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我去了本世纪最大女性游行,却见到了最多的男性游行者
夫人说
昨天,可能你已经注意到,在世界范围内,以美国华盛顿特区为风暴中心,几十个国家、上百座城市,超过百万人参加了同一主题的游行活动。这一次,他们以女性为名。该活动发生在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上任的第二天,起因也是为了表示对特朗普相关议题观点的反对。
夫人特约两位身在美国的撰稿人分享她们的观察与思考。《我去了本世纪最大女性游行,却见到了最多的男性游行者》的作者为爽儿,来自南加州大学,参加LA游行的她敏锐地观察到,为女性争取权益不仅是女性的事情,而是一场包括男性、包括所有年龄段人群在内的运动。带来《Women's March为什么上不了微博热搜》的王沁心则来自宾州州立大学,身在美国的她引导我们思考另一个问题:为何在昨天的中国,我们的微博头条却是一场综艺节目的首播?
最后一篇《女人就是那堵“墙”——华盛顿女性大游行全纪录》,想要全方位迅速了解本次游行活动的读者,请不要错过。
撰文:爽儿
责编:韩琨
特朗普被选为总统的第二天,在一波又一波唉声叹气、抒发沮丧抑郁情绪的脸书消息里,我注意到:有几个女性朋友的动态显示她们会去参加一个叫做“洛杉矶2017女性游行(Los Angeles Women’s March 2017)的活动。游行的日子是1月21日,刚好是特朗普就职仪式后的第一天。
这几位朋友碰巧都是独立、能干、公开表示过支持女权的自由派女性(liberal women),她们说自己要去参加一场女性游行也在意料之中。所以我也就没有太把这场游行当成回事,以为它不过是一场属于一小波人群的新年仪式,对它感兴趣的,应该也就是那些致力为女性平等权利奋斗的“典型女权人士”。
可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人点击了“参与”游行的按钮。短短时间内,就有接近20万人在脸书表示自己会去参加游行,这其中不乏我认识的各路人士,除了典型的女权人士,还有很多平时并不怎么公开发表支持女权的言论,其中包括:拥有好几个孙子、外孙的奶奶,儿女都还在上小学的父亲,年轻的单身汉……照理说,他们的人生状态,似乎和女权常呼吁的“男女同酬” “打破天花板” “保障女性生育权利”这些话题并不相关,可是出乎我意外地,他们都宣称要参加本次游行。
随着游行日期的临近,网络上对游行口号、标语、和大家统一的标志性服装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我开始真正意识到,这不再是一次仅针对一小波“女权人士”的游行,它不止事关那些公开自己曾受到过歧视或侵犯的女性,也不止是对女性特有的生育权利的表态。它已经成为了一场全民事件,事关每一个人的权利,而参与其中表明自己的态度,也更像是一种“公民的责任”,而不再是少数进步派人士肩负的启蒙重担。
真正到了游行这天,我也出门加入到游行中,一半作为女权的信仰者,另一半作为外来的观察者。首先震撼到我的,是这场游行的规模。虽然事先已经看到了脸书上的数字,可亲眼看到在洛杉矶平日里只有寥寥乘客的地铁站,居然排着人山人海,还是被震撼到了。这些人脸孔肤色各异,年龄层跨越从坐在推车里的婴儿,到骑在爸爸肩上的幼儿,到和兄弟姐妹同行的青春期少年,到携家老小出动的中年,再到坐在轮椅上的老奶奶……这是名副其实的全民游行。即便是没法来参加游行,开着车去往别处的司机,路过时也会鸣笛以示支持。
游行的人们,大多戴着象征游行主题的粉色毛线帽子(pussy hat)粉色外套,有的穿着印有“I’m a nasty woman (我就是肮脏的女人)” “I’m with her(我和她同在)”标语的T恤,用这些原本是污辱女性的语言反击社会对女性的轻视和不尊重。几乎每个人都举着一个自己制作的标语牌,写有各种赋权女性的标语,比如:“My body, my choice (我的身体,我的选择)”“Girl Power(女孩力量)”,也有幽默版本的,赫然写着:“I can’t belive I still have to protest this shit(难以置信这个年代了我还得为这些事抗议)” 。
我注意到,那些举着为女性赋权标语,或者高声呼叫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口号的游行者中,有不少是男性,还有不少带着不同年龄层的孩子。两位看上去处在青春期的男生举着“Women rights are human rights(女权即人权)”前进;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年轻父亲,一边休息,一边守着写有“Men of quality support gender equality (品质男士支持性别平等)” 的标语牌;一位坐在市政府的男性游行者在标语牌上写着“为我的母亲游行”;我的研究生院男教授,在脸书上晒出了自己那不过十岁,但亲自作了一个标语牌、认真参加了这次游行的儿子并以此为荣。
作为一个在洛杉矶留学、工作生活将近六年的异乡人,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不止是在见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且创造着历史,而所有参与了或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游行的人,都正顺应着历史的方向前行——女性的权利即是每个人的权利,为女性平等奋斗,亦是为每个人的平等奋斗。
也许是特朗普在竞选中公开发表的对女性、少数族裔和残障人士的不敬言论制造了整个社会的恐惧。对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而言,某些今天看似没有损害自己利益的事件,如果选择对其避而不谈,到了明天也很可能会殃及自己。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客观上促成了这次为女性平权的游行成为全民性的游行,这个历史的契机也令更多人清醒地意识到,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女性的平等权利即是每个个体的权利,影响到的绝不止是女性个人的福祉,它也意味着把男性从必须“事业成功“不能在公众场合表达情感“的刻板印象中解放出来,让男性也可以更真实自主地做自己,它也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合理分工和对下一代的科学教育,目睹父母互相尊重、平等以待,不因为性别限制自己发展的孩子,长大后才更有可能成为懂得尊重别人、相信平等权利、清晰自我定位的真正成年人。
和很多人的感受一样,今天的游行让我觉得当下也温暖了一些,对未来可以抱有更多希望。最后以Emma Watson在联合国的”He For She(他为了她)”演讲中的一段结尾,女性的权利,即是每个人的权利。
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将性別视为多元的光谱,而不是对立的两套价值观。我们应该停止用“我们不是什么”来评断他人,开始用“我们是什么”来定义自己。我们都可以更加自由,而这就是He For She的目的:自由。我希望男性们站出来,让他们的女儿、姐妹和母亲可以不再为偏见所困,同时也让他们的儿子可以露出脆弱、人性的一面,并由此成为更加真实而完整的自己。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拍摄并提供。
爽儿
南加州大学新闻学硕士
自由撰稿人
更多文章:
解读《2015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国女性地位高不高? | 趋势
学人说|关于如何相遇另一半:How I met your mother
权威、严谨、客观
我们带你体验不一样的
情感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