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详解巴赫摩特战局和“豹2”坦克的烟幕弹……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04-03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2月24日-1月6日)

从张艺谋拍电影,漫说宋高宗和刘阿斗那些历史……

南宋往事说:和谈,也是一种有效的抵抗……

俄乌战争观察:重新来一次顿巴斯“天王山”之战(点击查阅目录,可见俄乌战争全集)

承载了历史苦难的节日:元宵节起源说

2023年2月3日俄乌战争态势图(三个战场分划)。
红点为俄军基地或重要目标。乌克兰境内的深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在乌克兰控制区的篮圈,为俄军导弹、自杀无人机对乌克兰的无差别袭击;在粉色和无色交界处的红色圆圈,为俄军地面进攻、一线炮火轰炸。

2023年2月6日,俄乌战争持续第348天。

多年以来,我的写作内容主要方向选在近现代战争史及中国古代战乱史。

其中,抗日战争是我的重点写作内容。

抗战以前,我的祖辈们在山西、北京、天津、开封、武汉和南京等地工作,抗战爆发,他们迁徙重庆,从事与抗战相关的物资、财政、金融方面工作。

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扛枪走向战场,却因为工作生活等等原因,较常人更深层了解抗战前因后果。

由此等到抗战胜利30多年后我开始接触开展历史,基本就是直接受家学影响,因而能够轻松、清楚地分辨电影、文学、新闻与历史的概念,对抗战也就有了相对更多视角。

记住历史并非记住仇恨,因此,我撰写抗战历史也在努力趋向理性。

然而,每每翻阅史料,目睹太多历史的惨烈和苦难,我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打乱和破坏了中国的现代文明正常发育,确感遗憾、心痛和难以释怀。

这是一个国家对另外一个国家的野蛮伤害。

其影响之深、之远、之广,可能延续百年,或者数百年,于无声处沉淀在受害国家的文化深层及民众内心。

我有较多好友,或者从事战史和军事方面的教学工作,或者在军队工作,或者为抗战名将后裔,平常会在微信上漫谈一下抗战,对抗战均有类似感触。

当然,我们也会聊起俄乌战争。

通常,大家对俄乌战争进程、态势或者会出现一些分歧,但对俄国不宣而战闪袭乌克兰,持续一年在乌克兰的领土进行一场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战争,终究是难以理喻、无法认同。

当然,也有朋友激昂留言,认定这场战争为乌克兰军民在自己国土、自己家门口抵抗俄军的“代理人战争”,并以“爱国”的名义,为俄军攻克乌克兰一个小镇欣喜若狂,并且苦口规劝不要在文章里使用“乌克兰抗战”字样……

可见,俄乌战争确如分水岭。

这场持续撕裂人心的战争持续近年,人们已经被分隔两边,身不由己渐行渐远……

重新回到俄乌战场。

最近俄乌战争态势趋向复杂,俄军攻势劲爆,北约及英美等国军援迟迟不到,就此,伴随着俄军发起的“炮火洗地”攻势,很多45678线城镇媒体小视频纷纷配乐赶制鸡血小视频……

于是,网络上的俄乌战争,完全就是俄军形势一片大好:

战至2月6日,俄军既在巴赫摩特战场频频得手,似乎正在形成(图1-2)克雷明纳凸出部-巴赫摩特凸出部合围希维尔斯克态势。

俄军在顿巴斯北线斯瓦托夫-库皮扬斯克轴线发起攻势,正在与乌军激战;俄军在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耶夫卡发起攻势,迫使乌军向战场投入预备队……

此外,很多媒体更是援引乌克兰情报部门资料,哄传俄军将在2月24日俄乌战争周年日,集结25万人,再次选择在北方及白俄罗斯方向大举进攻乌克兰。

显然,从黑白电影视角观察战争,人们想象的俄军形势似乎更加乐观:

数十万 “动员兵”搭配坦克、火炮,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高喊乌拉,冲过国境线即可夺得战争胜利……

可惜,受现代战争的高科技战争属性决定,以俄军在俄乌战争的“拉胯”表现,如要以数十万 “动员兵”搭配坦克、火炮的“夕阳军事力量”投入俄乌战场,可能除却付出无数人命之外,很难实现微小的战场价值。

之前,我也在多篇文章结合俄军战略,分析俄军“动员兵”战场部署问题,认为俄军在2023年依然会以“炮火洗地”协同“装甲突击”为主要战法,这样,俄军大量征召“动员兵”换手有限的精锐部队,即可主要负责担负固化和守住沿“吞并(乌克兰)领土”设定的战略防线。

即俄军“动员兵”投入战场,可能主要用在防御、后方治安、后勤工作。

至于美国ISW机构、英国Rusi机构等军事研究机构,更是轻看俄军“动员兵”。

他们普遍认为,俄军无论已经征召了30万“动员兵”,或者截止2026年要扩军至50万人,俄国都会受资金、物资紧张限制,无法训练、装备这些扩建军队。

可见,俄军征召大量“动员兵”和扩军,很难对战争形成些微影响。

说到这里,我们再转向顿巴斯战场,当然就要回避儿戏一般的新闻猎奇视角、配乐鸡血小视频视角、黑白电影视角等等,从事实、逻辑、生活常识、军事基础知识等角度去厘清俄乌战争的走向。

春节至今,北约及英美等国出于各种分歧,对乌军外援一度迟缓,这样,俄军也就抓住战机发起攻势,尤其在顿巴斯战场南线,即希维尔斯克-巴赫摩特-阿夫迪耶夫卡及顿涅茨克外围防线持续发起攻势……

终于,俄军在巴赫摩特的北、南两翼推进约5-7公里形成凸出部,对巴赫摩特也就渐成钳击、合围的有利态势。

从克里姆林宫视角而言,这是从2022年9月哈尔科夫突击战至今,俄军唯一取得的勉强算作战役方向的进展。

为何我认为俄军是取得有利态势,是取得进展,而不是胜利?

一、乌军整个希维尔斯克-巴赫摩特-阿夫迪耶夫卡及顿涅茨克外围防线没有被击穿、打乱。

二、乌军有生力量没有遭到重创。

三、俄军至今尚未完全夺得巴赫摩特。

目前俄乌双方还在巴赫穆特以北的瓦修基夫卡、锡尔、罗兹多利夫卡等地;以南的伊万尼夫斯克、斯图波奇基等地;以西伊万尼夫斯克外围等地继续激战。

乌军防守依然顽强,尚无任何在短期后撤迹象。

这种战场态势,如在《俄乌战争观察:重新来一次顿巴斯“天王山”之战》分析:

早在2022年7月,俄军为战略决战顿巴斯,即苦心集中10万精锐、5个重兵集群,对乌军斯拉维扬斯克等顿巴斯核心城市群防区形成三面包围态势。

当时的巴赫摩特,就是俄军波帕斯纳集群向东突破的门户,极具战略价值。

然而,战至2023年2月,顿巴斯战场形势早已大变。

顿巴斯战场被击毁的俄军坦克。

(图1-1)2月6日,顿巴斯及巴赫摩特战场态势图。

(图1-2)2月6日,顿巴斯及巴赫摩特战场态势图。

如今,乌军已经打掉了俄军伊久姆集群、利曼集群,完全打破了俄军三面包围斯拉维扬斯克等顿巴斯核心城市群态势。

这样,俄乌双方在顿巴斯南部战场形成战线对峙态势。

巴赫摩特虽然控制M-03公路等多条铁路、公路,为防御顿巴斯核心城市群的门户,但是乌军既然沿希维尔斯克-巴赫摩特-阿夫迪耶夫卡及顿涅茨克外围防线进行机动防御作战,当然也就可以在滞缓俄军攻势、消耗俄军战力等等情况下,酌情己方作战及战场态势,主动后退,转入战略二防地区,继续下一轮机动防御作战。

可见,巴赫摩特得失无碍乌军整体防线和机动防御作战。

反之,对俄军而言,夺得巴赫摩特确实非常必要。

原因如下:

一、俄军自2022年9月哈尔科夫惨败,4个多月始终遭到乌克兰人各种拳打脚踢,导致士气低迷,内部纷争,使得俄军必然渴求得到一场胜利,起码能够以“自娱自乐”方式稍微提振士气、平衡纷争。

巴赫摩特为俄军现在少有的攻击战场。

俄军如此在巴赫摩特不惜本钱发起攻势,当然报以极大希望。

二、巴赫摩特背靠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为顿巴斯铁路、公路枢纽,为乌克兰沿M-03公路等路线进攻俄控顿巴斯腹地的门户、跳板。

《俄乌战争观察:2023年,俄军将在乌克兰领土进行一场“卫国战争”》文章里面,我认为俄军2023年战略核心,是 “为了在2023年将‘特别军事行动’转化为俄国全面抵抗西方的战争”。

俄军要实现这个战略,就必须要固化和“守住‘吞并(乌克兰)领土’的战略防线,而后,才可能沿这个战略防线,进行一场俄国为捍卫国土的全面抵抗西方的战争”

因此,俄军必然希望夺得巴赫摩特,消除乌军从巴赫摩特方向发起攻势的隐患。

三、在顿巴斯战场南线占领巴赫摩特形成凸出部,与顿巴斯北线克雷明纳凸出部遥相呼应,对乌军希维尔斯克防御圈形成战略压迫,如有适合战机,俄军即可继续发起顿巴斯攻势,甚至寻求再次发动顿巴斯“天王山”之战。

显然,就乌军纯粹进行机动防御作战而言,放弃巴赫摩特无碍大局。

可是,如是考虑乌军完全收复顿巴斯地区战略而言,轻易放弃巴赫摩特也就失去了攻击俄军顿巴斯腹地的跳板,较为不利后续进攻作战。

综上所述,结合巴赫摩特战场持续胶着态势(参考图1-3),在考虑乌军在巴赫摩特没有明确的或守或走的方向,以及乌军已经将第17坦克旅、第53机械化旅等精锐预备队调往巴赫摩特城区战场,可以确信,短期之内,俄乌双方还会在巴赫摩特及外围持续鏖战。

当然,这里假设俄乌双方还会在巴赫摩特及外围持续鏖战的前提,就是北约及美英等盟国加速支援乌克兰完成新的装甲部队建设。

根据北约及英美大约在2022年11月设定目标,拉姆施泰因盟国将为乌克兰迅速组建装备108辆豹2坦克的2个坦克营或者1个坦克旅。

然而,拉姆施泰因盟国钟鼓齐鸣,各唱各调,时间拖延至今,才有加拿大最早行动,将承诺的4辆豹2坦克送往乌克兰。

那么,作为乌克兰用在顿巴斯战场的主要突击力量,这个装备108辆豹2坦克的2个坦克营或者1个坦克旅,将会何时组建成功?

现在,拉姆施泰因盟国钟鼓齐鸣,各唱各调问题似乎还没有完全解决,想必等到英美等国尽力斡旋、协调下来,那也是3月中旬甚至4月以后的事情。

那么,乌克兰军队如果无法得到足量的豹2坦克,是否就不可能发起进攻呢?

其实未必。

这里需要注意相关北约与俄乌战场的三个细节。

一是2023年以来,北约及拉姆施泰因盟国加速向乌克兰援助各款北约制式战车。

二是近年来北约及英美等国竞相研发轮式战车及其“革命性”战法。

三是最近由北约、英美支援培训、组建的乌克兰新军第21机械化旅、第33机械化旅、第116机械化旅、第118机械化旅等部队,理论上都是具有强大地面突击能力的“轮式战车部队”。

就此可以推测,在2月中旬-3月中旬期间,如果得到北约及英美等方面在“高科技灰色地带”助战,乌克兰军队即可在顿巴斯战场选择方向,发起一次战役级别的反攻。

所谓等待豹2坦克,完全有可能就是乌克兰与北约、英美为即将发起的战役反攻,联袂演戏放出的一颗“烟幕弹”。

拉姆施泰因盟国加拿大是为乌克兰提供坦克援助的国家之一,2月5日,一架载有援乌豹2坦克的飞机正在装备从哈利法克斯起飞。


(图1-3)2023年2月6日20时,交互地图显示的巴赫摩特战场即时。炸弹红圈为俄军轰炸,突击步枪红圈为俄军突击方向。


图2,2023年2月6日,斯瓦托夫-库皮扬斯克方向态势简图。

最后,简要梳理顿巴斯北线斯瓦托夫方向,顿巴斯南线顿涅茨克方向战事。

2月以来,俄军持续向斯瓦托夫-库皮扬斯克方向发起攻击。然而,俄军必须确保机动兵力和火力投放巴赫摩特战场,也就无法对顿巴斯北线具有相对优势的乌军形成威胁。

从图2可见,俄军频繁出击,却仅在斯瓦托夫外围斯泰尔马希夫卡、赫雷基夫卡、涅夫斯克等战术点,进行一些颇具牵制性质的“花式”小规模攻势。

反之,乌军则以HIMARS火箭连续袭击了斯瓦托夫一处俄军目标、俄国别尔哥罗德州博尔西夫卡一个正在抢修刻赤海峡大桥急需金属结构的加工厂、油料库,极为实惠地重创了俄军。

得到情报太过于精确,实施打击太过于精准。

显然,乌克兰创造这些军事奇迹的背后,必然有着北约及英美等军事强国在“高科技灰色地带”的直接助力。

如此可以认为,俄军在斯瓦托夫方向依然处于弱势,这里,很可能就是乌军发起2023年第一次战役反击的首选方向。

同样,俄军在顿涅茨克方向的攻势也是颇感尴尬。

俄军因为必须要首先确保在巴赫摩特持续发起攻势,因而俄军在顿涅茨克方向受后勤及运力影响,受不断抽调机动部队“添油”增援巴赫摩特影响,也就不得不放缓了在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耶夫卡、马林卡方向的攻势。

一个号称全球第二的军事大国,在相距仅仅80公里的地区,居然无法同时维持两个小型战役规模的战场的攻势……

确属军史笑谈。

一篇文章,又是一天,搁笔,晚饭。

还望诸君看完,能够代我转发、分享好友。

流浪的橡树遥祝诸君春好、安康。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2月6日22时分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