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成都二仙桥的三线建设往事漫谈——宏大叙事后面的平淡感慨
二仙桥工业遗址成都机车车辆厂秋景。
二仙桥,留给历史的名片,本该是密集的烟囱、厂房,以及疏远、淡忘。
然而,早被灯红酒绿与车水马龙包围,如今二仙桥却非常意外地守护着四、五十年漫步而来的苏援建设、三线建设等等往事。
能够无需出城,远足,便可就近与过去的时光对话。确实荣幸。
二仙桥作为成都往东门户,在地图上直观可见。
二仙桥向西背靠成都市区,向东、北、南三面,链接巴蜀腹地的广汉、金堂、简阳等传统粮仓,为成昆线、宝成线、成渝线,以及多条公路枢纽,地理位置独具优势。
俗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所以,无论战争年代或者灾荒年间,作为靠近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的枢纽地方,二仙桥往往都是粮秣采集、转运的要地。
因此,自苏联援建时期到三线建设期间,成都启动当代工业化进程,二仙桥作为成都,乃至整个大西南三线建设的极为重要的物资转运枢纽,自然成为工业布局的首选之地。
可以说,正是这个原因,成都的当代工业化之旅,始于二仙桥。
作为工业项目西迁进入成都的第一站,二仙桥确实也为成都当代工业文明发育,留下了尽量多的故事。
——当年的二仙桥,布局、建成了较多的中国国家级别的超级企业。
其中,由北京到四川的大佬们最为看重的,名气最响的项目,无疑是制造飞机发动机的国营420厂。
相传,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源出1920年张作霖建立的东三省航空处,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技术、设备最全面的航空龙头企业国营111厂,接到北京命令,负责包建成都国营420厂。
——国营111厂在朝鲜战争期间得到苏联援助,发展极快,为中国志愿军战机在战时唯一的维修、养护指定厂家。
国营420厂老照片。
在战事紧张时候,国营111厂组织的技术小组甚至冒着被美军空袭之险,走向了丹东前线。
经历战火锤炼,国营111厂在军工行业,在航空航天行业,招牌之硬,可想而知。
而最早的成都国营420厂,其管理、技术、生产人员,以及基本设备,则几乎完全出自国营111厂。
由此可见,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军工企业之一,制造飞机发动机的国营420厂的来历不凡。
彼时,从北京到地方,对成都国营420厂项目极为重视。
1958年,该厂开建不到一年即迅速将生产区、生活区置入了二仙桥区域大约30万平方米的圈地范围,当年便开始投入正常生产。
成都国营420厂后来改名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成发集团,在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加工制造方面拥有技术优势,为中国航空发动机及其衍生产品科研、制造基地。
然而,四、五十年间,浮在表面的荣耀的背后,则是成都国营420厂的生产区、生活区与前行的成都错肩而过的日渐落寞、破旧。
——为了诉说这种落寞、破旧,贾樟柯拍摄过一部电影,名叫《第24城》。
这部电影说的,就是成都国营420厂搬迁之后,原厂址被开发成第24城楼盘的故事,以及国营420厂几代工人对往日时光的唏嘘和惋惜。
有时候,把平凡日子放进宏大叙事的空隙,闪闪发亮,同样让人唏嘘和惋惜。
二仙桥工业遗址上建造的中车共享城艺展中心。
那是一个先生产后生活的时代。
当时,国营420厂有2万员工,再加上家属,即有固定生活人口达5万人左右。
这个数字,大约和一个县城城区人口数字相当。
然而,新建工厂既无基本生活、医疗、教育等等配套设施,毕竟不是县城。
纵算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时代,然而,工人们拖儿带女在工作生活两头奔波,确实不是长久之计。
厂区相距城区较远,缺乏后勤保障。
为了满足员工和家属的日常生活的起码需要,企业只能在完成生产任务前提下,见缝插针,各显神通,不断设法添加、完善必要的生活设施。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当时,每家有能力,有条件的国营企业,都会操办自己的社会。
——食堂、礼堂、商店、医院、邮电、子弟校、幼儿园、洗澡堂、理发、饮料厂、服务社等等,应有尽有,比如雨后春笋。
与供销社一样,企业办社会,就是计划经济时代最具怀旧特色的表情。
在父母单位的子弟校读书,理发店理发,洗澡堂洗澡。
貌似当年六零后、七零后、甚至八零后国营企业二代、三代生人们对那个时代,都有着共同记忆。
当然,记忆最深刻,还是在子弟校放学之后,大大小小伙伴们一声呼啸,一起涌向附近的其他国企子弟校,和另外一群大大小小伙伴们无聊生事,大战一场。
然后,回家,被父母骂得灰头土脸。
改造后的二仙桥工业遗址
谁还记得,家属宿舍背后,谁家喂的老母鸡格格叫着正在生蛋。
谁还记得,谁家的那一小块菜地里,小葱蒜苗绿油油地,摇曳着那时候的人们的恬淡而满足的生活。
那时,日子确如蔬菜,原生态且绿叶素。
在宏大叙事轰隆着自天宇滑翔的大时代,国营企业的工人们和他们的家属们,就这样简单而平淡地过着他们平凡的日子。
那个时代,全国各地工、商企业,几无意外,都是国营。
不过,国营也有大国营和小国营,中央国营和地方国营,正牌国营和大集体之分。
由苏联援建时期开始,到三线建设时期,二仙桥工业化进程逐年呈加速趋势。是以,当年的二仙桥,确为大国营,中央国营,正牌国营的名牌国营企业聚集地。
国营420厂之外,落户二仙桥的还有诸多名头响亮的国营企业。
其中,尤以生产出中国第一支黑白显像管,第一支投影显像管的红光电子管厂,最为出名。
红光电子管厂与首钢齐名,为当年国营工业的标杆企业,素有北有首钢,南有红光之称。
红光电子管厂落户二仙桥,对成都市及西南的电子科技产业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由于军工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对交通的高度依赖,二仙桥作为交通枢纽,确实成为电子科技产业登陆成都的第一个踏板。
红光电子管厂之外,如国光厂、亚光厂、灯具厂等等纷纷落户二仙桥。
随后,二仙桥也就渐渐成为最早的成都市及整个大西南的电子及信息科技产业基地。
1956年9月,国务院一声令下,原来的交通大学、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等院校抽调人财物,组团式成建制地支援成立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二仙桥工业遗址改造的完美世界文创公园局部。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即现在的电子科技大学,是在苏援建设和三线建设时期,我国创办的第一所无线电大学。
现在回望,不难发现,正是红光电子管厂、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和其他相关的电子科技产业的企业、院校落户二仙桥,客观上便早早奠定了成都电子及信息科技产业发展的根本。
当然,出于二仙桥根本的地缘因素,在二仙桥至原成都东站八里庄货运站周边,更是分布着关联铁路运输的调度场、机车维修、货物分装、转运、仓储等等枢纽设施、企业。
这些企业由东北、华北、华东等地远道而来,和国营420厂一样,生产之外,这些企业同样要尽量圈地,修厂房、修宿舍、修围墙。
围墙之内,他们需要自力更生办社会。
即在围墙之内修建、添加、完善各类生活设施,以保障工人及家属的起码生活需求。
一个企业,一道围墙,一个社会。
于是,林林总总、来自五湖四海的诸多国营企业,也就在二仙桥办出了层次更为丰富的,各有行业特色、地方特色的国企社会。
再于是,说着东北话、普通话、上海话、湖北话、河南话的形形色色的工人们和他们的家眷,悄无声息,于无声处,将他们锅碗瓢盆连同着他们的故乡,搬到了成都。
那时,厂区、宿舍区大多都有高高的围墙。
早晚,都有带着红袖箍的工人纠察往来巡查,防火防盗。
穿着统一制服的工人们则在两道围墙之间穿行,忙着上班、忙着生活。
天长日久,两点一线的生活,便成为国营企业最普遍、最主流的作息习惯。
进入厂区,厂矿、仓库、储运站之间条路相隔,红线画断,各型货车、列车穿梭其间,各种汽笛、鸣笛此起彼伏。
二仙桥工业遗址改造的中车共享城局部。茶香与往日时光在绿皮火车里面荡漾,与午后阳光隔窗相望。
嘹亮的歌声由高音喇叭冲口而出,飘荡天宇。
白天,气势恢宏的宏大叙事照旧是熙攘鼎沸、车水马龙、如火如荼。
夜间,下班,普通人们回家关门过的,满满的依然是柴米油盐的俗人的日子。
日月转换,二仙桥和二仙桥的人们则相互依偎生息的四、五十年的岁月,无声流淌。
深藏成都东门之外,本来恬静、古朴、明净的二仙桥,终于被烟熏火燎的世俗生活浸染,变得五颜六色。
同样,当年由五湖四海背负豪情迁徙而来的人们,则为二仙桥一方水土滋润,也是渐渐地由此走进了市井,彻底地融入了成都。
——继湖广填四川、抗战大迁徙之后,人口随国营企业的迁徙成都,是近、现、当代史上,迁入成都人口最多的一次迁徙运动。
为神圣向往,他们拖家带口由四面八方而来,却又在四、五十年间,化为地地道道的成都人。
每日奔波市井,然而,他们却又是始终在内心保持着自己国营工人那份心领神会的骄傲。
——那个时代,成都市内的传统的地地道道的成都人,还真没有几个当上国营工人。
能够当上国营工人,便可以吃香喝辣领工资,旱涝保收拿劳保。
相传,国营工人嫁女娶媳往往轻易不会离开二仙桥,反之,如是保媒拉纤撮合谁家女儿成功嫁入二仙桥的国营企业工人家,媒人的红包都要加倍收取。
谁看着,谁不眼红?
很长的时间,二仙桥都在成都的东面,活出的样子就是国营工人的体面。看着,总是让人羡慕。
中车共享城局部,曾经成都机车车辆厂检修车间,七十年代,苏援物资千里迢迢而来,机车一旦故障,便在这类工棚维修。
弹指间,沧海桑田。
四、五十年悄然逝去。
然后,冷战结束了,越战停战了,中国也开始改革开放了……
这时,三线建设成为历史,背负成都传统工业记忆的二仙桥,也就在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脚步蹒跚,慢慢留在了后面。
和几乎所有三线建设国营企业和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一样,二仙桥和二仙桥的国营企业,受制于发展之初的种种客观缺憾,曾经一度闲置于时代背面,渐渐黯淡了昔日的荣耀。
幸好,二仙桥地理位置与运气,大山深处的大三线建设地区,确实太好。
二仙桥地理位置与运气,对比历史和现在的成都市区地图,一目了然。
当年,二仙桥既为成都市区传统意义上的向东门户,然而如是提升到大西南三线建设的宏观视角,则可清楚发现,二仙桥确为西南铁路运输枢纽之不二选择。
得此地缘机遇,二仙桥当年炙手可热。
如今,成都东进,二仙桥则自然反向,进入成都城区三环路附近。
进入城区闹市,二仙桥地价陡然增值不说,文化潜值更是充满想象。
在地缘上,二仙桥位于成都市向东发展的文化大区成华区的腹地,坐拥最多的成都当代工业史上的工业遗址、传说、故事和历史,在文创文旅风气渐起的当下,同样是炙手可热,可想而知。
客观上,成都既有城市东进战略,而二仙桥所属的成华区更是成都文创、文旅大区。如此,再加之二仙桥沉淀的当代工业文化资源。优势叠加,二仙桥工业遗址开发与城区转型升级同步而行,风调雨顺间,当然显得自信、阳光、新潮、韵动。
在二仙桥工业遗址上建造的二仙桥公园,历史沉淀,时光因此凝固,唯有往来路人遐想与徐徐清风缠绕,散落一地唱词。
街头上,有一尊满是铁锈的机床。
昨天的故事和凝固的时光,此刻,含蓄地或者徜徉,或者驻足于街头。
循迹而来,往中车艺展中心、四季花园、机车公园漫步,便可在相机里慢慢阅读新建的城区、绿地公园与曾经的工厂、铁道线、绿皮车厢和机车头,在架构着二仙桥的三线建设往事的想象。
行走其间,稍微驻足。
那些沉睡在内心深处的大三线建设往事,便纷沓而来……
早在成渝铁路修建之前,1952年,铁道部选址二仙桥,建设了共和国第一座铁道部直辖的成都机车车辆厂。
作为全国第一个内燃机车专修厂,成都机车车辆厂之所以选择二仙桥,自然在于二仙桥地理优势,方便为成昆线、宝成线、成渝线运营的内燃机车的保障基地。
后来,中苏交恶,越战爆发。
中苏之间唇枪舌剑,却因为支援越南战争,迫于无奈,只好在桌面之下,保留着最后底线上的合作。
当时,苏联军列源源不绝自新疆入境,经兰州、西安南下成都。
随后,军列由成都出发,沿途穿越大小凉山、横断山等极端地形,最后,在云南河口出境,进入越南境内。
行程何止数千里,其间山川险阻,多是极端地形,路况更为复杂。
因此,装载苏联军援的军列的机车保养和维修、货物分装和转运,便会选定在二仙桥的成都机车车辆厂,以及成都东站各类大大小小的仓库和储运站完成。
苏联援越军列往来成都,可能极少有人知道。
——成都机车车辆厂,正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苏联全面提供设备和配套技术的援建项目。
工业遗址改建的中车共享城艺展中心
越南战争,以及后来中越战争,由各地赶往成都,再由成都南下中越边境的军用物资,同样需要在二仙桥的成都机车车辆厂检修机车,同样需要在成都东站各类大大小小的仓库和储运站完成物资分装。
中苏交恶,三线建设,越战,中越战争……
当代史上轰轰烈烈的宏大叙事一旦分拆,放在二仙桥这个局部,在各个国营工厂里,便是当年工人们的琐碎的,日复一日的,平平淡淡的上下班而已。
——伟大与平凡,原来不过一墙之隔。
既上演了当代成都工业文明第一幕恢弘的活剧,又承载着四、五十年沉淀而来的那些他家、你家、我家的平凡的记忆。
尘埃落定,二仙桥自然就被看作为那个恢弘叙事年代的细节补述。
平凡的日子,平凡的生活,平凡的祖辈、父辈……
原来,宏大叙事毕竟太过遥远,唯有身边的平凡,才使得逝去的岁月和故事,栩栩如生。
祝好友们冬安,关注朋友可以注明、添加我的微信zksd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