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学第一课”该怎么上

周慧虹 当代江西
2024-09-27


新学期的开学第一课意义不凡,然而,这堂课不应局限在一课,而是一个阶段与过程。所谓“开学”不仅是开始,也是开心、开悟。


作者 | 周慧虹

题图 | 《开学第一课》海报

又是一年开学季,“神兽”归笼正当时。有的同学背起书包,整理无限的向往,期待着与同学老师相逢;也有同学情绪低落,抵触心理强烈,连带着家长也心存忧虑。原来“开学综合征”不止学生有,家长也有。

昨晚黄金时间,央视隆重推出主题节目《开学第一课》,将课堂搬上荧屏,通过镜头带领学生们走进博物馆、大草原、国家公园,现场对话奥运冠军、空降兵、科学家,展现祖国的伟大跨越,点燃了无数青少年探索梦想的热情。

无论欢喜还是焦虑,“开学第一课”的铃声都已敲响。作为一个学期的序曲,“开学第一课”该怎么上?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萍乡市芦溪镇中心学校,同学们在学校里开心合影。图源芦溪教育。


开学第一课,不只现在有,我国古代新生入学就有开学仪式或“开学典礼”。入学礼与成人礼、婚礼、葬礼并称“人生四大礼”。千百年前的开学仪式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四大环节,仪式感满满。

入学四大环节,仪式当中饱含美好寓意。新生入学,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诚如《礼记》所言:“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步入学堂行拜师礼,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表达尊敬师长、勤奋好学之意。净手净心,求的是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朱砂开智,为的是开启智慧,目明心亮。

视频:江西卫视

跨越千年,开学礼传承至今,只不过,“礼”的形式早已大变样。这几天各地开启了花式“开学第一课”,有些学校以奥运精神开启新程,从健儿们的成长故事切入,引导同学们新学期弘扬奥运精神,追求更好的自己;

有些学校满心欢喜迎师生,校长带领老师手持气球在校门口迎接同学们归来,打出“心有阳光,不负韶华”“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的寄语;

有些学校设置入学打卡墙,“新生驾到,统统闪开”“新学期Flag已经立好”,诙谐的文案配上幽默的表情包,一下子吸引水灵灵的孩子们过来拍照打卡。

昨天起,江西各地也开启了丰富多彩的“开学第一课”。在南昌市红谷滩区新龙学校,一场交通安全课生动开讲;在上栗县赤山镇中心小学,一场户外航模课点燃了学生们对星辰大海的向往;在樟树市城区各小学,老兵走进课堂,与学生们一起致敬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新学期的开学第一课意义不凡,然而,这堂课不应局限在一课,而是一个阶段与过程。所谓“开学”不仅是开始,也是开心、开悟。

宜春市文笔峰小学,老师为同学点朱砂。图源宜春发布。

开始容易,开心与开悟却很难。家长及各方又该如何携手上好这堂课?

曾有机构统计过家长们的带娃心病,无非是:孩子不好好走家长规划好的路;家长报很多课外班,孩子依旧成绩不佳;家长手把手教,孩子悟性差……

然而,人生是广袤无垠的旷野,而非一成不变的轨道。孩子需要在更加广阔的维度成长,而不是在规划好的轨道里被安排人生。与其高扬“分数主义”,不如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言传身教成为孩子的榜样,如何在关注和关爱上“双减”,让孩子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这些才是家长需要上的“开学第一课”。

在言传身教上做加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少打压多鼓励,少责备多陪伴,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除了“身正”,更要善于引导。前不久落幕的巴黎奥运会上,年仅21岁的郑钦文多少年如一日坚持终得奥运冠军,“百米飞鱼”潘展乐不服输的劲令人动容,江西健儿徐诗晓在马恩河畔再创历史,蝉联皮筏艇项目奥运冠军……“开学第一课”也应多给孩子们拎出这样的榜样。

在关注关爱中做减法。过度的干预和溺爱只会失去爱的底色,最终适得其反。在关注关爱上做减法,这并不意味着冷漠或者完全忽视,而是在给予孩子关注与关爱时候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在孩子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上下足功夫,在孩子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事情上懂得放手,在一些可以提高孩子能力的事情上积极引导鼓励。家长适当做“减法”,实际上就是在做爱的“加法”。

在内心世界里做乘法。当今家长和孩子的现状,一个是我都是为你好,你要如何如何;另一个是我不要怎样能够怎样。殊不知“都是为你好”是很多人内心深处的伤痛。“都是为你好”的背后,是家长孩子“离心率”太高,双方都无法抵达彼此的内心世界。家长离孩子内心的距离近了,更懂孩子的想法了,才会有有效的沟通,家庭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宜春市宜阳中学班主任与学生拍照打卡。图源宜春发布。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方向取决于选择,未来取决于方向。从过去尊崇礼仪,信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到今天强调素质教育,教育的内涵已在悄然嬗变。

“开学第一课”并非可有可无、可轻可重、可浓可淡,它用特有的仪式感和丰厚的内涵为孩子们今后的爱与行动加冕。那么,未来的“开学第一课”,该怎么上?

从“融”出发。教育无界限,融合有未来。教育界出彩不单是学校和家庭的事,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教育需要各方相互融合,共同发力。各方要尽力防止开学教育忽热忽冷、时好时坏、“有人忙得团团转,有人只是靠边站”等问题,把握关键节点,主动各司其职,注重集思广益,尽力让“开学第一课”明亮而有趣。

以“适”为要。很多开学教育中规中矩,“第一堂课”台上台下“两张皮”的状况并不少见。开学第一课,奉上啥样“礼物”更讨人欢心,更令学生津津有味,不妨多聆听学生及其家长的心声,多做一些基础性的调查,尽可能做到“有求必应”,从而使“开学第一课”更见质效,更利长远。

向“新”而行。有变就有新,新变常相依。都说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孩子们喜欢什么、家长们期待什么,都处于变化当中。既然如此,教育当善“变”,才能如星灿烂、如风自由。给知识穿上新装,以变化引人关注,努力探索更多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断朝新处掘进,才能让孩子们不断收获成长。

高尔基说得好:“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上好“开学第一课”,只“说”不够,还得“行”。

小编说:读者朋友们,早上好!即日起,在评论区留言并将文章转发到朋友圈的粉丝,将有机会获得腾讯VIP会员(月卡)一张(9月3日开奖)。快来评论区聊聊吧!

悦读推荐↘
“研学热”落幕!“研学忧”怎样变成“研学优”?
走!到婺源“吃秋”

“一黛不如一黛”!老剧翻拍如何不“翻车”?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当代江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