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跟着古诗文游南昌

彭文斌 当代江西
2024-09-28

众多才俊为何对南昌情有独钟,纷纷提笔写下锦绣诗文?诗文里的南昌城,又有何独特的魅力?被诗文滋养的南昌城,值得你来一场南昌的City Walk。


沐浴着清风行走南昌,这座在时间隧道里穿越了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将赐给人们太多的惊喜。而那些灿若星辰的古诗文,更是一道道珍馐佳肴。
且看唐代诗人韦庄笔下的夕照图:“南昌城郭枕江烟,漳水悠悠浪拍天。芳草绿遮仙尉宅,落霞红衬贾人船。”
江湖诗派代表戴复古多次奔赴江西,留下“扁舟几度到南昌,东望家山道路长。醉里不知身是客,故人多处亦吾乡。”
众多才俊为何对南昌情有独钟,纷纷提笔写下锦绣诗文?诗文里的南昌城,又有何独特的魅力?
今天,请随笔者读古诗文来一场南昌的City Walk。

“瑰伟绝特”匾额。

滕王阁:秋水共长天一色
到南昌寻古访幽,滕王阁自然是首选。
登临赣江之畔的滕王阁,在饱览壮美景象的同时,更可以领略古诗文之美。领头主打的自然是王勃。他挥笔写道: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元和十五年 (820),应时任洪州刺史及江西观察史的王仲舒所邀,袁州刺史韩愈挥笔写就《新修滕王阁记》,留下“瑰伟绝特”之叹。
苍茫中,踽踽走来了改革派王安石。或许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使然,面对水天一色的美景,他却愁绪百转,写下诗歌《滕王阁》以解块垒:
“白浪翻江无已时,陈蕃徐孺去何之?愁来径上滕王阁,覆取文公一片碑。”
也是在暮春时节,渴望力挽狂澜的文天祥在滕王阁发出“回首十年此漂泊,阁前新柳已成行”的慨叹。
此时的赵宋江山风雨飘摇,一介文人只能用忠义去一搏。春风新柳,俨然绝唱。

大型实景演出《寻梦滕王阁》。
千年易逝,风雅不绝。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牡丹亭》在滕王阁上首演,大学士张位、江西巡抚王佐等达官名流前来捧场。
当剧中人物杜丽娘唱起“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时,台下一片喝彩。
汤显祖兴奋之余,题写了《滕王阁上看〈牡丹亭〉二首》,其中一首称:
“韵若笙箫气若丝,牡丹魂梦去来时。河移客散江波起,不解销魂不遣知。”
据说那场演出持续到深夜,滕王阁成为《牡丹亭》的福地。
多少年来,登临“西江第一楼”欣赏一线江景是文人墨客的夙愿,而进入夜间的滕王阁另有一番魅力。以欧阳修的《盆池》为证:
“有时夜上滕王阁,月照净练无纤埃。”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夜游滕王阁成为风尚,大型实景演出《寻梦滕王阁》牵引着游客穿越到唐朝,而在如梦如幻的灯光秀里游园,别有千般风雅韵味。
梅岭西山:杖履逍遥望远近
从滕王阁西望,有远山如黛,云雾缭绕,恰若仙境。那座山,名曰“西山”。它又名献原山、散原山,绵亘三百里,乃南昌城西面的天然屏障。从城中高楼西眺,可以生动感受到王勃笔下“珠帘暮卷西山雨”的情景。
西山之东,叫缑岭。明末清初文学家陈弘绪在《寒夜录》中记载:“宋熙宁间,王迪为洪州司理,有仙术,跨鹤飞越数山峰而去。”岭间东麓现存有明代朱权墓,其外表为一大封土堆,保存完好,随葬品丰富,被称为“江南地下宫殿”。

历代名人曾游历南昌梅岭。

朱权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藩王。作为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最初的封地在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后被朱棣挟持参与“靖难之役”。
朱棣登基后,朱权被改封南昌,从此沉湎于著书立说、炼丹游娱,在戏曲、历史、古琴等诸多方面造诣深厚,影响深远。
《图书编·江西诸山考》记载:“自石头西行二十里,得梅岭,即梅福学仙之处。”梅岭为西山山脉的避暑胜地,其名字来历,与西汉末年的梅福相关。
汉成帝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外戚王莽专权,民怨四起。忧国忧民的梅福上书朝廷,指陈政事,却险些惹来杀身之祸。他愤然挂冠而去,隐居于南昌西郊飞鸿山学道,遁避尘世。
后人赞赏梅福的高风亮节,将飞鸿山改称梅岭,并立梅仙观、梅仙坛、梅尉宅以祀之。
在梅岭上百座山峰中,以狮子峰险峻难攀,以紫阳山最为秀丽多姿,以罗汉岭为观景佳处。其中,主峰洗药坞海拔为842米,乃南昌市最高点。
而位于乌晶源溪涧之上的“洪崖丹井”,是南昌最古老的名胜古迹。这儿古木参天,飞瀑北来,深潭莫测。

梅岭洪崖丹井景区。

据说,黄帝乐臣伶伦在此修炼,凿井五口,汲水炼丹,并“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于山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而吹之,以为黄钟之管。”
由此,洪崖丹井成为中国古典音律发源地。隋朝开皇九年(589),因洪崖缘故,改豫章郡为洪州。
宋左丞相周必大记录了游览洪崖的经历:“芟草径,坐崖石,汲泉品茶,纵观飞瀑。”洪崖近旁原有洪崖亭、征君桥、石桥等景点。
明代大臣、新建人张位也曾经流连忘返于洪崖,击石成吟:
“人稀莺啭谷,院静鹤盘林。何福生居此,桃园莫更寻。”
万历二十六年(1598),张位被革职,在南昌的南湖之畔与汤显祖、刘应秋等人唱和酬答,日子赛如神仙。
张位偏爱西山,在其北麓桃花岭上建起石屋、亭台,并常来小住,曾经口占一绝道:
“山澄云澹兴幽然,坐在清空别一天。杖履逍遥望远近,不知人世有闲仙。”

杏花楼。

杏花楼:千里名城楚上游
赣江北去,古城风雅。南昌城中,除了滕王阁,还有多处名胜古迹,最有代表的风景,当在东湖。
南北朝雷次宗曾在《豫章记》一文中如是记载:
“东湖,郡城东,周回十里,与江通。”
自唐以来,南昌东湖即为著名风景湖。明代以后,分成四湖,有桥涵相通。东湖之中有三座小岛,即百花洲。唐朝时,江西观察使韦丹组织民工在东湖中筑堤栽柳,时称“韦公堤”,又名“万柳堤”。
蜂蝶翩然、花草繁茂的百花洲也深深吸引着汤显祖,他兴致盎然地登洲游湖,并赋诗道:
“茂林修竹美南洲,相国宗侯集胜游。大好年光与湖色,一尊风雨杏花楼。”

杏花楼一角。

诗中提及的杏花楼,位于现南湖路34号,亦称水观音亭,始建于唐代。明朝正德年间,这儿曾为宁王朱宸豪妃子娄素珍的梳妆台。
娄素珍是明代理学家娄谅的孙女。她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清代朱栾在《江城旧事》里说:“娄氏精书翰,有人得其手写《黄庭经》,失其下函。”
至于唐伯虎亮相南昌,纯粹是误投宁王帐下。科场失意,平生抱负难以展示,他实在不甘心困守于桃花坞做一个蓬蒿之辈。
当朱宸濠伸来橄榄枝时,唐伯虎满口应承,当即从苏州千里迢迢地一路舟行至南昌。然而,朱宸濠交给唐寅的差事是:给娄素珍当书画老师。
尽管不能一展平生之志,但唐寅还是一心一意地传授画技,娄素珍这个学生也学得用心。此时的宁王朱宸濠正摩拳擦掌,准备造反。
娄妃仰慕唐寅的为人和才华,不忍心老师卷入这场万劫不复的叛乱,便敬上一桃一梨,暗示先生设法尽快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唐寅逃离虎口后,娄素珍希望朱宸濠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并特意安排歌女表演《梧桐叶儿》的曲子,提醒夫君:人生苦短,转身百年。奈何志大才疏的朱宸濠一意孤行,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回天无力的娄妃题下绝笔诗:“画虎图龙叹旧图,血书才了凤睛枯。迄今十丈鄱湖水,流尽当年泪点无。”未待墨干,娄素珍决然投水而死。

杏花楼牌匾。
一年后,蝉鸣又起,唐伯虎写了一首《无题》:
“无药可医莺舌老,有香难返梦魂来。江南多少闲庭馆,依旧朱门锁绿苔。”
或许这还不足以释怀,他陆续又写了三首诗以怀念娄素珍,其中一首说:
“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休嗔。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颜面人。”
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被诗文滋养的南昌城,迎着新时代的阳光,像一位待字闺中的绝代佳人,等候更多的知音前来挑起盖头。
相信,南昌,不会让你失望。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满城草木是药香
曾巩的漫漫“高考”路
吉州窑:窑火重燃
“金鸡”怎么孵“金蛋”
解锁桃源梯田的振兴密码

白鹭洲书院:弦歌不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当代江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