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寻婺源一脉书香

洪忠佩 当代江西 2024-05-12

“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古今相承,影响着一代代的婺源人。千百年来,昼耕夜诵,笔耕砚田,已然成为婺源人追随的清雅之气。


乡土文化积层深厚的婺源,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建县。朱熹,婺源茶院朱氏九世孙,是他成就了婺源“南畿名邑”“文公阙里”,成就了婺源的文脉和气质。

朱氏祖墓、虹井、廉泉、文公庙、文公山,都在诉说着朱熹与婺源的渊源和过往。

“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古今相承,影响着一代代的婺源人。千百年来,昼耕夜诵,笔耕砚田,已然成为婺源人追随的清雅之气。

紫阳学堂少年诵读。胡红平/摄


婺源文脉的“源头活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第二次回婺源游览了朱绯塘后,应县令张汉为藏书阁创作的《观书有感》。

事实上,朱熹一生也只两次还乡,且相隔27年之久。第一次是绍兴十九年(1149年)。到了老年,即便他对故乡有太多的念想,却一直受到朝堂与身体的羁绊,只能“对月思故山”了。

从咸淳五年(1269年)宋度宗赵禥赐婺源为“文公阙里”那天起,婺源文脉的源头开始涌出一股清流。

往前追溯,莫过于文章与书迹了: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春,婺源县令周师清在县学建造“三先生祠”,将北宋理学的创立者周敦颐和程颢、程颐三人奉祠并祀。

“三先生祠”竣工后,县令周师清、婺源名士李缯,以及学宫弟子数十人,联名写信给时任南康知军的朱熹,请他为“三先生祠”写记。

朱熹欣然撰写了《徽州婺源县学三先生祠记》。他在文中对应何人的邀请,邀请人的身份,以及婺源为何建“三先生祠”都作了叙述,落款为“秋八月癸丑,县人朱熹记”。

文公庙。胡红平/摄


朱熹笃信理学,儒雅、谦慎,他在文中的追问是学问与精神层面的。

写这样的一篇文章,对已经成名的朱熹来说,没有任何难度系数。他想不到的是,自己去世后竟然成了“三先生祠”的“下家”——“县学旧有濂溪、二程三先生祠,晦庵先生记。后又配以晦庵,遂为四先生祠。”(《晦庵先生祠碑阴记》)

那是嘉定二年(1209年),也就是朱熹去世后的第九年,朝廷赐朱熹谥“文”,世称“文公”,后又追赠为“信国公”“徽国公”,婺源便将文公请入“三先生祠”,成了“四先生祠”。

后来,“四先生祠”与县学毁于火灾。县学重建时,“立朱熹像于礼殿,并且用上公之礼服”。

在婺源,县学的历史要比“三先生祠”早130多年,其规模“成为徽属六邑中最大的”:

“宋仁宗庆历四年甲申(1044年)诏天下郡县建学。……庙学初建于今之社坛,在来苏门,次迁于县治后,……继迁于西门。”(光绪《婺源县志》)

“本县在城内建县学1所,学宫设城东。熙宁三年(1070年),学宫迁先师庙(孔庙),时称庙学,学生百余人。”(《婺源县志》)

紫阳学堂。胡红平/摄

书院“立德树人”的一脉书香

事实上,伴随着县学的诞生,婺源出现了“讲学会文之所”——书院。譬如、紫阳书院、福山书院、明经书院、万山书院、高一湖书院、崇报书院、世贤书院、阆山书院、明德书院,等等。

“古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由来尚矣。我郡邑曾建紫阳书院,以甄别取士。四乡或间立书院,以讲学、会文。”婺源《董氏宗谱·凤游山书屋记》中所说的紫阳书院,堪称婺源书院的标识: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婺源知县汪元奎为祀朱熹,创建“晦庵书院”于文庙侧,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毁于兵火,嘉靖九年(1530年)移建县城保安山,改名紫阳。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建三贤祠。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扩建,悬“紫阳书院”额于大门外。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建。嘉庆九年(1804年)重造正厅、三贤祠、及“六堂”。光绪年间停科举办学堂,改名“紫阳学社”。民国二十年(1931年),婺源县政府迁入,后拆毁。(《紫阳书院》)

时间节点,以及命名,于紫阳书院而言,都是奇迹。

婺源县城双桂坊内设有试院,在县治东门后街设有考棚。关键是,紫阳书院在历史上的遭际,精神的寄寓,推动教育的发展,不断赋予人文承载的意义。紫阳书院的式微,是“科举之钟”在光绪年间的停摆。

明嘉靖九年(1530年),知县曾忭移建紫阳书院到婺源县城保安山。当时,紫阳书院建筑设置有正厅、三贤堂、述堂、博学审问堂、慎思明辨堂、笃行堂,以及共号舍70间、账房1间、厨房2间、门房3间;左右各置阁院。

同时,紫阳书院置有学田389亩之多,以资“膏火”,也就是学田的田租收益用于师生的薪水和津贴。

在紫阳书院讲学的青藜学士还有:婺源段莘人、户部尚书汪应蛟,婺源济溪人、南京光禄寺卿游汉龙,婺源桃溪人、江西布政使参议潘之祥,婺源县城人、兵部郎中汪秉元,朱熹十三代嫡派孙、翰林院五经博士朱德洪,等等。

诚然,朱熹倡导书院教育的根本——明人伦,以及“讲学以会友,则道益明;取善以辅仁,则德日进”的学术交流思想,在紫阳书院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婺学自宋迄今有兴无替。紫阳振铎,钟鼓管弦之声未息也。”紫阳书院,已然成为婺源的文化“高地”。

“尼山集群圣大成,紫阳集诸儒大成,后先若合符节;鹅湖为讲学之地,虹井为发祥之地,徽闽各荐馨香。”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江西审判厅丞、民国庚申版《婺源县志》主纂江峰青,为紫阳书院创作的联文,吊古抚今,透出深厚的文化意蕴。

紫阳书院。胡红平/摄

在乡村种下“耕读传家”的种子

“婺源为紫阳夫子之故乡,笃于学术,代产儒亲。自紫阳相其辉,江永振其绪。讲学风气,盛极一时。”婺源此类载记,究竟透出怎样的传承?

时间与人,都是最好的答案。

婺源“人文蔚起,代有名流”:全县进士及第550多人,留下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学而优则仕”,出任仕宦者达2665人。

行走在婺源乡村,你时常会与“十家之村,不废诵读”的村庄不期而遇。

比如思口镇读屋泉村,骨子里离不开“耕读传家”的基因。据《绣溪孙氏宗谱》记载,明代孙姓建村时以“泉带墨香,构庐课读”而名村。

类似志向与趣味的村庄,还有现属中云镇的书堂村、紫阳镇的学堂屋村,以及蚺城街道的儒学前社区居委会。没有在村名中直接袒露的,更是数不胜数。

而不断延续的文化传统,带给婺源的深远影响,还有乡风文明,那是民风民俗的呼应和村民日常生活潜移默化的改变。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这是少年儿童诵读的《朱子家训》,亦是家家户户世代弘扬的《朱子家训》。

时间是单向的,历史与当下不会在某一天重叠。然而,行走于耕读传家的“书乡”婺源,你会发现,崇尚读书依然是一个婺源人人生努力的开始。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庐陵:阳明心学的预演场
罗城扎粉成长史
何以“稀金”
水江假发闯世界
医共体怎样让看病从“有”到“优”

《热辣滚烫》何以拨动减肥人群的心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