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亚洲最大地下五线交汇市政综合体主体结构建成

建成通车的光谷鲁磨路通道

9月1日,武汉光谷鲁磨路通道建成通车,这标志着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集轨道交通工程、市政工程、公共空间于一体的5线交汇地下市政工程——武汉轨道交通光谷广场综合体主体结构全部建成。

武汉光谷广场综合体全景

武汉轨道交通光谷综合体直径达200米,总建筑面积约14.6万平方米,相当于21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圆盘区的主体结构设计为3层立体交叉,最大开挖深度34米,相当于在地下空间建起了11层的高楼。整个工程土方开挖量达180万立方米,相当于20个标准地铁站的土方量。该工程于2014年12月开工建设。

武汉光谷广场综合体建设中的情景

据担负光谷综合体圆盘中心及南北区域下穿隧道施工任务的中铁十一局一公司项目负责人梁水斌介绍,项目上场后克服渣土外运难、管线迁改难以及桩基、结构施工难等几大难题,于2015年2月4日完成首根桩基灌注,2017年8月25日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保证了工程安全有序推进。

运用BIM技术,对主体结构工程立体模拟演示

该项目在施工中有多项工艺工法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在拆除混凝土临时结构支撑梁时,因方量大和拆除难度大,传统的拆除方式不能满足现场工期等要求,他们创造性地采用孔内高段位、孔外低段位的微差延期起爆技术,采用毫秒级双雷管传爆,不仅节约工期6个月,而且确保了圆盘区周边建筑和往来行人车辆“安然无恙”。 此外,由于光谷综合体结构立体交叉、空间层次复杂,每个角度看到的车站轮廓都不尽相同,施工图出图量至少是一般地铁站的4倍且精度难以保证。对此,建设者们采用BIM三维建模技术,对异形复杂结构工程的各项参数进行综合处理,将传统的相对零散的平面设计图变为模块化、模型化、立体化、可视化的3D模型图,既确保了施工精度,又提高了施工效率。

武汉光谷广场综合体夜景

 该工程建成后,广场下方的地下空间日均人流量可达40万人次,将有效缓解光谷转盘的交通压力,并通过综合体地下空间作为纽带,实现周边地块商业互通,提升商业人流的便捷性;同时也为今后城市地下交通枢纽综合体设计及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




文图: 金 伟  杨龙凤 张胜学

编辑:张   婕


推荐阅读


 世界领先,他们集齐了高铁桥梁运架施工最新装备

 什么是智慧工地?他们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中铁十一局领导班子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 

 “利奇马”来袭,中铁十一局众志成城“战台风”

 七夕,谁说工地上没有浪漫的爱情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