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夏季,顿巴斯地面作战和乌军“反攻主题”……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11-22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4月26日)
从筹码与代价视角,回望李梅火攻到原子弹爆炸……
抗战往事:川军的长沙会战
抗战往事:徐州会战,滇军血战禹王山
俄乌战争观察:弃守巴赫摩特城区和无需反攻赢得胜利
俄乌战争观察:从5月11日的反击战分析五月战局……
俄乌战争观察:从乌军的“斩首”行动,详说国际政治和外交对战局的影响……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夏季作战的战略选择,正面机动防御和纵深精确打击……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巴赫摩特的战略撤退和F-16战斗机的“政治”威慑……
俄乌战争观察:别尔哥乐德跨境作战,一场典型的“代理人战争”……
俄乌战争观察:六月,决定乌军反攻的政治、外交和战场条件……

图1,哈尔科夫-别尔哥乐德-顿巴斯战场态势简况图。

(图2)2023年6月2日,顿涅茨克外围战场态势简况图。

2023年6月2日,持续464天的俄乌战争依然狂暴持续……

5月初,在《俄乌战争观察:在互有攻防的对峙中,重启俄乌谈判》《俄乌战争观察:分析解说俄军战略转向和乌军反击方向》《俄乌战争观察:从“瓦格纳撤军”,再谈乌克兰的反攻》等多篇文章,推测战场态势进程如下:

其一、克里姆林宫在2023年的主要战略目标已经不是为了战胜乌克兰,而是为了保住新吞并土地和寻求推启俄乌谈判。

其二、俄乌双方经过巴赫摩特激战,目前均是疲惫不堪,亟待休整、补充、重组,至少在6月期间,双方没有可能发起规模化地面攻势。

这期间,如果乌克兰得到欧美国家大力支援,形成一定反攻可能,那么,乌军首选方向可能为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方向及哈尔科夫州东北奥斯基尔河东岸地区。

其次方向,可能选在顿巴斯战场与扎波罗热战场结合部的武勒达尔战场。

其三、俄军在夺得巴赫摩特城区却无望突破乌军恰西夫亚尔-巴赫摩特城西防线及乌东防线的情况下,可能会在巴赫摩特转向战略防御,从而向顿涅茨克外围战场收缩兵力,将主要进攻方向转移到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战线。

这样,俄军占领巴赫摩特城区,夺取了乌军反攻顿巴斯腹地的战略跳板,打开了战略进攻斯拉维扬斯克门户,占据一定战略主动;此刻,俄军如再攻占阿夫迪夫卡、马林卡等地,形成顿涅茨克市外围战略屏障,那么,俄军即可在巴赫摩特顿涅茨克外转向防御,形成保卫顿巴斯新兼并领土的稳固战线。

如果俄军运气更好,夺得武赫莱达尔,与阿夫迪夫卡-马林卡防线互为犄角,更可以战略上屏护马里乌波尔及亚速海陆桥安全……

从俄乌战争全局去看,俄军如果争取形成如此战场态势,即可为克里姆林宫实现2023年主要战略目标提供了极好战场条件。

(以下分析,请读友参考上面图1、图2)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此前推演,就近日俄乌战争顿巴斯战场地面作战进行如下分析、综述。

其一、观察俄军后续顿巴斯战略方向,可能转向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方向。

这个方向,是我在最近2月内多篇文章推测的俄军的下阶段重点战略方向。

战至6月2日,综合多方开源资讯,可以确认瓦格纳佣兵几乎从巴赫穆特撤出,转向别尔哥乐德-顿巴斯地区补给线俄国区域进行休整、补充、重组。

目前战场态势虽如图1标注,俄军继续在巴赫摩特南北两翼向乌军防线发起进攻,但是,比较最近多日的战场交互式地图的俄乌双方标图,可以发现巴赫穆特战事明显趋向缓和。

同时,近日乌军向媒体发布战报也重点提及俄军正在减少进攻、增加炮火,“过渡到防御”态势。

可以推测,俄乌双方正在恰西夫亚尔-巴赫摩特西郊一带形成对峙态势。

相信读友翻阅此前推文可以确信,如此态势高度吻合我此前对巴赫摩特战场及俄乌双方地面作战的推定。

这样,随着巴赫摩特战事趋向缓和,瓦格纳佣军全面撤退,前期战事伤亡惨重的车臣卡德罗夫部队经过重组回到战场,就成为俄军下一阶段攻击作战的主力。

据悉,车臣“Akhmat”特种部队、“Sever-Akhmat”特种部队等约10-15个营级作战部队,在近日已经进入顿巴斯战区马林卡战场。

为此,俄军以第5独立摩步旅配置马林卡方向策应车臣军队作战。

综合俄军兵力调动及机动部队战场配置来看,疑似俄军这次希望以车臣军队仿效瓦格纳佣军战法,再来一波顿巴斯战场的“重点攻势”。

选定顿涅茨克方向连续发起攻势,可能是俄军国防部及格拉西莫夫的既定战略。

然而,至少从这几天态势图分析,可见俄军战略显得犹豫,尚未完全将重点攻势确定在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等方向,整体作战意图出人意料地显得凌乱、随机。

显然,某种神秘的军事意外或者政治能量正在短期影响着俄军既定战略。

其二、俄军近日地空交加,向乌克兰发起大规模“战略轰炸”和多路地面攻势,显得过于随机和意气用事

现在来看,“5月30日无人机袭击莫斯科”事件不仅是乌军将战火退向俄国境内的尝试,同时,这次袭击直指莫斯科面目标,实为响亮“掌掴”了克里姆林宫的政治颜面,对俄军近期战略必然形成较大影响。

巴赫摩特战事之后,俄军本来久战疲惫,既无必要也无兵力连续作战。

然而,就在瓦格纳佣兵集团退向后方进行休整,俄军以车臣军队及精锐机动力量转向马林卡战场之后,却出人意料地恍如注射一管鸡血,居然在5月30日、31日至6月1日、2日,持续数日,向乌克兰全域发起“无差别战略轰炸”,并且向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克雷明纳、巴赫摩特和马林卡等多个方向乌军阵地发起地面攻势。

从全局去看,俄军天上地下各种凌厉攻势,颇有“一举梭哈”的决战架势。

然而,参考此前《俄乌战争观察:乌克兰的火力反攻与奔袭莫斯科》相关分析,俄军近期战略轰炸虽然可以继续威胁乌克兰全域,但是实战“战果”相比之前,确实更显黯淡无光。

其中,在6月1日的无差别轰炸中,俄军向乌克兰首都基辅一举发射10枚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均被乌军防空系统悉数拦截。

这次袭击,俄军唯一战绩,就是被拦截碎片落在一所医院,酿成乌克兰19位平民伤亡。

如此战绩,对号称全球“第二”的俄军而言,算不算羞辱?

就当不算吧。

战后,乌空军发言人伊纳特上校发言无疑就是对全球“第二”的俄军的羞辱。


伊纳特上校对媒体解释,乌军其实已经探明俄军在俄国境内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发射点,乌军之所以只是防御而没有攻击俄军导弹发射基地,是因为事先约定了不以西方援助武器攻击俄国境内。

如此漫不经心地随意道来,乌军全然是“我站在不动,就用单手打你”意味。

诚然,以现在俄军战略打击力量优势,确实可能以持续战略轰炸阻滞乌克兰可能发起攻势,但是俄军如此不惜成本的低效轰炸,以及无视无差别轰炸对乌克兰民间酿成伤害,可能就是为了报复“5月30日无人机袭击莫斯科”。

(图3)2023年6月2日,顿巴斯战场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战线态势简况图。红色箭头为俄军战术突击方向。

其三、俄军在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方向发起战术进攻,在战役和战术面上影响有限,唯一作战价值,就是滞缓和影响乌军在近期“可能”会发起的战役反攻。

俄军战略轰炸“战果”黯淡,多路地面进攻同样泛泛可陈。

最近几天,俄军无视久战疲惫,连续向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克雷明纳、巴赫摩特和马林卡等地发起多路地面进攻,应该同样也是报复“5月30日无人机袭击莫斯科”的意气用事。

其中,俄军选在本来处于战略防御的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方向、哈尔科夫州东北奥斯基尔河东岸地区,在久战疲惫态势下向相对“固化”的战线发起进攻,尤其使人费解。

实战中,从5月26日至6月2日,俄军多日持续从东北方向以地面战术突击和炮火攻击,频繁袭击乌军库皮扬斯克外围及奥斯基尔河两岸阵地。

那么,点击图3,观察战区等高线可以发现,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方向及奥斯基尔河两岸地区,战场交通较为不便,地形颇为复杂,战术要点鲜明,故而俄军发起攻击,选择的数个要点,正是乌军未来可能发起反攻的主要战术集结地。

显然,俄乌围绕这些阵地进行攻防作战,双方进退得失,必然关系未来俄军围绕“新兼并领土”的战略防御和乌军反攻。

就此,双方投入兵力有限,战事规模较小,但是每次交手,都是互下狠手,绝不轻易相让。

事实上,从态势图和网络流出即时作战影像来看,双方交战并非人们想象激烈,俄军战术出击看似频频得手,但是收益极为有限,就此推测乌军似乎无意坚守外围零星阵地,数日间且战且退,全然就是没有在短期内选择这个方向发起较大规模反攻的样子。

这样,如是乌军本就没有可能发起反攻,那么俄军现阶段的反击就显得情绪和任性,实则没有太大战术价值。

如此无效进攻,虚耗兵力,也使得俄军攻势显得沉闷和颟顸。

其四,俄军在克雷明纳发起攻势,目前尚不能确定俄军可能发起对利曼-斯拉维扬斯克防区的总攻击。

俄军贸然在克雷明纳连续发起攻势,可能也是因为某种情绪和任性。

在2022年9月哈尔科夫反击战之后,俄军以伊久姆、利曼、莱西昌斯克、波帕斯纳及顿涅茨克外围等五个方向,会攻乌军斯拉维扬斯克防区的战略架构被完全击碎,就此,随着俄乌双方军力战力消长及战场态势变化,俄军几乎没有会攻乌军斯拉维扬斯克防区,决战顿巴斯战场的可能。

这样,俄乌双方消耗对峙,使得战争继续向持久战态势演进。

从政治和战略上看,消耗、对峙、持久战态势利于俄军固化战线,符合克里姆林宫战略设定,但是,观察截止6月2日,俄军在没有足够兵力物资装备情况下,选定克雷明纳方向,持续多日进行小规模战术进攻。

就此,俄乌双方都是高调发布了互为矛盾的战术性“辉煌战绩”等等。

然而,无视双方一面倒的“高水分”战报,仅就战场态势和双方占据阵地标示图分析,可以发现俄军选在克雷明纳发起攻势,其实都是选择克雷明纳战场的次要、边缘方向进攻,同时,俄军参战部队规模较小、火力较弱。

克雷明纳既是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战线向顿巴斯腹地的延伸要点,也是乌军克雷明纳-利曼-斯拉维扬斯克防区的前沿,对俄乌双方而言,这是一个很重要和敏感的方向。

这样,从常情考虑,就算俄军规模较小,攻击较弱,乌军也不会轻易放弃前沿零星阵地,而是可能针锋相对俄军攻势发起相应反击。

然而,事实上战至6月2日,双方几乎都放弃了战术规模的地面进攻,几乎都转向一线冷枪冷炮的对峙作战。

这个战场持续数日激战,看上去枪炮声激烈,但是对比数日标图,双方你来我往推进不过数米、十余米等等,看似同样都是疲于连续作战的点到为止的“战场敷衍”。

俄乌双方久战疲惫,清晰可见。

其五,近日,双方就此战场的零星作战和高调叙事,实则也是双方军队久战疲惫,兵力不足而展开的虚张声势、针锋相对的舆论战


这里综合前述,参考顿巴斯战场相关态势图,俄乌双方近期兵力部署和交战情况、相关西方国家援助乌克兰诸多装备等等资讯,可以推测,至少在7月中旬之前,除却零星战事,顿巴斯战场应该不会爆发较具规模的地面战事。

这样,乌克兰反击重点,就落在以“暴风阴影”巡航导弹及HIMARS等全球定位系统多管火箭系统等远程武器,向俄军发起“烟头攻势”;以及联合、策动各部俄人反抗军向俄国境内发起袭扰战、游击战。

2023年6月2日,哈尔科夫-别尔哥乐德及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战线态势简况图。

其六,乌军在6月、7月的“反攻主题”,应该是以远程火力打击俄军占领乌克兰土地目标;以俄人反抗军进行非对称作战,袭扰包括莫斯科在内的俄国境内诸多目标

6月1日,由全俄亲乌克兰的俄罗斯志愿军(RDK) 和俄罗斯自由军团 (LSR) 组成的俄人反抗军,以约等于一个机步连规模兵力,再次进入俄国别尔哥乐德州境内,以迫击炮、无人机等武器,袭击了别尔哥罗德州的谢贝基诺、新塔沃尔詹卡等多个目标。

而后,俄人反抗军选在俄乌边境发表了武装反对克里姆林宫宣言。

同日,俄国防部称,俄军边防卫队和俄联邦安全局特种部队已经击溃俄人反抗军。

然而,无论俄方如何官宣,从5月22日跨境作战至今,俄人反抗军表现活跃,数次跨境作战,都在在事实上极大威胁到俄国边防安全,极大影响了俄军士气、民族情绪。

不过,就目前俄乌战争态势而言,与我此前分析类似,欧美军事机构和俄国军事媒体均认为,乌克兰和俄人反抗军对俄国境内“骚扰性战术游击”,尚无寻求长期占领和控制“领土”的计划,因而还不能形成类似分庭抗礼克宮的“第二政治势力”和更大政治影响。

(读友可以参考《俄乌战争观察:别尔哥乐德跨境作战,一场典型的“代理人战争”》

显然,俄人反抗军在短期之内,难以起到震动克里姆林宫的政治效果。

但是,从军事和战略上观察,面对乌克兰在无法公开打击俄境内目标的现实,俄人反抗军灵活跨境作战,即为乌军托名俄人反抗军以火炮、坦克、无人机、甚至以俄式导弹直接打击俄国境内目标提供了作战可能。

综上所述可见,在2023年6月、7月,乌军的“反攻主题”,应该是以远程火力打击俄军占领乌克兰土地目标;以俄人反抗军进行非对称作战,可能会袭扰、打击包括莫斯科在内的俄国境内诸多目标。

这样,对克里姆林宫而言,随着只许我打你,不许你还手阶段过去,面临乌克兰日益活跃的“非对称跨境作战,已然在短期内,陷入了加强俄边境防御,还是加强新吞并乌克兰阵地防御的两难之地

后记:最近几天,多位挚友劝我做视频,也给我推来其他的国内外“参考”我的文章做成的俄乌战争视频范本。好在,这么多年我已经逐渐习惯看到我的文字被各色“朋友”洗稿、嫁接,甚至剽窃,虽然别扭,却也默然看完。

如此目睹了我的文章做成视频,流量点赞大涨,我沉思良久,还是选择以文字书写这场战争。

作为一位资深原创者,我近乎固执认为唯有文字,才可能承载最根本的原创思想,我既然还能够写,就尽量去写。然而,以文字书写的俄乌战争,需要更严谨地侧重事实进行推演、综述,如此耗时费力,实在无法分心去赶热闹、做视频。

更为遗憾的是,如此综述战争的作文如是过于冷静,如无鸡汤口号,流量必然有限……

确实使人颇感尴尬。

随缘而为吧。最后,望诸君阅后方便,能够微信群、朋友圈和点赞支持,鼓励橡树进行后续文章。


谨谢情谊赞。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6月2日
橡树·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