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刑讯逼供、管辖异议,唐山杨立国涉黑案争议
大瓜!找工作太难了:私募大佬白嫖95后小姐姐事件刷屏!
深度 |台积电断供大陆芯片,任正非罕见感谢特朗普,美霸权摇摇欲坠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冯学荣:孙中山先生,令人大跌眼镜的一件历史往事
Original
冯学荣
冯学荣奇谈研究所
2021-10-19
收录于话题 #读书人冯学荣
299个内容
孙中山,大跌眼镜的历史往事
今天,我告诉大家一件令人大跌眼镜的历史往事。
那就是:
孙中山差一点点当了清朝的公务员
什么?
我们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差一点点做了大清帝国的公务员?
是的。
千真。万确。
以前,这件往事尘封在故纸堆里,也是最近几年,随着相关史料的发掘,才逐渐露出了历史的水面。
那么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好。
听我慢慢讲给你听。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892年7月,时年26岁的青年孙中山,以首届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
青年孙中山
当年孙中山那一届的毕业生,有两个人是最优秀的,一个是孙中山,另一个,则叫做江英华。
当时的香港殖民地总督罗便臣
(William Robinson,英国人)
亲自给两位优秀的毕业生颁了奖。
你要知道,在当年1892年,像孙中山、江英华这样的毕业生,其实是稀有人才。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如下:
第一呢,英语溜,听、说、读、写,都非常溜。
第二呢,懂现代医学
(西医)
,可以治病救人。
第三呢,在英国殖民地香港生活过几年,受过英国文明的熏陶,眼界宽广。
第四呢,品学兼优。大浪淘沙,都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应该说,这样的毕业生,即使是在今天2020年的中国,都是吃香的,而在1892年的大清,毫无疑问,绝对是稀缺人才。
当年英国驻香港殖民地总督罗便臣,也知道这两个人优秀,于是,罗便臣决定,要把这两个人推荐给大清重臣,李鸿章。
罗便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罗便臣为什么要把孙中山、江英华,推荐给李鸿章呢?
因为啊,当时英国人认为,大清是一个愚昧、落后、不文明的国家,如果培养一些像孙中山、江英华这种西化的人才,推荐到大清的中央,帮助大清变得更文明,促使大清进一步向西方靠拢,这样无疑对英国的全球政策,是非常有利的。
大家要知道,罗便臣是政治家,他考虑的问题,都是有深度、有远见的。
这就是为什么,罗便臣要把孙中山和江英华,推荐给李鸿章。
好。
于是呢,罗便臣写了一封信给英国驻华公使,叫公使转达李鸿章,推荐孙中山和江英华,说,这两个人,英语溜,懂西医,眼界宽,品学兼优,能力好,希望李鸿章你,重用他们。
大家知道,当时李鸿章是怎么回复英国公使的吗?
当时李鸿章的回复是:
同意录用孙中山与江英华
同时,李鸿章进一步回复,让英国人安排孙中山与江英华:
来京候缺
李鸿章说的“来京候缺”,是什么意思呢?
李鸿章同意录用孙中山
“来京候缺”意思就是,你们先把孙中山、江英华两个人,带到北京来,我李鸿章麾下一旦职位有空缺,会马上给他们安排工作。
那么,这个“来京候缺”,有没有工资的呢?
有。
李鸿章在回文里说:
每人暂给月俸50元,钦命五品功牌
也就是说,你们先把孙中山、江英华安排到京,等候我安排工作,我李鸿章,每个月,暂时给他们50块大洋的工资。而且,发给五品功牌。
一毕业,就是五品官。孙中山这香港文凭,牛啊。
那么,这1892年的“50块大洋”,是多少钱呢?
不知道。
但是,我们知道当时拉黄包车的,一个月能挣2块大洋。
50块大洋,是黄包车夫收入的25倍。
可算是待遇非常优厚。
可见当年这个李鸿章,并没有亏待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1892年的下半年,这一年其实李鸿章很忙,因为日本在朝鲜,上串下跳,闹得他很头疼,这一年,正是甲午战争爆发的2年前,当时朝鲜的局势,非常紧张,李鸿章其实很忙,不但工作量大,而且,心也累。
所以,李鸿章能够及时回复、同意招聘孙中山,其实已经算是不错了。
不过,当然我们也可以说,由于孙中山和江英华是大英帝国驻华公使推荐的,这不仅仅是推荐人才,而且是带有政治意味的行为,所以,李鸿章不敢怠慢。
总之,不管怎么说,李鸿章当时决定了:招聘孙中山、江英华,来京等候安排工作,并且在等候期间,每月待遇优厚。
这就是当时李鸿章的决定和回复。
大家伙读到这里,是不是感觉我们的孙中山先生,很快就要成为大清的公务员了,有没有?
事情,没有那么顺利。
否则,就没有后来的革命家了。
事情的发展,往往会超出人的意料。
当时,英国驻华公使接到李鸿章答复之后,转告了香港总督罗便臣。
于是,在当年的9月22日,香港西医书院的教师康德黎
(James Cantline)
医生,带领孙中山、江英华两个人,从香港出发,去了广州。
教孙中山医学的老师:英国人康德黎
来广州干嘛呢?
逛小蛮腰?
当然不是。
康德黎带着孙中山、江英华两个优秀毕业生,来广州,见了当时英国驻广州领事。
见英国驻广州领事干嘛呢?
因为啊,依据当时的手续,要由英国驻广州领事引见当时的两广总督李瀚章,由两广总督李瀚章给予办理入京的手续。
这个李瀚章,就是李鸿章的哥哥,也是一个大官。
原来如此。
于是,次日,即1892年9月23日,在英国驻广州领事的带领下,孙中山和江英华,去了两广总督府。
我们现在去法院立案,有递交材料的窗口,对吧。其实呢,在当年的两广总督府,也有一个这样的办事窗口。
孙中山和江英华呢,不是直接见的李瀚章。而是一进了这个两广总督府的大门,是先到这个办事窗口,要先登记,报到。
那么在两广总督府的这个办事窗口呢,总督府的办事人员给了孙中山、江英华一个冷眼,然后,冷冷地,甩出来两张履历表,叫孙中山和江英华填写。
孙中山当时就觉得不对劲,结果,接过表格一看,脸色就变了。
怎么回事呢?
因为孙中山一看啊,两广总督府叫孙中山填的这个表,是祖宗三代所有家庭成员的履历表。
也就是说,要求孙中山填写,你爷爷一辈子做了什么工作,逐个写清楚,你爸爸一辈子做了什么工作,你哥哥做过什么工作,也要逐个写清楚。
孙中山一看,他的火气就来了。
从孙中山看来,这是一种侮辱,也是一种为难。
首先,孙中山觉得这个三代履历,根本没必要,你李鸿章、李瀚章,聘用的是我,又不是我爸,也不是我哥。孙中山认为,这个手续,实在是非常的官僚主义,而且也带有侮辱性。
不但带有侮辱性,而且,孙中山也有实际困难。
因为孙中山的哥哥孙眉,是檀香山的华侨,这个我们现在看起来也许不算什么,但是从当时大清看来,这其实是个事。
为什么呢?
因为从大清看来,清代出洋的人,都是“不忠不孝”的人,是“海外弃民”,而你孙中山的哥哥,恰恰是一个“不忠不孝”的海外弃民。
实际上,两广总督府的这张祖宗三代履历表,其实就是一种当时的“政审”手续,两广总督要确保经他的手保送入京的人,都是身家清白的,谁也不想把一个有境外势力背景的人举荐到中央,对吧。
所以说呢,从当时两广总督府的角度出发,其实他们也有他们的道理。
只是说,这种事在接受西方教育长大的孙中山看来,是那么的不可理喻。
于是,孙中山当场作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
拂袖而去
对。
26岁的孙中山先生,就是这么酷。
当时孙中山把这张祖宗三代履历表,一甩了之,然后,掉头就走,离开了两广总督府。
他,放弃了这个机会。
见有人洒脱桀骜如此,两广总督府的窗口办事人员,看呆了。
次日,即9月24日,孙中山返回香港。
3个月之后,孙中山去了澳门,开设药店,行医济世。
孙中山先生,就这样,差一点当上了大清的五品公务员,又是因为一个小小的手续,放弃了这个机会。
然而,在随后的澳门、广州行医期间,孙中山并未放弃关心国事,也并未彻底丧失对大清体制的幻想。
孙中山后来冷静下来之后,觉得:虽然这个两广总督李瀚章的入京手续
(祖宗三代履历)
很荒唐,但是,他毕竟只是李鸿章的哥哥,他不是李鸿章本人。万一李鸿章本人很开明呢?
于是,在1894年,孙中山写了一封《上李鸿章书》,托关系送给李鸿章,在这份《上李鸿章书》里,孙中山最后一次争取,最后一次尝试,他言明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并在这封信的最后一段,清楚写明了自己希望入职李鸿章麾下的志愿。
(本文尾部附有《上李鸿章书》最后一段)
然而,李鸿章并未就此信,给予孙中山回复。料其原因,可能与1894年中日事务紧张、以及甲午战争的爆发有关。
孙中山等了一年。
未收到李鸿章回复。
第二年,孙中山在香港,参与组织了反清的第一次广州起义。
事败,孙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缉。
从此,孙中山就这样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了一名伟大的革命者。
那么,读到这里,我们对孙中山当年到两广总督府,求职,接受招聘,办理入京入职手续的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孙中山想当大清帝国公务员的这件往事呢?
其实,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毕竟孙中山先生,是希望改造国家,而通过进入体制去改造国家、造福人民,无疑是成本最低、成功率最高的做法,所以,换位思考,孙中山26岁、28岁两次试图到李鸿章麾下求职,这个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其实,也是合理的。
换了是我,我也会这么做。毕竟当了官,就有机会从体制内部,去改造国家,而相对而言,革命的风险,那就太高了。
当然,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之后,在他所有的演说、文件里,都没有把他1892年求职于李鸿章麾下的这件往事,透露给世人,因为毕竟你竖起了反清大旗、广招天下豪杰,1892年这件令人哭笑不得的往事,说出来显然是对革命事业不利的。
最后顺便提一下:孙中山的老同学江英华,后来因故也没能加入清政府,而是去了南洋,在南洋行医,一生无大建树。
参考资料:
黄宇和《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1895)》
郑子瑜《孙中山先生老同学江英华医师访问记》
康德黎《康德黎日记》
另附:孙中山1894年《上李鸿章书》最后一段:
文之先人躬耕数代,文于树艺牧畜诸端,耳濡目染,洞悉奥窔;泰西理法亦颇有心得。至各国土地之所宜,种类之佳劣,非遍历其境,未易周知。文今年拟有法国之行,从游其国之蚕学名家,考究蚕桑新法,医治蚕病,并拟顺道往游环球各邦,观其农事。
如中堂有意以兴农政,则文于回华后可再行游历内地、新疆、关外等处,察看情形,
何处宜耕,何处宜牧,何处宜蚕,详明利益,尽仿西法,招民开垦,集商举办,此于国计民生大有裨益。所谓欲躬行实践,必求泽之沾沛乎民人者此也。
惟深望于我中堂有以玉成其志而已
。伏维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巨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生民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之难,又有行之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用敢不辞冒昧,侃侃而谈,为生民请命,伏祈采择施行,天下幸甚。
(老冯注:涂红的文字,就是孙中山委婉表达求职之意,“文”是“孙文”的意思)
亲爱的读者,和今天这篇文章相关的,还有一篇大号的文章《
我们对孙中山还有多少冤枉和误解?
》,记得顺手关注大号哦!
近期精彩回顾:
孟晚舟案中的汇丰银行,难以置信的六个事实
野史为什么假?因为它只告诉你故事的一半
这些虚假的历史,再也不能骗人了
有些历史的真相,实在是荒诞不经
祝亲爱的读者中秋快乐!我累了,恳请读者批准老冯请个假
作为中国人,我在海外受过哪些歧视?
这些人生真理,胜读万卷书,胜行万里路
黄继光为何没被机关枪打飞?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