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乱世的遗章,千年的长啸,丹阳南朝石刻夜拍记

2017-12-07 莲莲 莲莲的小世界

冷韵瑟瑟,霜凝野,树枝上附满了冷霜,

一望无际的,是属于黑夜的缭绕……

月影下的你们,是最美的遇见。

丹阳南朝石刻,跨越时空的爱恋。

这是本年度最疯狂的一次体验,

徒步十四公里,整整十个小时,

凌晨接近冰点的夜色下,

不怕,不冷,不累,

很爱很爱你!……

这是12月3日午夜1点50分,我在江苏省丹阳南朝齐明帝兴安陵的石刻前,记录在朋友圈里的话。



下来的时候你会不会想,

生活最原始的模样是怎样的?


总喜欢缱绻在流年的记忆里,这一次,从寒冷的北京走进入冬的江南,寻访南朝陵寝石刻。夕发朝至的火车上,我做起了1500年前的设想。冬的风悄悄的挂在夜空,一夜的摇晃颠簸抵达南京时,是小八及男友热情的迎候。时隔六年再次来到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感到这个城市的陌生,却是因为友人的陪伴,让不知疲惫的我欢跳着,这城市,承载的不止是涛涛长江水,更多的,是千年岁月与文化的积淀。


时光回到1500年前,回看那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建筑的精华,最为耀眼与传世的,便是北朝石窟与南朝陵墓它们一南一北遥相辉映在中华大地上比起北朝石窟的浩浩荡荡,南朝陵墓石刻可谓寥若晨星如今散落在城市和田间,城市的王侯陵寝石刻遗存主要看南京,而田间乡野的帝陵石刻,就要看丹阳了



南京的南朝石刻,因为时间与现状保存的原因,队长把行程定在了最为精彩的栖霞,计划看栖霞地区九处南朝石刻。


从魏晋开始,这座城市的命运,几乎就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它是六朝古都,多少成王败寇,多少荣辱兴衰的故事曾经在这座城上演,这是历史赋予的厚重,所以关于栖霞的南朝石刻,我会另起一篇来记录,而此篇,我先来记录丹阳。


                           此图版权为我的队长


好的古建筑里必是蕴藏了光阴,光阴里埋藏着故事,丹阳也不例外。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东晋之后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丹阳古称曲阿,丹阳萧氏家族,先后成就了南朝齐梁两代王朝,出了十余位皇帝。萧氏家族原居山东兰陵,晋室南迁之后,居于丹阳。依南朝旧制,皇帝死后,要归葬故里,所以丹阳多帝陵两朝帝陵选址于此,也算是落叶根吧?!


六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乱世,但奇怪的是又孕育出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学术,造就了一个精神活跃、思想解放、尊重个性、丰富多彩的文化腾飞期。在江南的苍茫烟水下,美与丑、进步与倒退、哲理与愚昧、科学探索与宗教迷狂纠缠交合,组成了一个个富有魅力的谜面。所以诗人轻轻的叹息: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从南京到丹阳,一缕烟轻抚在飞驰的高铁上,河水静默缓缓流淌,流过江南的秀山池塘冷烟撩起,弥漫在田园庭院间。树梢上那一群麻雀在眺望,云雾中在枝上叽喳着,一边呢喃,一边筑巢,哼吟着冬日的欢歌。


丹阳站到前艾镇,安排好当晚的住宿,直接赶往齐宣帝萧承永安陵石刻,开始了我们的丹阳南朝石刻夜拍之旅。

                                        我们当晚住宿的宾馆


之所以选择夜拍,是为了选择和众人不一样的视角,捕捉它们不被众人察觉的一面。无数的古诗里领略过南北朝风韵,于我这样怀旧情结甚浓人,多的是绵绵古典情怀。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然而当我置身于梁文帝的陵寝前,眼前浮现的依旧是远古的荣华,莺歌燕舞的檀板金樽走不出岁月的樊篱。


月光啊!曾知晓这世事更替风云变换的愁苦呢?还是只能撒下那无暇的夜色,去遥想那些家国破碎之人的心扉呢?



拍完永安陵石刻,天已完全黑了下来,丹阳境内大修路,去往修安陵的路胡乱交错的岔口一个接一个,又是在夜晚,辨认起来实在是费力。我超佩服我队长的路感,带我们在每一个岔路口做出关键又准确的判断,四野旷下的彼时,只有我们的谈笑声,回想起来真是好不刺激。就这样徒步了三公里,抵达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石刻。


繁华如梦而逝,只有无知的鸟儿虫儿还在唱着隔世的曲调,面对修安陵的夜色山岚,听来却像是一番凄凉的哀歌。于是沉湎于夜色的月影下,让自己也幻化成蝶,穿行于悠悠古风的氤氲里一梦缱绻。


蝶儿无可奈何,而谁又能奈何得了谁呢?


六朝如梦,这是一个很好的词语,谁能说的清楚,会有多少人在这场荒诞的梦中灰飞烟灭,会有多少灵魂在国破家亡的浩劫中流离失所呢?



入夜了,修安陵到齐明帝萧鸾的兴安陵石刻,是七公里的距离,事前已做好了徒步的准备,即使走上大路,偶遇几台夜行的车辆,我们也不想拦截。


行走在月影下,在时间的夹缝里, 向左走或向右走,都是千年。我知道兴安陵神道上的神兽,还如千年前的模样。


接近午夜12点,在三城巷齐梁石刻遗址的指示牌前,我们留影纪念。



夜深人静的彼时,街上再无人影车影,

1400年的齐梁石刻前,隐藏着无数的故事。

在这样的乡村,这样的夜晚,

褪去城市的浮华,用拂过时间的大门。

于是懂得沉默,懂得内敛,

懂得有些话,只说给懂的人听

懂得了有些梦想,只有和怀揣同样梦想的人,

彼此的梦才会实现。

时间无涯的荒野里,

人和人的遇见,是怎样的缘分呢?

我携晚风而来路过这里,仿佛时光倒转

有你们,我心安。



提到南齐,人们往往更多想起的是钱塘小县城里的名妓苏小小,而非巍巍建康城中的高、武诸帝。就像提起南明,人们更多会想起李香君、柳如是,而非抗清名将李定国、张煌言。在我看来,金戈铁马和儿女情长同样不可或缺,他们共同组成了那个时代波澜壮阔、风流惊艳的多彩画卷。



庄陵、建陵、修陵、兴安陵,这几处石刻挨得很近,

斗转轮回的千年里,光阴里的故事

空唱着过往的光影。

多少个春秋冬夏,都在这徒留的寂寥中逝去。

一朝又一朝,一月又一月,了无迹,复难寻。

兴安陵的神兽、望柱是这般的完美,

也许正因为完美,才让曾经的辉煌璀璨,

化为一个个传说,口口相传别的一切,都化为尘烟。



旷野陵前肃穆无声于是嵌入我斑驳的想象。


齐明帝建武五年,世祖武皇帝景安陵前人山人海、肃穆异常。数十万军士白衣素甲,默然举哀。只见众将士簇拥着一位白须白发,年逾七旬的老将,踉跄着穿过陵前那高大威武的石兽,在陵前伏地长跪、嚎啕大哭:


“想太祖皇帝靖乱平虏,奠定大齐基业;

世祖皇帝治国十年,海内清平、百姓安居乐业。

世祖崩前托付萧鸾辅佐嗣君,不想贼鸾忘恩负义、窃据神器,其罪罊竹难书,人神共愤。”众人触景伤情无不悲凄落泪。


“今举义兵,奉太祖孙南康侯萧子恪为尊,平灭鸾贼,复高帝天下,为武帝报仇。”诸将士庄严誓师,无不举臂高呼,声震远近。


此白发老将即大司马王敬则,此前在会稽扯旗造反,提兵北上太子随时准备弃病父出逃……



刘宋后期,宗室手足相残,子杀父、兄杀弟、叔杀侄,政局混乱,淮北四州又被北魏夺去,宋武帝刘裕建立的黄河、淮河、长江三道防线只剩下了淮河、长江两道。如果南朝政局继续这样乱下去,势必有被北魏攻灭的危险。而萧道成的横空出现,以萧齐取代了刘宋,局势转危为安,为保存江东汉文明作出了贡献。



在位十余年的萧赜,又是一个出色的守成之主。南朝的经济愈加发展起来,百姓安居乐业,可与“元嘉之治”媲美。在齐朝的天空下,不乏良将谋臣。文化更是开始繁盛起来,有书法家王僧虔、文学家谢眺等,出现了后人津津乐道的永明文学集团,后来的梁武帝萧衍也是“竟陵八友”之一。


永明时代文化的发展为后来梁朝的文化盛世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南朝文人在诗词上的摸爬探索,唐代诗歌的繁荣或许还要推迟很多年。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随想,那一日的夜拍,结束在梁文帝萧顺建陵石刻前,午夜已过,继续徒步返回前艾镇我们提前订好的宾馆,四公里的路程,抵达时是凌晨三点。



齐明帝萧鸾的兴安陵石刻、齐武帝萧赜的景安陵石刻,还有金王陈南齐失名陵石刻及陵口,我们是第二天包车前往的,还是修路的原因,不得不放弃水经山失名石刻和烂石弄南齐失名石刻,借用同行的林兄曾经拍摄的照片,来完整此篇游记吧。



个性率真的人们、优雅洒脱的士族,还有孔武有力的军人,南齐、包括整个南朝的盛世都是粗旷有力的,决非南宋繁华的那般脆弱不堪,他们在和鲜卑人的战争中从未屈服


但齐朝稳定的局势并没有维持多久,自萧鸾政变夺位后,开始大开杀戒,皇族宗室血流成河,政变叛乱如家常便饭,最后终于走上了刘宋的老路。萧宝卷又把屠刀朝向了无辜的大臣和百姓,人人自危,天下终于被雍州刺史萧衍夺去。


那些高大威武的天禄、麒麟,它们目睹了曾经隆重的祭祀也目睹了小昏君萧昭业在陵前的庄严之地飞鹰走狗、淫乱纵欲,它们见证了王朝的盛衰,也见证了历史长河中的悲悲喜喜



齐朝短暂的国祚如同苏小小那如花似锦的青春,

刚刚开始就已经要凋谢。

但是它们却像流星一样划过长空,

在发黄的史书中写下了闪亮的一页。

我来过,辉煌过,就已足够



五胡乱华,一个政权迭起的年代

五胡乱华,一个气韵天成的年代。

绕得过时光,经得起流年,

千年后的我与曾经的历史遗存相对,

那些时光的痕迹,建筑之美,在眼前淋漓尽致的展现。

每次举起相机,我都对自己说,

要用心去拍摄,别用眼睛。

于是我用很多很多的时间,去行走

用很多很多的时间,去感受

用很多很多的时间,与你沉默相对。



神兽们曼妙的姿态,极尽优雅线条的雕琢,让我不禁赞叹,古老的匠人,是用了多少时间,才练就这登峰造极的手艺呢?


石头冰冷无语,而匠心,是这个社会最稀缺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一切都是追求速度的。那踩不出足迹的石板路上,行色匆匆的脚步里,是看不到细微之美的。



那光阴里远去的依依魏晋风流,

曾经的喧嚣尘埃,

彼时恰如夜色笼罩在荒烟蔓草的历史深处,

我们也许只能叹息六朝如梦鸟空啼



THE  END



往期精彩推荐


醉是那泰山脚下的千秋印记——岱庙记


在天地之中,在启母阙两千年的石块上


中华现存最古老的砖塔


这才是真正的少林,这才是真正的深山古寺——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


有一种优雅的生活叫文化,记山西临汾的古戏台


在晋国,在3000年间的土地上,2017年国庆晋西南寻古记


您的转发就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支持原创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为作者打赏


个人原创寻古类图文

欢迎朋友们关注与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