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除了喊“郑州挺住”,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王旭的王 王biubiu 2021-10-25


吴亦凡的大瓜还没吃完,一场声势浩大的特大暴雨就降临郑州,也把大家拉回到自然灾害的紧迫和现实之中。


从昨天晚上开始,我的朋友圈就被郑州洪水刷屏,到处都是一片泽国的图片和视频,以及妇女儿童哭喊求救,尤其是地铁车厢里水没过乘客胸前的一幕,给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让人忍不住想起那些美国人拍的救援大片,谁能想到这一幕会发生在现实之中。


这次的雨太大了,大到什么程度呢,17日20时-20日20时,这三天的过程降雨量达到了617.1mm。小时降水、单日降水均已突破自1951年郑州建站以来60年的历史记录。


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8mm,相当于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



每一次灾难来临的时候,从媒体的角度,总要去反思,去寻找问题所在,去定义这到底是人祸还是天灾。


平心而论,这次的郑州大洪水,基本上属于天灾,就这个降雨量,无论放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城市,无论它的基建有多好,排水有多强,都免不了被淹的命运。最近一段时间,欧洲多国遭遇洪水侵袭而损失惨重,以向来以基建完善著名的德国,一样多个城市被摧毁,一个600多人的村镇,多达70多人失踪,全国累计20000多户人家断电。


这就不得不反思一点,从工业革命以来的260多年来,人类这个无法无天的物种,以涸泽而渔的姿态,对地球进行透支性消耗,如今无论是传染病、气候变暖以及各种极端自然灾害,都是对人类无情的报复,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最好笑的是,前几天还有人在德国洪灾的新闻后面留言,说这下德国人设崩塌啦,青岛下水道油包纸的谣言,终于在他们老家被戳破。我始终觉得,幸灾乐祸是人性中最卑劣的东西,照这些人的逻辑,是不是青岛来一场大水,才能更好地印证他们的德国完蛋理论呢?


当然关于中国城市排水的讨论和争议,一度是新浪微博的热点,其根源在于,曾经有那么几年,中国的大城市总是遇到水灾,有人就引用雨果的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其实他的本意并非如此,那是文学作品语境下的衍生含义,结果被国人盗用,以批评中国城建问题。而如今这个争议,再度被人拿出来嘲讽,可见舆论撕裂之严重。



还记得著名的北京721特大暴雨吧,今天是7周年,时间过得太快了,不但没有带走曾经的痛苦回忆,但是有些悲剧依然在上演。当年的最大降水量是460mm,整个城市陷入到一种手足无措的慌乱之中。那天晚上79人永远离开我们,最著名的是离我报社最近的广渠门桥下,车主丁志健淹死在自己的车里,而她那视死如归死命要冲进水里寻找老公的妻子,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悲壮。


此后的每一年,北京市政府在汛期来临的时候,都会发布灾害预警,情况危急的情况下,会要求错峰上下班,或者居家办公,学生停课。那一场灾难带来的,是后来人的反思,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感。


说到这次郑州大暴雨,从17号下到了20号,央视已经在天气预报中明确预警,会有大雨大暴雨,郑州当地的气象局,是否发布过相关的灾害预警?是否对可能发生的灾害有一个预判?如果发布过了相关的预警,为什么很多人还会被困在地铁里,商场里,以及自己的机动车里动弹不得?


北京对于721特大暴雨的反思,以及经验教训,为什么没有在其他城市得以推广,尤其是自古以来就是黄泛区的郑州,本来就应该是这堂危机教育课的主力,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毫无防范之下的被动挨打。



人定胜不了天,但是我们有智慧,让灾害损失降到最大,这是不是很难呢?天灾固然是天灾,但是到底有多少人祸,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吧?

就在全郑州都在齐心协力抗洪抢险的时候,郑州发布发了这么一条信息,真是让人生理心理都倍感不适。



更不要说,被困郑州东站的交响乐团,还有心情让孩子们演奏《歌唱祖国》和《我和我的祖国》,乘客一个个饥寒交迫惊魂未定,这种让人迷惑的操作,您觉得合适吗?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一场灾难总是覆盖另一场灾难,一场苦难遗忘另一场苦难,那么痛苦就是一种习以为常,我们再多的奔走疾呼,也唤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因为有些思维方式是病入骨髓的。


不能什么东西,到最后都是伟大胜利,胜利不需要代价吗?本来有些仗是不需要打的,也不需要什么惨痛牺牲。这是一种思维定式,所以人不重要,人不过是宏大画卷中的一个像素。


河南这是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洪灾,老天怎么样,我们管不了,但是官方以及宣传口,能不能少说这种屁话,让人特别丧气,说人话干人事就完了。你多报道几个死人,多讲讲现在的困难,大家不会觉得天塌下来了,普通民众比你们坚强多了,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了,不能总把老百姓当孩子看,总觉得孩子需要拿棒棒糖哄,不让他们面对真实的人生,那他们永远都不敢面对真正的现实了。

像什么河南卫视,现在还反应迟钝呢,指望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一手救援报道很显然不现实(都把精力用在做地方春晚了),我倒是觉得,当地的自媒体,应该多观察找角度,给大家还原一下真实情况,如果你爱自己的家乡,就应该跟她共患难,记录灾难是一种自我成长,更是对家乡的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公民意识的养成,我与我的城市共存亡。


我一直觉得,爱国是一个过于恢宏,并且沉重的概念,你先应该学会真正去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城市,做一个思想和情感都能流动的人,而不是在那里人云亦云转发口号。


至于其他不在郑州的人,就真没必要根据一些图片和视频的碎片展开联想,不在一线,很多信息都可能是扭曲的,没有太大意义。


满屏幕的“郑州挺住”,或者抗灾减灾的小常识,这就是中文媒体的舆论场,我们是不是对苦难,已经失去了反思和拷问。


有人说,老说中国的城建有问题,你看欧洲也没挺住啊,我想说的是,欧洲挺不住,不是我们挺不住的理由,什么时候欧洲成了我们的标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发展得比他们更好才对。


如果我们深爱这个国家,这片土地,那就应该学会分析总结,不能所有的经验教训,一定要用自己的伤痛来换取,这种代价实在是太高了。


如果伤痛是一次次循环往复,那么这种苦难就是廉价的。


著名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看完了请点一个“在看”!


您还可以看:

这种亲生父母的无耻是无耻中的无耻

吴亦凡只能硬着头皮起诉都美竹了

不能只剩下泪流满面,不能只剩下感动和狂欢

人设崩塌的吴晓波像老房子着了火

那些迷信林生斌镇魂井的,内心都长着一个贞子

到底谁在试图保护狂殴院士的书记


声明:所有文章都是原创,如需转载,必须在后台申请授权。




大脑是最自由的星球 

商务合作请加QQ:2411084881 

文艺连萌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