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有五只眼睛,几十年来一直在暗处盯着中国
文/叨叨姐
境外,有五只眼睛,几十年来,一直紧盯着中国。这不是在写电影剧本。
“五眼联盟”,听说过吗?这个跨国情报联盟机构是冷战的产物,本该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画上句号,却在后冷战时代找到了一个新“使命”,就是盯防中国。
“五眼联盟”,针对中国的一面越来越不加掩饰。因它而起的事端也日益增多。
特殊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组织呢?
五眼联盟,FIVE EYES,分别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这5个国家。不难看出,它们都是英语系国家,英国及它的前殖民地。组织的基本守则自称是共享情报,并且互不监控。
说说它的特殊性吧。世界上也有一些其他多边情报共享安排,比如北约内部。但即使北约各国间也很难做到分享所有情报,因为国家太多,它们的利益并不是时时都一致的。
五眼之间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5个成员国是有着共同语言、价值观和几十年相互信任的好基友。
五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开始,只有英国和美国。它俩在破解苏联电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分享情报的重要性,决定加强情报方面的协作。1946年3月5日,美英签署信号情报合作多边协议,正式成立情报分享联盟,该协议被称为UKUSA协议。
UKUSA协议为冷战期间的英美合作奠定基础。换句话说,该协议巩固了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
加拿大1948年加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56年加入。后来加入的这3个国家都是英语国家,同时也是英联邦成员,与英国有着相似的政治体制。至此,五眼联盟成立。
在联盟内,每份情报都标有秘密等级,并注明哪个国家拥有阅读权限。比如,一份美国情报机构才能阅读的情报上会盖有“绝密 仅限美国眼睛”的红色印戳,而“五眼”源自于冗长的“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美国 五眼可见”保密级别,有该标记的文件预示着高级别的文件和信息。
70多年里,这一联盟的隐匿性或者说秘密性非常高,以至于1973年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高夫·惠特拉姆都不知道它的创建条约是什么。直到2010年6月,UKUSA协议的全文才由英美政府公布,并首次得到官方认可。
分工
随着时代的发展,UKUSA协议也在不断演进,目前只解密了最初的文本。
根据1946年的原始条约,签约方同意交换以下与外国通讯有关的行动成果:流量收集、通讯文件和设备获取、使用分析、密码分析、解密和转换以及所有获取的与通讯组织、方式、步骤和设备相关的信息。
如今,各国都有专门与“五眼”对接的情报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英国政府通信总部、澳大利亚信息理事会、加拿大通信安全局和新西兰政府通信安全局。
2012年12月加拿大智库“防务与外交事务研究所”发布了一份关于加拿大在“五眼”中作用的报告。该报告指出,“五眼”将全球分为五大区域,每个成员负责一区。
英国监测欧洲、俄罗斯西部、中东北非和中国香港。
美国负责监督中东、中国、俄罗斯、非洲和加勒比地区。
澳大利亚负责南亚和东亚。
新西兰负责南太平洋和东南亚。
加拿大监测的是俄罗斯和中国的内陆,以及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
尽管如此,区域划分并不意味着各方只能将其努力仅限于这些地区,而是它们对某些地区“负有责任”,却没有义务只监测这些地区。况且情报汇总后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评测。
发展至今,五眼联盟不再局限于最初的信号情报合作,合作范围还扩大至人工情报、秘密行动、反间谍、地理空间情报、执法以及金融和交通安全等领域的合作。
比如在海洋领域,五眼监测战略海域的航运交通;在航空航天领域,监测弹道导弹试验、外国卫星部署和空军的相关军事活动。
恐怖组织和武器交易也在五眼联盟的监控范畴,特别是现在它们对五眼成员的威胁与日俱增。五眼收集的情报和数据有助于政策制定,也对日常工作至关重要。这些日常工作,包括跟踪和识别恐怖行动,以及其他非传统威胁的可能来源。
斯诺登曾将“五眼联盟”描述为“超国家情报机构”,表示“它不遵守任何国家的已知法律”。他爆料说,“五眼”的成员一直在监视彼此的公民,并分享各自收集的信息,以绕过禁止监视公民的国家法律。
圈子
这些年,“五眼”成员之间也曾出现过一些紧张局面。去年5月,英国曼切斯特音乐会遭遇自杀炸弹袭击,美国有官员泄露了该事件的调查情况,英国就曾一度停止与美国之间的情报共享。
然而,这样的紧张不宜被夸大。
“五眼”历经70多年,5个成员国说着一样的语言,享有相似的文化、历史与体制,它们一直是铁杆盟友,是以美国为老大的核心朋友圈。
这种基于互信的情报共享具有明显的战略优势,而成员的扩充会弱化这一优势,因此,“五眼”眼下不太可能再吸收新的成员。
这并不妨碍“五眼”成员与其他国家建立双边合作关系。“五眼”之前就曾与丹麦、法国、挪威和荷兰的合作,被称为“九眼联盟”。再加上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典,成为“十四眼联盟”。“十四眼联盟”的更正式名称是欧洲高阶信号情报,其主要任务是协调成员国间的军事信号交换。
美国还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盟国保持着情报共享关系。在中东,美国也正式或非正式地与约旦、沙特、埃及、土耳其等几个国家分享情报,以打击伊斯兰国和其他恐怖组织。
针对
知道了“五眼”的前世今生,我们再看看最近的新闻:“五眼联盟加强合作,对付中国”。
这似乎给人一种误解,那就是“五眼联盟”以前只关注苏联,没中国什么事。显然不是这样。“五眼”作为一个正常的情报交换机制,中国从来都是它情报搜集的主要对象。
对几乎所有国家来说,隐形战线的对抗从来都是各国对外关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双边关系是好是坏,各国都会搜集对方情报,只是活跃程度有所不同。
当两国关系稳定发展时,彼此间的间谍丑闻和矛盾都是闭门解决。如果关系不好,外界就会看到公开的指责、驱逐外交官等摩擦。同时,媒体也会得到一些安全部门的爆料,公开一些对方的情报活动、间谍案件等等。
所以说,改变的不是中国针对西方,或者西方针对中国的情报活动,而是中美关系。
这也说明一点:“五眼联盟”作为冷战产物,本来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但是美国却有意保留并大加利用,因为它便于美国影响核心盟友,尤其是澳大利亚受美国影响至深,在中澳关系上一轮的紧张中,华盛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相较之下,其他国家对美国几乎没有影响力。
据说,为了应对“越来越强硬”的中国外交政策,“五眼”联合日德法等国家经常碰头。一名在过去几个月参加了多次相关会谈的人士说:“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新世界中,突如其来的威权政府正在促进我们之间更紧密的合作,强化我们的情报共享。”
在这一针对中国的跨国联合阵线中,华盛顿和堪培拉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国主要负责中国投资方面的情报协调事务,澳大利亚则致力于抵御中国的政治影响。
澳大利亚政府援引对中国影响力的担忧,公布了反外国渗透法案,收紧对外国游说和政治捐款的规定,同时扩大对叛国和间谍活动的定义。
美国推行了一项名为《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的法律,赋予华盛顿新的权力以阻止某些类型的外国投资。该法案的文本要求特朗普进行“更强有力的国际外联努力”,以说服盟国采取类似的保护措施。
再看看频繁爆出的中国间谍、中国黑客等等诸多事件,其目的很清楚,美国及其盟友就是试图阻挠中国的高科技发展,不想中国继续做大。
舆论干扰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手段,这些舆论在营造中国已经“被冷战”的感觉,想要带偏节奏,让我们疑神疑鬼,自乱阵脚,最后自毁长城。
五眼联盟搜集涉华情报,这是正常情报机构都会做的事情。斯诺登公开的大量文件,就曾涉及“五眼”围绕中国的网络窃听计划,难道那个时候它就开始全面针对中国了。
越是外界纷纷扰扰的时候,我们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清醒,不要跟着西方的瞎咋呼起舞。苏联是怎么倒的,就是跟着美国的节奏,被美国玩死的。
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保持自己的节奏,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切勿被外媒牵制,产生基础性的误判。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特别感谢: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
参考文献:
J. Vitor Tossini, The Five Eyes – The Intelligence Alliance of the Anglosphere,UK Defence Journal, November 14, 2017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