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举米字旗的乱港者,知道英国有多嫌弃你们吗?

补刀客 补壹刀 2019-10-07

执笔/刀贱笑


祸港乱港者们的恋殖心态难以隐藏。过去3个月来,在围堵和冲击港府、警察总部、立法会和中联办等各种示威和暴力场合,越来越多出现了英国国旗或殖民时代港英旗的踪影。


有港媒说,举米字旗或港英旗,“坊间毁誉参半”。不仅建制派,很多温和反对派和大多数市民也都质疑,这代表着对英国殖民时代的眷恋,对港人是种羞辱。


但乱港分子毫不顾忌,他们就是想表达对港英时代的怀念,还眼巴巴地指望大英帝国拉他们一把。


只是现实要让他们失望了。如今的英国早不再是当年的日不落帝国,它正深陷政治、经济甚至国家统一等多重危机自顾不暇。再说了,就算顾得过来,它会真心帮乱港者吗?


1


极端示威者摇旗乞怜,正嫌香港事不够大的路透社、壹周刊等境内外媒体顺势火上浇油。


7月初,路透社推出一则视频,把一个戴眼镜的香港“白发婆婆”王凤瑶塑造成了“英雄”。


王凤瑶今年63岁,据说近年来持续活跃在香港的抗议示威中,2014年“占中”和今年“反修例”她都冲最前线。在现场发生冲突甚至暴力示威者暴力袭警时,她经常一边提醒“废青”们小心,一边“苦劝”警方“香港人不打自己人。”


在示威中,这个“白发婆婆”总是挥舞一面巨大的英国国旗,路透社对此尤为“赞赏”,说这在年龄层普遍较低的示威者中相当显眼。在采访中,王凤瑶直言不讳,说挥舞英国国旗是因怀念英国殖民时代的香港,还说自己站出来是“为了香港的未来”。


一众反对派港媒对王阿婆的“英雄事迹”如获至宝,甚至将她升格为“英国国旗阿婆”,以示“心向大英”。



但王凤瑶等“恋殖派”举米字旗博英国同情,其实早就被打过脸了。


2014年“占中”和2017年“反水客”期间,英国作家迈克尔·坦纳多次在社交媒体发文,谴责香港示威者举着英国国旗壮胆的行为,警告他们“不是英国人,不要举英国国旗”。


迈克尔·坦纳说那些示威者愚昧自私,“别想获得同情,大家只会蔑视他们缺乏自尊的行为……”,还直言“你们不是我们的一份子,我们跟你们没有任何关系,也不想有关系。如果你们可以背叛自己的祖国,有一天你们肯定也会背叛英国。”


恋殖派遭到迈克尔·坦纳这样仗义执言者的批评和不屑,但也确实博得英国至少两方势力的“同情”。这些势力在如今的香港乱局中依然跳得最欢。



一方势力是那些有着所谓“香港情结”的英国人,比如末代港督彭定康等。


这些人往往与香港有过广泛交集或曾在港长期生活,他们对中国有着顽固的意识形态偏见,二三十年前就不愿结束对香港的殖民统治,随后也从未停止借各种机会捣乱,其中包括支持乱港分子。


另一方面是英国政府。衰落的大英帝国至今仍放不下曾经大国的身段,这些年来一直试图把香港这个中国内部事务炒作成国际事务,借此横加干预,以展示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或话语权。干预香港,成了近年历任英国政府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


2


在香港骚乱持续期间,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刊发了一篇署名文章,标题是“英国对香港的责任是什么?”导语自问自答:即使伦敦想在它这块前殖民地与北京的僵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它也缺乏杠杆。


文章提到,依着彭定康们,英国政府早就英国就香港问题对北京采取“进一步行动”了。但事实是,在这轮香港骚乱刚开始时频繁表态后,最近两个月,伦敦基本没啥声音。



刀哥熟悉的一位英国问题学者查了7月以来英国首相府和外交部等主要涉外机构的表态,跟香港有关的大概只有两次。不仅频率降了,语气也大不如前。过去,就算香港没出啥乱子,英国政府也时不时搅和两句,但现在香港乱局持续,它却消停了。


为什么?因为实在顾不上了。英国现在的治理危机比香港严重得多。脱欧等诸多难题主导着英国政治话语,香港问题早被挤到外交事务的边缘去了。



半个多月前,香港大公报发表的一篇社评,标题相当犀利,“请英国拿镜子照照自己吧”。


有关英国当下处境的分析很多,这篇社评做了言简意赅的总结:


英国脱欧成为一盘烂帐,纠缠三年至今未成,国内严重撕裂,且不说苏格兰存在浓厚的独立思潮,好不容易才平息下来的北爱独立火头随时再次燃起。一旦脱欧成真更是噩梦,英国沦为孤家寡人,更需要中国的投资及市场。


大公报社评说,英国“恶心中国人的小动作不断,简直神经分裂。”这话前半句没问题,但后半句可能并不完全准确。


英国人怎么会精神分裂?它一直很清楚地把香港问题、尤其那些祸港乱港者当作工具,在真正触及自身利益时,它会毫无犹豫地撇清干系,绝不受其牵累。


刚刚过去的周末,香港数百名示威者跑到英国驻港总领事馆前请愿,要求英国给予港人英国公民身份和在英居留权,而非目前被视为“二等公民”的“英国国民(海外)护照”。


过去20年来,香港一发生示威抗议,这些港人就提出这个请求,但英国人从来没点过头。这次人群在英国领馆前一聚集,FT中文网、美国之音等媒体就开始为伦敦紧张起来,报道标题大都放在了“港人要求居英权,英国被拖入香港危机”这个点上。


但它们想多了,英国才不会被拖入什么“香港危机”。


英国政府发言人简单一句官话就打发了,说对香港和这些请愿者来说,最好解决办法是“充分尊重中英联合声明所保障的权利和自由”。“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的英文缩写是BNO (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也有人说,其实它就是“Britain say No”的意思。


3


英国没为香港准备一滴眼泪。屡次申请英国公民待遇都被毫无犹豫地拒绝,英国自己当下困难重重,根本无力给予乱港者任何实际支持。这些现实面前,为何还有示威者手里挥舞英国国旗,嘴里说着怀念港英时代,甚至心理还维持着寄托在伦敦身上的幻梦呢?


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部分乱港者并非真地怀念港英,而是借此实现一些个人目的。


比如那些不厌其烦去英国领馆请愿、要求获得英国公民身份的“二等公民”,他们屡遭拒绝,甚至也认清了伦敦只是把香港问题和他们这些人当工具的现实,但还是不死心,想趁香港出乱子再试试。他们不是真怀旧,而是想利用时局,实现移民英国的目的。


还有一些示威者既没这样的自私目的,但也不是真怀旧。他们在示威现场举英国国旗,纯粹是为给港府和北京“上眼药”。


第二种情况,就是有些港人,尤其当下乱局中的一些祸港乱港分子,是真地怀恋港英统治。


美联社在7月份有关香港局势的报道中,难得的说了一段实话:


尽管在英国殖民统治155年中,香港从未享受过民主。港督是由伦敦指派,立法会多数席位也是政治团体指派或遴选,直到1991年才开放部分直选。香港末代港督彭定康直到1997年离任前的最后几年开始推动民主改革。但一些港人心目中的英国,仍然是西方公民自由和法治的灯塔。


英国在香港留下的殖民残渣,至今没得到彻底清除。


不少媒体指出,现在香港从雕塑到学校、街道名称再到法官服饰等,很多都让人想起香港被殖民的历史。



更严峻的是,在外媒和很多港媒的宣传中,都是当年英国给香港留下了独立的司法、完善的公民服务等。而且殖民时期的香港迎来稳定的经济发展,因而成为世界领先的商业中心。而从一开始,内地从政治体制、社会状况等就都是“坏的”,只会“破坏”香港。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至今已经30多年。当英国在回归前给北京百般埋雷的事实早已昭然若揭时,当内地也早已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证明自己能行时,香港的恋殖派们依然闭目塞听,可见香港“去殖民化”的任务该有多么紧迫了。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精彩回顾:


是这个组织,在香港年轻人的心里下毒!


今天抓捕这么多乱港头目,传递出的信号还不够清晰吗?


如果香港真祭出“紧急法”,情况将是这样……


寒心!这些孩子害怕开学,只因爸爸是香港警察


如果它熄灭了,香港将“坠入粉身碎骨的深渊”!


香港乱局,让“一国两制”面临什么样的考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