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从“瓦格纳撤军”,再谈乌克兰的反攻……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11-22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4月26日)
从筹码与代价视角,回望李梅火攻到原子弹爆炸……
抗战往事:川军的长沙会战
抗战往事:徐州会战,滇军血战禹王山
俄乌战争观察:弃守巴赫摩特城区和无需反攻赢得胜利
俄乌战争观察:政治影响战争,延迟和模糊了乌克兰的反攻……
俄乌战争观察:从战略和战役面上,析论五月的战争……

2023年5月6日巴赫摩特战场简况图,红色箭头为俄军主攻方向,蓝色剪头为乌军退守方向,篮圈为乌军恰西夫亚尔-巴赫摩特西郊防线。点击放大可以看出,就城区攻防战而言,乌军已经战至最后关头,随时都可能向西线转移。

2023年5月6日,俄乌战争继续第437日。

在前段时间多篇文章俄乌战争观察:2023年上半年的顿巴斯战场猜想俄乌战争观察:从战略和战役面上,析论五月的战争俄乌战争观察:弃守巴赫摩特城区和无需反攻赢得胜利俄乌战争观察:政治影响战争,延迟和模糊了乌克兰的反攻等等,我对俄乌战局近期态势及进程有如下综述:

其一、从2023年1月以来,俄国通过军事、政治、外交及“核衡势”利益等多种手段与乌克兰及西方国家博弈,“刻意”将俄乌战争定义为“特别军事行动”,并努力将之确定在“机械化战争”框架和在顿巴斯战场进行。

就此推测,至少截至在2023年期间,顿巴斯战场继续为俄乌战争主战场,而其他如扎波罗热战场、赫尔松战场作为次要战场,将继续维持对峙态势。

其二、俄军如是持续进攻而无法夺得巴赫摩特,又或者鏖战惨胜夺得巴赫摩特却无法突破乌军战略二防,那么,俄军受制兵力分散、战线拉长等不利态势,可能会迫于战场态势而“善意撤退”,收缩兵力在顿涅茨克外围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战场。

其三、战至4月底5月初,乌军无意在短期内发起大反攻,更无意与俄军在巴赫摩特地区展开大决战,故而战至五月期间,乌军可能会弃守巴赫摩特城区,转向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防线,凭借有利地形和防御体系,以机动防御战及持久战、消耗战,继续滞缓、消耗俄军攻势。

其四、虽然近期舆论热议乌克兰将发起反攻,但是,我们分析现在战场态势,判读俄乌军力差距悬殊,参考乌克兰最新抗俄战略调整,可以认为,乌军受现有装备、后勤、信息及国际政治、外交态势等等影响,在4、5月期间,没有发起大反攻可能。

其五、5月以后,乌军将继续蓄势,继续等待国际政治态势明朗及北约、英美物资援助和“高科技灰色地带”助战;这样,如是等到战机出现,乌军为打破现有战场态势平衡,会适时选在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及奥斯基尔河东岸地区;或者选在顿巴斯战场与扎波罗热战场结合部的武勒达尔方向,发起一次小规模反攻。

那么,这些综述战场态势现在又有那些变化?

战至5月6日,俄乌战争确属在顿巴斯战场和在“机械化战争框架”进行,同时,巴赫摩特战场继续呈现胶着态势。

就此,综合诸多开源信息,可以证实俄国防部正在调整战略,意图逐步放弃原来的优先和重点进攻巴赫穆特战略,转而以准备防御乌克兰全面反攻为由,将主要作战方向和后勤保障逐步转移顿涅茨克外围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战场。

如此来看,战场态势进程与此前推演出入不大。

目前,俄军以瓦格纳佣兵在巴赫摩特战场承担主要作战任务,俄国防部战略调整当然激起瓦格纳集团老板普里戈津勃然大怒。

5月5日,普里戈津数次发表视频,怒斥俄军及俄国防部方面长期克扣瓦格纳佣军作战需要的弹药及其他后勤保障,以至瓦格纳佣兵奋力作战,伤亡惨重。

4月以来,普里戈津数次预测和高调声称乌军将会近期发起反攻,强调巴赫摩特战场及瓦格纳佣兵的重要性。因而眼见俄军战略转向,普里戈津怒发视频,即9次爆粗,发飙斥责俄军高层。

为此,普里戈津甚至“通牒”俄军国防部及俄军高层,称瓦格纳佣兵作战保障情况如无改善,瓦格纳佣兵将于5月10日撤离顿巴斯前线;同时,普里戈津要求俄军接受瓦格纳在巴赫摩特的防区及阵地。

俄军以“菜市场大妈跳脚乱骂”的方式暴露战略分歧,应该是利好乌克兰的消息。

不过,综合瓦格纳佣兵在5月6日依旧多次向乌军防线发起攻击,并没有停止攻势作战;前俄国防部后勤部副部长米津采夫上将神秘去职,转而担任瓦格纳集团的副指挥官,专司协调瓦格纳佣军与俄军后情保障问题;以及瓦格纳佣兵近日频繁从其他方向抽调部队,用以接替、加强俄军在巴赫穆特方向伞兵突击部队作战等等情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料敌从宽,谨慎观察,可以推测瓦格纳部队情况,尤其后勤保障情况,可能并非普里戈津陈述那样糟糕,乌克兰方面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显然,普里戈津及瓦格纳佣兵们发完牢骚,还是巴赫摩特战场的俄军主力,如此,瓦格纳为其5月9日所谓的“胜利日”向克里姆林宫邀功,必然会向乌军防线发起更为猛烈的进攻……

截止5月6日下午,俄军还是以航空火力、重炮火力配合瓦格纳突击队对巴赫摩特实施狂轰滥炸及毁城夺地的攻坚战。

巴赫摩特北郊的乌军机动部队。

2023年5月,激战中的巴赫摩特城区废墟。


俄军发布的5月6日巴赫摩特战场简况图。

2023年5月6日,巴赫摩特战场态势简况图。蓝色椭圆圈为乌军从巴赫摩特往西至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的预备阵地。

其实,从战争底层逻辑来看,普里戈津及瓦格纳佣兵绝不可能退出巴赫摩特战场,其原因有三:

其一、瓦格纳佣兵为巴赫摩特战场俄军绝对主力,约承担了超过90%区域作战任务,俄军目前兵力紧张,即无战略预备队接替瓦格纳作战,短期之内绝难调动相应部队接防。

无兵接防,瓦格纳佣兵当然无法撤退。

其二、以巴赫摩特前线激战正酣,瓦格纳佣兵全面撤退必须得到俄军高层同意,得到俄军空中力量和炮火的掩护、地面部队的策应等等。

无兵接应,瓦格纳佣兵当然不能撤退。

其三、瓦格纳公司名为私人公司,实为克里姆林宫对外战略的“代理人”,因而该公司从成立到经营,必然全面且深度受制克里姆林宫。就此可以推测,普里戈津名为老板,没有高层授意、点头、发话,如要进行影响全局的战略撤退,岂能够如在彼得堡“开馆子”那般随心所欲?

无人批准,瓦格纳佣兵当然不敢撤退。

综上所述,再看普里戈津发表的“爆粗”视频,实质上也只是稍有菜市场大妈“吐口水”的娱乐价值,对战事进程几无实质性影响。

显然,普里戈津如此跳脚怒骂,也有普里戈津及瓦格纳佣军的想当然意图:

一、努力扭转俄国防部及俄军战略转向决策。

二、舆论误导乌军,诱导乌军向巴赫摩特发起反攻。

三、持续放出舆论烟幕弹,掩护瓦格纳佣兵近日将持续发起进攻,意图在5月9日之前夺得巴赫摩特城区。

就此可见,俄军及俄国防部与瓦格纳佣军确有极大战略分歧,但是分歧尚处于克里姆林宫可控的层级,对战事影响较小。

二者分歧既大,近期都在高调闹出“乌军反攻”舆论,实则在俄军及俄国防部一方,是意图借以分化瓦格纳佣兵战略分量,战略转向顿涅茨克外围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战场;而普里戈津和瓦格纳一方,则意图借以强调巴赫摩特战场与瓦格纳佣军的重要性。

拥兵自重,实为军阀底色。

无论如何,俄国以“雇佣兵”为国家武装、国防力量,堂而皇之投入现代战争,以及俄乌战争以来,俄军频传的参战部队各路武装军头们纷争不息之丑闻,如此连环乱象,恍如中世纪军阀作战“风采”,确实让人难以想象。

5月6日,关于俄军的难以想象的事情,还在继续发生。

昨天早晨,得到朋克猫、田园狐狸等多位朋友发来一则资讯,为乌军在5月4日夜间,以“爱国者防空系统”首次成功击落俄军Kinzhal型导弹。

俄军Kinzhal型导弹即传说中名声极大的高音速“匕首”导弹。

“匕首”导弹为俄军装备最先进的空射弹道导弹,据称射程超过2,000公里,速度高达10马赫,且在每个飞行阶段都可以进行规避动作,携带常规弹头和核弹头所向无敌,为俄军用在战役、甚至战略层面上的“大国重器”。

网传被击落“匕首导弹”相关图片。

网传被击落“匕首导弹”相关图片。

网传被击落“匕首导弹”相关图片。


如此被“爱国者防空系统”轻松击落,一代“气宇轩昂”的高音速“匕首”导弹折戟沉沙,就此沦为萨达姆款的“飞毛腿导弹”,结果确实难以让人置信。


为此,经过反复证实消息来源,以及今天乌空军司令奥列舒克官宣证实,多方多家媒体公布大量“匕首”导弹被击落的照片,可以确信这个消息应该属实。


这样,不仅牛逼闪闪的“匕首”导弹就此怅然褪去神光,俄国在俄乌战争期间时时挂在嘴边的分量极重的“核威慑”及“战术核打击”战略,也势必就此大打折扣……


难道,克里姆林宫不清楚“术高莫用”的道理?


全球第二,何其第二。


一声叹息。


最后,再说网络热议的乌克兰是否会在五月发起反攻。


此前的《俄乌战争观察:万众翘首,乌克兰是否会发起大反攻》俄乌战争观察:五月顿巴斯战场态势及乌克兰反攻推演等文章,从战场逻辑推测,假定俄乌战争在5-6月会出现如下情况:


一、俄军进攻势能尚在,能够在5-6月份继续向希维尔斯克、利曼等方向发起攻势。这样,乌军将会继续凭借乌东防线进行机动防御、退后作战。不会发起反攻。


二、如是俄军在5-6月份无力进攻希维尔斯克、利曼等要点,反而收缩战线和战略转向顿涅茨克外围战场。那么,即可判断俄军攻击势能大部消耗,这样,乌克兰即可选在卢甘斯克州边缘的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及奥斯基尔河以东地区;或者选在顿巴斯战场与扎波罗热战场结合部的武勒达尔方向,发起一次较为小型战役规模的反攻。


显然,俄乌战争走在十字路口,至少在短期内,乌克兰尚无发起反攻的迹象。


此外,以乌军现况,能够快速投入反攻的战略预备队不过10个旅,如第82空突旅、第46空中机动旅、第32机械化旅、第47机械化旅、第1坦克旅等精锐,投在约千公里的俄乌战场,兵力确实非常紧张。


乌军就此加速组建新部队。


然而,现代化部队从组建、训练、演习到投入战场绝非短期可以完成的事情,以乌军最近官宣新部队第42机械化旅、第43机械化旅、第78空突团等等,装备得到北约帮助可谓精良,但是部队多是以1个营建制部队+新兵扩建1个旅,以1个连老兵+新兵扩建1个团的速度建成,至少半年以内,除非应急作战,否则绝难投入实战。


最为重要的是,综合诸多北约、欧盟、G7、英美及56个拉姆施泰因援乌联盟国等援乌资讯,即可发现外援依旧严格保留在乌克兰“防御战”框架。


这样,乌克兰没有得到战机、战术导弹及更多坦克、重炮、火箭炮等重武器外援,实难突破“防御战”框架,脱离乌军现有防空区域,冒险向俄军纵深防区发起反攻。


简而言之,守在现有的“防御战”框架和防空区域,乌军如是唐僧,并非孙行者。


还是那句话,没有必要希望乌克兰能够守住每一个阵地和打赢每一个战役,更没有必要期待乌克兰可以在最短时间之内,痛快淋漓再演哈尔科夫反击战及利曼反击战之何时胜利。


乌军发布的新编部队资料照片。

只要战争进行,每日双方总会拉锯、攻守激战,因而战场胜败都是常事。

其实,赢得战争的方法有很多,以俄乌国力实力比较,乌克兰完全无需军事冒险,选择战场反攻,单纯地靠着速战决胜夺得胜利。

乌克兰抗战得到世界多国同情,得到56个拉姆施泰因援乌联盟国援助,假以时日,即可联动更多国家及政治集团逐渐形成和成熟其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的综合优势。


战场与军事仅是盘面,决定盘面走向的主要元素始终是政治、外交、经济、科技及后勤等等。

如此可见,“全球第二”的俄军囿于机械化战争陈旧观念,每日落在“狂轰滥炸”“毁城夺地”的井底,明显已经无奈地背负了日益沉重的政治、外交、经济及后勤等等负担。

如深蹲持久战、消耗战的泥淖,俄军实难看到一线胜利的微光。

收悉资料太晚,发文也晚,望诸君阅后认同,望转微信群、朋友圈支持。

今天立夏,谨祝安顺。谢谢朋友们支持。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5月6日
橡树·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