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历史的垃圾时间”的叙事陷阱

郑伟生 当代江西
2024-09-27

“历史的垃圾时间”论调越是泛滥,我们越是要锤炼在意见洪流中保持清醒的思想定力。与其在自我预设的“垃圾时间”里自怨自艾,不如主动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价值,演绎灿烂人生。


图源视觉中国
近段时间,“历史的垃圾时间”这种论调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蹿红,并引发持续热议。
按照网友的说法,“历史的垃圾时间”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提出,用以形容某一历史时期,社会进程偏离经济规律,个体力量难以扭转局面,社会整体面临难以逆转的失败趋势。
无疑,这一带有煽动性的话语成功地让一些个人际遇不佳的人破了防,他们将个人遭遇的困境归咎于社会的不公,在一番指桑骂槐、生搬硬套后,便妄自断言“我们已经进入了历史的垃圾时间”。
“历史的垃圾时间”论调为何会兴起?这一论调本身在逻辑上是否站得住脚?对于网络热词的井喷现象,我们又应当采取何种态度?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图源behance

01
“历史的垃圾时间”这种论调能传播开来,背后有错综复杂的原因。
新奇论调迷惑了大众的眼球。从“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到“历史的垃圾时间”,这些人为杜撰的“名人金句”,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化身为网友竞相转发的“人间智慧”,其原因在于,虚假信息更具有刺激性和争议性,较真实信息更易捕获公众的注意力。这类言论独具一格的表达方式容易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在情感层面也满足了部分群体“洞悉世间万象”的内心需求。
因此,人们常常不经意间忽略了对言论真实性的考量,转而沉溺于利用这些负面言论对周遭种种不如意的际遇进行归类和批判,而这也进一步造成了加剧了认知的偏差与混乱。
“奋斗无用论”困住了思考。作为怀揣梦想的年轻一代,内心充满对未来的憧憬与奋斗的热情。然而,由于社会经验相对匮乏,自我认知尚未完全清晰,他们在设定人生目标时,容易忽略现实的复杂挑战,掉入理想化的误区当中。当理想在现实面前碰壁时,巨大的心理落差会给他们带来深刻的挫败感。
在此背景下,“历史的垃圾时间”通过外部归因,给他们提供了心理上的自我安慰。其实,从早期的“佛系”,到后来的“躺平”,再到如今的“历史的垃圾时间”,虽说法各异,但核心都指向所谓的“奋斗无用论”。毋庸讳言,“奋斗无意义”这种观念确实被部分青年群体认可甚至追捧,他们借此表达内心不满与困惑的同时,也寻求暂时的精神慰藉和自我认同。
网络乱象助长了谣言传播。在网络上,一些缺乏责任感的媒体和个人,为了博眼球、博流量,往往有意夸大和散布未经证实的信息,这些行为极大地加剧了网络谣言的滋生与蔓延。部分网友在看到此类谣言时,常常也没有核实便直接转发扩散,无形中充当了谣言传播的加速器。
同时,网络信息监管也存在滞后问题。“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跑遍了整个世界”,不实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而相关的监管难以及时有效对其进行全面的追踪处理。此外,“流量至上”的扭曲价值观也在背后推波助澜,促使网络平台在监管时容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加剧了谣言的泛滥态势。
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的截图。
02
“历史的垃圾时间”论调热需要更多冷思考。
首先,就学术严谨性而言,“历史的垃圾时间”这一论断的真实性完全站不住脚。已经有学者指出,在米塞斯的诸多代表作中,均“查无此句”。进一步地,笔者通过广泛检索中国知网、超星等权威学术资源平台,无论是以“篇名”“关键词”还是“全文”进行搜索,均未发现直接论述“历史的垃圾时间”的学术论文。这一现状强烈暗示,该概念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公认的理论基础,其作为学术名词的根基显得尤为薄弱,近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再者,“历史的垃圾时间”这一论断无法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网友常提及的黄巢之乱后的唐代、万历末年之后的明代、甲午之后的清朝等所谓典型的“历史的垃圾时间”,虽表面上看是历史的低谷,实则是思想激荡、时代转型的孕育期,昭示着新秩序与新繁荣的到来。每个历史阶段都是历史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彼此相互交织,共同推动历史演进。将某一时期轻率打上“垃圾时间”的烙印,不仅是对历史整体性的粗暴割裂,更是对历史内在规律的深刻误解。
此外,关于“历史的垃圾时间”的界定标准本身就充满了主观性,无论是基于政治变迁、经济波动还是文化兴衰的考量,都无可避免存在个人立场和视角的局限,这使得关于“历史垃圾时间”的认定无法形成广泛和客观的共识。
最关键的是,“历史的垃圾时间”这一论调不利于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当前,网络上将“历史的垃圾时间”作为万能借口的倾向悄然蔓延,谈及投资必称“历史的垃圾时间,不做任何投资”,谈及工作也是“历史的垃圾时间里不必太努力”,字里行间透露出强烈的无奈感和无助感。
当代青年并非缺乏斗志,而是被一股从“丧”到“佛系”,从“躺平”到“垃圾时间”的亚健康文化模糊了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他们试图通过在所谓的“垃圾时间”里采取“躺平”策略对抗现实压力。可实际上,这种抵抗的姿态非但无法触及问题本质,反而会逐渐侵蚀原有的斗志,最终陷入低质量的工作和生活循环当中,在社会发展中日益边缘化。

图源图虫创意

03
对于“历史的垃圾时间”等网络热词的井喷,我们又应当采取何种态度?
冲破叙事陷阱,保持“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网络亚健康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敏锐洞察并巧妙化解。正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所说,在这样一个破碎而又断裂、充满喧嚣和幻象的世界里,在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的配合下,深刻的思考消失在匆忙和浮躁之中,谎言和极端观点像病毒一样传播,当我们以消费的心态拱手让出独立思考的权利,自知或者不自知地陷入类似“历史的垃圾时间”这样的叙事陷阱时,本属理性的争论将变成情绪性的宣泄甚至是刻意制造的对立,加剧人们的反智、恐惧、愤怒甚至仇恨。
因此,“历史的垃圾时间”论调越是泛滥,我们越是要锤炼在意见洪流中保持清醒的思想定力,学会洞察事物本质及其潜在后果,唯有如此方能抵御消极影响,笃定奋斗目标。
识破偏见迷雾,保持“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视野。当“历史的垃圾时间”成为网络情绪的宣泄口时,我们要警惕少数声音以偏概全,借此抹杀过往、看衰未来。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有“波峰”自然就有“波谷”。我们创造了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奇迹”,这背后是无数人的接续努力。如先辈们在起起落落中选择躺平,今日中国之繁荣或许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与其在自我预设的“垃圾时间”里自怨自艾,不如主动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价值,演绎灿烂人生。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这场水上情歌会缘何弦歌不辍
江西人为何这么爱吃“皮”

古人的“降伏”之道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当代江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