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政治影响战争,延迟和模糊了乌克兰的反攻……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11-22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4月26日)
从筹码与代价视角,回望李梅火攻到原子弹爆炸……
抗战往事:川军的长沙会战
抗战往事:徐州会战,滇军血战禹王山

2023年4月27日,俄乌战争态势图。

2023年4月27日,俄乌战争持续第428日。

在3月20日,我就俄乌战争态势、中俄最高会晤及“劝和促谈”等问题,撰写《俄乌战争观察:解说“通缉令”、“高层会晤”、巴赫摩特“揭牌”大战》,认为:

这次中俄最高级别会晤应该有明确的政治和战略目标。但是起码可以肯定,中俄不会达成任何军事或政治联盟。

同时,基于中乌也属于战略合作伙伴的现实,为平衡中、俄、乌之间关系,可以推测在中俄最高级别会晤之后的短期之内,中乌应该也会有稍低一个级别的“电话电视会晤”,或者外长级会晤等”。

4月26日下午,新华社报道了中乌最高电话通话消息。

双方在电话里就俄乌态势和“劝和促谈”等等问题进行交流,中方表示,“将派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赴乌克兰等国访问,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同各方进行深入沟通。中方已向乌方提供了多批人道主义援助,愿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就此而言,可见《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4月26日)》系列对俄乌态势及相关国际政治、外交局势的分析、推测,确然相对中肯和贴近现实。

这样,我们在4-5月相交之际,从中国作为和平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的角度去看,中国对俄乌危机的“劝和促谈”战略在与北约、美国对俄乌危机的相关“拱火”战略截然不同,二者正面碰撞,当然也使得国际政治与外交态势会在数月期间变得模糊、浑浊,继而隐形而深度地影响俄乌战争态势和进程

能够理解这句话,可能才会实质性理解俄乌战争浑浊态势。

正是受此影响,俄乌战争态势只能显得犹豫、胶着。

这样战场态势,显然不被急于赚取流量的媒体、自媒体们所喜爱。

于是,各路媒体文笔招展,大显神通。

那些专注吸引挺乌读者的媒体,最近几天频繁抛出的就是乌克兰在巴赫摩特打败俄军和发起反攻,在赫尔松战场及第聂伯河下游左岸发起反攻的消息;同样,专注吸引挺俄读者的媒体则另辟蹊径,抛出俄国绝不服输,准备宣战,或在5月9日大举进攻,决战输赢等消息……

不过,这些消息与分析,终究可能与真实的俄乌战争相距甚远。

那么,在4/5月相交之际,俄乌战争现况究竟如何?

一、首先介绍目前简中网络最热的乌克兰在赫尔松战场发起反攻消息。

这个消息应该起源于前一周的俄乌双方的舆论战、新闻战和情报战爆出的“消息”。这些消息最早在欧美网络发酵,而后,这些消息为国内媒体、自媒体推广……

显然,从乌克兰现有军事力量、战争态势,卡霍夫卡水库大坝及第聂伯河下游天堑等战场地理而言,乌克兰在此发起大反攻应该是一则假消息。

赫尔松及第聂伯河下游战场态势简况图。以乌军现有实力,难以有效突破第聂伯河下游防线。

那么,相对真实的赫尔松战场态势又该如何?

众所周知,4月以来,各方媒体都在热议乌克兰反攻消息,虽说并非空穴来风。但是也并非立竿见影的事情。

从2022年10月、11月的利曼反击战、俄军赫尔松战略撤退以后,乌军坐失战略主动至今,俄军已经重点转向顿巴斯战场。这样,乌克兰受现在国际政治、外交模糊态势限制,以及受外援迟缓、军事力量准备并不充分,俄军已经在交火线形成浅纵深体系化防线等不利情况影响,发起反攻条件并不成熟。

这样,乌克兰从军事上如要积极应备战略反攻,就必须做好三条准备。

其一、争取北约、欧盟、7G及英、美等50多个援乌盟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

其二、争取大国和国际社会对乌克兰抗战的理解和同情。

其三、在前二项条件不成熟之态势下,乌克兰唯有主动、频繁、积极地发起战术出击,尽量侦察、试探、破坏俄军战线布防,向援乌国家和国际社会表明乌克兰抗战决心,继而推动第一、第二项条件成熟。

就此,4月中旬之后,乌军大约为转移俄军在顿巴斯战场的注意力,即以小型空降、机降小组、地面侦察突击小组,向赫尔松战场及第聂伯河下游区域、卡霍夫斯科水库区域,进行战术出击。

这些作战,规模较小,作战区域多在第聂伯河三角洲等荒野地区及韦利基波将金岛、金迪卡、韦莱滕斯克等边缘地区,故而双方交战情况相对滞后和模糊。

当然,乌军战术小组完全可以可能通过隐蔽、小型的战术突击,在这些区域建立一些小型的战术阵地、隐蔽点。

至于乌军南方司令部发言人在4月25日称乌军袭击了俄军中转目标及一个观察哨;在4月26日声称“乌军已经在赫尔松州悄悄进行反攻活动,目标是俄罗斯弹药库以及设备和人力集中区”等等,应该仅是基于战况的一种常态叙事,并非乌克兰确实已经选择赫尔松战场发起反攻。

这样,如是冷静、理性地综合考量赫尔松战场及第聂伯河下游区域更为复杂地形,卡霍夫斯科水库大坝存在极大军事风险,俄军沿第聂伯河下游形成三道体系化战略防线,以及乌克兰目前缺乏远程火力打击能力,缺乏在复杂战区实施反攻的综合地面突击兵力等等实际情况,完全可以确定:

至少在2023年秋冬之前,除非俄军再来一次“战略撤退”,否则,乌军没有突破第聂伯河左岸和建立阵地、完全控制安东尼夫斯基大桥以南的E58高速公路的可能

乌军如不能实现上述目标,当然也就更谈不上速战决胜收复赫尔松及克里米亚失地。

那么,乌克兰到底能否向赫尔松地区发起反攻?

从战略面分析,从刻赤海峡大桥遇袭事件及其后续影响而言,俄国无法仅靠刻赤海峡大桥保障克里米亚地区后勤,因而如要保全克里米亚地区,即需要守住卡霍夫卡水大坝及第聂伯河下游左岸、北克里米亚运河等目标,这样,俄国就必须要保全赫尔松、扎波罗热防线,保全罗斯托夫-马里托波尔-梅利托波尔-克里米亚陆桥走廊。

就此可见,乌克兰真有一天向赫尔松发起大反攻,那就是关系俄乌最后决战的惊天动地的战略大反攻。

这样,比较俄乌军事力量,可以确信乌克兰要向赫尔松方向发起反攻,还需要更多援助,还需要更长时间。


(图2-1)2023年4月27日巴赫摩特战场简况图。

激战后的巴赫摩特城区。

毁灭城,占领城,俄军如此以低效、惨烈的机械化战争夺人城池,双方为此伤亡太大,仇恨必然太深。

二、俄军依然占据顿巴斯战场的主动

从利曼反击战俄军惨败、克里姆林宫抛出“部分动员”、“公投入俄”和“核威慑”战略,俄国可谓处于要么完全升级“特别军事行动”为全面战争,要么持续挨打直至退回2月24日战前态势的极大不利局面。

从俄军被迫从赫尔松战略撤退,集中兵力保全顿巴斯战场开始,即可确定乌克兰事实上已经处于较为主动的战略反攻态势。

然而,从2022年10月中旬至2023年4月,受国际政治、外交浑浊形态影响,乌克兰既难得到盟友援助足量军事资源继续对俄军占领区发起反攻,也无法有效应对俄军长期无差别战略轰炸、无法有效反制俄军以“夕阳武器”+“动员兵”“罪犯兵”等优势兵力、火力,在顿巴斯战场发起的重点进攻。莫名其妙之间,乌克兰战略主动优势渐被消耗,俄乌战局再成胶着、对峙态势。

其中,在顿巴斯战场的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勒达尔方向,俄军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持续进攻,渐夺战场主动。

战至4月27日,观察如图2-1之战场形态,可以确认乌军防区已经被压制在巴赫摩特城西地区,同时巴赫摩特向西通道均被截断,这样,乌军唯有依靠背后的恰西夫亚尔-巴赫摩特城西防线,进行最后阶段的巴赫摩特防御战。

对乌军而言,这是战事最为艰苦阶段。

好在俄军南北集群虽然攻击截断后勤线,但是始终无力向心攻击纵深,因而乌军城区防区与西郊防区始终还有联络空间,靠着履带车辆勉力维持最后的后勤线进行最后的激战。

乌军在顿巴斯战场战略主要是依托乌东防线,进行机动防御、退后作战,因而,在乌军已经无法在短时间组织更强大的反击兵团的情况下,随着巴赫摩特城区战场空间更小,乌军现有的投入战场的主要兵力,即沿恰西夫亚尔-巴赫摩特城西防线作纵深配置。

这是继续进行防御作战的阵型。

可见乌军至少在1月之内,没有在巴赫摩特战场发起反攻的可能,乌军可能继续以持久战、消耗战,寻求在斯拉维扬斯克-巴赫摩特轴线纵深区域,与俄军周旋,消耗俄军进攻锋芒……

此前,俄军在巴赫摩特城下兵员伤亡惨重,物资消耗巨大,时间耽误半年。如是参考俄军这个表现,完全可以想象,乌军如是将俄军再次引入地形更为有利乌军的恰西夫亚尔-巴赫摩特城西防线,重复一次战场环境更不利于俄军的“巴赫摩特消耗战”,结局又该如何……

显然,俄军如是在恰西夫亚尔-巴赫摩特城西防线消耗半年,再来一个“巴赫摩特规模”的人员伤亡、物资消耗,显然将是一次“好像被掏空”的战略性灾难。

不过就巴赫摩特战,确属已经到了最后时刻。

战至今日,乌军弃守赫摩特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可能了最大程度在政治上打脸克里姆林宫,乌军还在极端困难的态势下坚持巴赫摩特城区防御战,并且可能会将战事坚持到5月9日俄国的所谓胜利日”之后。

仅此一战,俄乌之间谁是“战斗民族”,可谓一清二楚。

(图2-2)2023年4月27日,顿涅茨克外围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战场简况图。

巴赫摩特战场之外,俄军在顿巴斯战场之阿夫迪夫卡战场、马林卡战场,也是持续向乌军防线发起全面攻势。

此前,我在《俄乌战争观察:从巴赫摩特到顿涅茨克,从战场到政治的态势》分析和推演认为,俄军可能持续低调地将战略重点转向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勒达尔战场,使之或为俄乌战争转向“叙利亚战争模式”的最后战场。

其中,在阿夫迪夫卡方向,虽然俄军攻势同样疲软、难看,但是俄军凭借绝对火力、兵力优势,以“炮火洗地”攻势缓慢推进,还是给乌军形成极大压力。

战至4、5月间,参考图2-2,俄军已经三面包围阿夫迪夫卡,并且控制了阿夫迪夫卡以北约10公里的N20顿涅茨克-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洛维扬斯克的高速公路及路西地区。

与阿夫迪夫卡一样,马林卡为乌军反攻顿涅茨克的主要阵地,俄军当然急于拔之而后快。

俄军在马林卡战场占有一定地理优势,同时背靠顿涅茨克城市保障,又有有铁路得到罗斯托夫的后勤保障,故而,俄军持续以猛烈炮火覆盖视线之内的任何疑似目标,如此猛烈炮火毁灭城、占领城的逐步推进,使得粗放、落后的机械化战争显得更为低效、惨烈、无聊。

目前,俄军可能在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勒达尔战场最具兵力、火力和后勤保障优势,故而乌军不可能在这个方向发起反攻,也就只能实施弹性、机动防御,步步退后,消耗俄军攻势。

三、俄军同样有其战略构思,正在军事战略、政治、外交等方面多少限制了乌克兰发动反攻的空间。


2023年1月以来,俄国持续刻意以军事、政治、外交及“核衡势”国际关系等等手段,俄乌战争定义为“特别军事行动”,并且将之确定在“机械化战争”框架,明确巴斯战场进行。

这样,随着舆论持续炒作乌克兰反攻,俄军继续向白俄罗斯方向俄乌之切尔尼戈夫、苏梅边境部署兵力,即可以极少数的兵力,辅以政治、外交手段,在战略上已经多少牵制、影响了乌克兰可能发起的反攻。

俄乌战争并非俄乌之间的战争,随着更多国家和政治集团介入战争,使得相关俄乌战争的国际政治、外交态势变得越是浑浊。如此态势,当然就会越是影响俄乌战争进程变得犹豫、胶着。

反之,俄乌战争的犹豫、着态势,势必给予国际政治、外交干涉、影响俄乌战争的机会。

如此两者影响,可以确定,俄乌双方除却类似巴赫摩特模式的攻防消耗战,在整个5月,可能都难以出现主动进攻的大战。

今天分析写到这里收笔,犹豫一下,还是去掉抒情辞藻。

总之,真挚感谢各位好友一路同行和支持。收悉资料太晚,发文也晚,还望诸君阅后三点一转,转发微信群、朋友圈,多谢支持。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4月27日
橡树·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