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梦晗|国际视频博客讲述者跨文化传播中的互文性实践

张梦晗 社会科学杂志 2021-09-21

文章信息

摘要:视频博客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视觉新媒介,成为文化交流的新方式。视频博客讲述者跨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是借助“第一视角”的隐喻让文化交流变成体验他者、理解他者、建立信任与沟通的过程。对于视频博客讲述者来说,内容、形式和立场三个维度的行为决定其能否在观众面前获得认同。就国际视频博客讲述者跨文化传播的主要经验来说,首先,“互惠性理解”是超越文化偏向的有效路径。其次,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只有转入日常交往实践,才可能找到路径。最后,从互文性对话的可能来看,视频博客更利于低语境传播的展开。


作者:张梦晗,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


本文刊于《社会科学》2020年第7期




引 言

历史上,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往有的以通商贸易的方式实现,有的以传教布道的方式进行,有的以战争入侵的形式展开,各类跨文化传播活动总是伴随着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冲突、衰败。在当代,社交媒体的流行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参与式文化的兴起,也为跨文化交流带来了新的契机。视频博客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视觉新媒介,成为文化交流的新方式。无论是凭借田园乡村式图景在YouTube上获得737万粉丝的李子柒,还是一条视频博客动辄两三百万点击量的美国人郭杰瑞(Jerry Kowal),都创造了世界网民可共享的语义单元。

区别于一般的纪录影像,视频博客常常以“第一视角”的隐喻让文化交流变成体验他者、理解他者、增加关注、建立信任与沟通的过程。相对宽松的时长设定可以让视频博客承载更丰富的表意符号。人格化的特征保证了跨文化传播中的亲密感和交流感,有助于理解和认同的产生。开放、沟通、尊重、理解,这其中任何一个关键词都必然是跨文化传播的主要诉求。而视频博客讲述者所提供的文本,正是在互文性对话中将各类文化结构中的表意实践汇聚在了一起。

视频博客也称Vlog(Video-Blog),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以人物特写的视觉元素呈现的非同步、口语化传播形式”。与早期流行于互联网的个人图文博客相比,视频博客保留其开放评论、主客体互动的互联网社交传统,演化出更强调个人视觉叙事和情景体验的新传播形式。视频博客的创作实践发源于社交媒体平台的个人生活体验分享,最开始是一种自我表达式的用户原创内容。但随着短视频行业的推动、头部互联网平台的助力、全球消费市场的刺激以及明星流量的带动,视频博客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在客观上成为跨文化传播的新通道。本研究尝试从国际视频博客讲述者的传播实践出发,以互文性概念为理论关照,以目前全球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轻博客网站Tumblr上围绕跨文化议题讨论而形成的视频博客为分析对象,研究国际视频博客讲述者跨文化传播的独特方式是什么,讲述者“第一视角”的隐喻有哪些。跨文化适应性高的视频日志在立场、内容、形式维度有什么样的共性特征?形成了怎样的互文性对话?具体研究方法为以“culture”为模糊检索关键词,使用Gooseeker和八爪鱼采集器进行网页数据采集,在推送页面、上传页面、分享页面三层网页结构进行数据抓取。抓取的时间段为2019年4月—8月,基于本研究对跨文化传播中互文性的诉求,笔者进一步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与整理,保留粉丝量100万以上的视频博主所发布的视频博客,排除纯游戏解说类视频内容,获得有效视频博客1217条。

 

01

互文性

在当代跨文化传播中的适应性

(一)在文本对话中理解互文性

“互文性”也称为“文本间性”。在辞源上,拉丁语的“intertexto”和后来英语中的“intertexture”是其前身,具有“编织、交织、混合、编制物”等意思,是一个与纺织有关的术语。“互文性”作为一个特殊的文论术语是西方当代文艺思想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文学理论家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提出。其后随罗兰·巴特对文本问题的讨论而广为人知,成为后结构主义符号学、解构主义以及新历史主义等当代文论中的常见概念。跨文化传播中意义的交流是在文本中产生的,更是在对话中编织和滑动的。

克里斯蒂娃主张在文本对话中理解互文性。她认为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打破了结构主义的文本静态观,她说:“使结构主义具有动态维度的是他将‘文学词语’理解为文本平面的交汇而非一个固定的意义,是若干文本间的对话:作者的、接受者(或人物)的、当前或先前文化语境的。”

文本仅存在于与另一个文本(与语境)的联系中。只有在文本间的联系之处亮光才会闪现,照亮前面的和后面的,并把一个特定的文本加入到对话中去。我们强调指出,这一联系是文本(言语)间的对话性联系。这一联系的背后是人物而非事物间的联系。“狂欢化”(the carnivalization)意味着把某一表述同整个文化结构中其余表意实践汇集在了一起。哈贝马斯也指出,主体间性“在交往中产生,在语言符号媒介中巩固,并最终通过文化传统保存”。

(二)解放“多元文化”的异质性

本文引用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不仅仅局限于讨论某一可以进行求证的具体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更关注赋予其意义的各种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的整体性关系。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将“互文性”理论的文本不确定性提高到哲学高度。互文性概念被上升为某一文本与此文本之外的因素之间的关系性特征,德里达用“延异”来描述,即延迟和差异关系,进一步强化了所有表意实践中意义的不确定性。通过书写、延异、散播,同“唯一的词语”抗争,以一种呼唤“他者”、追寻“他者”、倾听“他者语言”以及“回答他者呼唤”的姿态,将语言的异质性解放出来。这一次,应该是“互文性”理论空间走得最远的地方。

过分强调“我们”,只会突出“他者”与“我们”的对立,冻结区域、国家和各种次文化的多样性。呼唤“他者”,承认“他者”的“多元性”,本身就是对“异质性”的解放。推动“文化多样性”意味着支持每个在主流社会和文化规范中处于边缘地位的人保持文化差异的权利。它最大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如何理解、对待文化差异。

(三)“流动的意义”与跨文化的适应

由于“表述”本身是文化结构中各种表意实践的产物,巴赫金将“互文性”的范围扩展到整个历史文化背景,他的“对话理论”(dialogism)、“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复调”(polyphony)等概念进一步把文本话语的阐释同隐含在文本表述中的“他者”,即对话者联系起来。任何表述都隐含着一个对话者,这个对话者不只是“听”,也在以自己的声音影响对方的表述,这种表述“独白”中的自我对话。对话中意义的“流动”为不同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传播中获得“文化适应性”提供可能。费尔德曼等人沿用了达尔文主义的思路,以文化特质为基本单位的文化传递模型阐释了某一文化特质自身的生存适应性。

“互文性”提醒我们,意义持续不断地在我们参与的每一次个人及社会的相互作用中生产出来并得以交流。在当代社会,“流动的意义”还通过各种各样的传媒生产出来,借助新兴技术,通过现代大众媒介生产出来。不断交往的“互文性”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不同文化之间循环起来。


02

基于讲述者视域下的

跨文化对话原则

(一)讲述者“第一视角”的隐喻

视频博客讲述者多采用“第一视角”的方式展开叙事,个人化的叙事方式避免了传统跨文化交流中宣讲式的劝服传播。讲述者会通过模拟对话的情景、传递自然情感的方式与用户对话,建构亲密关系。特写和直接谈话的方式使用最多,特别是当讲述者独自面对镜头时,特写的拍摄手法方便参与者阅读情感表达,利于符号感知。对于跨文化传播来说,这种“坦陈”是获取沟通和信任的重要机遇。视频博客平台鼓励讲述者与用户之间以更自然的方式交流。在讲述者的话语中,类似“和我一起(with me)”的短语常常出现。与短视频点赞、送礼的互动方式相比,视频博客的主客体在思想和观点方面的深度互动多。一来一往的互动留言和评论增强了主客体之间的参与式表达,更具接近性。视频博客重组了社会环境,使人们的经验和行为不再受其所处场地的限制,也不受哪些人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限制。视频博客借助新媒体远程互联,将身处不同环境的人纳入同一片虚拟空间。传统的场景丧失了稳定感、归属感和凝聚力,物质上空间的分隔与断裂被新媒体打破。地理空间的接近不再那么重要,同一时间内在线互联的人们拥有更多的默契和关爱。

(二)在体验“他者”中建构“自我”

讲述者会给予观众新鲜的“他者”生活体验,其内容是普通人不容易完成的,如《同时流浪中国东南西北极,然后视频通话可还行》,带有冒险精神的题材满足了许多观众的“自我想象”。与此相类似,李子柒“山水田园、自给自足”的生活记录,成功唤醒了世界人民对宁静安乐的向往。用户在观看“他者”中可以跳脱和逃避个人日常活动,沉浸于“讲述者”所呈现的视觉符号和话语互动之中。

互文性反映了主体之间的对话互动,是主体间性的表现形式。与主体间性相关联的问题是“他者”(other)的问题。“他者”与“自我”并非文化中心主义视野中简单的二元对立。当主体间性成为全球化的交往理性之后,很容易出现一种理论想象:只要信息足够,主体之间是可以沟通、理解的。主体间性仿佛成了对“一致理解”的事实的描述,而不构成主体间交往的难题。事实并非如此,他者是主体建构自我意义的必备要素。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呼唤将语言的异质性解放出来,通过同“唯一的词语”抗争来“回答他者的呼唤”。他者是构成“我们是谁”的不可或缺的必要部分。正因为此,那些被忽视的底层生活,那些难以到达的世界,那些特殊群体的现状,在讲述者的带领下,值得被看见、被倾听。对话的互文性提醒我们,承认差异,为他者的存在留出空间,并不意味着要占有或同化他者,更多时候是建构自我意义的过程。

(三)互文的形成:私人领域公开化

视频博客促成人们有机会公开地讨论原本属于私人空间的话题,可以不受谴责地观看他人的隐私,当查看的权限被打开之后,戈夫曼所说的“后台”被主动开放。视频博客通过“第一人称”的讲述,不断模糊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边界,满足的是个人对他者隐私窥探的冲动欲望。这种集体围观可以打破公私领域的界限,将个体呈现转变成为群体镜像。在YouTube上获得136万次观看量的视频日志《走进印度千万美元豪宅,印度有钱人生活怎么样?》看起来属于观光旅游题材,实际上是由讲述者带领观众走进位于新德里中心位置的一个上流家庭,通过参观、共餐、提问、街采等方式,简明扼要地回答了印度在医疗、阶级、教育、安全、饮食的现状。语调平稳,措辞中立,在满足用户窥探他者文化的同时,没有损伤纪实影像的拍摄伦理。社交媒体时代公私领域的混杂性提醒我们关注个体化叙事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

(四)立足在“还原”真实中对话

视频博客起源于个人独白视频,最初的记录内容主要是日常生活,如YouTube联合创始人Jawed Karimi以两头大象为背景,拍摄的题为《我在动物园》的作品。此类视频通过真实的“还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讲述者成为观众的一个投影。视频博客的真实记录、无脚本特征具有鲜明的人格化特征,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强的沉浸感和现实扩张感,符合网络新生代在社交原则上的“松圈主义”。建构出一种描绘“理想生活”和“理想自我”的“生活神话”。一些讲述者将自身的跨文化体验直白地表现出来,不刻意使用特效、滤镜、美颜等技术手段修饰,而是“还原”文化交流中的真人真事。也正因为此,视频博客讲述者容易获得信任和支持,也容易成为社群中的意见领袖,通过个人影响力进行跨文化传播。视频博客可以以讲述者为原点,多平台发散,Tumblr、Instagram、哔哩哔哩、小红书这些平台在不同的地域拥有各自的影响力。当然,这些意见领袖中不乏名人明星,他们本身的身份属性注定其能够为传播内容带来高附加值。 

图1 视频博客讲述者“第一视角”的隐喻

 

03

国际视频博客讲述者

跨文化传播的三个维度

对于大多数视频博客讲述者来说,跨文化传播并非其主要诉求,但正是这种流于无形的个人化叙事促使其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于视频博客讲述者来说,内容、形式和立场三个维度的行为决定其能否在观众面前获得认同。

(一)国际视频博客讲述者跨文化传播的内容维度

首先从内容维度来看,视频博客主要涵盖个人日常记录、旅行更新、特殊群体纪实、产品测评。单纯从类型划分上研究,很难把握视频博客受欢迎的关键点。本研究经过对Tumblr上播放超过200万的视频博客进行抽样分析发现,由于大部分视频博客是在全球社交媒体上推送,强调差异性成为要点。幽默、口语化表达的内容更受欢迎,讲述者个人的观众缘也对内容发布起到很大影响。普遍来看,强调差异、结合讲述者优势追踪热点事件的内容普遍点击量高。差异是叙事悬念产生的基础,如《印度不吃牛又不吃猪,肯德基等快餐店卖什么汉堡?》就将平淡的美食话题转化成为有趣的文化体验。再如各国留学生因其天然的地理条件,成为风光类视频博客的主要创作群体,他们用亲身实践展示跨国交流的现状,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媒介。

此外,视频讲述者的真实身份受观众关注,观众常常以此来判断视频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在客观与准确面前,有一类视频日志值得一提,即新闻记者作为讲述者生产视频博客。2018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CGTN推出记者视角的系列视频博客《CGTN博鳌行Vlog》,让用户借助记者们的“第一视角”,了解会议日常和会场内外的情况。这是国内媒体最早运用视频博客报道政治新闻的尝试,在风格上类似传统媒体时代的记者手记。此后,包括CGTN在内的一些媒体在中非合作论坛、APEC会议等重要的国际新闻报道中,不断尝试以视频博客的形式向观众传递新闻。

(二)国际视频博客讲述者跨文化传播的形式维度

其次从形式维度来看,除了前面提到的大多数讲述者采用“第一视角”镜头表达之外,视频博客的时长更灵活,放宽时长提高了素材的包容性,与普通短视频不同,视频博客不单纯通过屏幕特效搞怪媚俗,模板化操作也非常有限。视频博客更强调利用特写、近景镜头拉近传受双方的亲密感,在对话情景中完成传受双方的角色互动,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尊重和认可。

视频博客的技术门槛比短视频高。虽然视频博客的拍摄一般多采用轻便上手的智能手机、微单或运动相机,但结合GoPro、自拍杆、稳定器、收音麦克风、手持云台或无人机等媒体器材拍摄效果会更好,后期风格剪辑中对创作者的思维逻辑也有一定要求。因此普通用户要完成一部画面优质、有传播力的作品仍有一定技术门槛。具备一定的技术门槛看起来将更多的用户挡在创作大门之外,但也避免了低成本量产的工业化拉低视频博客的风格化叙事。视频博客不将背景音乐作为渲染气氛或强化叙事的主要手段,只在必要时采用,大多不借助背景音乐配合夸张的特效。超过82%的视频博客讲述者同时是视频生产者,用户个人生成内容在早期视频博客中占比很高,后来随着商业资本和注意力经济的推动,专业生成机构和小部分政府生产机构才加入其中。

(三)国际视频博客讲述者跨文化传播的立场维度

最后从立场维度来看,由于跨文化传播的特殊性,视频讲述者在语调、用词和整体立场上要十分谨慎。在政治、经济、传播技术、文化心理等多因素的影响下,现实的跨文化传播在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工具性与功利性。这种工具性和功利性落实到具体的传播行为中,更容易被传播对象所警惕。视频博客综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重信息符号,这一视觉媒介的信息方式具有明显的非选择性,一条视频博客内传递的信息不只是讲述者理性选择的信息内容,还存在着诸多作为声音或影像背景的信息。而这些背景信息一并被视频博客无意识地传播。这些被视频博客无意识传播的信息同时带来了风险,它不像印刷时代的传播行为那样受传播主体的控制,而是泥沙聚下,可能给跨文化传播带来激烈的冲突。拂菻坊本来在YouTube等主流社交媒体上粉丝量超百万,但由于牵扯到对中国的不友好言论而被迫停更,之后虽复出,但人气不复从前。在本研究的考察范围内,除了词性使用之外,视频语调对讲述者的立场表达颇有影响。视频博客讲述者在跨文化传播中秉承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准确地描述自己感知的世界,不对自己没有感知到的世界妄下评论,尊重他人的国家主权、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鼓励其他文化的人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并用自己希望得到的态度尊敬他人。


04

“互惠性理解”:

国际视频博客讲述者

跨文化传播的经验

网络新媒体已经开始帮助新时代的“陌生人”跨越文化障碍,参与不同文化影响下的社会生活。它在技术上能够保障不同文化者在文化差异中形成互补性知识,借助不同主体间的对话,新技术削弱了单方面霸权的可能。国际视频博客讲述者在“第一人称”的视角下,努力基于生活事实和文化动态发展进行对话式理解。他们将建立在民族中心主义、意识形态等基础上的刻板印象作为讨论的对象,借助文化观念的互相印证对其进行纠正,在平等而轻松的对话中建构“互惠性理解”,这些做法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首先,“互惠性理解”(reciprocal understanding)是超越文化偏向的有效路径。文化是一种互动性的存在,那么,如何形成建构跨文化传播关系的可能性,这取决于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和方式。“当我们用某种先验的本质给文化贴上标签时,就走上了单面化理解的歧路。”建立在对话与合作中的理解能够超越把他者文化当作知识理解与兴趣满足的局限。坚持对现实文化的共同关怀,才可能在国际用户之间找到产生互文性的对话文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是跨文化交流的前提,而最终目的则是要通过“美美与共”来达到“天下大同”。

其次,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只有转入人的日常交往实践,才有可能找到路径。正是文化的参与者赋予了人、客观事物以及事件以意义。流动成为理解“多元文化”的关键词。“互文性”提醒我们,几乎从来不会存在单一的、固定的、不可更改的意义。跨文化的交流应该从对彼此文化的体验开始。国际视频博客讲述者通过旅行、留学记录丰富多元文化的价值视野,是防止“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的一种方式。一些视频博客讲述者通过采访、观察跨种族群体,向世界网民展示文化交流成功与不成功的因素分别是什么。从互文性产生的条件来看,视频博客的时空特性淡化了各种文化时空观的差异。不同的时间观和空间观一直是造成跨文化交流障碍的一大因素。网络社交媒体的使用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将使用者统一到同一时间框架中。“网络通过改变生活、改变空间和时间等物质基础,构建一个流动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虽然社会组织的网络形式已经存在于其他时空中,新信息技术范式却为其渗透扩张遍及整个社会结构提供了物质基础”。视频博客讲述者利用同一时空框架,将跨文化交流体验变得简单易得,进一步促进用户求知和跨文化交流的热情。

最后,从互文性对话的可能来看,视频博客更利于低语境传播的展开。爱德华·霍尔将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高语境文化在传播的时候,绝大部分信息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或者内化在个体身上,很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本身。而低语境文化正好相反。高语境文化在交往过程中重视“语境”而非“内容”,而个体从早期就学会了准确解释这些“没有被直接编码”的信息。在东方文化悠久的历史沉淀中,大量复杂而严密的成语、谚语、典故、礼仪、习俗都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成为约定俗成的“实然”,唯有长期体验的人才能了解其中含义。相对地,低语境文化对来自其他文化的人要求就没有那么高,如美国文化。它本身就是一种多元文化的混合,历史不长,且在不断的冲突与妥协中转译,最后保留下的必然是具有普遍可接受的文化因素。新媒体高速、广泛的传播诉求使得其偏爱淡化语境、易于掌握、方便传播的低语境文化,也令当代公共话语呈现出“非正式化”趋势。此外,具象传播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显著。视觉非语言符号离人类认知现实的原始本能更近,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信息源的真实属性、本质属性。视频博客重视多感官信息整合的体验,借助具象的共同载体突破文化背景上的障碍。在如今的“读图时代”,视频博客作为一种视觉媒介更容易跨越语言、民族的壁垒。



结 语

不可否认的是,视频博客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成功带动了文化传播的成功。它们的诉求往往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希望借助对话的形式记录世间百态。与官方渠道在国际范围内的叙事相比,其内容获得互文性理解的可能更大,因为不同文化之间对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故事总是抱有天然的抵触和警惕心理。跨文化传播需要这样的媒介,通过讲述者“第一视角”的叙述记录事实、“还原”真实,在体验他者、对话他者的基础上,达成与他者的“互惠性理解”,进而发展自我、丰富自我,最大限度地拓展文化间互文性对话的积极意义。当然,随着视频博客的发展,讲述者的身份构成可能日渐多元化。反映到内容上,就是不仅有单纯的用户生成内容,还有专业用户生成内容的加入。但对话与更新是文化的活力之源,要想在媒体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代不落窠臼,仅仅依靠商业力量的维持是不够的,真诚地看见、关怀多元世界将成为未来新媒体浪潮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推荐阅读

《社会科学》往期目录


《社会科学》往期摘要


旭光|论“审美”的七种境界——关于审美的有限多样性与超越性


曾祥敏 戴锦镕|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反转、舆论生成机制和治理路径探究——基于2014—2020年典型反转新闻事件的定性比较分析研究


全 燕|从独白到复调:超越国家叙事的对外传播话语想象


樊小玲|想象到知识:公共空间话语进路与知识图谱中的“中国”


梁凯音 刘立华|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


陈 龙|战略竞争框架下的美国遏华国际传播策略探析



《社会科学》杂志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微信号:shehuikexuezazhi

理论创新  学术争鸣  战略视野  现实思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