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为何一把火烧掉12万元赊账单

温谈升 当代江西
2024-09-28

38年风雨行医路,12万元的赊账单,乡村医生黄月明用一把火“清零”,用善行义举温暖村民的心。


近日,宁都县赖村镇中心卫生院的公示栏贴出《致全镇广大村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表扬乡村医生黄月明一把火烧了他行医38年来累积的12万余元村民医药费赊账单,引来许多村民驻足观看,大家纷纷点赞黄月明的善行义举。
村医的收入并不高,黄月明为何会火烧“赊账单”?
村民驻足观看《致全镇广大村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
一把火烧掉患者的忧心
夏日的太阳像一轮火球,大地被炙烤着。
尽管如此,来看病的人依然不断。每逢“季节病”高发期,黄月明在村里的卫生所就忙得不可开交。小小的卫生所里,患者的呻吟声、儿童的啼哭声此起彼伏。
此时,有村民在门口喊着:“黄医生,宋大伯眼睛红肿,起了脓包,快看不见东西了,很危险啊!”
“他本人来了没有?”
“没有,宋大伯坐在家里哭着,说他以前还欠着你的医药费,不好意思过来了。”
听罢,黄月明手边刚给一患者打好针,就携带一些药物,骑着电动车赶往两里外的宋大伯家里。
经诊断,宋大伯昨天干活时眼皮被隐翅虫叮咬,现在脓肿腐烂,病情较严重。黄月明先用外用药物处理,再带他回卫生所进行观察治疗。
宋大伯康复后,黄月明对自己行医38年来的处方进行梳理归类,发现村民还欠着医药费的处方单共有5612张,赊款拢起来共有123561.3元。黄月明看着这些单据,就想起了宋大伯,想起了其他记过账的村民,心中五味杂陈。
黄月明看病的诊疗单据。
“这一笔笔赊账,少的几元,多的几百,时间都这么久了,没想到在村民那里却成了一块心病,一道阴影。”黄月明自言自语。
妻子听见了,她停下手中的活计,疑惑起来:“啥意思?”
妻子一直是黄月明从医生涯中的好助手,一直在他身边默默付出。
“兰英,这些赊账我想不要了……”
黄月明和妻子商量,决定把行医38年来村民们赊欠的医药费记账单一张不留全部烧掉。
那天,太阳依旧火辣辣的,黄月明当着前来看病的村民面,在门外架起了一小堆柴草,“咔”一声,打火机点燃了柴草,5612张记账单顷刻化为灰烬……
一把火,烧掉的是群众的忧心,燃起的是生活的信心。有村民问他:“黄医生,12万多元欠款,是一笔不小数目啊,你干嘛不去收呢?”
黄月明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眼镜,说道:“只有烧了它,乡亲们找我看病才不会有顾虑!”在他看来,烧掉旧账向前看,双方都踏实。
黄月明在村卫生室给村民诊断病情。
38年只为给村民看好病
黄月明是村医,在行医路上走田塍、过便桥、踏风霜,一转眼就38年了。人生中三分之二时间他都挎着一个红十字的药箱,在治病救人的路上。
黄月明的行医路始于“子承父业”。多年前,还在读初中的黄月明放学回来,看见父亲正在给一个病恹恹的老人把脉问诊,一会儿开出处方,点了三叠茶(宁都客家方言,茶即中药),叮嘱老人的儿子说:“服用了这三叠茶以后,老人病痛一定会缓解。”
当时,黄月明对父亲的“大言”没能相信,这不过是一种安慰话。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那老人家果真精神焕发……父亲真有本事!从此以后,黄月明开始跟着父亲学习中医药知识,立志要当一名像父亲这样的医生。
1987年,黄月明在家乡赖村圩镇办起了诊所,当时诊所连一个招牌都没有。在村民眼里,医生有技术,能治好人的病,赚钱也多,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职业。
那个年代,赖村还很落后,村民生活不景气,一旦有人得病,没有到“最危险的时刻”是不会去看医生的。有的人将小病拖成大病、重病,有的人因延误最佳治疗期而英年早逝。
那时候,因为爱好,父亲与几名志同道合的村民创办了一个村级剧团,黄月明便利用村里唱戏的机会,在拉开帷幕之前,上台给乡亲们“上课”。随着麦克风传出的“喂喂”声,嘈杂的晒谷坪瞬间静了下来。穿着大白褂的他开门见山——
“人都会生病,生了病不怕,怕的是拖着不去医,这样就会把自己拖垮,还会把一个家拖垮,有需要的乡亲尽管来找我,我会用心把大家的病治好。”
这一“课”,打消了村民“怕看病”的顾虑。
黄月明上门为赖村村81岁的谭有秀进行健康体检。
黄月明曾收治了一名无人照护的八旬患病老人,经过两个多月治疗,老人基本康复了,却欠下400多元医药费。老人说,这辈子没有办法偿还了,下辈子一定来还。黄月明宽慰老人说:“不要担心钱,把病看好才是第一位的,没有钱我也同样会治好你的病!”
很快,黄医生潜心医术,宅心仁厚,把病人当亲人的口碑在村里传开,得到大家的认可与信赖。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向村民庄严承诺:只要自己穿着这身大白褂,就想方设法让乡亲们看得起病!
黄月明想了很多办法,免费?价廉?赊账?这些“政策”似乎都行不通,开诊所给人看病哪有免费的?药费都是明码标价,岂敢廉价?赊账短期尚可,如遇见长期拖欠或者时间一久不认账的咋办?开一个诊所没利润不说,还要倒贴出去,那全家人都喝西北风?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立下了承诺,黄月明想尽办法也要兑现。他的诊所成为村里人的“健康港”,前来看病的人都感觉到温暖。
20年前,谭某摔成重伤,腰椎受损,几乎瘫痪。患者在其他医院治疗半年多效果甚微,家里再没有钱治下去了。黄月明见状说:“我来试试吧?医疗费先欠着!”面对疑难杂症,黄月明不抛弃、不放弃,他采用“中医+理疗”的方法,帮助谭某恢复健康。患者家属感动地说:“这真是悬壶济世啊!”
把看病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多年后,黄月明在圩镇建了房子,把诊所扩大、升级,中西医相结合。虽然还是那间诊所,但医疗器材先进了、医疗技术提高了、治愈率也提升了,诊所被赖村镇中心卫生院命名为“赖村村卫生所”。黄月明给人看病,把“精准用药,减轻患者负担”作为坚守的良心。
赖村与四县八乡接壤,数十年行医路,黄月明接诊的病人超过20万人次,留下了好口碑。
毗邻瑞金丁陂乡的老张在赖村赶圩,突然晕倒,黄月明正巧遇上,初步诊断是低血糖引起的昏迷,他把素不相识的老张背进卫生所,一番细致检查后,给他打了一定量的葡萄糖注射液。
老张醒来后,发现身上却没有钱结账,黄月明和善地说:“没事,没带钱就先记个账!”老张既疑惑又感动,说:“这,这,行吗?”黄月明说:“行!”
黄月明在村卫生室给村民诊断病情。
多年来,黄月明始终信守当年的承诺,坚持先治病后付费,村民看病一时没有钱就赊账,哪怕是他建房子缺钱的时候,他和妻子也从没有催要过村民赊欠的医药费。
黄月明建房欠了债,去珠海民营医院打工,一年后把欠债还清,便又回到村里行医。这里有离不开他的乡里乡亲,有信任依赖他的“病号”,有等着他定期上门看病的老人。
黄月明不仅医技精湛、医德双馨,还很有文艺细胞。他结合农村实际,编写了诸如《村医出诊》《谁家环境好》等与医疗卫生和健康紧密相连的新戏,供村里文宣队排演,寓教于乐,倡导村民崇尚健康向上的生活。
久而久之,村民把他当家门口的“保健医生”,发自内心地说:“希望像黄医生这样的好医生越来越多!”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97年前的第一枪,为何在这里打响
“中国最美森林”有何“凉”方?

中国“黑科技”如何点亮巴黎奥运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当代江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