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南宋往事说:和谈,也是一种有效的抵抗……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04-03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2月24日-1月6日)

军事解读:从抗战到内战的五次会战——山海关会战

日俄战争往事:从日俄谈判到济物浦港的炮声……

俄乌战争观察:顿巴斯战场,将出现轮式战车与履带坦克的“革命性”较量……

俄乌战争观察:格拉西莫夫的上任和苏罗维金的退幕……

俄乌战争观察:从机动防御作战,谈索莱达尔镇突击战得失……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大胜?乌军设局?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索莱达尔镇的“胜利”和巴赫摩特南线的攻势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异动与反攻……

俄乌战争观察:新春将临的冬季作战、暗流涌动,满满预期……

俄乌战争观察:战争之后,漫说俄国的方向

从张艺谋拍电影,漫说宋高宗和刘阿斗那些历史……

杂谈俄乌战争:2023年,屁股怎么坐才不会歪?


《满江红》票房大卖,张艺谋等人心情愉悦,关门蘸点钞票,这是分内的事。同样,不惜高价为一部几个演员绕着山西大院跑来跑去的小制作买单,也充分体现了观众们对国产“电影艺术”的最大尊重与包容。

一部电影,靠着秦桧背诵岳飞的“满江红”词,几乎将观众淤积心里的三年疫情阴霾一扫而空,这很奇幻,也算好事。

事情还在继续,观众们群情亢奋,颇有将满江红电影娱乐、喜剧精神发扬到底的气势。如此十余天如一日,目睹观众们背诵传说中的“满江红”词,纷纷拿鞋底板、门板怒打秦桧等人跪像等等小视频,我知道,张艺谋电影再次鼓舞观众们精神与道德嘎吱嘎吱地升华了。

此后,张艺谋电影现象发酵,很快蔓延形成微信热议南宋史及南宋议和、投降和灭亡……

很是诡异。

其实,参与网络热议的读者与作者,绝大多数都是与我同样平凡的朋友。

可是,每每谈及宋金议和这类大是大非问题,大家总是无视自己现实的蹉跎、平凡,习惯拔高自己的道德、正义,熟练地站在了皇帝视角,熟练地以帝王的心术,登高望远,看评历史。

这些景象,我看在眼里,唯有笑而叹息。

我始终无意观看和评论张艺谋的电影,也就随笔写了《从张艺谋拍电影,漫说宋高宗和刘阿斗那些历史》。

文章主要谈论宋金战略大势、宋高宗绍兴议和及以南宋成就对比蜀汉亡国等问题,建议朋友们看评历史,不妨将自己代入乱世平民的视角,思考一下所谓道德、正义、大局与平民生存的关系……

(相关参考《从张艺谋拍电影,漫说宋高宗和刘阿斗那些历史》

这是我看评历史的心态。

然而,这样的文章和心态显然激起那些擅长“熟练地站在了皇帝视角,熟练地以帝王的心术,登高望远,看评历史”的网友们的不满,纷纷通过撰文、留言、微信群,驳斥《从张艺谋拍电影,漫说宋高宗和刘阿斗那些历史》,阔论南宋议和与灭亡之必然,洋洋洒洒,全然是宏大叙事风采……

可是,在我看来,真真是 “撼树蚍蜉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的景观。

明清以降,大众的历史普及与教育,基本依靠戏剧、评书、杂说、野史、腐儒见识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完成,其实,现在的电影也是这类方式之一。

这种教育之特色,就是背离常识、逻辑和事实,以标准答案引导,爱憎分明,非白即黑。

比如议和与主战的比较。

其实,议和有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方式:

一种是汪精卫的投降议和;

一种南宋为争夺战略纵深的议和。

然而,大众囿于腐儒见识及戏剧、评书、杂说、野史、电影等等局限,习惯以爱恨情仇去看评历史,因而就会仅仅因为议和与主战对立,固执地将议和视作奸臣、投降,继而将议和现象打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可是,这类抬杠的朋友却忽视了南宋留在历史上的事实。

历中古时期最为惨烈的宋金战争、宋蒙战争,能够享国152年,高度发展文化、经济、科技、商业、外贸、金融、制造业等等,究其原因,除却南宋对金国、蒙古帝国的顽强的军事斗争,和谈策略也实为南宋挣得了极大战略纵深

很多朋友粗通军事,动辄奢谈战略纵深,战略空间,往往呆板地仅仅套用书本概念,将之局限认识为地域的纵深、地域空间。

然而,他们全然不知道时间也会形成战略纵。

其实,古今战争,战略纵深为时间与空间组成,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往往通过战争与和谈等多种方式得以完成、实现。

这里,鉴于《满江红》电影已经使得宋金战争岳飞与秦桧等过度敏感,本文论及南宋的战争与和谈往事,即以端平入洛以后的宋蒙战争展开。

南宋生于战火,前后152年经历了宋金战争、宋蒙战争,几乎每天都是生死攸关之关键,因而,要在这样恶劣态势下生存下去,南宋先天缺乏游牧民族的军事硬实力的优势,就必须要从策略上予以弥补。

议和,就是南宋处在劣势上以战略填补军事实力不足的必然选择。

与金国南侵,南宋以议和夺得战略缓冲一样,对蒙古快速崛起,南宋有着蒙金战争、蒙夏战争前鉴,对蒙古帝国的庞大的军事实力和一贯战略,都有清楚认识和高度警惕,因而也在较早时候,主动对蒙古展开亲善外交。

显然,现代网络有些观点非常奇葩,认为宋蒙战争爆发原因始于南宋违约激怒蒙古帝国。其实,这是割裂了蒙古帝国侵略史,无知当时蒙古帝国战略及宋蒙关系,以碎片化“电脑游戏玩家视角”的想当然。

在宋蒙尚未接壤和联手灭金之前,蒙古高层即开始密议征服南宋,而南宋同样也开始对蒙古帝国战略和国力进行调查、评估,并且开始推演可能会爆发的宋蒙战争。

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大约1220年前后,宋蒙两国关系较好,南宋即抽调精干官员组成使团、商团,派往蒙古帝国,了解蒙古帝国国情、民俗、国策、军事等等,也有不少人随蒙军沿丝绸之路向西远征……

其中,以赵拱、彭大雅、徐霆等人最为有名。

回到南方,赵拱撰写《蒙鞑备录》,以及彭大雅、徐霆等撰写、编修的《黑鞑事略》,对蒙古的政治军事进行全面解析,影响最大。

这些著述,既有华北原来的辽、金旧地的风土人情,也有新崛起的蒙古帝国经济政治概况。最为重要的是,这些著述尤其偏重对当时蒙古的军事实力及攻略的记载、论述。

当时,蒙古扼守联通亚洲和欧洲的丝绸之路,既可挟裹东方的军事资源发起西征,一战而灭中亚大国花剌子模。在模掳掠中亚的物资、工匠、百工技艺等等,打造攻城器械之后,再次转向东方,蒙古又可以挟裹西方的军事资对夏、金等帝国发起灭国之战。

这是历史上真正的双头鹰。

蒙古帝国占据大部分欧亚大陆,欧亚大陆其他国家的巨大威胁,不言而喻。

这个现实,让南宋朝廷非常震惊。

就此,在南宋宁宗、理宗时期,南宋在不动声色之间,开始调整、修正对蒙外交关系,开始加强针对蒙古的国防力量。

不过,南宋鉴于宋蒙国力、军力悬殊极大,也就在备战同时,始终对蒙古保持着温和的、有距离的亲善关系。

涉过历史,再看彼岸,逻辑与事实确实非常清晰。

南宋与蒙古帝国、金国关系,比较北宋与金国、辽国的关系,完全两回事。因此,南宋亡国之因果看似类同北宋亡国。实则二则本质完全不同。

1206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建国“大蒙古国”不久,蒙古军队即向蒙金边境地区频繁发起袭扰战,对华北及中原地区凸显了巨大的战略威胁

1208年,南宋在开禧北伐受挫以后迅速调整国策,与金国和谈,达成了课本上的丧权辱国的“嘉定和议”,宋金关系得到极大缓和,金国的国防主要力量也就从此调向北方

从战略来看,嘉定和议”存在南宋出钱,金国出力,联手抵御蒙古帝国可能发起的南侵战争。

这个阶段的金国,实为南宋的战略缓冲国家。

尤其在1211年蒙古发起蒙金战争、1217年蒙古帝国灭国西辽之后,南宋源源不断得到使团、商团传来情报,明确认识蒙古帝国战略威胁,也就在综合国力、军力相对优势金国的情况下,没有在金国后院点火,而是依然坚持对金国柔性外交,尽量让金国放心抽调兵力加强北方国防。

可惜,金国却没有南宋的畅通的信息、情报、战略眼光。

在1211年至1234年的蒙金战争期间,金国每每对蒙作战失败,总会偏执“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战略,向南挤压,欲图通过战争夺得南宋国土、物资、人口补偿北方战争损失。

从金宣宗完颜珣被蒙军威压,迁都汴京,转而集结金军主力二十余万,发动对南宋的战争;金哀宗完颜守绪被蒙军战略总攻逼迫,以举国残军,攻击南宋的巴蜀之地,欲图夺得四川而与南宋鼎立南方,凭山川之险,抵抗蒙古。

金国战略混沌如此,当然也就断送了宋金联合抗蒙的可能。

如果说北宋在金辽战争期间,绕过辽国与金国签署海上之盟是一种战略错误;那么,南宋在蒙金战争期间与蒙古帝国签约灭金,确属南宋对金国“烂泥涂墙”的失望之下的无奈选项。

1234年,金哀宗败走蔡州,在帝国坍塌前夜,这才想起向南宋提起唇亡齿寒,联合抗蒙。可惜,这时候无论换谁主掌南宋,只要智商稍微正常,都不可能选择与一个即将完蛋的光杆皇帝合作,提前与蒙古这样超级军事强国翻脸开战。

2月,蔡州被蒙宋联军攻陷,金哀宗自缢,金国覆亡。

就此,失去金国的战略缓冲,整备国防备战蒙古帝国,自然成为南宋最重要国策。

蒙古帝国通融中西,垄断丝绸之路,既有欧、中亚、中东回回炮、职业军队及军事科技又有、东、华北及中原的降兵、粮草和大量人口,有着得天独厚的综合国力优势。

蒙古出征,向来都是以灭国为作战目的,使得战争空前血腥、暴烈。

在蒙夏战争、蒙金战争期间,蒙军两次借口与西夏和金交战,突入名义尚属友邦的南宋境内,经陇、陕、蜀等地迂回,沿途烧杀抢掠,下手空前狠毒、恶毒,祸及无辜平民。发生了1227年的丁亥之变和1231年拖雷攻宋的辛卯之变。

两次空前血腥事件消息传遍南宋,朝野无不倍感震惊。

南宋决策顶层自然非常清楚,一旦宋蒙战争爆发,南宋将再无退路。

现在回望历史,再读端平更化、端平入洛等事件,南宋君臣的政见分歧之大,之极端,实属中国历史罕见。可想,在无形而巨大的蒙古压力之下,南宋精英们为抵抗蒙古入侵也就犹豫、难以在战争、和谈两个方面做出决策。

蒙古帝国是一个偏执的、强大的、谙熟战略的军事帝国,从铁木真至忽必烈,蒙古帝国只要没有遇到重大军事挫败,从无给与对手和谈争取战略缓冲的机会。

在无法以和谈争取战略空间的情况下,南宋唯有以军事行动夺取地域空间。

端平入洛,即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

旋即,蒙古帝国籍口端平入洛,向南宋发起全面攻势,宋蒙关系转入战争状态。

其实,早在端平入洛之前,蒙古帝国高层就开始密谋入侵南宋。

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蒙古名臣耶律楚材就曾经向窝阔台献策灭宋之《平南之策》,仿效三国时期晋国灭吴国战略,提出南侵战略构思:“劝其先谋犯蜀、顺流而下窥江南。”

就此,就端平入洛消息刚刚传来窝阔台当即凭空捏来惟东南一隅,尚阻声教”的理由,表达了自己朕欲躬行天讨的南侵意图。

可见,蒙古早就有了南侵国策,端平入洛只不过给了早就有南侵意图的蒙古一个南征的借口。

以蒙古野心及丁亥之变和辛卯之变来看,南宋即便没有端平入洛,宋蒙战争爆发也是迟早而已。

在南宋当时的满头热血的激进派大臣们看来,端平入洛,收复三京,重建潼关及黄河防线,即是南宋主动进取,提振国家士气,扩大战略纵深的英明决策。

然而,以南宋史嵩之、吴渊、吴潜、真德秀、乔行简等名臣看来,河南三京旧地,残破不堪之外,南宋向河南投入以江淮精锐步兵为主的重兵集团,一旦进入冬季,蒙古铁骑南下,踏兵渡河,黄河再无天险,宋军以步敌骑,大劫难逃。

两边争执不下,南宋进退失据。

就此,南宋热血、激进的主战将领主导的端平入洛,也就在蒙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南宋内部分歧之下,最终失败。

现在去看,南宋端平入洛战略目的,显然希望在空间上拓展了防御纵深。

然而,南宋如是不发动端平入洛,那么蒙古虽然早已密谋南侵,可能也不会大幅提前到在灭亡金国的当年的秋冬。

这样,宋蒙战争推迟爆发,南宋也就得以争取到了时间纵深,从容战备,这对南宋抵抗蒙古大军极具重要战略意义。

就此来看,以当时宋蒙态势来看,到底是战略的空间纵深重要,或者是战略的时间纵深更为重要?

第一次宋蒙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实战即给出了标准的答案:

时间空间相对地域空间更为重要。

(随着科技高度发展,现代战争的时间空间的战略价值,更是毫无悬念地远超地域空间)

和谈可以争取战略时间,那么,失去和谈机会以后呢?

在战略上退后作战、机动防御,同样可以争取战略时间。

这也是在失去和谈机会以后,弱势国家抵抗强势国家的明智选择。

可见,当时南宋如不急于进军黄河防线,而是退守西线蜀口、中央京湖、东方两淮等相关据点,尽量利用有限时间,做好备战,这样,南宋极有可能重挫蒙古帝国第一次南侵,谋求与蒙古帝国进行和谈。

在中古丛林时期,偏于江南的南宋面临金国、蒙古帝国这样庞大的对手,和谈确实是以弱克强的重要战略选项。

历史证明,南宋的每一次和谈,绝非后世腐儒、戏剧、评书、杂说、野史、电影臆断的那种奸臣当道的投降主义,几乎都是对北方强国的极有效战略反制。

可是,为何绝大多数网友如此耻于南宋的和谈?

难以理喻。

却可以看着万众朝奉的明清以降的戏剧、评书、杂说、野史、电影,一声叹息。

事实上,南宋正是亡于没有机会与蒙古帝国进行和谈。

在1234年至1241年期间,窝阔台发起第一次宋蒙战争,并没有战略目标设定为灭亡南宋,而是希望以战争故意和恶意地发起了多起大规模人口屠杀事件、城镇毁灭性事件,实现战略重创和消耗南宋。

南宋备战仓促,对蒙古大军全面南侵缺乏评估,因而,蒙军实现了预定战略目标,南宋人口损失极为惨重。

此后,虽然南宋后续抗蒙实战有着极佳表现,甚至击毙蒙古大汗蒙哥,然而,正是因为南宋在第一次宋蒙战争遭到惨痛损失,陡然减少了数百万人口及数十座繁华市镇支持的兵员、军费、粮食的有力保障,形成战略被动始终无法逆转。

故而,南宋坚持抗战却再无和谈实力、机会,只能苦苦支撑46年,最终走向崖山绝境。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悲剧,今天再看,同样耐人三思。

橡树遥祝诸君春好,阖家幸福、安康。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2月1日15时30分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