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威十年风靡经典出新版!三十年真伪心得持续更新,一本总揽碑帖鉴定之学
- 点击上方蓝字“展玩”
- 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
- 将展玩“设为星标” 🌟
- 多多点击底部“在看”,也欢迎给我们留言。
微信公号改规则了,星标我们,推送时就能第一时间跟您见面。感谢您的支持。——展玩团队
仲威:碑帖鉴定概论[增订版]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
本文影像部分除上海古籍出版社提供外,由展玩摄影
对广泛读者而言,我们已经知道,仲威老师,是国内外碑帖研究最权威的专家之一。
但对仲威自己来说,破解碑帖,从来没有句号。
早年翻检上图善本碑帖登录簿时,一册“天价九成宫”跃入眼中——一册1961年入藏的《九成宫醴泉铭》,宋拓宋装,在碑帖普遍几元一册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段,上图收入价格高达5060元。此为民国时期大藏家龚心钊旧藏,当时以6000大洋收入,远超一座四合院耗资。
龚氏在碑文边侧留下的诸多小字校记,其中有几条很特别——如“照字右上角骆驼肉”“凉字右上角驼肉”“恩、将驼毛脂膜均存”等。
“骆驼肉”究竟所指为何?这些昔日碑帖鉴藏中口口相传的“秘语”,因为常年缺乏系统整理研究,成为留给后世的密码。
最初仲威细观后推测,龚氏所言,或因宋代陕西麟游九成宫旧址一带或许曾放牧过骆驼,骆驼在碑石上搓背挠痒,彼时拓工在捶拓时便留下蹭刮的骆驼皮屑和皮毛,黏附在拓片后,并在装裱时亦保留了下来。
但这一“骆驼肉之谜”,到去年有了确切的答案。2022年7月,仲威新见民国三十年(1941)龚心钊《宋拓皇甫诞碑》题跋,跋文提及拓本上的“骆驼毛”和“骆驼油脂”,原来是宋代传拓时的用墨特征。
这一新发现,经仲威修正更新后写在了最新再版的经典著作——《碑帖鉴定概论(增订版)》中,这本碑帖鉴定领域内首部概论性、综合类的研究专著,距离初版已过去近十年。而今,碑帖正从小众走向更广大的人群,公藏精品通过展览等活动不断走近大众之外,私藏的新近材料亦通过拍卖等不断被发掘现世,这部经典的增订再版,正是水到渠成之际。
对出版方上海古籍出版社而言,《碑帖鉴定概论》的旧版创造了一个“传说”。
据说,自2014年初版之后,此书经历了数度加印,甚至,盗版比正版还多。
对许多热爱的碑帖的人来说,十年前就是从这本书开始,慢慢体味到碑帖堂奥。可以说,这绝对是学习碑帖的“必读书目”。
早在1995年,仲威第一次推开一个闲置多年的仓库,那个画面至今仍深刻地印在他脑海中——600平米仓库,竟放着七八垛几乎堆到屋顶的碑帖,迈开双腿估算了下,每一垛约莫都有十五六步长、七八步宽。
自此,仲威随着上图的老先生们共同整理、研究,那些原先尘封于书库顶楼的碑帖,经由持续的抢救整理发掘,犹如明珠终于被拂去岁月的灰尘,成为上图最最重要的家底之一。
随着近年来上图年度馆藏大展的举办,这份惊人的数字也已然为大家了然于胸——25万件碑帖拓片、多达3000件善本碑帖,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而言,在全球都是名列前茅。
而仲威日日浸润于浩瀚的故纸堆中,练就了常人无法企及的眼力,积累了难以计量的经验。
《碑帖鉴定概论(增订版)》 摄/展玩
近日,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仲威先生《碑帖鉴定概论(增订版)》。
在此书中,仲威将三十年碑帖鉴定实战经验所得总结之后,条分缕析地梳理成系统的方法论,毫无保留,倾囊而出。
从碑帖的形式到内容一一剖析,并由表及里地细说碑帖的各个鉴定环节,揭示花样繁多的碑帖作伪手段,提供各式各样的防范对策,推导合情合理的鉴定结论。同时,又结合其常年碑帖鉴定实战经验,列举众多碑帖名品的鉴定案例,以鲜活的事例来介绍鉴定方法。内容翔实而丰富,表述深入浅出,形式图文并茂。
如西泠印社副社长、篆刻家、书法家童衍方先生在为本书所作序言中所谈:
如果说此前我们介绍的小书《仲威讲碑帖》带领广泛领域的读者了解碑帖的“入门第一课”,聊其如何进入碑帖的亲身经历,那么这部《碑帖鉴定概论(增订版)》就是一个真正正式、完整的课程系统,全面、深入展现破解碑帖的“屠龙之术”。
新的增订版基于仲威近十年来在碑帖鉴定实践中的新创获,对全书进行了全面的增补与修订。此外,配以大量碑帖实物图版,高清全彩印制,由雅昌专业印制。这将为碑帖鉴定带来更多便利,许多旧版黑白印刷无法呈现的碑帖细节,将原原本本、一目了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新版还对全书重新进行了审校,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书中凡提到碑文文字的,都使用尽量接近原碑原貌的字形,如此处理,不仅有助于笔画、部首的拆解分析,且便于读者进行图文对照。
一册在手,能总揽碑帖鉴定之学。
《碑帖鉴定概论(增订版)》
仲 威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定价:258元
仲威先生限量毛笔签名本
九折特惠:232元
应上海古籍出版社之约,展玩独家线上首发《仲威鉴定概论(增订版)》限量毛笔签名本。仲威先生前两日特赴印厂,一一为大家签名,让这本经典著作,无论作学习还是珍藏之用,都别具纪念意义。此前展玩低调销售两日已逾数百本,而今,感恩仲威先生与出版社致力,特增发数百本,特别提醒,数量有限,售罄即止。
关于仲威老师与碑帖研究之学,展玩还将陆续推出更多内容,欢迎大家关注。
👇 仲威先生限量毛笔签名本
1.
入门关、基本功
读懂这些才算迈入碑帖门槛
碑帖,该看什么,又该如何看?
前三个章节,仲威首先从碑帖中最基础的概念说起。
从厘清“碑”与“帖”的概念,到碑帖鉴定的概念、范围,以及关键点,简单来说,就是在辨别真伪的基础上,从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史料价值来探究、评判碑帖拓片的珍贵程度。
了解了这些必要前提,再循序渐进地深入碑帖拓本的形式与内容,以及各种各样的称谓由来。
尤其,仲威“煞费苦心、不厌其烦”地介绍碑帖的装裱——这是他在书中的原话,之所以如此强调,正因碑帖装裱对于鉴定辅助作用极强。如其所言,读懂碑帖装裱,才算通过了善本碑帖鉴定的入门关。
“高古的、精美的装裱,既代表着古代收藏家的身份,也给后人透露了古人对这本碑帖鉴定结论的一个‘表态’:善本善装,普本普装,劣本劣装。”
展玩的老读者一定还记得2018年轰动一时的上图“缥缃流彩:中国古代书籍装潢艺术”大展。作为评判古籍等第高下的依据,图书的等第越高,装潢的档次也越高,这正是当时展出文物皆“镇馆”级别的原因。
一如仲威在书里谈到的,古代碑帖收藏大家一般都精通碑帖装潢之道。单就一册碑帖首先跃入人们眼中的“面板”而言,是否考究,一辨即知。“好马必须配好鞍,选良工,用好材,面板的装潢与碑帖收藏家的身份往往是统一的、般配的,好面板一定出在好人家,碑帖商人是不会在普通碑帖上增加成本费心装潢的。”
如同一个人的“相面”,不必回答,鉴定高手已心中有数。
还有些对刚入门的人来说或是“冷知识”的误读,书里也作了普及与厘清。
比如,在碑帖中,并非宋拓即珍。
判定碑帖文物价值,须从“拓制年代”与“传世藏本数量”两方面共同着眼。
例如《九成宫》《集王圣教序》等传世宋拓本较多,反不如明代出土的《常丑奴墓志》和清代出土的《崔敬邕墓志》等稀见品种的“最初拓本”来得珍贵。因前者传世宋拓本数量往往多在数十件以上,而后者原石已毁,传世拓本仅六七件。
此外,海内孤本《张黑女墓志》《章吉老墓志》《王子晋碑》等均非宋拓,其文物珍稀程度显然亦高于传世数量较多的宋拓本。
可见,“为宋独尊”并不可取。
《崔敬邕墓志》初拓本
2.
石花、裂纹、擦痕、石质纹理
破解碑帖的「指纹」与「DNA」
对碑帖,仲威以生命建立了深厚连接。
那种深情,在字里行间就能体察到。
初读时尤为其中一段讲述碑帖“考据点”的话所打动,他说:
如果说校碑如“断陈年旧案”,那时间在碑面上留下的各种细微痕迹,就好比“指纹”和“DNA”。
石花、石质纹理、断裂纹、细擦痕、石面凹凸、界格线、字口内外、碑石边角、考据点……也许很小一个细节,就是关键线索所在。
而对于每一个参照点,仲威都一一结合实例作了详细生动的讲解。
譬如区分字口差异,就是碑帖最基础的基本功。如仲威所言:“能过这一关,此后的碑帖鉴藏道路就基本没有拦路虎了。”
尤其遇到刊刻精良的翻刻本,仲威往往将审视对象从字口的白处,转至字口间黑处。因为即便良工翻刻,也往往顾了内部却顾不到外部。此处举了北魏《杨范墓志》的例子,“里”“四”,都可从黑块的形状、大小来寻找差别。当然,在运用这种鉴定方法时,须得区分两者异同究竟来自刊刻还是传拓,辨别是“正常偏差”还是“异常偏差”。
←左:原石本
→右:翻刻本
这也是为什么仲威认为,书画鉴定“难度”高于碑帖鉴定,但碑帖鉴定“风险”高于书画鉴定的原因——遇到模棱两可的碑帖,我们还可以向原石“探出”消息,即便原石已毁,还有历朝历代的拓片,它们就像无数“孪生兄弟”,可供“DNA”鉴定。只是,因为我们不可能收集到、看到或记住所有的“DNA”样本,且到手样本还可能是伪造等多种状况,极易误判。
这些生动贴切的比喻贯穿在文内,仲威就是这样以最浅显生动的语言阐述了碑帖中诸多问题。
谈及前人校碑随笔,他说,正如“当年现场的目击证词”,有真有假,有正有偏,有繁有简,需要逻辑推理,整合各家之说;碑帖图片资料,就好比是“当年现场的遗留物证”,直观、正确、可信且无可替代。
他以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对碑帖这一传统文化多了一分亲近。
《思古斋黄庭经颍上兰亭序合册》陈景陶藏本 局部
3.
三十年来,仲威几乎日日在上图碑帖“故纸堆”中徜徉,而其职业生涯中所贯穿的众多顶尖碑帖善本,皆是碑帖史上重要的孤本、珍本,大多为其亲身参与发现、校勘或论证。
如今为碑帖界所熟知的众多名品,有不少是仲威在三十年工作中整理所获的成果,有的发现过程往往很偶然,但若不是长年累月的研究积累,绝无可能抓住这种偶然。
自然,没有人比他更合适来分享这些名品的鉴定案例。
全面了解有关碑帖的所有概念、各个鉴定环节之后,他以三分之二的重要篇幅,分享了自己三十年在故纸堆中经眼大量碑帖的案例实录。
七大篇章,分别为秦汉篇、魏晋篇、南北朝篇、隋代篇、唐代篇、丛帖篇、单帖篇,一一介绍各碑帖的刻拓时代、原碑状态、版本流变、递藏情况、书法艺术、鉴定要点及掌故等。
一百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校碑案例,涉及碑帖鉴定中各种方法,如仲威所言,这种“实例+方法”结合的剖析方式,并不在于就事论事、以案说案,而在乎交待碑帖鉴定的针对策略、思考方法和破解手段,期待能够综合大量个案特例来揭示出碑帖鉴定的普遍规律。
以东汉《李孟初神祠碑》为例,原本仲威记录在案者有七八件,直到2011年在上图馆藏碑帖整理研究中又发现一册何绍基释文本《李孟初碑》,此本考据点远胜于以往所见“初拓本”,从而推翻了以前“初拓本”的判断,并重新确立乾隆年间“初拓本”的鉴定方法。
《李孟初碑》最初拓本
碑帖史上各个名品案例在此不再赘述,近十年过去,此次增订版特别补充了其间所产的诸多新发现、新讨论。
比如,前两年有学者曾试图以文献记载来否定《瘗鹤铭》传世水前本的存在,引发的“真假水前本”大讨论。
再如,仲威近年在上图新发现的一册清道光七年(1827)林则徐手拓本,精彩异常。他认为,此本虽非古旧拓本,然可做《多宝塔》道光拓本的标准件参考。
尤其教人醍醐灌顶的是,书中传授了许多关键的点拨与内行门道,好比四两拨千斤的武功秘笈。
比如翻刻本极多的《董美人墓志》,让仲威也有过犹豫不决的时刻——1998年仲威在故纸堆里偶然检出一轴《董美人墓志》,惊为天人。此即碑帖鉴定专家王壮弘先生昔日过目定为《董美人墓志》最善拓本堪称“天下第一董美人”此后却又下落不明的陈景陶藏关中淡墨初拓本,墨色淡如茶水,字口却清晰异常,堪称极品。十多年后又遇一件吴湖帆藏本,纸墨拓工质量平平,与平素所见原始拓本风貌迥异,令他犹豫不决,直到后来最终通过种种细节比对,才确定两本同出一石。
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在于南北拓工的椎拓工艺不同。
北派拓工使用捣帚上下椎击拓纸上石
左:北派拓工上墨时使用一板一扑包
右:南派使用两个扑包
其实,想要鉴定《董美人墓志》拓自原石还是翻刻,仲威有一个最简便的区分方法:即碑石上的细擦拓,而不在于《碑帖鉴别常识》中提到的首行“墓”字的点画细节。
“美人体质”之“人”字上的细擦痕
还有中国碑帖鉴定史上“最复杂碑刻”《王居士砖塔铭》,其初拓本传世极为罕见,然而个别“翻刻本”几可乱真,更出现过“史上最大黑老虎”。仲威认为,有关《王居士砖塔铭》初拓本的考据点,前人总结的鉴定意见既繁琐又不切实用,但其实有一个过去一直被忽视的鉴别初拓本的快捷方式——“这一最新考据点,十分便捷,一目了然,那就是碑文第二行‘太原晉陽人’之‘晉’字,左边‘厶’部之一点,原石略有泐损,呈‘一竖’状,翻刻本不明就里,依然刻作完好的‘一点’状。”这才是鉴别真假“初拓本的最有效手段。
这一案例,正是仲威对考据点看法的印证——并非找到越多越好,切不可好大喜功:“蠢笨的人喜欢罗列一大堆版本差异点,聪明的人则仅仅挑选其中一二处或三五处最具代表性的差异点,便能准确区分传拓的早晚。所以说,考据点既要‘一目了然’,又要‘一招制敌’,还要‘点到为止’。”
←左:翻刻本
→右:原石本
4.
揭露碑帖造假花样手段
「照妖镜」告诉你防范策略
揭示花样繁多的碑帖作伪手段,是书里相当有意思的一部分。
在一整个章节中,仲威细致剖析了各种作伪手段,同时提供了各式相应的防范对策。
譬如碑帖鉴定的首要工作——辨别原刻与翻刻。仲威打了个生动比方:“好比是孙悟空辨识人与妖,一眼便知,但要让师父唐僧也能明白,那可真比降妖还难。”
而这种眼力训练,需要随着翻刻、做旧手段的提升而同步提高,需要不断修炼。
以翻刻本冒充原刻本,正是传统碑帖作伪最常见的手段之一,而取得“双钩本”,则是翻刻的第一步。
书中详细描述了双钩本的制作,从“做黑”“烫蜡”“钉朱”,拆分每一个环节,还原“作伪现场”。获得精湛的双钩本再上石镌刻,就能翻刻出近乎乱真的碑版。这就是江南刻帖最常用的手法。
从“双钩”到“钉朱”
有些作伪方法更是极为隐蔽,比如,“镶嵌补刻”的拓片。
采用石蜡、油灰、松香等多种可塑材料,涂描添加在碑石的石花、断裂纹上,使之呈现未损状或未断状,若石花、裂纹上有碑字或碑字点画,就再依据旧拓、古拓的碑字,双钩补刻。
这种作伪考据点上局部纸墨特征的效果,与原碑拓本几乎完全一致。
好在,再精密的作伪,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
如何发现其中的“马脚”?仲威举了《曹全碑》《爨宝子碑》《石鼓文》三种典型案例,又谈到了另一种“镶蜡法”的特例——《苏慈墓志》界格线中透露的细节。
有时,虫蛀痕迹也能帮助辩伪。有的碑贾为了迎合普通鉴藏者认为有虫蛀的拓本收藏有年的想法,不惜制造“人造虫蛀本”。
如何分辨新蛀与旧蛀?
仲威也给出了办法:“假若虫蛀痕迹背后有白纸衬托的,说明是虫蛀以后再重新修复装裱的,假若虫蛀痕迹穿透背纸,说明是装裱后新出现的虫蛀。”
碑帖拓本中的虫蛀痕迹
这种全本布满“蠹痕”被雅称为“雪花本”或“夹雪本”
仲威当年初学碑帖鉴定时,也有前辈告诫过——若遇善本,首先要注意防范是否是影印本冒充。彼时的他不以为然,认为影印本缺乏拓本层次感,且有油墨气,如何能冒充拓本呢?而在日后的鉴碑工作中,还真遇到了不少影印本作伪,甚至可以达到宛若真拓本。
十年前仲威曾在上图见到过一册《张猛龙碑》康有为跋本,粗看为明末拓本,细看发现,竟字字沿着字口的中心线作了裁割挑剖,意欲冒充拓本字口的褶皱效果。最后确认,此本以民国时期明拓影本冒充而成,更狡猾的是,册前所装碑额确实是拓本。
影印本作假多有发生,然而像这样字字跳剖字口的,甚是少见。
另外,名家题跋亦不可全信。
如仲威所言“其实任何文物的鉴定都无玄机可言,说到底就是要求‘见多识广’,对作伪首发的全面了解,对作伪心理的正确揣摩,对碑帖原件和善本佳拓的特征了然于心。”
而他如此毫无保留地分享多年实战中遇到的种种作伪方式与破解方法,犹如一面灵通的“照妖镜”,为后来者提供了太多便利。
从1995年始,十年前,直到此刻,我们有幸读到学者以数十年不懈之功持续更新的研究成果。由此,感谢仲威老师。
2023年,仲威先生正在为刚刚出版的《碑帖鉴定概论(增订版)》签名
✍️
此次特别邀请了西泠印社副社长、篆刻家、书法家童衍方先生,为新版题写书名。隶书题字凝重遒劲,为全书定下了庄重典雅的设计基调。
封面选用了两组元素,请社内美编老师操刀,编排设计。第一组是“四欧宝笈”中吴湖帆所绘的三幅题图,视觉重心在右下方《化度寺碑》之《勘碑图》,两位文士相对而坐,“勘赏竟日”。第二组则是他们所勘赏之物的一隅、他们“梦境”的碎片——“一实一虚”两张拓片:
《勘碑图》上方是二位文士正在赏玩的《化度寺碑》首开,此本浓墨重拓、钤印密布,色彩明艳斑斓,是为实;更广阔的上方则用了《正始石经》“存世12件未断本的第001号”(仲老师语),因是试拓,拓工随意,纸张不平,各处浓淡深浅不一,反而呈现出一种斑驳与破碎感,是为虚。
古人爱物而不执于物,往往将珍视的古籍、碑帖善本比作“烟云之过眼”;往更大地说,世间万相都如“梦幻泡影”虚空不实,古籍、碑帖善本亦应作如是观。这便是由人及物、以实入虚设计思路的来源。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行文为简体,但凡是提到碑文文字的,都使用尽量接近原碑原貌的字形,以便读者进行图文对应。
目 录
序 童衍方
第一章 碑帖鉴定总论
第二章 碑帖拓本的形式与内容
一 书匣、书箱、函套、书衣
二 面板
三 题签
四 题端
五 装裱
六 钤印
七 题跋
八 边题
九 题画
十 图例
十一 照片
十二 旧书店标签
第三章 碑帖拓本的称谓
一 依照碑帖的版本来分类和定名
孤本 善本 初拓本 精拓本 监拓本 重刻本 翻刻本 伪刻本 缩刻本 翻模本
二 依照碑帖的拓制年代来分类和定名
唐拓 宋拓(附元拓) 明拓 清拓(清初拓 乾嘉拓 道咸拓 清末拓) 民国拓 旧拓、近拓
三 依照碑帖的特殊性来分类和定名
水前本、水后本 火前本、火后本 未铲底本、铲底本 未剔本、剔后本 未洗本、洗碑本 镶壁前拓、镶壁后拓
四 其他相关的分类和定名情况
考据点定名 存字多寡定名 古人题刻定名 残断情况定名 拓片形状定名
第四章 碑帖鉴定的参照点
一 石花
二 石质纹理
三 断裂纹
四 细擦痕
五 石面凹凸
六 界格线
七 字口内外
八 碑石边角
九 考据点
第五章 碑帖作伪手段与防范策略
一 椎拓之前的作伪
翻刻与伪刻 镶嵌补刻
二 椎拓之后的作伪
涂描
三 拓片装裱阶段的作伪
补文字 补点画 移字 拼字 剪字 剪题刻 影印本伪充 伪添名人题跋 染色做旧 虫蛀
第六章 碑帖鉴定案例
一 秦汉篇
(一) 石鼓文
(二) 泰山刻石
宋拓本 明拓本 嘉道十字本 同光十字本 清末民初十字本
(三) 琅琊台刻石
刻石之纵裂纹 三胞胎题跋
(四) 鲁孝王刻石
(五) 汉三老碑
界栏线 释达受跋本
(六) 太室石阙铭
(七) 石门颂
“高”字“口”部 拓片边角 点画多寡
(八) 乙瑛碑
(九) 李孟初碑
(一〇) 礼器碑
(一一) 刘平国摩崖
施补华监拓本 张曜监拓本
(一二) 郑固碑
(一三) 封龙山碑
缺角问题 刘恭冕跋本
(一四) 张寿残碑
(一五) 郭有道碑
(一六) 史晨碑
榖字本 家字本 行字数
(一七) 郙阁颂
(一八) 杨淮表记
(一九) 鲁峻碑
(二〇) 韩仁铭
(二一) 尹宙碑
(二二) 孔褒碑
(二三) 曹全碑
(二四) 张迁碑
二 魏晋篇
(一) 受禅表
(二) 上尊号碑
都字本 朵云轩藏本
(三) 孔羡碑
(四) 黄初残石
(五) 正始石经
(六) 天发神谶碑
(七) 爨宝子碑
三 南北朝篇
(一) 爨龙颜碑
(二) 瘗鹤铭
水前与水后拓本 真假水前本
(三) 始平公造像记
(四) 龙门二十品
龙门二十品传拓简史 龙门二十品早期拓本的一大特征(孙秋生造像 北海王元祥造像 郑长猷造像 比丘惠感造像 比丘法生造像)
(五) 元显儁墓志
(六) 司马昞妻孟敬训墓志
(七) 刁遵墓志
(八) 崔敬邕墓志
(九) 高植墓志
(一〇) 张猛龙碑
(一一) 朱岱林墓志
四 隋代篇
(一) 龙藏寺碑
“釋迦文” “九門張公禮” 貌似翻刻本
(二) 董美人墓志
原刻与翻刻 传拓手法的差异
(三) 青州胜福寺舍利塔铭
(四) 尉富娘墓志
(五) 元智墓志
五 唐代篇
(一) 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
百年聚讼 罗振玉的鉴定结论 吴湖帆的涂描痕迹
(二) 九成宫醴泉铭
刻石面貌变化轨迹 翻刻本 关于“歐”字 骆驼肉之谜
(三) 孟法师碑
(四) 皇甫诞碑
北宋拓本的鉴定标准 裂纹线 明清善拓的评判标准
(五) 雁塔三藏圣教序
明拓本 善拓鉴别标准
(六) 王居士砖塔铭
关于“初拓本”的鉴定 关于“早期拓本”的界定 乾嘉以后拓本的区分
(七) 同州三藏圣教序
(八) 道因法师碑
李宗瀚藏本 界格线与字体大小
(九) 集王圣教序
北宋拓本与南宋拓本之分界线 裂纹线 鉴定标准的修订 北宋拓本的先后次序 原石拓本的鉴别依据
(一〇) 顺陵碑
碑石高宽的推测 《顺陵全碑》是否宋拓孤本
(一一) 信行禅师碑
(一二) 叶有道碑
(一三) 李思训碑
(一四) 多宝塔碑
传世善本的分界线 林则徐手拓本
(一五) 麻姑山仙坛记
(一六) 颜真卿书李玄靖碑
(一七) 玄秘塔碑
最早拓本 明清拓本梳理
(一八) 圭峰定慧禅师碑
六 丛帖篇
(一) 淳化阁帖
版本流传概况 版本研究之谜 《淳化阁帖》宋拓本的再研究 传世其他宋拓本 泉州本 肃府本概况 肃府本的初拓标准 对《淳化阁帖》溧阳本的几点认识
(二) 绛帖
(三) 汝帖
(四) 鼎帖
(五) 真赏斋帖
(六) 戏鸿堂法帖
七 单帖篇
(一) 十七帖
吴继仕跋本引发的思考 揭开文征明朱释本的真面目
(二) 兰亭序
张澂摹勒本 陈缉熙刻本 定武本和神龙本 国学本 定武发丝本 定武鼎帖本 定武鼎帖断本 玉枕兰亭
(三) 黄庭经
版本概况 詹景凤藏修太平本 李宗瀚藏修太平本 宗源瀚藏心太平本
(四) 黄兰帖
陈景陶藏本 张廷济藏本
(五) 曹娥碑
(六) 玉版十三行
甘翰臣藏本 谢伯鼎藏本
(七) 柳跋十三行
刘世珩藏本 翁同龢藏本
(八) 智永真草千字文
(九) 小字麻姑仙坛记
南城本 玉兰堂本
(一〇) 藏真律公帖
(一一) 圣母帖
附录一 《汉文古籍特藏藏品定级》第5部分:碑帖拓本
附录二 古今裂痕——2020年10月接受澎湃《上海书评》郑诗亮专访
配图说明
书影实拍 摄/展玩
主编|玉婷
内容编辑|年见 运营编辑|鲣帼
影像|展玩、上海古籍出版社
#展玩艺术甄选商店
获取更多高清图赏
点击关注我们的 小红书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