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款复方儿童感冒药,你还在用吗

健康42195米 2024-04-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怡禾健康 Author 张 睿


在新冠政策放开前,我利用空闲时间在门诊做了个简易版问卷调查,收集了103位家长的反馈。


其中将近45%(46位)家长选择自行买药;将近20%(21位)选择优先就医;将近35%(36位)选择不口服药物,先行观察。


有近乎一半的家长选择了自行买药


那常见的儿童感冒药真的可靠吗?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我们的主角——也是极容易被买到、并且应用最广泛的的复方感冒药之一——小儿氨酚黄那敏



小儿氨酚黄那敏

为何成「标配」感冒药?


因为该药物含有着多种功能性成分,“治”各种感冒症状。


按照该药物的说明书观点,对于感冒的发热、头痛、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缓解会有很好的效果,通俗点可以理解为“大包揽式”处理方式


因此,每当家长带着感冒的孩子去就医,它就不知不觉成了「标配」感冒药。



小儿氨酚黄那敏

如何「大包揽式」处理感冒?


先看看小儿氨酚黄那敏的说明书:

来源:用药助手


根据说明书上的内容,可以看到小儿氨酚黄那敏包含成分不止一种,是我们常说的“复方感冒药”,其各种功能成分如下:


对乙酰氨基酚

是儿童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可缓解发热、头疼等症状;


马来酸氯苯那敏

属抗组胺药,能减轻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人工牛黄

中药成分。



小儿氨酚黄那敏

有什么风险?


说到风险,我们来设想两个场景:

A宝感冒了,只出现流涕、打喷嚏症状,想吃感冒药来缓解鼻部症状(对应的功能成分为马来酸氯苯那敏)。

点 评

首先该药物(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于感冒的鼻部症状缺乏充分证据支持,使用之后还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镇静、反常性兴奋、呼吸抑制或者是幻觉。


其次,孩子并没有出现发热,那么药物里面的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就会被过度使用


B宝感冒了,出现了发热、流涕症状,妈妈去药店买了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药,店员同时给推荐了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说搭配使用效果好,妈妈也没犹豫,回家就都给宝宝口服了,热是很快退了。

点 评

这个过程中,感冒药和退烧药中都包含解热镇痛类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而这种退热成分在同一时间被二次使用,存在着药物过量风险,该药物过量容易引起肝损伤,严重的会造成肝衰竭。


上面两个场景中,可以看到:对于缓解鼻部症状,小儿氨酚黄那敏的有效性并不明确;而对于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容易出现过量用药,都是得不偿失的。



家长给孩子买药

要注意什么?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属于复方感冒药,也是非处方药,购买渠道虽便捷,但是不建议自行购买使用


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21年发过公告,不建议家长或监护人自行给2岁以下婴幼儿使用本品。

来源:https://www.nmpa.gov.cn/



孩子多大

能吃复方感冒药?


小儿氨酚黄那敏属于复方感冒药,而很多欧美国家都表示:不建议6岁以下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FDA更是建议2岁以下儿童禁用

来源:fda.gov


UpToDate临床顾问甚至建议6~12岁的孩子都应该避免使用。

来源:UpToDate


有的家长可能就有疑惑了,如果发热,随之伴有流涕、打喷嚏、头痛等不适同时出现症状,是不是就可以用「大包揽」式感冒药来缓解症状


其实不然,说三点原因:


 用药剂量难把握

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缓解头痛发热症状,是安全的,但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时,不易精准计算用量,可能会出现用量不足导致退热效果不佳,或者药物口服过量,会有肝损伤风险;


 有不良反应风险

马来酸氯苯那敏是第一代的抗组胺药,也称扑尔敏。有的医生可能会用它来缓解流鼻涕、鼻塞问题,但效果并不明确,而且还可能产生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不建议使用;


 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人工牛黄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无数据支持。




已经吃了怎么办?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从成分安全性来说,说到底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药品制剂,而非毒品,切莫过于恐慌。


如果已经吃了好几次,但每次都遵照说明使用,没有超过最大剂量,过程中没有嗜睡或其他不适症状,不用过于焦虑。


但总归是药物,还是要经过肝肾代谢的,下次不要再吃就好。



感冒只能硬抗吗?


病毒感染所致的普通感冒,大都是自限性的,一般在5-7天之后基本可以进入缓解期。


俗话说:

感冒治疗7天好,不治疗就1周会好。


当然,不使用药物治疗,不等于不进行干预。我们可以通过合适的药物或生活护理方式,来增加宝宝的舒适性:


针对发热、咽痛

合理地使用布洛芬(6月龄以上)或对乙酰氨基酚(3月龄以上);


针对流涕、打喷嚏

可以使用盐水滴鼻、喷鼻或冲洗;


针对咳嗽

可通过经口补液、口服2-5ml的蜂蜜(大于1岁的儿童)或者硬糖(无误吸风险的儿童)来缓解症状。


同时需注意多休息,保持充足睡眠、勤通风、注意手卫生,必要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如患儿出现:

  • 发热超过72小时无好转迹象

  • 热退之后状态不佳

  • 无发热安静状态下一分钟呼吸次数增快(0-1岁>50次/分,1-5岁>40次/分)

  • 呼吸困难(吸气时肋骨间或胸廓下方的皮肤和肌肉呈凹陷状态)等情况


有以上情况,应立即就医。



医学校对:儿科林汉炼医生

责任编辑:何杏滢




更多:

1.CDC刚刚批准了新版疫苗,四个问题

2.薛之谦因流感取消成都演唱会,你知道怎么预防和治疗它吗

3.流感疫苗,要打3价的还是4价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