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质疑“消费苦难”的《逆行人生》戳中你了吗

冯小虎 当代江西
2024-09-27


无论你认为电影是满满正能量也罢,认为它是“消费苦难”也罢,都应该试着跳出电影本身,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社会、对待自己。


作者 | 冯小虎

题图 | 《逆行人生》海报

这个暑期档,电影市场在收获高票房的同时,也争议不断。由徐峥导演的电影《逆行人生》,还未正式上映就饱受质疑,上映后更是被不少网友评价是在“消费苦难”,意外未能挤进暑期档票房前列。
实际上,《逆行人生》的故事结构并不复杂,讲述的是由徐峥扮演的高志垒面临中年再就业危机,在生活重担压肩下,选择成为一名外卖员,从新的起点重新出发,最终在这一“逆行道”中找回曾经丢失的勇气与信念,重新定义人生新方向的故事。
《逆行人生》的剧情听上去是紧紧围绕当下外卖员的生存现状,但为何《逆行人生》会遭到大量的口诛笔伐?它真的是在“消费苦难”吗?

电影《逆行人生》海报。
对个人而言,往往苦难就意味着极大的困难、挫折和变故,是每个人成长之路的必经之点。而“消费苦难”一词,则通常是指将他人苦难的经历当成了自身茶余饭后谈资消遣的一部分或是作为牟利的工具,过度的“消费苦难”既是对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不尊重,也是对苦难的错误引导。
这样看,《逆行人生》被扣上的这顶帽子还真不小,到底为何会出现“消费苦难”这一尖锐的评价?
“富人扮穷人让人恶心”。翻开差评,吐槽最多的莫过于徐峥这一“大老板”却来“体验生活”扮演穷人,扮演完以后再靠着赚底层人民的钱来过自己的逍遥生活,颇有讽刺的意味。这些评论的导向似乎就是在说,富人不可以演穷人,只有真正的“穷人”才有资格拍“穷人”。
其实这一说法显然是有漏洞的,我们所看的绝大部分反映底层生活的电影、电视剧,里面的演员很多可以划到富人行列,如果只是因为他们“富”就对其扮演的人物不认可,则有失公允。按照这个逻辑,岂不是影视作品中的杀人犯也需要杀人犯演?所以说批评演技不好可以理解,但强行给富人贴上不可扮穷的标签大可不必。
“片中的情节只是导演自己的臆想。”这一观点是大众聚焦的另一个重点,诸如“导演真的懂外卖员吗”“片中剧情完全脱离实际”的评论的确不少。那么,这种评论是否有依据呢,其实部分评论者已经“自爆”并没有到影院看过这个电影,仅仅是根据简介和预告片发出“怒吼”,说服力自然不足。
笔者作为一名外卖常客,就自身观影体验来说,电影中像是“不接电话也不听解释的顾客”“拦在最后一公里的宿管阿姨”“平台的催催催”等情节,现实中也会遇到,虽然可能会有戏剧化的处理,但整个片子很少出现违和的情况。从电影幕后也能看到,徐峥带着摄制组全体主创实际去体验送了一段时间的外卖,的确下了一番苦心,这样实地体验后完善的电影不应被“导演根本不懂”这一评价一棍子打死。
“剧情又是奋斗后的合家欢”。批评《逆行人生》剧情千篇一律的自然也不在少数,像是春节档的《热辣滚烫》以及同为暑假档的《抓娃娃》,其实也都是讲述在逆境中靠着努力成长。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的影视作品很少会走“合家欢”路线,无论是《热辣滚烫》的乐莹最后比赛的失利、《抓娃娃》的马继业背离“完美人生”的道路,还是《逆行人生》的高志垒获得了“单王”依然由于经济窘迫搬离了住所。这些不同的走向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观感与思考,而不仅仅是“爽”。
有喜有悲、有舍有得正是人生的常态,奋斗则是让“有得”概率增加的手段,而不是一锤定音的筹码。所以电影适度地阐释苦难、鼓励奋斗也没有那么“不可饶恕”,只要注意“度”和表达的方式,同样也能成为好的作品。

图源电影《逆行人生》官方微博。
当然,《逆行人生》也有缺点,它存在不少瑕疵以及部分经不起推敲的细节,并且也无法完整地体现外卖员的生活百态以及诸多困境。但《逆行人生》还是以自己的方式讲述了属于高志垒也属于广大外卖员的故事,将他们的“苦难”以不过激的表现手法娓娓道来。
故事没有顺风顺水。高志垒从小领导到下岗后找不到工作的巨大反差令人唏嘘,原本他所在的公司若是顺风顺水,高志垒或许就可以安稳干到退休,享受着“有钱人”的亮丽生活。而走向了外卖员这一“逆行路”后,充斥着挑战与挫折,但是他也在其中成长,见到了那些像“追爱骑士”杨大山、“拼命单王”大黑、“为女奔波”的“老抠”等一个个有苦在身但奔波不停的外卖员。这些外卖员的前行路没有顺风顺水,都有着自己的酸甜苦辣,也就显得鲜活而有力。正是因为每个人都不容易,所以走在逆行路的每个人都了不起。
图源电影《逆行人生》官方微博。
道路不是独自前行。高志垒下岗后面临的危机也是中年危机,45岁“高龄”难以再就业,家里因病瘫痪的老人,还在上学的孩子,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让高志垒“压力山大”。迫于压力他成了一名外卖员,这一路既有责任在身,又有着家人逐步的理解与宽慰。电影评论里,不少人说自己就是那个在中年压力下奋斗的“高志垒”,也有人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更加感受到了他们的不易,忍不住在影院中泪目。人生不是一个人的征程,我们在“逆行路”中需要家人的理解支持,同样我们也应对正在“逆行”的家人多一份体谅与鼓励。
结局并非重回巅峰。在影片最后,高志垒并没有“重回巅峰”,但也收获了一次“单王”的荣誉,开发的外卖小程序也得到了高层的肯定,故事的戛然而止带给了我们无尽的遐想。这样的开放式结局就像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路一样,谁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步的走向,但是我们依旧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生有着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可能,通过努力为梦想的实现添加筹码。

电影《逆行人生》剧照。
虽然《逆行人生》的主体是外卖员,但是其影射的群体却不止于外卖员。无论你认为电影是满满正能量也罢,认为它是“消费苦难”也罢,都应该试着跳出电影本身,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社会、对待自己。
对每个职业多一分尊重。据统计,截至2024年,中国外卖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已超过1300万,其中不乏像高志垒这样再就业的人员,他们在风里雨里奔波,还要面对平台的各种规则和“不讲理”的顾客,自然是极不容易。事实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不易”,行业没有高低贵贱,每个行业都可以绽放出不平凡的绚烂,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给予身边人必要的尊重。
对无心之失多一分理解。徐峥在宣传这部电影的时候说:“如果大家看完这部电影,愿意多给外卖员一个好评,我觉得这部电影,就已经照进现实了。”我们在电影中可以看到众多外卖员心酸的画面,很多用户可能只是没接一次电话、填错一个地址、给了一个差评,这会让外卖员心情沮丧甚至导致他们一天乃至数天的努力都白费。
所以当这些外卖员以及生活中的他人出现一些无心之失时,不妨收起那份苛刻,将心比心,对他们多点理解和宽容,因为“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
对漫漫长路多一分坦然。高志垒找不到理想工作就去尝试做外卖员,有疑惑就去请教经理和同事,面临诸多挑战就慢慢摸索门道,在一步步中走过了“千重关”,在逆行中打开了新天地。
生活中我们也可能会像高志垒一样面临重重困境、遭受巨大打击,但是无论如何日子还得过,前方的路还要向前走,我们不妨放弃一些执拗,理解人生风风雨雨是常态,学会坦然接受生命的种种可能。影片中的台词“相信自己,自己值得更好地生活”,或许可以成为我们激励自己前行的箴言。
悦读推荐↘
“天坑”专业如何成了“香饽饽”
走,到最美森林康养步道徒步

警惕“历史的垃圾时间”的叙事陷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当代江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