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万众翘首,乌克兰是否会发起大反攻……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11-22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4月1日)
从筹码与代价视角,回望李梅火攻到原子弹爆炸……
抗战往事:川军的长沙会战
抗战往事:徐州会战,滇军血战禹王山
俄乌战争观察:四月,详说巴赫摩特战事走向……
抗战往事:湖阳镇大捷,枣宜会战的一幕抗战神剧
俄乌战争观察:机动退后,继续胶着,巴赫摩特战事最新综述……
俄乌战争观察:从四月态势,说“男人永远是少年”,是情怀,或者是灾难……
俄乌战争观察:四月,乌军可以从巴赫摩特撤退……
抗战往事:烈士不死,各归山河,详说淞沪会战及金山卫登陆战役……
俄乌战争观察:从巴赫摩特到顿涅茨克,从战场到政治的态势……
俄乌战争观察:泽连斯基访问最前线,及战争的核威慑与核衡势问题论……
谢谢与再见,为青春祭语:天津大学轶事

(图1)2023年4月20日顿巴斯战场态势图。


2023年4月20日,俄乌战争持续第421日。


俄乌战争战争迅速改变了芬兰安全策略。

战争爆发使得芬兰公众对加入北约的支持率从稳定的25%跃升至75%左右。

2022年5月18日,芬兰和瑞典同时提交加盟北约的正式申请书,6月29日,北约马德里峰会邀请两国加入联盟。

于是,芬兰于2023年4月正式加入联盟。成为锁住俄国北方的铁链。

然而,乌克兰没有如此运气。

虽然乌克兰战后有极大希望加盟北约,但是乌克兰没有在战争状态下加盟北约的可能,但是,这也不意味北约就会轻易放弃乌克兰。

4月20日上午,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突然出现基辅市中心圣迈克尔广场,参加了一个乌克兰纪念阵亡官兵的集会。

俄乌战争爆发以后,斯托尔滕贝格力挺乌克兰抗战和力主北约盟国为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为影响俄乌战局的重磅级政治人物。他在俄乌战争进入胶着态势后,相关政治、外交态势日趋复杂、浑浊态势下突然再访基辅,可以明确认为时北约力挺乌克兰的一个信号。

然而,并非每位读者都愿意认同将战争与国际政治、外交、国际法等等关联分析。

前几天,朋友“作品姓向”和我就此问题畅聊,尤其说起网络军迷,他有非常精彩见解,这里补充、调整和分享如下:


“在网络上、电视上的很多关心战争、军事、武器、国防科技的所谓专家、所谓军迷,其实和军盲在本质上是一体两面,他们主要体现有如下五大特征:


一,习惯抛开实战而阔谈武器,尤其钻牛角尖般着迷于谙熟、背诵各种新式武器和武器参数,无限拔高某种武器的理论作战能力。


二,极度缺乏现代军事理念,尤其缺乏后勤概念、国际法概念、缺乏起码认知现代军事与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熟读书本战史,沉浸和执着于军神、战神、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尤其过度执念于某军、某战、某将帅等孤例。


四,军事信息来源过度单一化,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固化思维。


五,过于执着于“全赢全输”的黑白分明的战争胜负结论;或者执着于国与国、集团与集团的恩怨情仇,充满血亲复仇般的原始部落思维


同时,他们喜欢树立自己偶像,并且经常性和他人偶像进行无意义对比(这些偶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某将帅、某领袖、某军事政治集团、某著名军队、也甚至仅仅只是某武器)。


明眼可见,在上述五条的维度理解俄乌战争,实属茫然而坚决。


转向,回到俄乌战争。


战争推演是对战事进程的一种理性、科学的预测。因此,战争推演并非掐指一算的算命打卦,需要综合战场地理、天气、战况等诸多情况、战场态势图、相关国际政治、外交等资讯进行谨慎分析、随时调整。


在2022年9月哈尔科夫反击战之后,我在战略、战役面上对利曼反击战、俄军从赫尔松战略撤退、俄军战略转向顿巴斯战场、乌军坚守巴赫摩特等等战事的相关推演,已经为后来实战大幅证实。


其中,2022年11月,俄军从赫尔松战略撤退,乌军事实上处于战略反攻的主动态势。这期间,我即推测认为乌克兰在满足如下四个条件的前提下,可能将对俄国发起冬季战略反攻:


其一、北约及英美等国的足量援助。


其二、乌军得到援助,形成一定的地面突击和远火打击能力,同时得到北约、英美等国在“高科技灰色地带”直接助战。


其三、乌克兰得到友邦援助,有效遏制俄军无差别战略轰炸。


其四、战区气温下降,形成冻土,便于乌克兰机械化集群机动。


然而,延至2023年开春,乌克兰不仅迟迟没有完成反攻条件,还在希维尔斯克-巴赫摩特-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勒达尔战场,遭到俄军集结优势兵力、火力发起的全面攻势。


如此缠斗数月,俄乌双方诡异实施机械化战争,乌克兰自然不敌俄军“夕阳武器”库存优势,又无法得到足量外援及北约、英美等国在“高科技灰色地带”直接助战,因而被动迎战,似乎已经完全失去了战略主动。


乌克兰作为防御一方,兵力部署与投向必须要首先应对俄军重点攻势方向。这样,俄军夺回战略主动,即可在“机械化战争”框架,在设定的顿巴斯战场之内,选择在希维尔斯克-巴赫摩特-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勒达尔战场发起全面攻势,以在正面战场消耗乌克兰正在形成的宝贵的反击力量。


(图2)俄乌战争顿巴斯战场战略态势图。

(图3)参考俄国官媒关于俄乌战争的定义。

并非很多读者想当然的认为,乌军可以回避俄军攻击锋芒保存实力,或者靠着诸如“三十六计”的兵家智慧,以所谓“避实击虚”反制俄军。

现在高科技战争与历史战争区别极大,无论高效便捷的通讯体系、丰富即时的开源信息、漫天飞来飞去的各款卫星、预警机等等,都使得人们再以《三国演义》和黑白战争片的视角,再以所谓一战、二战甚至海湾战争等等历史战争经验,根本就无法理性地观察、认知这场战事。

无疑,俄乌战争态势、走向对双方而言,其实就是明牌。

双方就此展开“明牌”博弈,无非是在战争、政治、外交、经济的综合体系中尽量高效、精确运筹己方战争资源,以求最大程度遏制对方势力,以求尽量达到己方战略目标而已。

就此理解俄乌顿巴斯战事,即可清楚发现,俄乌双方及北约、英美多方对于眼前战局实则都很明了,即俄军攻击方向,确属是乌克兰必救的战略要害

何故?

其一、请了解克里姆林宫对俄乌战争的战略定义(参考图3俄国官媒截图):

“俄于2022年2月24日在乌克兰展开特别行动。克里姆林宫称其目标是‘保护八年来遭受基辅政权欺凌和种族灭绝的人们’”。

显然,在全面进攻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去纳粹化”完全失败以后,俄军攻势困滞、兵力紧张、背负更大国际政治、外交、经济等等压力,因而不得不数次收缩战线、收拢兵力,将战略重点转向顿巴斯战场,即克里姆林宫将“特别军事行动”战略目标明确调整为“解放顿巴斯”,“保护八年来遭受基辅政权欺凌和种族灭绝的人们”。

其二、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为乌克兰在顿巴斯的大本营,为俄军所谓“解放顿巴斯”的最终目标,是顿巴斯战场及俄乌战争的战略“天王山”

从战略层面而言,俄军如果占领上述目标,即可在政治和军事上宣布胜利(请参考图2)。

其三、希维尔斯克-巴赫摩特-顿涅茨克外围防线,是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之门户和外围防线

在2022年6月、7月、8月间,俄军相继夺得北顿涅茨克、莱西昌斯克,从北向南形成了伊久姆集群、利曼集群、莱西昌斯克集群、波帕斯纳集群、顿涅茨克外围集群等五大集群,在战略上形成包围斯拉维扬斯克的态势(参考下图)。这也是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军的峰值战略态势。

(具体分析请参考《顿巴斯战场的“天王山”之战》《俄乌战争观察:谁来决定斯拉维扬斯克的决战?》)

当时,俄军背靠北线别尔哥乐德后勤保障,主要以伊久姆、利曼等集群对乌军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形成战略压力。

就此,抢在俄军加紧补充物资、兵员、休整部队,意图蓄力决战顿巴斯的关键时刻,乌军陡然发力,在伊久姆侧翼的哈尔科夫方向发起了战略反击……

恍如克里姆林宫尿急,刚刚准备嘘嘘,却被泽连斯基出其不意抢步上前,猛然扯垮了裤子。

哗啦啦,尿了一裤子。


巴赫摩特战场被击毁的俄军坦克。


2022年7月顿巴斯战场态势图。

俄军经此重创,相继失去伊久姆和利曼两个战略要点,对斯拉维扬斯克-克拉玛托尔斯克的战略包围态势也就落花流水。

无奈之下,俄军只好通过“部分动员”、从赫尔松战场第聂伯河下游右岸地区进行战略撤退,收缩战线、筹集兵力,预备再攻顿巴斯战场。

同时,为限制北约、英美在“高科技灰色地带”介入战事,为保障俄军以落后的机械化战争顺利发起顿巴斯攻势,克里姆林宫频繁抛出“新兼并领土”及“核威慑”战略,俄军更是将战场完全收缩在放弃了哈尔科夫州地域的顿巴斯战场。

这样,俄军背靠南线罗斯托夫后勤保障,以巴赫摩特-顿涅茨克方向对乌军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形成战略压力。

为应对俄军全面攻势,乌军依托希维尔斯克-巴赫摩特-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防线,进行机动防御、后退作战,旨在通过持久战、消耗战,尽量消耗俄军攻击势能。

这样,无论希维尔斯克、巴赫摩特、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都是乌军体系化战略防线的主要节点,尤其巴赫摩特更为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门户,俄军必然猛烈进攻,而乌军必然不会轻易舍弃。

然而,战至3月底,巴赫摩特渐显“揭牌”态势。

(点击参考《俄乌战争观察:解说“通缉令”、“高层会晤”、巴赫摩特“揭牌”大战……》)

乌军依托战略防线机动防御、退后作战,确实重创俄军,但是,情况并非一些机构、媒体的乐观估计,认为俄军人员伤亡物资消耗极大,攻击势能已经消耗殆尽。

综合巴赫摩特战场最新战报,可以确信俄军持续向巴赫摩特投放俄军空降兵等精锐兵力,主要用作侧翼保障和南北两翼、迂回穿插作战。

同时,战至近日,俄乌双方在巴赫摩特城区更是频繁相隔数十米-数米展开激战,俄军主攻方向,都是以猛烈炮火对乌军阵地进行覆盖轰炸……

4月20日,种种战场迹象证明,巴赫摩特战事已经到了最后时刻。

现在,乌克兰面临战略取舍。

要么,乌克兰选择一个次要方向发起反攻,类似哈尔科夫反击战一样,以足够大的战役胜利夺回战略主动。

要么,乌克兰选择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马林卡等要点,尤其重点选择对巴赫摩特方向实施战役反攻,快速修复战场态势,将战局推向平衡。

要么,乌克兰适时放弃巴赫摩特城区战场,退向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继续通联希维尔斯克、顿涅茨克外围,继续维持乌东战略防线。

显然,乌军战略方向完全依赖北约、英美物资援助和“高科技灰色地带”助战。

如此一来,因为受限国际政治、外交态势持续浑浊,乌克兰在短期内,很难得到足量、高效的援助以确保发起一次规模化反攻。

战略后退,依托乌东防线继续消耗战、持久战,大概率将是乌军后续选择。

那么,如何判断乌克兰是否可能在5-6月份可能会发起反攻?

战争推演有其底层逻辑。

如前文综述,俄军战略目标为“解放顿巴斯”,即占领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

这样,基于俄军机械化军队、“大纵深战略”等基本战略特色,可以认为俄军夺得巴赫摩特城区,势必不甘继续正面线性推进,因此就要在希维尔斯克、利曼等方向抢夺战略要点,力求构建多方向、多集群围攻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态势。

如此可见,俄军如果快速、有效补充物资、兵员,保持强劲进攻势能,必然会在5-6月份继续向希维尔斯克、利曼等方向发起攻势。这样,乌军就会继续在乌东防线战略防御、消耗俄军。

然而,如是俄军在5-6月份没有向希维尔斯克、利曼等方向发起攻势,反而战略转向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勒达尔方向。那么,即可判断俄军攻击势能消耗,无法维持后续进攻。

这样,乌克兰即可选在卢甘斯克州边缘的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方向,或者选在顿巴斯战场与扎波罗热战场结合部的武勒达尔方向,发起一次较小型战役规模的反攻。

此前,我在多篇文章设定了乌克兰抗战的两个战略基础,分别为乌克兰军民的抗战意志;北约、欧盟、7G及英、美等50多个援乌盟国的足量的援助。

二者缺一不可。

那么,只要我们走出“‘全赢全输的黑白分明的战争胜负结论”去看问题,即可发现:

乌克兰现在最重要的、核心的战略选择,不是一蹴而就靠几个大反攻,就简单如黑白电影那样赢得胜利,而是必须继续稳定己方抗战的两个战略基础,确保守住乌东防线及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

这是乌克兰长期抗战的基础,也是乌克兰战略取胜的战场态势基础。

其实,正义有两种正义:

一种,是孩子们的正义,真挚,纯粹,感性,充满激情,但是善变。

一种,是成年人的正义,温和,冷静、理性、含蓄沉稳,始终坚定。

我欣赏后者。

收悉资料太晚,发文也晚,诸君三点一转,即是支持橡树。

其实,橡树也值得朋友们支持,多谢。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4月20日
橡树·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