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信托业万亿风险资产,接盘者难当
来源丨财经五月花
作者丨陈洪杰
“信托公司没有风险意识,胆子大,项目风险高。不少公司高管、客户经理填满自己的口袋后,留下一大堆烂子。”一位四大AMC高管表示。
不久前,监管层发文鼓励信托公司与专业机构(AMC等)合作,加大信托行业风险处置力度。AMC们已在进场路上,但面对仍处于风险爆发期的信托公司,却深感不良资产接盘侠的活儿并不好干。
信托行业资产风险率到底是多少?2020年一季度之后,中国信托业协会停止了对这一指标的披露。有数据显示,现阶段信托资产风险率水平在5%以上。计算下来,信托业的不良资产超过1万亿元。
因不少信托公司普遍设立资金池、以“刚性先付”等操作掩盖项目风险、挪用信托资产等违规行为,还有风险未完全暴露出来,多位行业人士透露,估计当下信托资产实际风险率远超5%。
根据2021年1月8日中国信登发布的数据显示,未来3年信托产品到期规模超过9万亿元。既有存量业务风险项目还未化解,即将到期的信托业务风险却继续在释放。
此外,信托公司财务腾挪空间小、单个项目相对机构体量占比高、刚性兑付难以打破等特点,因此风险资产难以打折处置,大大消弱了AMC的利润空间,令接盘者动力不足。
如何处置万亿元存量风险资产、减少新增不良、实现行业健康转型,是摆在68家信托公司和监管层面前的三道难题。
飙升的信托业风险率
信托资产风险率到底是多少,2020年一季度之后,中国信托业协会停止了对这一指标的披露。
要知道,2017年之前,信托风险资产率多数时候维持在0.8%以下,2018年末才小幅上升至0.98%。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2021》显示,现阶段信托资产风险率水平在5%以上。其中,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现阶段信托资产的实际风险率水平,47.5%的受访者认为在5%-10%,25%的受访者认为在3%-5%,21.25%的受访者认为在10%以上,6.25%的受访者认为在2%-3%。
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为20.64万亿元。多位业内人士称,部分信托公司频频暴雷,且金融风险的暴露往往存在滞后性,因此行业当下实际风险率将远高于5%。
根据用益信托网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年集合信托产品共发生310多起违约事件,涉及违约项目金额超过1600亿元。2021年1月-8月,集合信托产品共发生产品违约事件135起,涉及金额逼近600亿元。房地产、工商企业和基础产业等领域均为违约事件高发的领域。
从融资方来看,在融资活动中,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发达地区政府融资平台往往具有良好的信用评级,多直接融资。而中小民营企业、欠发达地区政府融资平台、无强股东支持的房企,无奈背负融资成本较高的信托融资。而当下的疫情冲击及经济下行,又加剧融资方的分层,让信托融资方的偿还能力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
在信托公司的另外一项固有业务中,不良率也高企。2020年约十家信托公司固有业务不良率超10%。民生信托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末其不良率骤升至55%。华宸信托不良率从年初的39.26%上升到年末的44.19%。中粮信托不良率达到了29.72%。渤海信托不良率达到了16.8%,中建投信托不良率达到了15.31%,杭州工商信不良率为13.85%,长安信托不良率为12%等。
一般来说,信托产品期限以中短期为主,集合资金信托的期限通常在1年-3年期。因疫情持续时间尚不明朗,预计未来信托客户的信用风险处在爆发期。
根据2021年1月中国信登数据发布的显示,2020全年新增办理完成初始登记的信托募集金额为6.82万亿元,新增产品笔数为2.79万笔。同时,未来三年信托产品到期规模分别为3.8万亿元、3.37万亿元和2.01万亿元。2021年-2023年存量信托业务风险将继续加大。
风险事件的频繁发生,让部分信托公司已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2021年7月16日,中国银保监会决定,延长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等机构接管期限一年。
2021年6月11日,四川信托公布的《沟通会会议纪要》显示,公安部门已按涉嫌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对四川信托实际控制人刘沧龙等人员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四川信托大部分信托产品处在逾期之中。
AMC、信托保障基金入场
为推进信托业风险资产化解,促进信托行业转型发展,近期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信托公司与专业机构合作处置风险资产的通知》。
上述通知称,信托公司向专业机构直接卖断信托业风险资产后,由专业机构独立处置或与信托公司合作处置。信托公司向信托保障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机构合作设立的特殊目的载体卖断信托业风险资产,整合各类机构在资金实力、专业人才、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等方面优势,共同推进风险资产处置。
在探索多种模式处置信托业风险资产中,信托公司可委托专业机构提供风险资产管理和处置相关服务,如债权日常管理、债务追偿、债务重组等,充分利用专业机构优势,在资产出险早期开展风险处置,以提高处置效率,实现风险处置关口前移。
根据上述规定,信托保障基金公司可收购信托业风险资产,并委托信托公司代为管理和处置,以缓解信托公司流动性压力,助力其风险资产化解等。
AMC、信托保障基金公司的入场,同样的意味着当前信托业不良资产状况已经超越了信托机构自身出清、处置的能力。
以往,为了控制风险,信托公司通常会要求融资人提供评估价值高于融资金额的抵质押物。因此,信托公司主导处置风险资产的首选方式是变卖抵质押物,实现资金的快速回笼。变卖抵质押物的方法包括折价、拍卖、变卖等。同时,如果融资方现金流出现问题,导致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信托计划兑付,出现暂时性的流动性风险,项目延期也可成为化解兑付危机的一种方式。
有信托业资深人士称,之前,在经济增速上行时,当项目出现风险时很多信托公司会利用TOT、资金池等模式接盘,对投资人进行“刚性兑付”。但现在部分信托公司已难以兜底,内生力量也丧失了,难以靠自己去处置不良,需要借助外在力量来化解信托业的风险。
部分AMC和信托保障基金公司已经开始行动。2021年6月底,中国信达与信托保障基金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信托业风险资产处置、信托公司风险化解、金融服务及其他等多个领域开展广泛深入合作,推动信托业风险资产处置生态圈建设,共同助力化解信托业风险。
一位四大AMC高管提到,无论是AMC,还是信托保障基金公司在介入信托不良资产时,目前开展的业务多为对单个信托产品的帮助,看重的是融资主体的实力、单体项目的抵押品保值率等情况。AMC、信托保障基金公司还未达成对高风险信托公司整体的化解方案。
信托业痼疾:接盘者的难题
“单户对公、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给AMC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当下,我们也非常期待能分块信托业不良资产的蛋糕,但是目前难以有大进展。”一位华北地区AMC高管对称。
1999年,为应对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信达资产、华融资产、长城资产和东方资产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成立,银行不良信贷处置大幕拉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AMC在银行业风险处置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在面对信托不良资产处置时,却遇到不少难题。
一个重要瓶颈在于,对于出现风险的信托项目,若AMC介入,倾向于重整,但财务指标会体现在信托公司的当期损益里面,严重影响当年利润。
一家AMC总裁提到,信托不良资产处置的难点在于定价。信托行业不像银行体量那么大,很难减值拨备、打折出售。行业内信托公司平均盈利水平不到10亿元,而信托单品金额特别大,大的通常在10亿元以上,小项目也在2亿元以上。若打折出售风险项目,则对信托公司的财务指标影响非常大,让当年的净利润很难看,有可能出现亏损。
信托公司不打折的另外一个原因来自涉众信托投资者的压力。以往,投资者在购买产品之前大多被告知“信托是低风险投资,安全性高”。产品出现风险后,信托公司若只偿还部分本金、将信托产品打折出售,投资者是很难同意的,依然要求刚兑。
刚性兑付难以打破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信托业角色定位出了问题。信托产品本源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本应为投资者服务,而实际上却是在为融资方提供服务,并从融资方处获取收入,这样就存在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
尤其是在融资类信托业务中,资金需求方的融资需求是驱动因素和业务起点。信托资产主要运用于信托设立前已事先指定的特定项目。一旦发生项目风险,投资者会对信托机构追责。
投资业务融资化,加剧了利益冲突。“与正常的融资业务相比,投资者与融资方之间的债权债务的法律关系,被分割为投资者与资产管理机构的信托关系,以及资产管理品与融资方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从而减轻了资产管理机构和融资方的法律责任,削减了投资者的权利。信息披露链条拉长后,投资者无法直接得到融资方披露的信息,主要是基于资产管理机构的信用和产品收益预期做出投资决策。一旦出现风险,投资者也无法直接向融资方主张权利,只能转而向资产管理机构寻求补偿,客观上助长了刚性兑付现象,扭曲了直接金融的原有之义。”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在其牵头所著的《资管大时代》中提到。
另外,信托公司的激励机制也制约着信托保障基金公司、AMC的进入。大部分信托实行“包干制”:信托公司业务部门或业务团队在提取一定比例信托报酬的基础上自负盈亏,可能出现故意忽视甚至是掩盖项目风险的现象。
“包干制”下信托部门的奖励措施颇为丰厚。以长安信托的部门包干制为例,以净收入30%划归部门作为绩效奖励额度,未结束项目当期绩效(包含年内奖金和费用限额)为70%,人员工资、办公费用、差旅费用、招待费用、项目推介费、咨询费(中介服务费用)由部门负担,费用限额占16%,在限额内据实列支。
一位华南地区AMC相关负责人称,很多信托公司主管担心风险项目影响其奖金收入,一般通过公司诉讼保全部来处置。若一些棘手项目,诉讼保全部难以处置,就使用“拖”字决,拖上一年半载,项目负责人拿到项目奖金后,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项目组的后进入者,当然也不愿意为“前任”背锅,风险项目的处置方案通常会被搁置。
在信托业处置新规下,信托行业的风险化解并非没有进展。部分AMC人士称,因信托业内有大量通道业务,此类项目出现风险后,与信托公司合作的银行等机构通常容易接受损失,采取打折的方式,和AMC进行合作。
“我们是非常看重信托产品的底层资产的,做过几单抵押品不错的地产通道项目,收益还不错。不过,对于信托业的资金池、TOT风险产品,AMC是不敢进入的,也无法化解,这是信托公司、其大股东和地方监管的责任。”一位中前部AMC人士说。
信托公司固有业务有望成为AMC处置其不良资产的另一突破口。固有业务与资本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夯实资本金,信托公司打折出售固有风险资产的意愿较强。
不过,另一位四大AMC资深人士称,2020年之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陆续进入房地产市场,从2013年-2017年,在房地产市场确实赚了不少钱,但最近这几年,因房企的不断暴雷,四大AMC把之前赚的钱大多赔进去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都很难处置好自己的房地产风险项目,更别说大规模的处置信托公司的房地产风险项目了。
风险化解须标本兼治
在信托风险项目高企的背景下,控制信托业风险的重点在于:资金募集端的压缩,信托公司治理能力的提升,以及市场化的处置方案。
2017年四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为26.25万亿元,此后渐次回落。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2021年二季度数据显示,信托资产规模为20.64万亿元。
“信托业正在七次整顿,监管层不愿意看到第八次。信托风险项目不断暴露,行业首先是继续大力压缩高风险项目的成立规模,对于通道类、融资类、房地产等脱离本源的类银行信贷的业务一减再减。”上述资深人士称。
部分信托公司过度追求盈利目标而忽视风险防控,需要加强公司治理。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中提出,加强信托公司“三会一层”建设,建立各司其职、有效制衡的治理结构,形成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专业投资能力,避免大股东干预公司日常经营。对信托公司股东和关联方实施穿透监管,严格规范信托公司控股股东资质,严控不当关联交易等。
信托公司与专业机构合作也是减少信托业风险资产的方式之一。不过,AMC在处置信托业不良资产的同时,需切断风险的传染机制,应采取市场化方式化解。上述资深人士表示,可以借鉴工商银行、信达资产等机构化解锦州银行危机的方式,派遣头部的银行、信托公司、AMC的高管团队入住高风险的信托公司。
很多时候,问题企业救助及问题资产的剥离与处置极其复杂,仅靠AMC和信托业保障基金公司是不够的。“对于暂时出问题但底子好的的融资企业,信托公司应积极与投资者沟通,进行项目延期。同时,信托公司及地方政府应引进行业龙头,通过产业的方式齐力化解不良。”上述中前部AMC负责人称。
当前,信托公司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大部分是套利业务,需回归本源。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黄洪表示,全行业仍然存在受托人文化不成熟、受托人职责不清晰、受托人定位有偏离等问题,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信托业发展历史一再表明,坚守受托人的根本定位,坚决回归信托本源,坚持信托法律关系,做精做细信托主业,是信托业的根本出路,也是实现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黄洪表示。
* 凡注明“来源:不良资产行业观察” 或标注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不良资产行业观察。
* 任何单位及个人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内容,请注明来源不良资产行业观察。
* 文中未注明出处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编辑。
相关阅读
5家高风险信托,行业风险资产化解迫在眉睫2020年信托自营不良资产增五成!
信托公司发力特殊资产投资业务
商务合作、资产推介、行业招聘、投稿、爆料、转载文章等
欢迎扫码添加微信:不良总
添加时请注明公司及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