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动力集中式动车组内部揭秘,大家竟然最关心的是……

牛黄 铁道视界 2019-04-24

编者按:动力集中式动车组近来频频有照片见诸于广大社交媒体,对于其未来的应用,坊间也有不少猜测。于北京环铁结束了部分实验与测试之后,动集开赴四川,在成都枢纽及周边线路进行近一步的测试。《铁道视界》承蒙四川著名交通博主@牛黄 的授权,转载了他最新撰写的《和传统机辆模式的普速车说再见?》一文。为大家揭秘动集列车的诸多细节。同时,作为一名业界知名的交通博主,铁路的这款列车在牛黄兄的法眼中,又会有哪些特点呢?


注:本文正文为博主@牛黄 授权转载,全文未做删节,部分编辑的地方已在原文上进行标注。正文中评论内容为《铁道视界》编辑添加,不代表作者观点,敬请知悉。



11年前,和谐号动车组在中国铁路开始推广铺开应用的时候,一个问题就产生并逐步在11年中,得到了答案。传统机辆模式的普速车(即非火车迷口中的“绿皮车”,说到这儿,倒也要感谢莫名其妙的刷绿了,至少让公众能够很容易的从口语词汇中分别动车组和传统机辆普速车),是不是有一天会退出历史舞台,说再见?11年来,随着各个铁路局集团公司的G、C、D字头动车组列车开行数量逐渐攀升,大多数铁路局集团公司的动车开行数量占据了客车开行总量的6成以上的当下。前述提出的问题,似乎就要得到答案:肯定要说再见。这不是火车迷愿意或者不愿意的事,这是市场需求和企业提供服务的必然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的属性决定了其必须满足大多数人出行的需求,那么成为小众需求的普速车,未来何去何从?


这不是我第一次探访动集(动力集中式动车组)了,关注我的朋友能够在去年12月的微博当中,找到我当时探访由一等座、二等座、餐吧座车合造车组成的全座车断编短编动集。为什么这一次探访以后,要为动集写一篇?我想,这次探访的20节编组(旅客实际使用车辆为18节)动集,才具备了完全替代传统机辆普速车的可能。因为编组数量、包含卧席车辆、座席车辆和餐座合造车的原因,让这组动集无论从功能性还是从定员数量,都能够完全代替机辆模式的普速车。这里是成都车辆段新建位于成昆线双流站一侧的整备场。当前开通8股存车线,目测未来预留扩大的可能。如果不是为了来看这组动集,我还真不知道双流站旁还修了个整备场。当然,严格意义上,这块土地应该算是天府新区的了吧。“得益于”刷绿,在4组普速车当中,动集的外观特征明显而又耀眼。


火车迷关心的司控部分,几乎与HXD系客机司控台一致,不再赘述。可以看到的是,司控台的制动机控制手柄与机车一致,也是区别动车司控台和机车司控台的重要特征。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动集和动车在动力驱动方式上的差别。(编辑评论:这个设计降低了机辆列车司机改装动集驾驶的难度,亦可缩短司机的培训时间)


客室部分先说结论,为了节约篇幅就不再多说座车了,2+3布局,不可翻转。感兴趣的朋友请翻我12月的微博@黄尚斐_牛黄制造。这是唐厂制造的软卧车,能够看到内装整体风格也是柔和了动卧车和25系软卧车的特征。走廊上增加了监控摄像头,照明采用灯带布局。关于监控摄像头,我的理解是安全和隐私之间,必然要做出选择和牺牲。从某种程度上讲,监控的出现必然会震慑可能出现的违法犯罪行为。我是赞成增加监控摄像头的。(编辑评论:原有部分动车组列车采用了可拆卸式安全监控摄录系统,安装于车厢端门上方。看来从动集开始车厢安全监控系统可能会成为标配。)


卧铺车内,每一个铺位都增加了2个USB充电插口,包括了硬卧车。这个配置的出现让我觉得非常愉快。第一,至少你忘记带充电宝以后,有救了。第二,可以遏止普速火车站广场上售卖伪劣充电宝的不法商贩的市场。第三,以后坐动集,请一定记得带线。阅读灯就不稀奇了,很多高配25G、25K、25T的软卧车上都有。


软卧包厢内,除了原有的广播音量调节按钮、包厢照明开关以外,还增加了空调风量调节和服务呼叫按钮。旅行舒适度和人性化设施进一步提升,有一套。


软卧下铺中间设置了衬托式扶手,并且提供水杯托。我觉得这个设置也相当重要,毕竟不想睡觉的时候,上铺的旅客坐下来,没有扶手紧贴在一起,如果不认识很尴尬的同时也给道德败坏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总的来说,软卧车的人性化设施有明显提升。铺位的宽度方面,由于没有精确数据,我没法给出准确结论,但是感官上,区别和普速软卧车不大。这一点,我认为可以忽略。因为整车的尺寸和定员没有区别,要想做大铺位尺寸,不容易。


硬卧车的格局与25系普速车基本一致,但是每个铺位都增加了阅读灯和2个USB充电口,这个还是很厉害。用汽车评测人的话来说,这个配置下放到了入门车款。能够看到车顶增加了烟雾报警器,上铺的空间依旧相对局促。这都是火车的物理构造决定的,毕竟上铺便宜些啊。


硬卧车的走廊桌板予以了保留,整体采用半包布局。其余与软卧车基本一致。


这是浦厂的软卧车,地上的贴纸我觉得大家可以忽略不计。总感觉是临时用来保护地板的。唐厂与浦厂车辆之间的最主要区别就是内饰,设备设施一致。浦厂的内饰风格更趋向于“复兴”化,至于更喜欢哪一个?我说不出来,大家也有自己的意见,也没必要打一架就是了。


这是浦厂的硬卧车。唐厂的硬卧车席位号标志和浦厂硬卧车席位号标志有区别,标志逻辑有不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头看看。


残疾人厕所提供母婴护理台,这一点,优秀!全列厕所马桶化,我其实觉得值得商榷。既有马桶也有蹲厕,应该是更好的选择。(编辑评论:赞同作者,小编本人亦觉得,考虑到中国人的如厕习惯,保留蹲式便器还是有必要的。)


餐吧车动车化倾向明显,但还是用了不少空间设置有专门面对面座和餐桌用于餐车用餐旅客就餐。


抓紧体验普速车的朋友,一定要再抓紧体验下明火执仗的餐车。冰柜+烤箱+微波炉,冷链必然是趋势。什么,你问我味道?食品卫生可控面前,我觉得味道稍微靠后点也没什么问题。毕竟现在可以12306订餐啊,普速车总有一天一定也是可以的。(编辑评论:从微博上看,广大网友最关心的细节不出所料是餐车……普速列车餐车的明火热炒可真是经典。至少前几天小编去沈阳选择普速列车而非动车高铁的一大原因,就是为了餐车的那一份热炒。如今,HU、MU等航空公司都开始在机舱厨房配备电饭煲,三万英尺现场煮饭熬粥,铁路如果走这个回头路,实在值得商榷)


这个细节很有意思,动集车门踏板内置了可伸缩踏板。这个机构的作用在于覆盖站台和车门之间的缝隙。也比较好奇,未来使用以后,是什么样的状况。


唯一让我不理解的是,动集的车厢,为什么每一节只有一端有两个车门。这个也是和传统车厢每节两端有四个车门的区别。不太明白设计的缘由是什么。同时,动集还预置了路由器,未来提供Wi-Fi功能,必然是可能的。(编辑评论:在手机4G流量费不断下调的时代,搞列车WiFi不如搞个局域网,内置一堆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游戏来的实在)


动集在成都局集团管内的普速线测试,昨天就告一段落了。没有上车,就不妄议乘车体验了,但感觉应该和25T的乘车体验差不多。但是,25T的乘车体验也不差啊。


SS3、动集和CRH1A,三位的组合有点意思。一位是占据成都局牵引主力位置超过20年的电力机车;一位是开启成都和谐动车元年的车型;还有一位,未来或将成为取代传统机辆普速车的原型。


当天,动集开行了一个往返车次去成渝线。交路为:成昆线双流站经成都枢纽西环线至成都站,再经成渝线至资中站;返程在接近成都时,部分车站如五凤溪、红花塘等车站,安排了贴线(43km/h速度)通过12号道岔。看得出来,这些科目的设置,考验着动集未来在既有线上的适应性。


当天上午忙完了一个工作上的事,抓紧找地方等待返程的动集。


侧线通过红花塘站的动集。我觉得大家现在也不要太过于纠结涂装了,毕竟不是量产啊。


趁他还在成渝线侧线通过和抵达成都站以后上水的时间,抓紧从青白江区开车到了高新区,等待经由西环线回双流站的动集。这里是成都枢纽西环线红牌楼站。


动集在成昆线的第一次测试是23号,时值中秋佳节,就不去凑热闹了。昨天,动集再一次在成昆线上进行测试,并且实现了达速160km/h。现在的成昆线真是不得了了,原来这种双线的场景最早只会出现在宝成线。随着成峨段复线的开通,也是要慢慢习惯这种全封闭式的既有老线了。


峨眉站上行开出后,可达速160km/h。当日,动集在成昆线峨眉站至思濛站间,完成了两个往返测试。


动集达速160km/h的样子,还是挺快捷的。


太长了,真的太长了。这种普速线拍车能够头尾拍两次的感觉,也真是久违了。上一次这样的感觉,还是11年前的达成线上,拍着随时都有可能机破的先锋号。


拍成昆线的车,也要隔着护网,真是新常态哦。


趁它还要折返回峨眉一次,抓紧开车到了彭山站外的天桥上。这个位置,我还是喜欢,虽然有护网,但是这座天桥能够将成贵线(成绵乐南段)和成昆线一起看到,还是不错。


转过来准备拍屁股的时候,来了一枚阿三。时光的模样总是值得让人记录下来,毕竟曾经的成都火车迷是多么厌倦看到SS3,那时候只有SS3。现在当SS3成为稀有的时候,就晓得珍贵了。对待动集也是一样,现在稀有,未来也就是文物了。


我还是喜欢动集的。


前两天,有火车迷问我,T8次会换动集吗?我的答案是不知道。毕竟,考核还没结束的动集,量产也只是存在理论上的可能。但是,你如果问我,愿意T8次换动集吗?我的答案是愿意。没有拒绝为旅客提供更优质服务的道理。哪怕你是火车迷,难道你不愿意在火车上,睡的更舒服点吗?


感谢您,持续关注牛黄制造。

牛黄

四川成都

2018年9月26日





微博评论&观点碰撞:


@Moscow-嘟嘟:总体来说,动集的确更舒服。至于利弊,还需自己体验。


@成局成段特快:动集我觉得完全就可以当作是广茂线最近很火的DF5.5G+25G+DF5.5G这个组合的升级罢了,其实从重联机车的诞生之际起就可以执行这种编组模式,但是为什么现在才想起了来炒这盘冷饭?至于舒适度的提升,这一点拍手称赞,不过,与铁总近几年来为了节约成本疯狂购置新25G相矛盾。动集到底怎么样,拭目以待…


@铁路小亨:我曾经在内心中对动集十分抵触。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和更多信息,我逐渐改变自己的看法。事实上动集是普速铁路十多年来移动设备第一次升级,对于普速铁路客运的服务和舒适度必将有着大幅的提高。对于咽喉能力的释放这样专业的事就不提了。另外的私心就是,既有线上有了更漂亮的火车,对于拍摄不是更好?


@确认信号:普速铁路动车组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动集的灵活编组(1M+8T或1M+18+1T)既能完全替代现有普速列车,也可以适应现有的普速站台。根据路边消息,动集首先替换的是直达特快和管内列车。另外明火灶餐车抓紧体验吧...


@哈局动车段:“不要纠结涂装,毕竟还没量产”但愿量产以后不会更磕碜[笑而不语]


@西河老虎:划重点,快点去餐车吃炒菜,虽然看上去不如外面馆子的(成都局总体菜的质量还可以),但是可能以后吃不到啦


@WIN350:会不会跟复兴一样量产车出现部分减配呢[思考]


@严禁双弓:有烟雾探测器好评


@雪莉酒BH3AG:烟雾报警器?难不成未来也要全列禁烟吗……






对于最近频频亮相的动力集中式动车组,你有哪些关注的点和想了解的内容?可以通过留言的形式向我们提出。对于动集的相关评论,我们也非常欢迎你来发表,如果你的观点够新颖,够锐利,我们更希望你能向我们投稿,与更多的人分享、讨论你的观点。同时敬请广大读者和网友们继续关注“铁道视界”公众号!同时,您对我们的公众号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希望以后看到哪些内容,都欢迎在文末给我们留言。


编辑:吕彪





【精彩回顾】





广告时间:

长按识别下面的二维码,或百度搜索“铁道工坊”即可在线购买!更有多款精美铁路文创产品发售,好评热卖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