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院晒粮”为何引发热议

陈智辉 当代江西 2023-08-22


一张朴素的“开院晒粮”告示为何能引发网民热议?


院内可以晒粮。图片源自网络

正值北方麦收时节,各地都是小麦抢收晾晒的火热景象。近日,河南安阳滑县瓦岗寨乡政府门口“院内可以晒粮”的告示火遍全网,网民纷纷点赞:这比干净的路面更有面子,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开院晒粮”不仅河南有,山东德州、潍坊等多地乡镇同样在推行开放机关办公区域,组织各村开放村委大院、文化广场等村内空旷场地,方便群众进院晒粮。部分乡镇还组织机关干部将镇街主干道清理干净作为晾晒点,最大限度保障粮食应晒尽晒、颗粒归仓。
一张朴素的“开院晒粮”告示为何能引发网民热议,收获一片赞誉?
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播种、收割、运输、储存等一系列粮食生产难题得到有效解决,但“何处晒粮”仍是农户遇到的一大难题。“公路晒粮”现象的出现,给群众出行带来安全隐患。
群众的“小问题” 就是政府的“大课题”。为帮助农民更好地晒粮,许多基层政府开放办公区域,帮助农民解燃眉之急。这背后,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政府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为民意识。

老百姓在政府院内晒粮。图源央视新闻

实际上,政府开放大院不乏先例。早在2018年,扬州市政府为了解决外地游客旅行中的难题,开放多个机关大院供外地游客停车。2019年五一期间,衢州向游客免费开放65家市本级企事业单位办公场地的3291个停车位,并开放市行政中心食堂供餐。2022年7月,河南省信阳市拆除市委市政府大院围墙,得到央视网点赞和网友一片叫好声。
江西也有多次开放省级机关大院的先例。2020年,江西省体育局陆续拆除了运动场馆、大院停车场、省体育医院的围墙,将田径、游泳、武术等专业训练场地、场馆用于全民健身,吸引了周边市民前来健身锻炼。
实践表明,开放机关大院一定程度能促进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树立政府为民亲民的良好形象。
可以说,“开院晒粮”既是保障粮食品质、确保粮食颗粒归仓的应时之举,也是关心民生实际、主动服务群众的思想之变。
从粗暴洒水整治公路打场晒粮,到开放机关大院鼓励农户晒粮,反映的是政府职能理念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深刻转变。
服务型政府理念植根于古代“民本思想”的深厚土壤。《尚书》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史书中最早记载的民本思想。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形成,提出了仁政学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本思想体系。
柳宗元在永州所作的《送薛存义序》一文首次明确提出了“官为民役”的理念,强调民众才是真正的主人,官吏是民众的公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本思想在现代服务型政府构建中依旧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944年9月,毛泽东同志参加张思德同志追悼大会,亲笔写下“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并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号召全党全军学习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无论是井冈山斗争时期与老百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还是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没收土地重新分配、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无论是“做人民的勤务员”的公仆意识,还是永垂不朽的“雷锋精神”,无不贯穿着这样一条主线:永远为了人民,永远依靠人民。
当下,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成为各级政府的矢志追求。服务型政府的根本性质是人民政府,这也决定了服务型政府必须服务人民和依靠人民,政府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怎样提供服务都应该由人民群众来决定。
2018年,江西省大力开展服务型政府建设,着力从精简下放审批事项、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三个方面,解决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群众在某街道办事处办公楼前晾晒小麦。新华社霍向锋/摄

优化政府机构职能,进一步推进政府工作全面提质、提速、提效,从而建设成为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才能更好适应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政府有没有做好服务工作,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能切身感受到。
从“核酸屋改造”到“淄博烧烤热潮”,从“拆墙透绿”到“开院晒粮”,服务理念正在深入政府大院的每一处角落,一件件暖心舒心的服务小事在网上“刷屏”,一桩桩利民惠民的切实举措获得网友点赞。
从政府“开院晒粮”这件小事就能看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建设服务型政府任重而道远,不是下发几个文件就能达成的,也不是开展几次专项整治行动就能巩固的,而要从宏观层面构建服务制度的框架,从点滴之处转变已有的经验习惯。
政府既要打开机关的“围墙大门”,更要破除距离的“无形之门”。开放机关大门仅仅只解决了“门难进”的问题,“事难办”才是干群关系产生隔膜的关键所在。
打破这堵“无形之墙”就要敢于触碰利益固化的“深水滩”,敢于啃下思想观念的“硬骨头”,从反对“四风”开始,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一步步消除公众的质疑,展现出接地气的政府形象。
政府既要处理好决策上的“大事”,更要解决好细节里的“小事”。为何“开院晒粮”这样的小事能够让老百姓共鸣共情?究其根本是因为政府把每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小事”挂在心头、落到实处。

群众在某乡政府院内晾晒小麦。新华社麻翛然 摄

小事不小,重在办好。对老百姓来说,他们的每一件琐碎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急事、难事。比如教育、医疗、交通、社保、小区配套……这些看似不起眼,却满怀群众的需求与期望。
这些小事办好了,传递的是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拉近的是政府与群众的距离。
衢州的停车场开放固然称好,但更令人关注的是其成本价18元的“特色中餐”,吸引众多游客打卡品尝“机关伙食”;河南在鼓励农户进院晒粮的同时,号召机关干部“能不开车就不开车”;山东组成志愿服务队帮助村民铺粮晒粮,生动展现了多处地方政府扎实为民服务的鲜明特色。
一座包容的城市,在政府与百姓的一次次相遇中形成;一座温暖的城市,在政府与百姓的一次次互动中建立。以真心换民心,以真意换民意,“鱼水情深”的良性循环才能更加巩固、更加稳定。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陶文旅三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有何秘诀
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如何解锁人才密码
峡江水利枢纽何以实现国奖“大满贯”
乡村赛事“霸屏”的背后
在上饶看见“千万工程”
龙舟赛背后“赛”什么
关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学与思
这座赣东小城缘何与台球相爱相生
《中原音韵》何以成为“国音鼻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