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脚踝扭了用冰敷,是“良药”还是“毒剂”?


37年前,业界权威提出“冰敷能加速愈合”;37年后,他又提出“冰敷会延缓愈合”。这是自己打脸,还是知识的更新?


编译:燕小六
来源:医学界外科频道


踝关节扭伤几乎是骨科急诊最常遇到的情况。针对这一损伤的紧急处理措施,“大米原则”(RICE)几成经典。


1978年,Gabe Mirkin在其撰写的《运动医学》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并称之为“运动损伤治疗的标准推荐”。



风行37个年头以来,医学界对于“大米原则”,却争议不断。


2013年,美国运动伤害防护师协会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指出,支持“扭伤用大米原则治疗”的证据很“稀疏”。


2015年3月,一篇名为“为什么冰敷会延缓恢复”(Why Ice Delays Recovery)的文章,引起一片哗然。原因一:它提出冰敷会切断血液供给,从而延缓伤愈。原因二:撰写这篇文章的,正是37年前出书宣扬“大米原则”的Gabe Mirkin本人。


医学就是这样,经常让人感叹:“又自己打脸?逗我玩呢!”


但在医学界,“冰敷有用”和“冰敷无效”,都有一批拥蹙,其中不少是业界大拿。兼听则明。我们整合了一线医生的多种建议,希望给读者一些启发。


“冰敷有效”派:美国两大骨科相关学会都支持


郑重提示!“大米原则”可不是我们吃的大米饭!RICE说的是:休息(rest)、冷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休息(rest):立即停止运动,就势倒下,不让受伤部位负重,避免进一步损伤。


冷敷(ice):在最疼的地方冰敷,每次20—30分钟,在24小时内需要2—3小时敷一次,每天 3 次以上。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敷在患处,可用湿毛巾包裹冰块,以免冻伤。冰敷可以刺激血管收缩,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抑制肿胀——这是“大米原则”的核心措施。


加压包扎(compression):使用弹性绷带包裹受伤的踝关节,适当加压、实现制动,以减轻肿胀。加压不能过度,否则会加重包裹处以远肢体的肿胀、缺血。


抬高患肢(elevation):抬高患肢,高过心脏位置,增加静脉和淋巴回流,减少内部出血或损伤部位的组织液渗出,有利于减轻肿胀。


目前,有很多医疗人员支持用冰敷。


官方代表:美国骨科医师学会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个人代表: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骨科助理教授、运动医学部联合主席James Gladstone十分支持冰敷。就治疗方面,尤其是急性运动损伤,冰能镇痛,通过限制血管张力、减少肿胀。如果冰敷能充分地减少膨胀,受伤关节或许可以更早地活动起来。任何时候,任何职业运动员(足球运动员、橄榄球运动员)发生足踝扭伤时,第一件事就是在受伤部位敷冰袋。


个人代表:加利福尼亚大学骨科临床助理教授Andrew Hsu 会向踝关节扭伤的患者推荐这个方法,一般是持续3到4天,每天2—3小时。但他会强调“方法论”。如不要直接把冰放在伤处,应该在冰块和皮肤之间有棉织物隔离;为防冻伤,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


“冰敷无效”派


2013年发表于美国运动医学期刊的一项研究,探讨了20岁男性棒球员在做完训练之后,针对受伤处进行冰敷的效用探讨。研究通过抽血检验,发现CK-MB和Myoglobin有显著上升。这两个生化指标是临床上快速侦测肌肉组织伤害的“信号。


另一项研究发现,将冰敷放在运动后的组织上,能减缓发炎反应,让血流量在发炎组织上大幅度下降。但收缩后的血管不会因为冰块的移开而再度恢复血流;或血流恢复有进行,但不如预期。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抑制发炎能加速愈合吗?


悲催的是,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发炎细胞有助于组织的修复。2001年,Nature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在发炎反应进行时,会分泌一种叫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类胰岛素生长激素)。这一激素是组织修复的重要指征。而冰敷会造成巨噬细胞分泌IGF-1的能力被抑制。


此外,还有研究证明,冰敷对肌肉来恢复是相对没效果的。而韧带来说,则会导致恢复效果反而下降。


第三派:我们更信“警察原则”


2011年9月7日,《英国运动医学医学杂志》(BJSM)在线发表一篇文章“PRICE needs updating, should we call the POLICE?”,首次提出了“警察原则”(POLICE)。


“警察原则”意指:保护(protect),适当负重(optimal loading),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该原则区别于“大米原则”的一大不同是,非常强调早期活动,即适当负重。研究发现,单纯休息对机体可能是一种损伤。用合理的负荷刺激来代替休息,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对现代康复理念的一种更新。


“警察原则”一般推荐:


第一阶段:伤后1 周内遵循“大米原则”,休息、保护踝关节、减轻肿胀;


第二阶段;伤后第 2—3 周,逐渐恢复关节活动度、力量和柔韧性;


第三阶段:接下来几周至几个月内,逐渐开始恢复运动,从不需要扭转踝关节的运动开始,最终恢复体育运动。


同时,还有一些学者,用“大肉原则”(MEAT)来对抗“大米原则”。


所谓“大肉原则”,是指适度活动(movement),增强运动(exercise),慎用止痛剂(analgesic),以及合理治疗(treatment)。


适度活动(movement):渐次增强、适当限度的活动可以避免恢复过程产生过多的疤痕组织,增加血流量,促进恢复。这是用动态取代静态的恢复观念,如今深受业界认可。


增强运动(exercise):渐次恢复运动,强度增加。此时需要运动治疗师等开“运动处方”,患者要积极参与处方的制定,和治疗师讨论如何针对受伤部位进行更强化的运动。


慎用止痛剂(analgesic):选用止痛剂要格外谨慎。研究指出每一种止痛剂都有其不利于恢复的一面。


合理治疗(treatment):请教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总地来说,无论是“大米原则”的支持者或反对者,他们都同意,每一个患者的个体不同,在治疗踝关节扭伤时,也应该遵从个体化原则。且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目的与价值,要视整体的情况与时机。若患者无法获得专业医疗治疗,那在此之前,按“大米原则”进行处置,对于伤后恢复是有积极作用的。


更多阅读:

真相:冰敷能帮助肌肉恢复?
损伤后使用冷疗是否已经过时?
最佳负荷—从PRICE到POLICE的必由之路
软组织损伤处理的新原则:PEACE & LOVE
讲座通知丨倪国新:软组织损伤康复中冷疗应用的再思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