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北顿涅茨克战事及顿巴斯战场的全推演……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6-17


《俄乌战争综述之三十:乌东与七月的攻略猜想》

俄乌战争观察系列:

俄乌战争全境观察:哈尔科夫攻势和黑海航道的底线

俄乌战争观察:五月,俄乌攻略全镜推演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的胜利日阅兵的信号

俄乌战争观察:澳门赌场与俄乌战场比较说

俄乌战争观察:战争的逻辑和俄国的“投降”

俄乌战争观察:马里乌波尔的战争变局

俄乌战争观察:泛谈俄乌战争对中、美、俄的影响

俄乌战争观察:粮食、黑海航线和继续缩小的顿巴斯战场

俄乌战争观察:从红利曼到北顿涅茨克,一个“缩小版顿巴斯战场”正在形成

俄乌战争观察:缩小版的顿巴斯战场的态势与方向

俄乌战争观察:打劫北顿涅茨克,美、俄、乌的混合战争胜负手

俄乌战争观察:全新北顿涅茨克战况解释与推演

《俄乌战争观察:顿巴斯的激战与重启俄乌谈判》

《俄乌战争观察:“微型顿巴斯战场”和乌军“大反攻”》

《俄乌战争观察:多维的、认知域的战场》


图1,6月14日,ISW发布俄乌战争全局简况图。


2022年6月15日,俄乌战争进行第112天。


本文烧脑,欢迎友情转发。


在上一篇文章《俄乌战争观察:多维的、认知域的战场》,我重点解释了俄乌战争为为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处在核威慑下的全新形式的混合战争和高科技总体战。


在这场战争中,俄乌双及或明或暗介入战争的多方,既在统的、桌面上的维、三维的战场正面搏杀多维的、虚拟的、抽象的“非武装”场全面较量


俄乌战争局势为此显得混沌、复杂。


本文转向顿巴斯可视的现实战场,继续综述俄乌战争态势何以如此混沌、复杂。


其实,俄乌战争的混沌、复杂态势,既有多维的、虚拟的、抽象的“非武装”战场干扰、影响和决定现实战场的原因;同时,也有战争陷入持久、胶着、对峙、拉锯态势的原因。


6月14日,泽连斯基向媒体描述、介绍俄乌战争态势,即是如此。


泽氏原话较长,大意为泽氏既承认俄军强大,认为俄军有“火炮系统等设备的数量优势”,加大了乌军抵抗作战的物资消耗和伤亡;俄军对尼古拉耶夫、第聂伯罗、敖德萨等地区存在军事威胁;同时,他也认为乌军“情报和战术仍然胜过俄军”,如是能够得到友邦的足够数量的现代火炮,乌军即可反攻,夺回战场的主动。


相比莫斯科方面千篇一律的“胜利捷报”,泽连基评论俄乌战争似乎相对让人信服。


泽连斯基用闪烁不定的政治语言表述的俄乌战争,即:


没有明显的胜利,更没有清楚的失败。


可见,信息不对称使得常人想要了解俄乌战争全貌,的确较难。


不过,好在我们处在信息、网络时代。


俄乌战场挂上网络,不仅山山水水无法掩藏,甚至“高度机密”的交战双方排兵布阵、进退得失,都有媒体追踪,即时播报。


此外,还有更多相关俄乌战争的政治、外交、军事零星、碎片资讯轮流播报,可供参考……


因此,收集这些信息碎片按照战争的底层逻辑予以推演,不难在迷雾中看到尽量真实的俄乌战争。


6月的俄乌战争,俄军依然在战略面上占据了主动。


目前,俄军在不断收拢战线、缩小战场以后,得以集中兵力主要经营以北顿涅茨克和赖西昌斯克为核心的“微型顿巴斯战场”,依然保持着攻击态势。


(请参考:6月1日《俄乌战争观察:打劫北顿涅茨克,美、俄、乌的混合战争胜负手》俄乌战争观察:全新北顿涅茨克战况解释与推演等文,相关俄军收拢战线、压缩战场,最终得以集中空前密度的兵力、火力投入以北顿涅茨克、赖西昌斯克为中心的“微型顿巴斯战场”,形成明显的战场优势等综述。)


6月中旬,俄军全面出击,不仅在赫尔松、扎波罗热方向增加兵力,线,并反击乌军的进攻;还向俄乌北方边境及苏梅等地区实施炮火威胁;在哈尔科夫持续发起攻势,争夺俄乌边境纵深等等,对乌军全局展开牵制行动……


6月14日,乌方向媒体宣布,乌军从塔夫里斯基向赫尔松推进了5公里。早在6月初,俄军在赫尔松处于防御态势,并且建设了第三道防线 。6月中旬,乌方表示,乌军击退俄军数十次反击,并解放了赫尔松州的部分地区。


然而,无论俄军在赫尔松、扎波罗热、苏梅和哈尔科夫如何主动出击,其作战目的都是为了策应俄军在乌东及顿巴斯作战,及保持对“微型顿巴斯”战场的攻击态势。


其中,哈尔科夫地区为俄军较为主要目标。


在6月中旬,俄军经过连续多日反击,夺回了哈尔科夫西北及东北地区的一些失去阵地,将战线推进至炮火攻击哈尔科夫城区的射程。


态势即如《俄乌战争观察:战争的逻辑和俄国的“投降”》《俄乌战争观察:马里乌波尔的战争变局》综述、推论:


俄军反攻哈尔科夫地区,既是牵制性攻势,同时也确保了俄军的别尔哥罗德往伊久姆后勤线安全。


尔哥罗德往伊久姆后勤线,为俄军保障伊久姆及顿巴斯战场的基本补给线。


综合开源消息,截止6月14日,俄军持续10余天在别尔哥罗德至伊久姆后勤线整合兵力、调动兵力,已经在伊久姆方向陆续集中了21个营级战斗群,在别尔哥罗德边境地区正在整合约260辆坦克、5000辆综合军事装备及约20个营级战斗群兵力,这是现阶段俄军可能投向俄乌战场的几乎全部机动兵力。


这批俄军装备的坦克大多为T-80BV坦克。


这种坦克与俄军现代化T-80BVM坦克不同,而是俄军封存的苏军的1985年产的老款坦克。


苏军T-80BV坦克。


俄军大量启用封存的前苏军坦克,并非业余军迷简单理解,为俄军衰弱、无力、缺乏武器的表现。然而,乌军坦克绝多为T-64类老式坦克。


俄军启用老款坦克投入战场,似乎并不吃亏。


同时,俄军在频繁启用核威慑战略,已经有效影响、限制美、英等国军援乌军攻击火力的前提下,逐步启封T-62、T-80BV等老款坦克,实为俄军应付持久战和消耗战的正常举措。


网络上很多文章极端藐视俄军装备落后,实属对俄军军事实力太欠缺理解。


确然,俄国远无当年苏联综合实力,更非美国这般军事强国,但是,俄国继承了苏联“军事遗产”,有着世界最大的核武库和封存常规武器,确为世界第二军事大国。


在俄乌战争前期作战中,按照开源资料评估,俄军耗损坦克约1300辆。


然而,纵算欧美多国对俄国实施经济制裁,极大削弱了俄国的军工产能,但是,俄军拥有包括T-64、T-72、T-80在内的封存坦克约17000辆,能够较快补充战场损耗。


于是,我们在俄乌战争看到的俄军,即便损失惨重,但是打完一批,再来一批,再打完一批,再上来一批……


俄军进攻无休无止,乌军打得两眼发黑,似乎在与苏联红军的幽灵作战。


显然,俄军从统帅到士兵的各项素质,相比苏军远远滑坡。但是,俄军却可凭借继承苏军庞大军事遗产,“粗放”进攻、轮番冲阵,轮番消耗,靠着体量和数量优势,也能够压制乌军,夺得作战主动权。


这样的态势,在战役面上,怎么评论?


是赞扬乌军的战法灵动,装备智能,取得胜利?


还是嗨吹俄军的钢铁洪流,一往无前,赢得战争?


无法确定。


这也是俄乌战争现实战场态势趋向复杂化、模糊化的原因之一。


俄国的别尔哥罗德就是俄军启动封存武器,编组、装备、整编全新作战部队的主要基地。换言之,别尔哥罗德就是俄军的利沃夫、卢茨克。


俄军只要能够保持从别尔哥罗德往伊久姆后勤线安全,俄军新装备、编成的生力军即可通过这条补给线,源源不断地补充到顿巴斯战场。


俄乌战争爆发至今,俄军伤亡惨重,陆续约有40多个营级战斗群退出作战。


但是,俄军主要在别尔哥罗德完成补充、整编,平均每月约可能为前线补充、“翻新”10个营级战斗群。其中,在6月至7月间,开源资料认为俄军将在别尔哥罗德至伊久姆一线,完成部署、投入近40个营级战斗群。


这个事实如果成立,进入7月,俄军大概率将继续占据兵力和火力优势,并且维持主动攻击态势。


同时,预测乌军可能发起的7月大反攻,则只能向后延迟……


事实上,无论如何去认为北约、英美等国对乌军的支援,都必须承认一个现实,即受“核衡势”政治和核战争威胁影响,乌军能够得到的军援,仅限于防御作战范围。


没有北约、英美等国放手支援,乌军无法组织战役级别反击。


不过,乌军凭借北约及美军等方面为乌军提供的“有限度”的支持,还是为军的防御作战夺得了“情报和战术”优势。


乌军利用这个优势,结合欧美对乌的军援项目包括许多新式武器、装备投入战场,使得俄乌战争正在成为新武器试验场。


人们熟知的枪导弹系统、弹簧刀系统,及美军战术通讯系统等等,即在其中。


正是有着“情报和战术”优势和这些新装备、新武器的驰援,乌军凭借美军全球战略系统和战术通讯系统,操控单兵便携的枪导弹系统和弹簧刀系统实施扁平化、分散式作战,或者操控凯撒榴弹炮、M777榴弹炮等予以长程精确打击。


如此一来,乌军俨然为一支轻装的“贴牌美军”。


乌军的扁平化、分散式作战,或者远火精确打击,都是智能化、信息化战争的典型战法,整合、优化己方火力投入战斗,效率远超俄军的基于机械化战争的狂轰滥炸的“炮火洗地”战法。


美公布在俄乌战争期间,向乌克兰提供46亿美元军援。其中,榴弹炮108门、反坦克导弹系统2.65万件、毒刺便携式防空系统1400个、炮弹22万发、弹药5000万发、防弹衣和头盔7.5万套,已经进入俄乌战场。


最近,欧美多个军事网站重新定义标枪导弹系统和弹簧刀系统为新战争武器:游荡弹药。


(参考阅读《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七:“鸡肋”的战争和贴牌的“美军”》


其中,乌军前线战术部队标配了标枪导弹系统和弹簧刀系统,即为一种结合了智能无人机和全新模式炸药的革命性武器。


这些武器聪明,灵动,并非传统的导弹,在战场具有天然战术优势。


一经发射,这些武器在较短时间游荡进攻,并且在游荡期间快速准确自主地锁定目标,摧毁目标。


美军称之为游荡弹药。


游荡弹药具有天然战术优势,远非普通人力可以对抗。这些武器在不断成熟以后,在俄乌战场开始规模化用于实战。


于是,游荡弹药及其相关战术就在战场造成一个事实,即俄军无法应对、反制这些新技术武器,唯有尽量减少、放弃地面近距离的联合机械化突击作战,主要依靠己方火炮优势,以远程火力进行效率极差的狂轰滥炸,以求维持攻击态势且取得点滴进展。


俄乌战争随之演化为一场信息化、智能化的战法对阵传统机械化作战的战争。


两军存在事实上的代差,如无核武器威慑加持,如无苏军遗留的庞大军武库背靠,俄军还真不是乌军的对手。


显然,俄乌战争正在改变和刷新我们观察战争的理念。


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那些看上去整容整齐、雄伟的钢铁洪流,铁甲战舰等等机械化军队,已然无法适应现代化战争需要。


可以想象,在俄乌战争以后,这些机械化军队如同当年的长枪兵、弓箭手、骑兵一样,必将彻底告别历史。


当然,乌军眼前,还得对付俄军钢铁洪流。


可见,无论俄乌双方及参战多方,他们在军事上互有优势,互有忌惮,互有攻防,互有牵涉,因而使得俄乌战争的军事态势趋于复杂、模糊。


抱歉,插入一个橡树广告:


非常不好意思,插一个我的小广告:


我在川滇交界大山深处有一个小果园,种植芒果,山涧水有机肥,芒果挂枝成熟,品质极佳。


6月,优品芒果“小贵妃”成熟。


小贵妃芒如鸡蛋大小,一口一个,香甜糯软,核如薄纸,实为水果极品。 


带礼盒包装10斤(其中净果8斤)价格为138元一件;


有意者购买芒果,请注明、添加我的微信:


zhenxiangshutian


参考链接:

写着俄乌战争,等来一季果香……

小贵妃芒果漫话:佳品待佳人、婉婉香尤存。


借此打扰诸君阅读,惭愧惭愧,感谢感谢,橡树作揖。



在综述俄乌战争全局观察以后,我继续综述俄乌战争主要战场的最新战况:


其一、哈尔科夫战场:


请比较参考下列态势图。


(图1-1),2022年6月14日哈尔科夫及外围态势图。


(图1-2),2022年6月6日哈尔科夫及外围态势图。


(图1-3),2022年6月4日哈尔科夫及外围态势图。


(图1-4),2022年5月19日哈尔科夫及外围态势图,乌军第127旅抵达特尔诺瓦边境。


2022年6月哈尔科夫及外围的乌军的战术分队。


综合(图1系列的三幅态势图,可见俄乌双方从5月中旬至今的拉锯攻防作战态势。 

哈尔科夫战场并非俄军主要攻击方向,却又为俄军策应顿巴斯及乌东战场的一个重要的次要战场。

因此,在乌军反攻逼近俄乌边境线及威胁俄军主要运输线态势下,俄军只有两个选择:

或者放弃哈尔科夫外围,即放弃别尔哥罗德这个主要战争基地,以及放弃伊久姆方向的攻势。

或者,俄军实施反击,消除乌军对边境线及后勤线的威胁。

(参考阅读《4月28日俄乌战争综述之三十:乌东与七月的攻略猜想》《5月20日俄乌战争观察:马里乌波尔的战争变局》相关哈尔科夫及俄军后勤线图文内容)

6月中旬,俄军选择了前者,即向哈尔科夫外围及俄乌边境浅纵深地区发起反击。

这时,乌军攻势疲老,既然无法也无力反攻进入俄国境内,自然也不会冒险在俄乌边境浅纵深地区与优势俄军缠斗、决战。

是以,俄军攻势发起,乌军即顺势退向哈尔科夫及外围,形成防御态势 。

(图1系列态势图可见,经过连续多日作战,6月15日,俄军在哈尔科夫东北、西北等俄乌边境地区发起有效反击,夺回边境浅纵深一些阵地。

至此,俄乌双方在哈尔科夫西北、北部和东北外围,每日战壕对峙、相互炮战,形成较稳定的战线。

俄军据守这条战线,即掩护了哈尔科夫以北的俄乌边境浅纵深地区,以及掩护了哈尔科夫东北及东方的俄军别尔哥罗德往伊久姆的主要后勤线。

显然,俄军现在的主要方向为乌东及顿巴斯战场。

在北顿涅茨克及赖西昌斯克为核心的“微型版顿巴斯战场”出现结果之前,如扎波罗热战线一样,俄军将继续维持哈尔科夫外围的相持状态。

其二、“微型版顿巴斯”战场:

(图2-1),2022年6月14日,顿巴斯战场态势图。北顿涅茨克3个红叉,即为俄军攻击桥梁目标。

(图2-2),2022年5月7日,顿巴斯战场态势图。


(图2-3),2022年5月28日,顿巴斯战场态势图,俄军在伊久姆、红利曼、波帕斯纳三个方向攻击,形成“微型版顿巴斯战争”态势。


(图2-4),2022年5月28日,俄军顿巴斯战场兵力部署图,俄军在伊久姆、红利曼、波帕斯纳三个方向攻击,形成“微型版顿巴斯战争”态势。


(图2-5),这是我在6月1日添加注释、推演而绘制的乌东战场态势图。

战至6月13日,俄乌双方攻防变化不大,但是,俄军如我图标,在今日集中炮火打掉了北顿涅茨河上桥梁。

黑色箭头线为俄军地面部队主要攻击方向;

红色箭头为俄军炮火攻击方向;

蓝色箭头为乌军后勤线。

红圈为俄军主要集结地和攻击出发点;

篮圈为乌军主要防御区。

其他符号可以放大查看。地图译名均按卫星地图对应音译。


俄军从放弃基辅及北线攻势,收拢战线,集中兵力,转向顿巴斯地区发起攻势以来,在4月攻势中,无法以现代联合立体机械化作战碾压乌军,无法实施空袭及实施精确打击摧毁乌军重要目标,又怯于与乌军进行近距离机动作战,使得俄军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的攻势再度陷入胶着、相持态势。


从上面图2系列的4幅态势图,即可看到,俄军为打破僵局,大约从5月28日,开始调整部署,从顿巴斯地区南北两线的伊久姆、红利曼、波帕斯纳三个方向发起攻击,形成了新的“微型版顿巴斯战争”态势。


至此,以北顿涅茨克和赖西昌斯克为核心的微型顿巴斯战场,已然成为了俄乌战争及顿巴斯战争的核心战场。


然而,俄军攻势持续半月有余,虽然投入俄乌战争以来的单位战场的空前密集火力、强大兵力,但是俄军在“微型顿巴斯战场”的攻势确实进展缓慢。


每天的战况图、态势图几乎没有变化,唯有顿巴斯荒原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弹坑,无声诠释了气势恢宏的机械化作战的低效、粗放……


几经拉距作战,可能失去耐心,也可能准备到位,大约在6月12日、13日、14日期间,俄军向北顿涅茨克中心发起猛烈攻势。


俄军组织炮火一举摧毁了北顿涅茨河上的3座桥梁,出手直对乌军命门。


北顿涅茨克和赖西昌斯克的后勤线被完全截断,这也使得乌军失去了以主力坚守北顿涅茨克的可能。


北顿涅茨克得失关系俄军是否能够实现“解放顿巴斯”及完全占领卢甘斯克目标。因此,俄军大概率将继续围攻北顿涅茨克以求实现这个政治目标


又一场类似马里乌波尔战役的城市攻防战帷幕徐徐拉开。


然而,乌军守备北顿涅茨克,远比守备孤悬亚速海旁的马里乌波尔,更具地缘和作战的优势。


北顿涅茨克的西南地域及北顿涅茨河左岸低地,既有密布钢筋水泥厂房和地下通道的Azot化工厂,工厂周围体系化的防御阵地;同时乌军在此作战,将得到地势更高的乌军赖西昌斯克的火力支援。


这是乌军消耗俄军有生力量的较好战机。


当然,北顿涅茨克攻防战一旦打响,乌军也必然会付出同样惨重的伤亡。


然而,就俄乌战争的战略层面来看,乌军如果无法以武器、装备战争物资去对冲、消耗俄军,就只能以人命去对冲、消耗俄军。


人口资源紧张,作战兵力紧张,这即是有着丰厚战争资源及武器库存的俄国与俄军的持久战、消耗战的绝对短板。


俄军既企图夺得北顿涅茨克赢得阶段性顿巴斯战争的胜利,但是,伤亡确是俄军不堪承受之重。


俄军在北顿涅茨克,进退两难。


其三、顿巴斯战场:


于是,俄军可能希望在顿巴斯战场全局调整作战,谋求在低伤亡前提下夺得北顿涅茨克。


就此,俄军在6月14日、15日再次调整作战,分路向顿巴斯多个方向发起进攻,借以分拆乌军防御,化解“微型顿巴斯战场”的困局。


俄军继续维持攻击北顿涅茨克城区,并且逼近Azot工厂及外围阵地。


但是,俄军没有向乌军发起强攻。


在夺得北顿涅茨克战场局部优势以后,俄军将主要攻击方向转向北顿涅茨克及赖西昌斯克外围,甚至放大至整个顿巴斯地区。


俄军甚至高调放风,声称要向乌军顿巴斯地区的核心防御区斯拉维扬斯克发起攻势。


就此,俄乌战争的顿巴斯战场出现如下态势。


(图3)顿巴斯战场全局态势图。


在态势图上,我谨以鼠标作红蓝铅笔,以原红色箭头和新标注黑色箭头为俄军攻击线,以原图工事标识和篮圈,标示乌军主要防区,以ABCD等4个黑圈、红圈,分划俄军的主要攻击方向。


《俄乌战争观察:多维的、认知域的战场》分析认为,俄军如要夺得“微型版顿巴斯战争”的主动,其前提就是必须要攻占锡韦尔斯克。


同时,俄军要想在整个顿巴斯地区夺得主动,其前提就是必须要打通M-03公路(即图3西北至东南走向横贯顿巴斯地区的橘红交通线)。


就此,推演、综述顿巴斯战场的态势如下:


A、俄军在顿巴斯北线的伊久姆、红利曼方向,分路攻击M-03公路北段。


在这个区域,俄军对斯拉维扬斯克隐约形成钳击态势,同时俄军从红利曼出击,存在截断防御伊久姆俄军的乌军第81空降旅、第95空突旅的退路的可能。


同时,俄军第35联合集团军以第38独立摩步旅、第64独立摩步旅在俄军攻击线右翼至乌军防守的巴尔文科夫之间发起攻击,以策应、掩护俄军伊久姆方向的攻击。


这个俄军第35联合集团军,即是前几天网络盛传的遭到歼灭性打击,地面部队仅残余1、200人的那支俄军。


通过俄军持续3天的攻势来看,俄军地面部队兵力紧张,推进主要依靠纯粹“机械化战争”的“炮火洗地”、“空袭掩护”的攻势推进,看似电闪雷鸣,实则效率低,进展慢,作战目的非常模糊。


但是,可以肯定,俄军无论是进攻M-03公路北段,或者钳击斯拉维扬斯克,最终必然演化为整个顿巴斯战场的大决战。


然而,俄军在既没有夺得战场的主动,抢到好的“牌面”,以及没有足够地面部队,有着雄厚“资金”的情况下,发起“梭哈”决战,实属不可想象。


俄军佯攻无疑。


B、俄军在顿巴斯南线的波帕斯纳、迈罗尼夫斯基方向,M-03公路南段。


现代战争,天上卫星全程照看,任何军事行动,尤其大规模军事行动几无秘密可言。以俄军在波帕斯纳、迈罗尼夫斯基方向部队,多为顿巴斯地方分离武装部队,战斗力有限,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因此,俄军在南线发起攻势,更大可能是为让天上卫星照看,表明己方攻略M-03公路决心。


这路俄军,还是佯攻。


C、北线红利曼俄军向锡韦尔斯克外围发起攻击,南线波帕斯纳俄军向米克莱夫卡、弗鲁比夫卡等目标发起攻击。就此,俄军作战既加剧威胁赖西昌斯克乌军的后勤线,同时,俄军还形成了南北对进架势,在“微型顿巴斯战场”,俨然摆出了梭哈决战的姿态。


然而,俄军连续多日的攻势,依然主要依靠空袭、炮火推进,进展迟缓,几无建树。


如此“慢战”,俄军无论要夺得扼制乌军后勤线的重要城市锡韦尔斯克,或者实现南北对进,完成合围“微型顿巴斯战场”,在7月中旬以前,极难明显改变战局。


就此,比较俄军迫切攻占北顿涅茨克的战略企图,以及俄军用在顿巴斯战场有限的地面兵力,俄军大概率无法完成南北对进合围“微型顿巴斯战场”的作战。


看来,这也是俄军的佯攻。


D,以赖西昌斯克、北顿涅茨克西南部及北顿涅茨河左岸地区为中心,即为俄军“微型顿巴斯”作战的主要目标。


无疑,完全占领北顿涅茨克即为俄军短期战略目标。


但是,俄军是否会如马里乌波尔战役那样,不惜伤亡,毁城攻坚?


又或者,俄军如图示那样,在赖西昌斯克、北顿涅茨克外围,打掉乌军布防的环环相扣的大小数十个防区,层层剥笋,最终合围赖西昌斯克、北顿涅茨克,逼降乌军?


问好各位司令官。


今天综述至此,请关注后续分析。


我写俄乌战争每天需要阅读大量资料地图,工作量太大,确无时间精力转发文章。

还望诸君热心,空闲可以帮忙转发转圈点赞。

与朋友同行,观察俄乌战争。

再谢三点一转及转发、支持。



随意而为,鸣谢支持。


2022年6月15日晚21时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