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一的标准,割裂的专利,Fortress们的生意经

黄小莺 企业专利观察 2022-11-02

作者:黄莺



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这句不知出处何方的“至理名言”,可以说影响了中国几代知识产权人。大家都不想做三流企业,都想往上做一流企业。可是当有一些中国企业“被认为”已经依靠标准站在山巅之时,才发现,一山更有一山高,在西方世界制定的知识产权游戏规则面前,现实远远比理想更残酷。

原以为掌握了标准就掌握了世界,实际上这只是为你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一扇门而已,在这个制定“规则”的世界里,掌握“标准”或许只是让你有资格拥有一张能够坐在“骑士圆桌”旁的坐票。

正如美国科技政策排名第一的智库在报告《绘制国际5G全景图及对美国战略和政策的影响》中提到的:

整个无线生态系统中,美国和美国的技术公司受益于多年的全球技术标准。

就像美国通过全球推行“美元”享受“铸币税”,在向全球推行美国技术标准时,同样享受了“专利税”。

而这套“专利税”到底该怎么收,“规则”基本上还是掌握在历史上曾经的强者手中。典型如高通,特立独行的“高通税”虽屡受诟病,但凭借强大的美国后盾支持,依然稳坐神坛。

高通以外的其他权利人,其实也都一直跃跃欲试,希望重新制定世界的专利许可规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一方面,中国华为、中兴等企业依靠掌握的标准站起来了,而且身份也在变化,从实施人向权利人角色的转变,但是像华为推出的2.5美元cap的5G费率,显然是这些西方既得利益者不想看到的,因为这很有可能影响到其未来的专利许可费标准和最终收益;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工厂的的角色在美国打压下并没有减弱,而是增强了,这就会让西方权利人更加觊觎中国这个充满了实施人的市场,中国俨然更像他们的“提款机”。

那权利人如何才能从实施人的“提款机”中提出更多的钱?

这或许是当今全球专利界争议最多、最有价值以及最核心的问题,所有的矛盾、冲突都可以溯源到此。

站在权利人的角度,可能会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是抓大放小,聚焦主业。

全球每年的专利许可市场的总容量比较固定,权利人能收到绝大部分费用的主要集中在智能终端行业。

虽然5G的到来,将这一许可领域给出了无限的遐想,但是除了智能终端行业外,新兴行业的能够真正理解要付费的学习曲线还很长,像汽车专利池Avanci是走在前面的先锋,但也只走出的第一步。

所以像诺基亚这种老牌权利人,对趋势看得很清楚。去年底,诺基亚公司技术总裁珍妮·卢坎德(Jenni Lukander)在回答彭博记者有关诺基亚专利许可业务的问题时表示诺基亚正在寻求将智能手机授权业务扩展到物联网(Iot),但是在传统手机行业的谈判方式,似乎在物联网行业不再奏效。

而诺基亚的专利许可业务占据了其公司利润的40%以上。近年来,诺基亚的专利许可业务的每年营收都保持在10亿欧元以上。

所以在新市场还有待开发的情况下,保住每年4000亿元美元左右的智能手机市场的许可费收入的基本盘,是诺基亚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在对OPPO的诉讼上,诺基亚用力比与戴姆勒之战要大、要狠,也符合情理。

二是突破天花板,改弦更张。

与2G/3G时代数量有限权利人相比,到了4G/5G时代,拥有SEP的权利人一下暴增到几百家,而智能手机行业许可费计算,常用的是法院裁定的“自上而下top-down”法,这对整个行业限定了一个许可费总量的top值,也就是一个天花板。

权利人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收取许可费,像5G技术高通3.25%,爱立信2-5美元,诺基亚3欧元,华为2.5美元,再加上其他未公开企业的,加载一起不能超过智能手机销售的某一比例(top)。

但毕竟“僧多粥少”,这使得传统权利人的利益随着不断扩大的SEP持有人,存在被稀释的可能。所以突破top-down的限制,寻求更大的机会,是权利人阵营希望达到的状态。

而由于top的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一些权利人为了能收到更多的钱,并不希望把一些门类的专利放到无线通信这个有个top帽子的大框架下,而是另起炉灶,避开top的限制。例如,在历史上,比无线通信技术形成更早的音视频编解码专利,现在延续了以不同专利池的方式存在。而多种专利池的堆叠费率是否会过重等问题,实际上中国研究的并不多。

三是化整为零 ,集腋成裘。

从权利人的角度,如果想利益最大化,通过更多分散的实体分别去收费,其收费总和会显著增多,这一点在欧盟对于专利池的研究中,也特别提到了一种叫“古诺效应”

1838年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提出的“古诺效应”(Cournot Effect),这是一个研究市场中“双寡头”竞争的模型,也可以推广到三个和三个以上。
“古诺效应”在技术复杂的行业中尤其重要,在这些行业中,需要获得大量不同的技术才能生产出最终产品。如果一家公司需要获得十项技术,如果每项技术都由不同的专利所有者控制,那么它必须支付的总专利使用费将比它们都属于一个参与者的情况要高。
因此,人们可以计算出当市场结构相对于同一公司拥有的所有互补专利变得更加分散时,获得一组完美互补专利的总价格的百分比增长。在简单的零成本线性需求下, 5个专利所有者的专利使用费增加了66.7%。拥有20个所有者,相对于专利的垄断所有权,版税将增加90.5%。

或许正是基于这一原理,Fortress的“专利聚合”的模式正在谋求用更多的实体去诉讼,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而这也正是Intel和苹果要对Fortress提出反垄断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在研究Fortress时,碰到一个非常适合的例子,属于Fotress投资支持的实体,在实际运行中,完美的符合了以上三点,诠释了权利人当下是如何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加许可费的。

2018年12月,Fortress与VoiceAge达成了“战略交易”,根据双方交易显示,VoiceAge将其增强语音服务(EVS)的专利授权给Fortress的子公司VoiceAge EVS,这笔交易旨在推动VoiceAge的专利资产实现多样化的战略目标。而在此之前,与VoiceAge开展合作的是另外一家非常著名的NPE——Acacia Research的子公司Saint Lawrence Communations。

而之所以能够同时引起美国两大专利运营机构青睐的VoiceAge的核心技术正是EVS。在正式了解EVS这项技术和各家许可之前,先看看VoiceAge自2014年之后的表现,其凭借EVS的标准专利起诉了不少企业。

据统计,以Saint Lawrence专利作为主张进行起诉的对象就包括了苹果、AT&T、HTC、三星、中兴、索尼和Verizon、LG等数十家企业,华为也成为被告。此后,相关专利被一个来自德克萨斯州的NPE带入了中国,并在上海和南京起诉了一批手机企业,据RPX的信息显示,被诉的企业包括了OPPO、TCL、小米和vivo。

可以看出,小小的一个看似并不起眼的EVS,已经将当今世界几乎主流科技企业告了一个遍。那这个EVS到底是什么?其专利为何如此重要?VoiceAge到底又是何方神圣有如此实力?这个领域为何会刚好符合上述三点内容?

我们在下一篇,好好的扒一扒这个EVS背后的故事,看一看和算一算,这EVS的费率是否是FRAND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