于整理、保护鲁迅的手稿,并且编辑了《鲁迅全集》;


气象学家竺可桢,从1935年开始,一直居住在26号。当时,竺可桢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的旧居于2005年,被列为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南昌路203号,上海市化工学会


南昌路203号,曾经是中国味精大王、化工实业家吴蕴初的旧居。他同时还是中国氯碱工业的创始人,创办了第一个(天厨)味精厂,(天原)氯碱厂,(天盛)耐酸陶器厂和(天利)生产合成氨与硝酸的工厂。解放后,又为新中国的化工兴起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53年10月15日吴蕴初在上海病逝,享年62岁。


南昌路上这些名人居住过的石库门、老洋房,如今却变成了时尚小店,买卖上海怀旧岁月的小玩意老古董,或是一爿爿优雅藏匿深处的家居饰品店、服饰店......在这些潮流小店之间,却是豆浆油条、小笼生煎的日常生活。


潮流和平静的日常生活气息,在这里相互错位并协调着。于是,形成了南昌路现在这样,低调却不失潮流的气质,并依旧保留着淳朴的市井气息。它不因为商业而生硬低俗,充满着鲜活的生活气息。


更多推荐

看懂上海:小转弯和大转弯

4.5亿人旅游过年?这些热门打卡地千万别去!

上海监测572家养老机构服务质量:123家优秀24家较差

人口老龄化推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养老金制度结构调整:从“三支柱”到“两账户”

金银花: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如金似银的本草!
       


寻求:受多家海内外公司委托收购,投资!!!

要求: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项目,投资老年护理院,投资居家护理, 有养老土地的项目等……证照齐全!北上广及全国各省会城市……各种方式合作可谈!

电邮:228545312@qq.com

微信:jgj228545312


江湖不相忘 分享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