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详解俄军的无差别远程攻击的战略目的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01-04
柏林会战:计算与实力,泽洛高地攻防战惨烈往事如是说……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2月24日-10月13日)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详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古巴导弹危机往事
1979中越边境战事前望:越柬战争之进攻金边
火力决胜战场:越南战争的真诚镇伏击与反伏击战
新四军往事:在皖南事变之前的叶挺军长和项英副军长

2022年10月24日俄乌战争态势图(三个战场分划)。红点为俄军军事基地和重要军事目标。乌克兰境内的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在乌克兰控制区的篮圈为俄军导弹、自杀无人机等袭击;红色爆炸圈为有效袭击(在俄军控制区亦然)。在粉色和无色交界处,红色圆圈为俄军的无人机行动、进攻、一线炮火轰炸。蓝色箭头为乌军主要攻击方向,黑色箭头为俄军主要攻击方向。

本篇上继《俄乌战争观察:冬季战事与乌克兰、俄国及北约的三方战略论》

2022年10月24日,俄乌战争持续243天。

目前俄乌战争的焦点问题,为俄军向乌克兰全域发起了无差别非对称的战略远程攻击,及其对俄乌战争态势、进程将会形成如何影响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网上论述较多为相关俄军引入伊朗的见证者-136无人机,以廉价代价突防乌克兰纵深,重创乌克兰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战术、技术问题。鉴于网络高手极多,本文不再重复相关技术、战术问题,仅在战略角度分析俄军无差别非对称的战略远程攻击之目的、影响。

(这里解释一下,我写俄乌战争侧重分析、推演,恳请喜欢看新闻、资讯、秘闻的朋友理解)。

现代战争的高科技总体战有两个核心体系,即基于高新科技的作战体系,以及保障这个作战体系正常运转的后勤体系。

以俄乌双方现有国力、军力、科技力而言,尚无法达到真正的高科技总体战水平。但是,随着北约及英美等国援助乌克兰抗战及深度介入俄乌战争,使得俄乌战争在事实上快速从有限高科技的机械化战争,转向了高科技总体战状态。

在高科技总体战状态,俄国虽然号称世界第二军事大国,有着资源、产能、库存、人数的绝对优势,然而,俄军处在高科技作战和后勤保障洼地,几乎无望以传统的粗放型高耗能的机械化作战,在其“特别军事行动”中决胜逐渐趋向高科技作战的乌克兰军队。

9月初期,乌克兰军队发动哈尔科夫反击战击败俄军,收复大片领土,逆转俄乌战争全局态势,使得克里姆林宫相对清楚看清了这个现实。

此后,克里姆林宫在军事上转向防御态势,抛出了“部分动员”、“公投入俄”、“核威慑”战略,宣布吞并占领乌克兰四州,不断试图通过非战争的政治与外交的努力,逆转以机械化作战对抗高科技作战的被动态势。

然而,无用。

10月以后,乌克兰军队继续在赫尔松战场、顿巴斯北线的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稳步推进(详细参考《解说顿巴斯战场的两条战线》)。其中,10月22日、23日、24日,乌军在克雷明纳和斯瓦托夫方向发起反攻,不仅有突破俄军防线的迹象,同时对俄军后勤线也形成了直接的威胁。

显然,俄军的克雷明纳和斯瓦托夫防线岌岌可危。

此外,从9月中下旬至今,乌军在扎波罗热战线不断积蓄兵力给俄军形成压力,在顿涅茨克及锡韦尔斯克-巴赫摩特-托列茨克防线,乌军也挡住了俄军攻势,与相对优势的俄军形成对峙态势。

如此综合各个战场战况,可以推认乌军明显夺得了俄乌战争的全局主动。

瓦格纳集团声称已在赖西昌斯克附近构筑了延绵了数十公里的“瓦格纳防线”。卫星图清楚可见,俄军以反坦克龙牙、反坦克堑壕及防御阵地构建的防线,纯粹就是早期二战的货色,用在现代化战争,除却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实战几乎不会起作用。

10月8日的刻赤海峡大桥爆炸事件,更是俄乌战争的一次标示性事件。

无论刻赤海峡大桥爆炸事件是否为乌军炮制,这一事件既标志克里姆林宫的“公投入俄”、“核威慑”战略全面失败;也为西方国家和乌克兰深度测试了克里姆林宫的克里米亚底线,预示着乌克兰军队可能将赫尔松战场与克里米亚地区关联起来,将之作为未来的战略反攻目标。

就此,在俄军无法以传统的机械化作战翻盘战局,又无法以传统的政治、外交及核威慑等等更多“混合战争”手段逆转被动态势的窘境里,克里姆林宫终于釜底抽薪,以俄“特别军事行动”总司令苏罗维金上位,籍口刻赤海峡大桥爆炸事件,从10月10日开始,向乌克兰全域发起了无差别非对称的战略远程攻击。

(我在《俄乌战争观察:从俄军空袭乌克兰,谈制胜现代战争的三要素---芯片、卫星、思想》详细分析俄军向乌克兰全域发起了无差别战略远程攻击的弊端,这里不做赘述)

此前,我专文分析俄军向乌克兰全域发起了无差别非对称的远程攻击的目的,简单认为俄军大致为报复刻赤海峡大桥爆炸事件,宣示俄国非核武器的打击力量,向国际社会及北约间接表明克里姆林宫放弃“核战略”态度,以及用狂轰滥炸非军事目标吓阻乌克兰抗战决心。

然而,战至10月24日,观察俄军完全无视相关外交、政治、舆论消极影响,持续向乌克兰全域发起“狂轰滥炸”模式的远程攻击,已经呈现为不惜血本且将主要打击目标对准非军事目标的城镇市政基础设施态势。

这样,俄军远程攻击重创了乌克兰包括基辅、沃伦、罗夫涅、哈尔科夫、赫梅利尼茨基、基洛沃格勒、切尔卡瑟、扎波罗热、敖德萨及尼古拉耶夫州等地区市政基础设施,使得这些地区失去三成电力,严重影响超过130万居民正常生活……

至今,俄军依然没有停止无差别非对称的战略远程攻击行动

如此一来,随着冬季临近,气温持续下降,俄军发起的无差别非对称的战略性远程攻击、重创乌克兰民用基础设施,使得乌克兰面临着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的空前严峻的经济危机、人道主义危机。

国际舆论为此哗然。

10月22日,俄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内文齐亚为此作了神奇解释,声称俄无人机只击中乌克兰的平民目标原因,是为了躲避乌克兰防御火力而使得无人机改变航向所致。

国际舆论再次哗然。

然而,俄军扛住了政治、外交和舆论压力,没有停止对乌克兰的无差别非对称的战略远程攻击。

综合观察这些状况,可以确认,俄军战略远程攻击在前述分析的多个作战目的之外,还有更为重要、主要作战目的:

攻击乌克兰无防御能力的市政基础设施,即乌军以高科技总体战无法顾及的非军事的短板,以求对冲乌军在战场上的高科技作战优势,增加乌克兰在冬季作战的后勤负担。

显然,在当前俄乌战争的消耗战、持久战的态势下,冬季临近,时间紧迫,俄军处在高科技作战和后勤保障洼地,难以靠着常规作战扳回战局。

这样,俄军要想滞缓、牵制乌军在冬季作战的反攻,也唯有集中力量,绕过正面战场,向乌军背后的基础设施和民用目标下手。

俄军在俄乌战争使用的伊朗产“见证者-136”神风无人机。

近日,美军方面声称俄国正在增量购买称伊朗的自杀性无人机,并且得到伊朗少量培训师和技术支持人员,在克里米亚地区帮助俄军进行远程攻击。

于是,俄乌战争出现了非常奇怪的战争态势:

俄军以“特别军事行动”为名,行全面战争之实,持续放手轰炸乌克兰全域,持续无差别攻击包括乌克兰首都基辅在内的诸多非军事用途的市政基础目标。

如此一来,乌克兰确实较难应付。

在武器方面,乌克兰主要依靠北约、英美等50多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援助,形成一定高科技常规作战力量。

但是,乌克兰远程武器唯有射程120公里的自产维尔卡导弹系统,美援射程为80公里的HIMARS多管火箭系统,几乎没有对应的足量的战略武器用以对抗俄军。

在政治方面,北约、美国的援乌抗俄战略,直接影响乌克兰抗战和俄乌战争进程和态势。乌克兰不能作出攻击俄国领土的决策及行动。

同时,鉴于俄国为五大热核国家之一、俄在俄乌战争期间公布的使用核武条件、五大热核国家为主题形成的核衡势政治等等情况,至少在短期之内,北约、英美等50多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不会、也不可能会支持乌克兰向俄国境内纵深发起攻击。

于是,面对俄国肆无忌惮的狂轰滥炸,乌克兰除却偶尔战术攻击俄军在别尔哥罗德、克里米亚浅纵深地区的军事目标,却始终不能对俄国实施对等作战,确为遇到了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最为棘手的战略问题。

显然,俄乌战争的不公平性为乌克兰的冬季作战增加了最大的变数。

综述至此,我们即可转向北约、英美的援乌抗俄战略视角,即可清楚观察俄乌战争态势:

寒冬将临,时间短暂,俄乌双方都在争分夺秒转入冬季作战,抢夺战场主动,为布局2023年战略创造战机。

这时,乌军基本夺得正面战场主动,正在赫尔松战场、顿巴斯北线的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稳步推进。俄军则以无差别、非对称的战略远程打击,直接攻击乌克兰非军事目标及市政基础设施,加大乌克兰冬季作战的人道主义危机、经济危机和后勤负担。

于是,在俄乌战场就形成了乌军常规作战与俄军的无差别战略远程打击相互空前激烈的角力态势。

如果乌军常规作战能够较快在赫尔松战场、顿巴斯北线的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形成突破,那么,受正面战场失利影响,俄军的背负高成本作战及国际政治、舆论压力的无差别战略远程打击,必然难以持续。

这样,俄军将会在极为被动的态势下走向2023年。

反之,如果乌克兰及北约、英美等方面无法应对、解决俄军无差别战略远程打击制造的乌克兰经济危机、人道主义危机及战略后勤危机问题,乌军难以在冬季攻势中凭借高科技作战和后勤保障夺得战场主动,那么,俄军即可能较大幅度挽回俄乌战争正面战场颓势,并且在2023年俄乌战争中继续加大攻击乌克兰非军用目标并且以此反制乌军在常规作战上的优势。


当然,俄军无差别远程攻击战略既然担负着俄军欲图扳回战局的重要、主要的作战目的,克里姆林宫为了确保使之能够在政治、外交、经济、舆论压力下持续进行下去,自然就要多使花招,旁敲侧击,以求分散乌克兰及北约、英美等方面的战略注意力。


被俄军空袭的乌克兰民居楼房。

于是,俄军在对乌克兰全域持续进行无差别战略远程攻击、仅在俄乌战场维持小规模地面作战的同时,在兵力紧张,“核威慑”战略失败的情况下,颇为吊诡地加大了乌克兰东北地区俄乌边境冲突;造势威压乌克兰西部地区而向白俄罗斯部署少量军队;撤退赫尔松平民,将赫尔松战场防御重点调向第聂伯河左岸;连续放出“伪旗行动”袭击卡霍夫卡水库、乌克兰正在准备对俄军进行“脏弹袭击”等等舆论……

如此一来,俄乌战争乱象叠出,扰乱视听,使得乌克兰及北约、英美等方面必然往来分心、忙于应付……

似乎,俄军确实为其无差别远程攻击战略争取到了一定的政治、外交和军事上的缓冲。

然而,到了10月24日,随着北约与英美方面得出“克里姆林宫不会发起核战争、也不太可能发起‘脏弹袭击’”的结论,就很有可能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到反制俄国无差别远程攻击战略轨道。

此前数天,北约在相继进行“坚定正午”核演习,在斯洛伐克进行“欧洲之盾”常规演习之后,还将美军第101空降师分为两个旅级作战群,以“准备保卫北约的每吋土地”、“密切关注俄军动向”为名,分别进驻抵近俄乌战场的罗马尼亚、波兰等等部署,应该就是为此展开的战略准备。

显然,北约及美军如此部署,显然并非网络哄传那样,美军可能随时准备介入俄乌战争。而是为了确保战略压制俄军不会继续升级、外溢俄乌战争,以及确保乌克兰抗战的两个战略方向的后勤线不受威胁。

以核力量、常规力量两个方面压制俄乌战争不外溢、不升级,确保乌克兰抗战后勤保障,以及为乌克兰提供更高级别的防空系统,提供充裕的过冬物资及其他经济支援,即为北约与英美、乌克兰等方面联手反制俄国无差别远程攻击战略的根本办法。

那么,基于俄国以一国之力,单挑乌克兰及其身后的北约、英美等50多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的现实,很容易联想到,乌军常规作战与俄军无差别战略远程打击的角力,更像是以牺牲乌克兰局部利益而在北约、美国长期放血俄国的战略区间里展开的一场战略性的“猫鼠游戏”。

今天综述至此,问好各位朋友。

私人微信,请一定简单说明,然后添加交流。

2022年10月24日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