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的七月攻势……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7-19

俄乌战争观察全集及俄乌战争谈:现实、虚拟和抽象的战场的全面对抗

俄乌战争综述全集及俄乌战争综述之三十:乌东与七月的攻略猜想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的转型和反攻

父亲,我们的精神家园

俄乌战争观察:千年成精的土耳其或成俄乌战争最大受益者

俄乌战争观察:北顿涅茨克战场和苏沃金走廊

俄乌战争观察:战场之外的战略对抗

俄乌战争观察:蛇岛撤退和赖西昌斯克的攻势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合围赖西昌斯克和“袭击购物中心事件”

俄乌战争观察:赖西昌斯克,一颗极具政略、战略价值的“弃子”

你要侵略我,我必反抗你,天经地义:七七事变八十五年纪念谈

俄乌战争观察:谁来决定斯拉维扬斯克的决战?


图1-1,俄7月13日,俄国防部发布俄乌战争简况图


图1-2,俄7月13日,俄国防部发布顿巴斯战场简况图


图1-3,ISW机构发布的7月13日顿巴斯战场态势。


图1-4,顿巴斯战场俄乌兵力比较简况图。


2022年7月13日,俄乌战争持续第140天。


4月28日,我完成了《俄乌战争综述之三十:乌东与七月的攻略猜想》


当时自媒体有两种主流声浪:


其一,认为乌军将在7、8月份得到北约及欧美国家军援,开始大反攻。


其二,认为俄军威武,即将发起顿巴斯大合围、顿巴斯大决战。


在这样的自媒体声浪中,我分析战况但凡提及俄军、乌军的战略、战术失误,总会遭到新关注的挺俄、挺乌的读友们的正气凛然的谴责。


苦笑。


《俄乌战争综述之三十:乌东与七月的攻略猜想》也不例外,发表即遭新关注的挺俄、挺乌的读友们的谴责。不过,战事延至7月以前,俄乌战争既没有出现乌军反攻、平推俄军的情况,也没有出现顿巴斯大合围、顿巴斯大决战的场面。


回头再看,倒是我在这篇文章里的推演,颇值得参考:


俄军围绕保持战场攻击态势和维持700公里战线的基本稳定作战,将至少维持到8月份。


等到7、8月间,乌克兰莽原天高气爽,万事俱备。 


届时,如无得到政治、外交等非战方面的软化,俄乌双方将围绕顿巴斯主战场,在700公里战线爆发空前规模的战事。


(文章推演的主要战场为伊久姆、北顿涅茨克、赖西昌斯克)


俄军围绕保持战场攻击态势和维持700公里战线的基本稳定作战,将至少维持到8月份。


俄军最主要的后勤线,即为别尔哥罗德至伊久姆顿巴斯主要战场的后勤线”。


……(点击可阅,参考)


总而言之,俄乌战争不会是一场态势清楚、进程明快的战争。


战争将以持久战态势继续下去,战争的“混合战争”化将使得战争态势变得更加模糊。


基于这些认识,在简体中文网络,我和挺乌或者挺俄媒体的一面倒的痛快淋漓的网文截然不同。尤其战事发展至今,我对俄乌战争态势和未来方向,均感悲观。

 

在前两篇文章《赖西昌斯克,一颗极具政略、战略价值的“弃子”》《谁来决定斯拉维扬斯克的决战》,我认为乌军失守赖西昌斯克,为俄军在发动俄乌战争以来夺得了最好的战争态势,俄军有了决定停战、转入防御作战、继续进攻等战略方向的选择。


就此,俄军既高调声称将继续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的对乌克兰的“去纳粹化、去军事化”最高目标。


同时,俄国防部在7月12日则声称,俄军没有任何新的旨在占领其他乌克兰领土的作战目标。


确然,最近多日,俄军在俄乌战场大幅减少、暂停了攻势作战,完全转入了防御作战状态,其中,顿巴斯各个俄军集群均转入了休整、重组、补充、改装。


不过,俄军地面攻势暂停,却又以远火攻势频繁、继续攻击乌克兰纵深目标,似乎又在预备后续攻势轰炸关键区域。


显然,从俄国外交发声和俄军作战时战时歇的表象,不难推测俄国、俄军高层至今对俄乌战争的政略、战略方向等等,尚未达成共识,颇有边走边看的意味。


在俄军攻占北顿涅茨克及赖西昌斯克,控制着俄乌战争主动权的战场优势下,俄军在政略、战略方向闪烁不定,必然予以乌军极大的压力


从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看,俄军攻占北顿涅茨克及赖西昌斯克,对俄乌战争最终进程大概率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处在7月初期至中旬来看,俄军夺得北顿涅茨克和赖西昌斯克,就已经完全控制着俄乌战争的走向,加大了至少2年内俄乌战争的变数。


反之,失去了赖西昌斯克,对北约、美军和欧洲其他国家而言,在2年的短期,可能都是一次战略性重挫。


2024年元旦之前,俄乌战争能够平息?


难说。


眼下,对顿巴斯战场而言,对乌军而言,失去北顿涅茨克和赖西昌斯克,更是俄乌战争的核心战场顿巴斯战场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失败。


(相关论述,读者朋友有空可以查阅《赖西昌斯克,一颗极具政略、战略价值的“弃子”》《谁来决定斯拉维扬斯克的决战》,这里不做赘述)


俄军占有战场优势,政略、战略方向闪烁不定,使得无论乌军、北约、欧美多国,都需要再次调整对俄乌战争的分析、判读,重新调整军援乌克兰抗战的决策。


然而,战争千变万化,作为当前一场典型的“混合战争”,俄乌交战双方及介入俄乌战争的多方在战场之外进行非武装的多方面的激烈对撞,使得乌克兰方面承担着极大的政治和军事压力。


最近,有传媒披露开源消息,俄国计划整合占领乌克兰领土,推出青年时期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重建一个与乌克兰并列的新乌克兰,并且以此实现俄国与白俄、新乌克兰的高度联合……


这一消息无论真实,实则都是俄军在占领和控制的乌克兰领土加强“分离运动”的一个折射。


假设俄国如果在乌克兰被占领领土上成功推动分离运动,并且以此作为“特别军事行动”的结束段落,这对乌克兰而言,无疑是绝对的战略性失败。


乌克兰高层对此看得非常清楚。


是以,乌军处于政略、战略被动态势,既无法明确俄军未来战略方向,又无法清晰俄国分离乌克兰相关政略路径,更没有时间去等待北约、欧美多国判读局势以决策、调整军援,就只能有一个战略选择:


依靠自己现有兵力,无顾西方军援尚未到位现状,无视俄军占据战略、战役优势现状,即刻主动出击,缠战俄军,表明抗战决心,使俄军无法实现停战。借此测试俄军的未来战略方向、攻击方向,并且以主动发起攻势作战,激发西方同情舆论和欧美国家援战乌克兰的信心。


这是乌军在极端困难下的明智选择。


就此,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克夫近期向英媒声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经下令制定反攻计划,乌军正在编组现有的武装部队、国民警卫队、警察和边境警卫队等百万大军正在按“北约”标准完成装备,预备“反攻俄军,收复失地”。


可是,如果深度了解俄乌双方军事现状,处在理性视角则不难发现,乌军目前状态其实远未达到列兹尼克夫声称的标准和状态,以现在乌军实力和状态发起大规模攻势,除却壮大声势,必难达到战略目的。


可是,乌军现在唯有绝地反击一项可选。


这是乌军希望影响和改变被动态势的一次战略反击。


7月9日至13日,乌军从南方的赫尔松,到东北的哈尔科夫等漫长战线,以远程火力打击和地面分散突击等作战,向俄军发起了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战略反击。


(图2)赫尔松地区为乌军七月反击的主要战场。阴影部分为乌军反击纵深。


大约7月11日,乌军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在公路上远袭俄军目标。


赫尔松战区俄军第20近卫机步师指挥部被乌军以海马斯火箭炮系统急袭,师指挥官阿列克谢·戈罗贝茨上校遇袭阵亡。


赫尔松战区俄军第20近卫机步师指挥部被乌军以海马斯火箭炮系统急袭,师副指挥官师副指挥官阿列克谢·阿夫拉姆琴科遇袭阵亡。


数日反击,乌军可能以实际上进入俄乌战场的8架海马斯火箭炮系统进行编队,组成了至少3个打击群,并且以其快速机动、精准打击特点,在赫尔松、扎波罗热和卢甘斯克等地区的公路,实施高速机动、远袭俄军主要目标。


海马斯火箭炮系统为GPS制导,弹体上加装GPS惯导组件,通过美军战术通讯系统得到相关信息、数据进行作战,实战偏差约1-5米,在乌克兰战场实战射程约为20-30公里。


就实战价值而言,海马斯火箭炮系统的综合作战性能,远远优于龙卷风多管火箭炮。


是以,乌军海马斯火箭炮系统能够快速进入战场,能够轻松突破俄军地空拦截,且在俄军反炮系统应变之前高效完成作战任务。


连续多日远火袭击,乌军速战速退,使得俄军徒有战场优势,火力优势,却只能眼看暴露目标遭到袭击,被动挨打。


此外,乌军显然在学习战争方面优于俄军。综合实战资讯,可以发现乌军经常辅以“圆点”战术导弹,榴弹炮,其他火箭炮等等火力混淆俄军侦察,同时协同配合、掩护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发起远程攻击。


数日反击,乌军发起以海马斯火箭炮为主的远火攻势,高效率袭击了俄军包括前沿阵地、高级指挥部、弹药库、油库等约30多个重要目标。


其中,乌军袭击了赫尔松地区俄军第22机械化军团司令部,致使俄军第22机械化军团司令官纳斯布林少将阵亡;袭击了第20近卫摩步师司令部,致使该师主要指挥官及司令部人员负伤,150多名官兵伤亡;连续4次袭击并重创了赫尔松地区新卡霍夫卡地区的俄军弹药库;袭击扎波罗热战线俄军第810海军步兵旅前指,致使俄军旅指挥官谢尔盖·肯斯上校阵亡;袭击卢甘斯克多个俄军目标及俄军后勤目标;顿涅茨克地区沙赫塔尔斯克地区的俄军弹药库……


然而,乌军袭击俄军较多目标,却仅是战役面上的点到为止的进攻,在战略和战役面上的进展,尚需观察,并不明显。


就在发起远火攻势的同时,乌军还在己方兵力相对占优的赫尔松战场,集中了第63独立机械化旅、第14独立机械化旅、第28独立机械化旅、第35独立海军陆战队、第5独立坦克旅、第60独立机械化旅等部,共计约12个营级战斗群兵力,兵分多路,向俄军约180公里的赫尔松防线发起突击,夺得数十个战术目标,部分地区的突击纵深达到20公里(参考图2)


战至7月14日,乌军反击同样受限远程火力、制空火力和地面突击火力不足,看似推进极快,取得较大战果,实则却并没有影响俄军防线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综合观察赖西昌斯克攻防战结束至今的俄乌战争全局战事,可以明确认为,俄乌双方现在兵力、火力及战力对比依然悬殊。


在顿巴斯战场之外,乌军作战能够得到北约及美军有限地予以全球战略系统及战术通讯系统支撑,予以“灰色地带”的高科技支撑,是以,乌军能够灵动出击,夺得一定战场主动,有效打击俄军已经暴露的个体目标。


但是,乌军受限北约及欧美多国的极为有限的军援和“灰色地带”高科技支持,以技术兵种大约仅占总兵力不到五成的现状,极难正面对抗具有兵力、火力的数量和体量上的绝对优势的俄军。


因此,乌军向俄军赫尔松地区突击,进入赫尔松及第聂伯河下游右岸浅纵深地区,即要硬拼俄军部署有体系化的钢筋水泥永备工事,有强大炮兵及空天军联合支持的赫尔松防线。


以乌军目前战力,显然难以在这个方向取得实质性进展。


无奈,乌军在赫尔松方向发起的地面突击,往往分散多点,多路,灵活出击,点到为止,重在造势。


在乌军控制的尼古拉耶夫市至俄军控制的赫尔松市之间,相距60公里,属于俄乌远程炮火覆盖范围,在卫星鸟瞰,无人机观察之下,双方实施较大规模作战,如无绝对压制对方的远程火力和地面突袭火力,基本没有可能实现突破。


以南线战场的俄乌双方兵力而言,在北约和美军没有提供足够的装备、武器和物资、高科技军力的保障的情况下,乌军要想短期攻占赫尔松,确属艰难。


同样,俄军在赫尔松南线战场部署约26个营战斗群总兵力,在没有得到足够兵力、火力加强情况下,想要突破乌军,也不现实。


分析到这里,可以推测,乌军将在未来数日至下周之内,逐渐减弱进攻力度,并且涉法使得乌军的攻势作战更靠近“混合战争”需要,在战略上反制俄军,争取政治、外交的主动,并且激发西方舆论同情,敦促北约及欧美加大军援力度。


可见,乌军在己方相对占有微弱优势的南方的赫尔松战场、扎波罗热战场发起攻势,虽然波澜大作,但是对俄乌战争态势和现状影响极为有限。


而在东北哈尔科夫战场,根据最新的俄乌战争战况(参考下面图3),俄乌双方兵力、火力对比正在拉大。


(图3)7月14日,哈尔科夫战场态势图和俄乌兵力部署。


哈尔科夫地域往东,可以扼制俄军本土别尔哥罗德基地往顿巴斯伊久姆的主要运输线。因此,俄军在5、6月间一度遭乌军在这段地区反推,旋即组织兵力予以反击,夺回掩护运输线的纵深地区,并且对哈尔科夫形成挤压态势。


如今,俄军在哈尔科夫以北、以东的俄乌边境地区,顺延别尔哥罗德往哈尔科夫、伊久姆的交通线,部署为俄军第坦克集团军、第6联合兵种集团军、第14军团和第11军团、第20联合兵种集团军等部的编组、休整区域。


俄军即可以优势兵力稳定运输线,同时也可以就此完成编组、休整,就近部署俄乌战场。


从上图图示,乌军小方块为旅、团级的作战单位。图标除却第72、第92独立机步旅之外,乌军作战部队多为国防警卫队等轻步兵。两军兵力、火力对比悬殊确定乌军在兵力、火力没有得到全面加强之前,只能处于防守态势。


(图4)7月14日,顿巴斯战场态势图。


7月14日,俄军在顿巴斯战场远程攻击的示意图。


在俄乌战争的核心战场顿巴斯战场,从最新顿巴斯战场态势图即可发现,俄军在顿巴斯战区西北伊久姆地区、东北红利曼地区、东部赖西昌斯克地区、东南波帕斯纳地区及南线梅罗尼夫斯基地区(图外),形成了5个重兵集群。


就顿巴斯战场态势而言,俄军在夺得赖西昌斯克以后,以5个重兵集群对乌军以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为核心的顿巴斯城市群防区形成了三面大包围态势。


在上一篇文章《俄乌战争观察:谁来决定斯拉维扬斯克的决战》,我对顿巴斯战场有较详细的分析、综述,7天以后,战场态势基本没有变化。


目前俄军很少出动连、营规模兵力发起地面突击,而是主要以榴弹炮、自行迫击炮、火箭炮及各类老旧战术导弹、空天军空袭等远火攻击模式,对乌军顿巴斯防区核心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以及东线重要支撑点锡韦尔斯克、巴赫摩特等数十个主要目标实施试探性远火打击。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军快速消耗了传说中约7000枚存量导弹。其中大部分为苏联时期导弹。


其中,俄军消耗“口径”巡航导弹和“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等先进导弹极大,虽然全力开动全俄军工力量,但是,在遭到西方国家制裁以后,俄军精确制导导弹完全停产。


就此,俄军在实战多采用Kh-22、Kh-55导弹等老式导弹。


甚至,俄军还在战事迫切时,将防空S-300导弹用来袭击地面目标,同时还启用了老旧的、庞大的X-22导弹,用于战术目标。 


X-22导弹全长8米,导弹全重5.8吨,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被认为是最大的非核导弹。


然而,相传X-22导弹在实战中与设定目标的偏差,非常夸张可达5公里。


大量的老旧导弹用于战场,无形增加了战区平民的苦难。


然而,万分无奈而遗憾的是,战争不会以平民的苦难和遭遇发生丝毫的转机。


俄乌战争必将继续以持久战进行下去。


想想已经死去的、即将死去的那么多的乌克兰人、俄罗斯人,都是爹妈生养,如今无助地以性命与血肉在历史的边缘,无名无姓地在硝烟弥漫的补注了一段宏大叙事,每每看到那些图片、视频和正在进行几无停歇迹象的战争,我的内心总会倍感悲凉。


在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我写了40余篇俄乌战争文章,经常遇到很多读友留言“追问”我的立场。可是,我却想起辛苦写作俄乌战争至今,挨骂不少,删文二篇,也目睹了多家媒体以“倾俄、倾乌”站队……


也有朋友善意留言,劝我倾向性写作。


然而,在我看来,任何的嘴上挂着的正义,道德,同情心等等,如果丧失了事实、逻辑和独立思想的基础,也就再无意义。


同时,也许是比常人看得更多的战争的残酷、血腥的一面,我对每一个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的死去,均感同样的压抑、伤感。


为此,我凭借自己的观察、思考,去写这场战争。


但是,我的内心非常希望这场战争就此戛然停止,能够让更多的男人们能够回家,回去,见到牵挂和爱着他们的父母、妻子和儿女。


一声叹息。



以文养文,随意而为,鸣谢支持。


2022年7月14日,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