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马,谢啦!

蜜三刀 叨叨姐 补壹刀 2018-09-17

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你经常从课本、报纸和电视上看到他的名字,却对他知之甚少。


这个留着大胡子、目光如炬的人,一生劳碌奔波、著述无数。有人敬他,有人怕他,有人尊他为先知,有人批他有硬伤,却很少有人说不知道他。


这个人,就是卡尔·马克思。明天,是他200周年诞辰



在如今金融危机影响犹在、逆全球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马克思的诞辰更具意义,它在提醒世人,路就在脚下。


这条路就是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过时了?


看到这,估计会有人马上搬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他们会说,诞生于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见到资本主义的全貌,更想不到资本主义还会自我修复完善,是在婴儿时期就判了一个人死刑。现在这个人长大了,虽然有不少毛病,但还能通过不断调理维持着。而19世纪开出的那个药方就算有用,也只是针对幼儿急疹那样的儿科病。


是的,没错。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今日之世界远超200年前。在资本主义起源的西方,已很难见到工作超时、雇佣童工的血汗工厂;反而是工会等制度完备,时不时出现通过罢工为劳动者争取权益的场景。更不要提万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生产力大迈进,使得卓别林在《摩登时代》扮演的螺丝工形象不可能再现。



但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阶级矛盾虽然缓解了,但并未根本化解,在很大程度上以新的形式得以呈现。两极分化在全球范围内加剧更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世行数据,1991-2007年,美国的基尼系数从37.58%上升至41.64%。最低收入组(10%)的收入占比从1.79%下降至1.24%,最高收入组(10%)的收入占比则从26.68%上升至30.55%。


收入分配差距悬殊,就会导致低收入者消费力下降,进而造成相对生产过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生产过剩表现为,奶农把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在本世纪则表现为次贷危机,乃至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至今的金融危机最初以次贷危机的面目示人。有人将其归咎于“过于贪婪”“监管不力”等因素,但经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之后会发现,这仍旧是一场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万变不离其宗。倒牛奶和次贷危机虽然相隔近百年,但都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依然没有跳出马克思主义的“五指山”。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成就彼此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分析社会、改革社会的工具,马克思主义依旧屹立不倒,甚至无可取代,他对资本主义的预见性批判也让西方知识分子叹服。


马克思早已断言,资本主义是有根本性缺陷的。哪里有资本主义,哪里就有与其相伴同行的剥削、异化和社会不公,这不会因为资本主义做出适应性调整而改变。对此,马克思开出的药方是消灭资本主义。


关于资本主义将全面崩溃的想法,听上去有些匪夷所思。二战后的许多年里,不少人曾肯定地认为马克思错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很好。而在苏联解体、柏林墙倒塌那一瞬间,马克思主义似乎已经宣告终结。



但看看现在的全球经济,却是马克思曾经描述过的,资本主义这个体制出了大问题。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正在大发展。


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中国就善于打破条条框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理论突破,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可能上面这一连串的话,大家都耳熟能详、倒背如流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一个思想结晶的形成,每一个制度建设的确立,都离不开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总结,摸着石头过河的伟大探索精神,以及最重要的,即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矢志不移。


比如,我们都知道,中国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这八个字可谓说易行难。因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当年的设想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


所以,在苏联刚刚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打击的全球背景下,作为仅存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当时提出搞市场经济所面临的压力绝非现在可以想象。



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积累,不仅让中国前进的速度快起来,让中国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如果说,中国获得民族独立并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在今天依然能被世人尤其是西方提及和重视,也绝离不开中国的“功劳”。


这就好比马克思主义是一棵根系发达、粗壮挺拔的参天之树,中国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最具活力的一个分枝。这个分枝的存在和成长需要借助主干从根系吸取养分。反过来,生机勃勃的分枝又让整棵树看起来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互相成就了彼此。


探索马克思主义无人区


然而,就在中国这样一个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谈及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时不时会遭致个别人的反感。对于他们来说,苏联的解体和现在搞市场经济的中国,实质上都表明了社会主义的失败和资本主义的胜利。


苏联解体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还是斯大林主义的失败?现实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社会主义是一回事吗?对于这样一些问题,他们既没有耐心,也没有能力思考。或者他们并不需要理由,“反正我就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不相信社会主义”。


这些人,明显没有看懂中国发展故事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来自中国的巨型马克思雕像抵达马克思的家乡德国特里尔。


一位学者告诉刀哥,马克思不仅仅是一个意识形态概念,他也是一位对人类社会发展变化做出现实科学分析和预测的伟大思想家。他的意义有点像孔子,孔子教育我们怎么立身行事,马克思告诉我们如何观察世界、改造世界。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很有名的一句话。翻译得通俗点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实践检验真理。


中国走了一些弯路才领悟到这一点。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片面强调“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僵硬照搬理论,吃了大苦头。


4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我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人民当家做主等基本原则,同时不拘泥于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依据国情和世界的形势有所创新。


一晃40年过去,中国的经济总量扩大了225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从155美元跃升至8800美元。14亿人以在一定时空距离上看去像是“齐步走”的方式迈向现代化,这太神奇了。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的高速发展没有伴随这个超大社会政治上的涣散,避免了很多国家在经济增长同时社会矛盾尖锐失控的前车之鉴。中国的经济进步与社会稳定建设长期统筹进行,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结合的成功,也注定同时是整个人类的成就。


中国正走在制度实践的无人区。我们的道路、体制、理论、政策体系等,从全世界看,很多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些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中国在制度探索方面的意义。这也难怪。苏联解体后,资本主义国家掌握了世界的话语权,他们在有意模糊掉中国发展的示范性意义。


然而,随着我们发展的持续成功,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模式产生浓厚兴趣,在一些领域主动借鉴中国的做法。于是,一些西方媒体高调指责中国“输出模式”,还有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高级官员甚至抱怨中国通过文化交流“干涉内政”,他们这样说话也不怕闪了自己的舌头!


全球化在带来很多根本性变化,如果西方的主流精英不能与时俱进,他们只会在一些重要的讨论中不断跑偏。

实事求是说,中国模式确实卓有成效,但我们的前方还有硬仗,硬仗的形式很可能是我们从未见过,也无从通过中外过去的历史经验来了解的。


中国懦弱了不行,冒进了也不行。我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继续稳健前行。


纪念马克思,不是为了忘却的纪念,而是为了再出发。


(感谢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吴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邱海平对本文提供的支持)



往期精彩回顾:


辽宁舰有伴了,中国即将踏入双航母时代


美国在寻找下一个麦卡锡


就是今天,金正恩会文在寅


这个邻居不那么讨人喜欢,咱也得和它处好!


美国“浑水”公司,在中国“摸鱼”记




用苹果的刀客,请在这儿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