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宝剑”出鞘黔张常 CRH380AM全揭秘

铁道视界 铁道视界 2019-11-06


在中国高速动车组序列中,有一列编组与外观极为特殊的高速动车。它以衍生自青铜宝剑的“大宝剑”头型而风闻天下;它曾以打破法国轮轨高速列车速度纪录为己任。它曾历经风雨蛰伏,甚至一“名”难求,只得以“更高速度试验列车”之称谓藏身工厂一角。如今,历经世事变迁,它又以CRH380AM“综合检测试验车”之名重出江湖,在新线开通联调联试和建成线路日常检测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它俊朗的身姿,深得所有铁路爱好者的喜爱;它曲折的身世,则折射了中国高铁发展过程中的辉煌与起伏。


由于很难在日常运营线路上看到CRH380AM的身影,“宝剑出鞘”纵横驰骋的瞬间格外难能可贵。近日,CRH380AM开赴湖南,在即将开通的黔张常铁路上进行联调联试作业。@21200198@SS80217 两位网友专程前往现场,为大家带来了大批精彩美图视频。今天铁道视界与大家分享两位网友带来的精彩画面的同时,也与大家一起了解“大宝剑”身上的科技与风采。


“大宝剑”光彩出鞘


黔张常铁路起自重庆市黔江站,与渝怀二线相接,向东经湖北湖南,经张家界至石长铁路常德站,全长336公里。全线于2014年12月16日动工,计划于2019年年底建成。目前全线已完成基本建设,开展联调联试工作。2019年10月16日,CRH380AM抵达常德,开始参与黔张常铁路的联调联试,并于16日至27日,连续多日往返于线路上进行各项综合检测


CRH380AM停靠在常德站站台


CRH380AM与CRH2A同框合影


停靠站台的CRH380AM,可以看出头型不同的另一端


CRH380AM驶出常德站


CRH380AM驶过车站咽喉


山水间疾驰的CRH380AM


与出厂时“更高速度试验列车”的功能定位不同,CRH380AM目前的功能是一列“高铁综合检测列车”,即与我们熟识的“黄医生”一样,是通过各种车载设备,对线路质量、弓网关系、信号系统进行综合检测的高铁列车。


列车头部喷绘的CRH380AM型号标识和0204的车号


列车侧面绘有“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字样和350km/h的技术信息


详解CRH380AM“大宝剑”:四大“黑科技”各有所用


黑科技之一:头型

CRH380AM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它独特的头型:从轮廓看,车头两侧有棱,造型犹如一把剑。据了解,这个头型的设计灵感正是来源于中国古代兵器青铜剑,即突出的尖楔形结构。其实,这个头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了大量的概念设计、数值仿真分析、风动试验,是最终得到的最优解决方案。同时,因为这个头型,CRH380AM也在亮相之初就有了“大宝剑”这个昵称。


2011年12月23日落成仪式上的CRH380AM


“大宝剑”头型极具现代感


而CRH380AM的尾车则采用了CRH380A型动车组常规的“长征火箭”头型并加以优化。头尾车采用不同头型的原因是因为做超速试验时,头部追求的是阻力最小,尾部追求的是升力最小。“青铜剑”和“长征火箭”的头尾组合,实现了头车降低阻力,尾车升力接近于零的最优技术匹配


CRH380AM的尾车,采用CRH380A型动车组常规的“长征火箭”头型


黑科技之二:功率

相比常规的高铁列车,CRH380AM的牵引功率极为强劲。对比来看,8辆编组复兴号CR400AF的牵引功率为9750kW,17辆编组复兴号CR400BF-B的牵引功率为20280kW,16辆编组的CRH380AL牵引功率为21560kW。而CRH380AM因为采用了全新开发的大功率牵引系统,6辆编组牵引总功率达到22800kW!列车采用全动车设计,超大的比功率(全车重量与功率的比值)具备在实际线路上冲击600km/h速度大关的能力。


CRH380AM采用的转向架


黑科技之三:材料

CRH380AM沿用了目前量产动车组常用的铝合金空心型材车体,但车体头罩、车内座椅及部分设备分别采用了碳纤维、镁合金等新材料,在重量减少的情况下,刚度提高了22.7%。同时为提升车辆在超高速运行时的降噪隔音性能,车内隔音材料采用新型纳米隔音材料。


CRH380AM采用新型材料制造的车体头罩


黑科技之四:编组与设备

CRH380AM设计为6M的全动车编组,以确保强劲的动力输出,并且6M这个编组状态下如果进行冲高试验,一个受电弓受流就可以满足要求


CRH380AM的6节编组


CRH380AM受电弓


6节车厢中,根据需要安装了众多的设备。而由试验列车改为综合检测列车后,厢内设备的用途也由最初的动力学、动模态、弓网关系、牵引统、制动系统噪声、综合舒适度、动应力等试验研究,变为现在的轨道几何、接触网、通信、信号等综合检测


CRH380AM在试验列车时期的设备分布示意图


CRH380AM在试验列车时期安装的部分试验设备


CRH380AM在试验列车时期的4号车厢,主要用于进行噪声、综合舒适度等方面的试验


CRH380AM在试验列车时期曾安装有风阻制动试验设备,现已拆除


速度,铁路永恒的追求!


2010年12月,CRH380AL曾创造了486.1km/h这一“中国铁路第一速”。这一速度纪录也是世界“正常运营编组列车”的速度纪录。而目前世界轮轨高速铁路574.8km/h的速度纪录则是2007年法国在TGV-POS基础上,加上了AGV动力转向架后,在法国东线高铁上创造的。为了实现速度上的更大突破,采用全动车、超大比功率、轻量化车身和特殊头型的CRH380AM纳入研制议程,其目标便是打破法国人曾经的世界纪录,并力争在实际高速铁路运营中突破600km/h大关。不得不说,这曾经是一个非常宏伟的理想。


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虽然曾经冠名“更高速度试验列车”,但CRH380AM大宝剑却从未在速度上突破前辈CRH380AL的速度纪录。为了证实其转向架稳定性而在滚动试验台上实现的605km/h速度测试也被一次次的讹传为中国乃至世界高铁的速度纪录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冲高试验都被指责为不切实际,徒有虚名。但世界各个高铁大国,却始终不忘实现速度上新的突破。对于高速铁路来说,不断保持在研发领域的投入是保持技术上世界领先的唯一途径。在研发过程中,了解和解决在更高速度下,列车与线路、接触网、信号等各个系统的匹配等问题,都需要高速试验列车来进行研究和验证。同时,对更高速度下高铁技术的掌握,也有利于正常工况下高铁列车安全可靠性的增强,能够留出了更多的安全速度冗余。


随着时代变迁,曾经剑指世界纪录的“大宝剑”,在转为“高速综合检测车”后,在新线联调联试、日常线路检测的新岗位发挥着自己的能量。从2011年“大宝剑”诞生至今,中国高铁已不断实现了新的突破。2016年,复兴号动车组实现了420km/h交汇,创造了两车840km/h交汇的世界纪录;2017年,复兴号动车组实现350km/h日常运营,让中国高铁重新夺回失去6年的世界高速铁路日常运营速度桂冠;新一代超高速磁浮也在研制之中。速度,是铁路永恒不变的追求。在中国铁路实现技术与运营不断突破的今天,中国高铁未来是否有机会,重新打破轮轨高速铁路的世界纪录呢?我们一起期盼吧!


拭目以待,未来可期!


最后,让我们用一段视频,一起再回顾一下CRH380AM的光彩!



执笔:罗春晓

摄影:@21200198 、@SS80217 、罗一童、罗春晓

视频摄像:@SS80217

视频后期:罗一童 

编辑:吕彪




广告时间:CRH380AM高清侧视图,已由罗一童大师著绘并收录于《中国火车大图集》中,更有试验列车和综合检测列车两个时期的差异对比对“大宝剑”列车外观细节和变化有兴趣的朋友,欢迎购买《中国火车大图集》一书深入了解!


“大家来找茬


欢迎到访“铁道工坊”官方微店淘宝店,寻访更多知识与铁道文创




【精彩回顾】


觉得好看就点一下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