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有“古代高考”之称,其考场称为“贡院”“试院”“考棚”。在江西,坐落着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县试考场——玉山考棚。今天,一同走近这座见证中国科举制度的“活化石”。考棚,又称“贡院”,是科举时代士子们考试的场所,即“开科取士”之地。礼部棚规注:“各省学政官出考,所属府州县其地未设试院,应搭席棚为号舍,名曰‘考棚’。”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兴盛于宋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自此画上句号。中国各地的贡院自科举考试制度废止后,便大多弃之不用,仅留有一些遗迹。在国内有据可考的十余处考棚中,江西玉山县的玉山考棚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县试场所,成为见证封建科举考试的“活化石”。玉山近接闽越、远控吴楚,是江西的东大门,自古为赣鄱源头、吴楚故地,以山名冠以县名的怀玉山,古称“干越山”。丰厚的历史文化,为这块人文荟萃之地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玉山考棚便是先人们留下的文化瑰宝。考棚为一方人文的标识,无考棚,则意味着此地文化不兴,科甲不振。因而,创办考棚,给读书人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给本县及邻县学子们开设一个应试的考场,便成为一方达官显贵的夙愿。玉山考棚,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位于玉山县城老城南门内十字街湖塘宝庆桥南头东侧,为知县丁如玉所建,历时两年三个月竣工,占地面积2870平方米,建筑面积1597平方米。整体建筑基本保持了清同治时期建筑风格,融汇了清代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精华。主体建筑由4幢青瓦房组成,合院式总体布局,形制古朴、规整。门厅檐柱刻有鳌鱼、菊花等图案,寓为“独占鳌头”“大吉大利”。上穿枋采用大木雕件,形似“大象鼻”,又似“倒挂龙”“老鼠皮叶”,雕工细腻,形象生动。南北两端各有一幢青砖瓦房对称而列,南端为门厅、北端为正厅,南面的前厅为考前训导衙,北面后厅是考官办公室。两厅之间各有25个前后间,共设50个考间,可容100名童生应试。两排号舍之间有一条长75米、宽3米,用鹅卵石、青石板铺成的甬道,为当年考题的昭告处。每天的考题标在一扇木板的两面,由专人扛着从甬道缓缓行走,考生们坐在考案前便可看到木板上的考题。县试5天,考生起居不能走出各自的考号,吃喝拉撒睡考全在号舍,可以想象当年莘莘学子云集于此,在一间间简陋狭小的棚号里伏案提笔,展卷应试,求取功名的艰辛。自宋迄清,玉山共有1人考中状元,138人考中进士,64人考中举人。通过科举,朝廷得以选拔一批济世安邦的人才,考棚也成为科举时代的一个文化缩影,为人们了解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场所。玉山考棚布局结构保存完整,中轴线院落关系明晰。图源网络
玉山考棚自乾隆五十七年(1792)始建以来,其间因年久失修倒塌。道光十八年(1838),玉山知县张兼山发动全县乡绅捐款,在原址重建玉山考棚。咸丰年间,因遭兵燹,玉山考棚未能躲过战乱之灾,几近损毁殆尽,仅留断壁残垣。同治六年(1867),玉山知县王大枚设善后工程局,按其原貌在原旧址匠心修缮,修旧如旧,建新如故,使玉山考棚复原重生,留下了玉山考棚的根脉。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黜,玉山考棚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从这里延伸出来的文脉并未中断,民国三十四年(1945),创办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的玉山县第一所省办完全中学江西省立玉山临时中学,迁入考棚办学,成为对考棚文脉的一种延伸,由一个科举时代的考场转变为教书育人的教学场所。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玉山县人民政府于2011年拨出500多万元专款,对历经百年风雨、裹挟着县人浓浓乡愁的考棚进行全面修复,使考棚布局结构至今仍保持完整。2019年10月,玉山考棚被国务院认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山考棚逐渐成为具有玉山地域特色的科举文化的地标性景点,每年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观赏,近距离地走近考棚,感受传统文化魅力。2019年10月,玉山考棚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图源网络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赋予城市独特的气质、力量和无穷魅力。考棚与书院、学官、孔庙、贡院等同为封建教育体系和教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玉山考棚这一全国唯一完整遗传、江西绝无仅有的科举县试场所,为研究清代建筑艺术和科举考试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同时也对延续城市文脉、丰富城市内涵有着重要意义。让城市留住记忆,让市民记住乡愁。玉山尤为重视做好考棚活化利用文章,文化元素弥漫在玉山的每一个角落,悄然无声地滋润着每一寸土地。玉山博物馆报告厅内人头攒动,掌声不断,《玉山考棚与童生试》的演讲标题醒目,该馆负责人毛传寿正用详实的史料、通俗易通的语言,讲述着童生试县试的资格要求、考试准备、过程、内容、录取和发榜;县博物馆组织一批又一批青少年学生走进考棚,在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中,孩子们一边听讲一边赏看门檐柱上雕刻的鳌鱼,菊花以及上穿枋采用的大木雕件等,啧啧称赞当时雕工们的高超技艺;家长们总爱带孩子到考棚走一走、看一看,手机中播放着《玉山考棚》歌曲,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知考棚浓厚的文化氛围,领略绵延不绝的文脉书香。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尽管科举制度已废弃了一百多年,但崇文尚学之风仍如绵绵薪火代代传承,屡世不衰。立学为先,崇尚读书的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玉山儿女。玉山也成为江西最会读书的县之一,“中国博士县”“江南才子乡”已成为玉山靓丽的文化名片。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先后走出了800多名博士、8000多名硕士。被誉为“博士摇篮”的玉山一中,更是连续20年勇夺全市高考之冠,成就与荣耀的背后是玉山这座古静悠然的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一个徽派古村的新“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