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财政研究》何炜:公共服务提供对劳动力流入地选择的影响——基于异质性劳动力视角

何 炜 财政研究 2023-03-12


公共服务提供对劳动力流入地选择的影响

——基于异质性劳动力视角


何 炜




内容简介


根据“用脚投票”理论,劳动力会向公共服务提供更优越的地区迁移。然而,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劳动力流入地选择无法体现对较高公共服务提供水平的偏好。本文基于异质性劳动力视角,研究流入地公共服务提供水平对劳动力流入地选择的影响。理论方面,对中国不同受教育水平劳动力的个体特征和流入地适用政策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经验性异质性劳动力获得公共服务能力的差别进行总结,并基于此提出流入地公共服务提供对异质性效用影响存在差异的假说。实证方面,选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与条件Logit模型相结合,在构造劳动力流动“反事实”框架的基础上,分析公共服务提供水平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入地选择影响的差异。进一步地,对流入地公共服务支出进行细分,并分析就业身份对劳动力“用脚投票”的影响研究表明,异质性劳动力对流入地公共服务提供的效用评价存在显著差别,中国劳动力“用脚投票”存在群体分化。流入地较高的公共服务支出能够显著提高高教育水平劳动力流入的概率,但对低教育水平劳动力的影响不显著。在流入地社会性支出的三个维度中,教育支出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入地选择的影响差异最为显著,较高的教育支出能够显著提升高教育水平劳动力流入该城市的概率,但对低教育水平劳动力的影响不显著;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对高、低教育水平劳动力流入地选择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医疗卫生支出对高、低教育水平劳动力流入地选择均不存在显著影响。就业身份对劳动力“用脚投票”的影响分析表明,是否正规就业对劳动力的流入地公共服务偏好有重要影响公共服务的可得性差异可能中国“用脚投票”群体分化的重要原因。如何更好地利用公共服务促进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促进人力资本在地区间合理配置不仅关系到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还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研究结论具有如下启示:首先,在运用公共服务提供引导劳动力流动时,需要以劳动力需求为导向对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进行有差别的引导,以提高政策针对性。其次,公共服务提供水平的提高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具有正向影响,政府能够利用公共服务提供对劳动力流动,特别是人才流动进行合理引导和配置。最后,就业身份关系到劳动力获得流入地公共服务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其对流入地公共服务提供的偏好。若要充分发挥流入地公共服务提供对低教育水平劳动力流动的引导作用,必须继续完善居住证制度,根据异质性劳动力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论文框架概览
点击看大图




作者简介:

何炜,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后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全文刊发《财政研究》2020年第3期


----------






往期推荐

·赵德昭:地方财政配置能力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门槛效应研究

·王鸿儒等: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能否提高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

·余锦亮等:人口增长、生产效率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 ——理论及来自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

策划:邢    丽      

采编:于婧华     周广帅(实习)

(封面图片来源:https://www.fotor.com.cn)


                      


点击“阅读原文”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