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读诗 | 隐隐山前日半衔
忆钱塘江
李觏
昔年乘醉举归帆,
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似满江涵返照,
水仙齐着淡红衫。
▍注释
钱塘江:浙江流经杭州那一段的别名。
举:高挂。
日半衔:太阳沉落一半。衔,衔山,与山衔接,即半落。
好似:最好的是。
涵:包容。
▍品评
写幻觉和写梦境一样,诗人都在努力表现那种若真若幻的感觉。曹植《洛神赋》写在他眼中出现的洛水女神,费了不少笔墨,也很出色。如“翩若惊鸿,蜿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之类,但最令人叹赏的,还是“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两句,因为人既不能在水上行走,而且水上更不会生尘。而曹植却将现实中的“罗袜生尘”与幻境中的“凌波微步”结合,便成为亦真亦幻,表达了女神下凡后在行动上的特色。
李觏此诗写人在黄昏时船上醉眼朦胧中所见,满江白帆经夕阳返照,幻化成了无数身着淡红衫子的水仙。这就非常精确地写出了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条件下,不同于正常生活的幻觉或想象,从而创造出新的意境来。再如元唐温如之《题龙阳县青草湖》下半云:“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银汉横空,星河倒影,醒时已见,这一印象的保留,使得诗人在梦中感到,所乘之船不在青草湖上,而在星河之上。由于星河倒影而梦见船不在水面却在星河之上,是幻。因人居船中,又以为梦境也如人体之有体积重量,可以直接压在船上,间接也就压在星河之上,则更是幻中之幻了。这就比李觏的设想复杂得多。但两诗以真幻交织,亦真亦幻见长,却是一致的。唐温如写得曲折,李觏则写得单纯。单纯永远是一种天然而成熟的美,它往往更难于构成。我们虽不必较量两诗的短长,但应当知道它们同中有异。
李觏(1009-1059)
字泰伯,南城(今属江西)人。举茂才异等,不第。倡立盱江书院,从学者甚众。皇祐元年(1049)以范仲淹荐,试太学助教,嘉祐中,召为海门主簿,太学说书。有《盱江集》三十七卷、外集三卷,今存。
程千帆 |《读宋诗随笔》
【往期回顾】
欢迎加入“宋诗爱好者”群,一起读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