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仙境幻化到人间“香格里拉”选择落地迪庆

2017-01-10 吴孟璇 守望香格里拉


仙境幻化到人间

---“香格里拉”选择落地迪庆 


文/吴孟璇

 


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一个徘徊和迷惘期,美国也不例外。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向内探索,克制激情,推崇无为,强调节制、中庸、天人合一,当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化之际,他们试图到东方文明中寻找答案,即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并将东方文明的界限进一步纵深探究到雪域高原之上的藏传佛教。“香格里拉”的原型,即藏传佛教中描述的“香巴拉理想王国”,“香巴拉”的寓意是“极乐世界”、“人间仙境”,也称“坛城”,来源于《时轮经》等藏传佛教著作,在其他众多著作中,亦提及“香巴拉”一词,认为“在西藏西南方之印度北方邦北部地方,是雪山环绕的一个神秘世界,也可能是在地球附近的某个空间”,那里的首领是金刚手恰那多杰,是一个被双层雪山环抱的王国,有雪山、草甸、高山、湖泊,是人间最后的净土,是一个高度智慧最后的存留地。寻找到“香巴拉”理想王国,一直是藏地高僧大德修行的终极理想。


关于“香格里拉”落地过程,作为一个如今的香格里拉子民,感同身受。如果不是1995年孙炯对迪庆的一次提议和定位,香格里拉这个名词至今还会在世界上空和各种美妙的设想中飘荡。对于迪庆人民而言,孙炯绝对是一个缘起和必须记住的名字,1995年,当时26岁的孙炯是云南海外旅游总公司市场部总经理,当他因一个构思,在考察新兴旅游市场之际,与当时被定义为“高寒、边远、贫困”的迪庆结束“木头财政”“木头经济”之后,处在异常艰难的转型时期,地州领导正在谋划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机缘横空相遇,不谋而合,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点面对接、文化、历史、市场、需求的考证,历时一年多紧锣密鼓、恢弘大气的运作,凭借优美天成的高原坝区独有的雪山、草甸、花海、湖泊、峡谷、寺庙交织的自然风光,多宗教并存、多民族文化共生形成的多元文化,及一群有远见卓识、富有行动力的领导班子默契配合,激烈过程堪比美国大选,在击败众多竞选对手后,1997年9月1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向世界宣布:“香格里拉”就在云南迪庆,2001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02年5月5日,举行了更名庆典。自此,凭借“香格里拉”的光环,迪庆一跃站在世界的中心,承载起一个精神世界的内核,风情万千同时异常任重道远。



“香格里拉”给迪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度激发了当地经济活力,构筑了“民族文化自信”,此后,迪庆藏区文化被前所未有地进行整理、阐释和挖掘,藏文化元素在建筑和地方文化构建中不断得以应用,给藏文化的解读、传播提供了话语权,迪庆全州经济社会呈现“小基数爆发式增长”,非常有效地保护了迪庆的自然生态环境,助力了边疆和高原牧区脱贫致富,这对迪庆是最重要而意义深远的力量。


香格里拉的运营,也给迪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迪庆和“香格里拉”结合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催生出“文化产业”的新模式,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意义有目共睹,不再赘述。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外在因素带动发展催生的致富群体伴随的消费习惯和进取精神改变,是香格里拉文化研究过程中,必须重点予以关注的关键环节,需要读透原著中静态的“香格里拉文化”精髓,结合现实中不断注入新元素的“香格里拉文化”动态发展,继续保持“香格里拉”这一世界性词汇的原生景观和原生意义,保留那份最初带给世人震惊的原始秘境的美感、东方文明的感召力和流连忘返的心理,处理好随着荣誉和经济富足带来的轻、飘、浮,潜心研究和贯彻到具体执行中,才能不断解决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继续让这面文化旗帜飘扬在雪域高处。


可以说,没有《消失的地平线》,就没有如今的香格里拉,《消失的地平线》一书,在迪庆每个文化学者的案头,在每家书店的显眼位置,在每个星级酒店的房间,都是必备品之一。


美国百老汇在百年之间,只专注演绎几部经典的著名音乐剧目,换演员不换剧情,通过一批批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观众,将百老汇文化广为流传到世界各处。很多游客来香格里拉旅游,并不一定就因阅读过原著才慕名而来,如果在香格里拉当地的大剧院,每天播放电影《消失的地平线》,或者将《消失的地平线》编成精品舞台剧或音乐剧,经过严格的编剧和甄别筛选情节,配合独特的藏区民间音乐,在香格里拉文化原生地对原著情节进行再现,每天面对不同观众上演,应当是对香格里拉文化的一种很妥当的阐释方式和传播载体。这本书,同样可以列入迪庆当地中小学生的必读书目或民族文化教材之一,甚至在当地的书店,可以专门开辟一个专柜,出售各种版本的原著及译著,读者需要的,是盖上香格里拉当地书章或者邮戳的版本。通过拓宽香格里拉文化传播途径,既可以实现文化产业的更新升级,实现有效增收,又可以让在现代社会中迷惘的一代,通过不同方式重温原著中香格里拉文化“包容、适度、节制、和谐”的精神内涵。




画出味道的能力


阅读国外文学名著,犹如去国外旅游,需要翻译带领进入语境,译者的外文水平、领会程度、表达能力,直接决定了读者的感受。关于翻译,流传最广的一个段子,是说有个女生给追求者回复了一段英文,追求者拿去请人翻译,翻译者译为:你若再死缠烂打你,我就死给你看。于是追求者偃旗息鼓,暗自伤感良久。后来不甘心请了另外一个人重新翻译,译出来的结果是:“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天差地别的意思,导致了天差地别的结果。当然这是一个典型的笑话案例,但是由此可见不熟悉名著国家语言的阅者对译著的依赖。


读过不同版本的《消失的地平线》,甚至有在日报上连载的精简版。近期阅读到2015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陶曚译本,这个版本由慈怀读书会推荐,购买后重新阅读,很是赞叹读书会对书籍选择的独到和专业。


译者陶曚简介:1985年生,媒体人,自由译者,北京大学影视编导、经济学双学士、美国南加州大学传播管理硕士。后生可畏,年轻,智慧,爱好广泛,涉猎影视、经济、传播高端领域,在各行业各领域间游刃有余,从不勉强自己,一直致力于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想爱的人,心到意到,眼到手到,快速麻利,一气呵成。


构思一个故事不难,难的是巧妙设置情节,同理,据说翻译原著不难,难的是译出那种原味。这需要厚积薄发,比如个人的眼界、见识、学识,对一词多义的把握和选择,对原作者的价值认同和对原著写作社会背景的了解契合到一定程度,才能准确勾画出西方的月光在东方的意境里的色彩和轮廓,让读者感同身受那一刻落到作者眼里和心里的月色。



截止2016年,陶曚才31岁,在他着手翻译此书的时候,30岁左右,正是人生最好的年华,精力旺盛,兴趣广博,视野开阔,从众多的名著里,淘出这本已有很多译著版本的书再进行翻译,应当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在读出了英文原版的精髓和味道后,再去阅读中文译本,感觉到其间的差距和不明,便重新校译了新的版本,2015年6月第一版,2016年10月第九次印刷,算是创造了一个译著界的传奇。


译者序题目为《尘世中的那束光》,这个标题,贴切地将当时的世界发展现状和人类文明精神危机的背景和盘托出,交待了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故事情节精华,并且提出“四位旅客分别代表四种人生观”的解读,或者是四种不同的世界格局和世界观融汇冲突,在遭遇意外之时的态度也各不相同,传教士柏林克洛小姐秉承基督教价值观,认为香格里拉是需要被拯救的对象,美国人巴纳德天性乐观,经历了事业的大起大落之后,对这个远离尘世纷扰的心灵栖息地产生认同,故事的最核心冲突是在主人公康韦和年轻人马林森两人身上,他们的冲突是中庸与激进,复杂与简单,悲天悯人和我行我素自检的冲突,更是两个不同人生阶段之间的羁绊与碰撞,还有美国新旧文化更替和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


陶曚认为:“作者的叙述充满了克制,没有恣意渲染,作品的中心人物康韦,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作者对他的性格特质定位,是简单到让人难以理解的特质,即对平静、沉思和独处的喜爱。




关于文学的思索


世上最不可提替代的体验,阅读应该是其中之一,由书本、阅者、外部环境三者构成一个相对闭环的空间,其中,阅者的年龄、积淀、目标、心境及所处的地域、环境、温度、气候等等,比如在大理、在迪庆、在北京、上海或者乌镇阅读,是在冬天还是春天,或者晴天还是雨天,都构成了促进阅读和体验的因素。


对于文学作品的作用,一直认为,一种是用来消磨时间的阅读,读起来无害,也有小情趣,读过了却无所用处。一种就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感觉内心流经了什么,洗刷了什么,最好是“大道至简”。如果一个问题越说越复杂,本来用三句话可以说清楚的,却用了1本书来阐释,除非是小说情节足够巧妙,不然实在不具备阅读价值。


对于文学,龙应台在《政治人要有什么样的人文素养》一文中提出“文学,是白杨树的湖中倒影”,其功能是“使看不见的东西最终被看见”。这是一个文学写作者的终极使命,如鲁迅先生所言:“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一个作家,不是一般人印象中“蓬头垢面,言语癫狂、不修边幅,不接地气”的文弱形象,而当是器宇轩昂、博览群书、学贯中西,博古通今、通读史书、深谙世道,是一个“悟道者”,能悟出天地间的“道”---真理,能接近“道”—---宇宙之道、自然之道、社会之道,坚守对学识的信仰,不谄媚,不随意偏颇,血液里自有浩然之气,最好喜欢探险,爱好锻炼,体格强健,文字间没有病恹之气,清新明朗,将自己对宇宙、人生、世界、人性的认识,通过通俗易懂的小说、诗歌、散文等不同的文学体裁表达出来,用独到的视觉、深入简出的表达、意趣盎然的运文,让其他不做文化文学研究的人,不知不觉浸染在那种氛围中,看过之后拍案叫绝,感觉心里有什么东西经过,不觉间认同了那种文化价值和理念,并在之后的人生中不经意便能遵循那种价值观。



文学成为名著,带动一方经济的故事,屡见不鲜,比如喜欢《简爱》和《呼啸山庄》的人,去到英格兰,北部的约克郡必是拜访之地,喜欢《瓦尔登湖》的人,一定会去专访梭罗的故居,喜欢《飘》的人,到美国亚特兰大,必然拜访玛格丽特的住所,在中国,目前,拜访莫言旧宅,是一个旅游热点。


作为一个香格里拉人,藉由一本书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文化的内生力量带来的现实影响,众多寻访香格里拉的人,来到这个昔日“高寒、边远、贫困”的高原之地,给藏区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和文化活力。


阅读,是一种生活态度,甚至是一种生命宣言,每一本书,都是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的门,通过一个个组合出来的文字,站在先贤们的思想基础上,努力接近哲学意义上世界的本质和真相,接近艺术意义上文字舞蹈的韵律之美,接近创造领域内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构思、塑造、注入灵魂和推进情节。


写作,是一个阅读者的手工活,读着,悟着,灵感的源泉汩汩而出,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随着阅读、下笔、思考的不断深入,到形成自己的人生哲理,最后与天地万物的智慧产生链接,余生践行一种理念,比如慈悲喜舍,比如普世之爱,不断育养自己的性灵,从执着,到无我,再将这种光明和温暖带给别人,犹如阳光普照大地,给万物带来生机与活力。


在这点上,《消失的地平线》做到了。


-End-


重读《消失的地平线》相关文章

《重读消失的地平线》

《我们都被生活磨成了普通人》

《遥远的悲哀》

《愿我们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慢下来》

《谁心里不曾有座世外桃源》

《我们总得坚持什么》

《一杯茶的功夫就可以找见希尔顿的香格里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