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西城投平台梳理(上)

池光胜团队 债券池 2022-12-12

联系人:陈雨田



摘要



山西位于黄河东岸,与4省相邻,是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2017年以来山西经济逐渐从供给侧改革中恢复,增速总体追平全国。山西2020年人均GDP相当于全国的70.0%,GDP规模和增速均处于全国中下水平。山西为“三二一”产业结构,三产中批发零售、金融、地产、交运仓储占比接近。煤炭产业为山西省第一大支柱产业,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位,主要分布于大同、太原、长治、晋城和阳泉等区域,2020年七大省属煤企进行重组,由七变四,重组为焦煤集团、晋能控股、华阳新材料和潞安化工。


山西财政自给率居全国中上、公开负债率不高。2020年山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96.5亿元,同增2.2%。税收收入占比70.8%,财政自给率为44.9%,排名全国第9位。2020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4612.0亿元,负债率(政府债务余额/GDP,不考虑隐债)26.1%、窄口径债务率(政府债务余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考虑隐债)200.8%,全国排名第27位。


2020年山西积极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积极稳妥化解存量”为主要政策基调。山西省2021年就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答记者问中提到,“把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作为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2020年各地级市积极化解隐债,大同、长治(市本级)、忻州分别化解存量隐债43.5亿元、4.3亿元、29.8亿元。


山西经济省会集聚效应明显,太原经济体量遥遥领先。(1)太原2020年GDP总量为4513.3亿元,比排位第二的长治市高142.7%;其他城市GDP规模差异不大,多数在1000-2000亿之间。(2)GDP增速分化,运城和晋城超5%,吕梁和晋中低于3%,其余在3%-5%之间。(3)太原人均GDP最高,2020年达到78363.2元;忻州、临汾和运城市人均GDP较低,均低于4万元。


11个地级市财政实力差距较大,太原最强。太原和长治综合财力超过1000亿元,阳泉和朔州相对偏弱,综合财力在200亿元以下。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太原市,为58.5%,其余地级市财政自给率多分布在20%~50%之间。从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来看,各地级市负债率总体不高,阳泉和大同市负债率最高为30.9%和30.4%;忻州、晋中、临汾、吕梁、太原、运城、进程和长治市负债率均小于30%。


山西城投发债不多,全省共有城投发债主体19家,城投债余额1220.3亿元。其中省会太原的城投平台数量和金额相对集中。存续债金额较高的主体主要有龙城发展、华远国际陆港、省交开投、国投集团和路桥集团等,截至2021年6月10日存续债规模各有227.3亿、196.3亿、135.0亿、131.0亿和118.5亿。从评级分布看,AA+平台占主导,占36.8%,AAA、AA、AA-平台各占15.8%、31.6%、15.8%。山西城投债2021年下半年为第一个到期小高峰,到期占存量的14.1%;其次为2022年和2024年,到期分别占存量的19.7%、24.0%。


风险提示:城投融资政策调整超预期、宏观经济超预期等。   



正文



1山西省概况

    

1.1. 区位


山西位于黄河东岸,与4省相邻,是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山西位于中国华北,黄河中游东岸,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接,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省域面积15.7万平方公里,辖11个地级市、91个县(市、区),省会为太原市。省内山区面积占比八成以上,是典型的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是中国著名的煤炭生产基地,产业格局以煤炭为主,冶金、电力、化工等为辅。



1.2. 经济和产业


近年山西经济增速总体持平于全国,2020年高于全国。2018-2020年山西省GDP为1.60万亿、1.70万亿、1.77万亿,实际增速为6.6%、6.2%、3.6%,2018、2019年增速与全国基本持平,2020年高于全国。


产业结构较为稳定,第三产业占比最高,三产中批发零售、金融、地产、交运仓储邮政占比相近。2020山西三产结构为5.4:43.5:51.2。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交运仓储和邮政业占比较均衡,分别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6.8%、24.2%、23.8%和21.4%,房地产业增长势头较好。


横向对比来看,山西人均GDP、GDP规模和增速均处于全国中下水平。2020年人均GDP50528.0元,排名全国26位,相当于全国的70.0%;2020年GDP规模排名全国21位,GDP增速排名第20位。



煤炭产业为山西省第一大支柱产业,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位。山西的煤炭业务集中于原省属七大煤企,2020年七大省属煤企进行重组,由七变四。其中焦煤集团吸收合并山煤集团;晋煤集团、晋能集团、同煤集团,同步整合潞安集团、阳煤集团相关资产,组建为晋能控股集团;阳煤集团更名为华阳新材料集团;潞安集团整合阳煤集团、晋煤集团化工相关业务,整合为潞安化工集团。



1.3. 地方财政实力


山西财政自给率处于全国中上水平。2020年,山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96.5亿元,同减2.2%。其中,税收收入1625.9亿元,占比70.8%;政府基金性收入1151.9亿元,同减2.9%。2020年山西省财政自给率为44.9%,排名全国9位。



1.4. 政府债务情况


山西公开负债率不高,处于全国中下水平。截至2020年末,山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4612.0亿元,负债率(政府债务余额/GDP,不考虑隐债)为26.1%,排名全国(从高到低)第20位;窄口径债务率(政府债务余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考虑隐债)200.8%,处于全国(从高到低)第27位。



1.5. 隐性债务化解情况


山西省积极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积极稳妥化解存量”为主要政策基调。山西省2021年就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答记者问中提到,“把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作为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决不允许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严禁地方政府以企业债务形式增加隐性债务,严禁地方政府通过金融机构违规融资或变相举债。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剥离其政府融资职能,对失去清偿能力的要依法实施破产重整或清算,坚决防止风险累积形成系统性风险。加强督查审计问责,严格落实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 


2020年各地级市积极化解隐性债务。大同、长治(市本级)、忻州2020年分别化解隐性债务43.5亿元、4.3亿元、29.8亿元。



2山西地级市概


2.1. 山西11地级市经济发展情况


山西省会集聚效应明显,太原经济体量遥遥领先。从GDP规模来看,太原2020年GDP为4513.3亿元,比排位第二的长治市高142.7%;山西其他城市GDP规模差异不大,1500-2000亿之间的有长治、运城、吕梁和临汾,1000-1500亿之间的有晋中、晋城、大同、朔州和忻州,阳泉市GDP规模最小,为742.2亿元。


从GDP增速看,山西下辖市GDP增速分化,其中运城、晋城两市GDP增速超过5%;吕梁、晋中GDP增速在3%以下;其余各市在3%-5%之间。


山西下辖市人均GDP差距较大,其中太原市2020年人均GDP为78363.2元,其次为朔州、晋城和阳泉市,分别为69213.8、65100.5和56227.3元,忻州、临汾和运城人均GDP较低,均低于4万元。



2.2. 山西11地级市财政实力


从综合财力来看,山西省各地级市财政实力差距较大。太原市和长治市相对较强,综合财力超过1000亿元,分别为1235.4亿元和1146.0亿元;其次是吕梁、临汾、大同和晋中,综合财力在400-500亿之间;阳泉市和朔州市财政实力相对较弱,综合财力在200亿元以下。


山西省各地级市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太原市,为58.5%,其次为晋城、朔州、晋中、长治和吕梁市,财政自给率分别为51.5%、45.2%、42.2%、42.0%和40.6%,其余多分布在20%~40%之间。11个地级市中,太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最高,为378.4亿元,其余各市均在100亿以下,忻州、运城、朔州和阳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少,小于100亿元。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看,2020年山西省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均较高,多数位于70~80%之间。其中,太原市最高,为75.4%,其次是朔州、大同、吕梁、运城和长治,税收占比在70%以上,临汾、忻州和阳泉在60%-70%,晋中和晋城最低,为59.1%和58.3%。 



2.3. 山西11地级市债务水平


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看,各地级市之间债务余额差异较大,其中太原市债务余额较高,2020年底达687.7亿元(不考虑隐性债务,下同);其次是大同、临汾和晋中市,政府债务余额在400-500亿元之间;吕梁、忻州、运城和阳泉市债务余额规模居中,介于200~400亿元之间;晋城、朔州和长治市债务余额规模最小,均小于200亿元。



从负债率来看(债务余额/GDP,不考虑隐债),阳泉市和大同市的负债率略高,分别为30.9%和30.4%;忻州、晋中、临汾、吕梁、太原、朔州、运城、晋城和长治市负债率均小于30%。



3山西城投发债情况概览

    

除阳泉市和吕梁市之外,山西其余9市均有发债城投主体,其中太原市发债主体最多,为8家,其次为临汾市、晋中市和长治市,各有2家,大同市、忻州市、运城市、晋城市和朔州市为1家。截止2021年6月21日,山西城投平台存续债券共计131支,余额1220.3亿,共涉及19个发债主体。存续债金额较高的主体主要有龙城发展、华远国际陆港、省交开投、国投集团和路桥集团,截至2021年6月21日存续债规模各有227.3亿、196.3亿、135.0亿、131.0亿和118.5亿元。



从平台层级来看,省级发债平台共6家,债券余额为561.9亿,占比46.0%;市级平台10家,债券余额为634.4亿,占比52.0%;区县级平台3家,债券余额为24亿,占比2.0%。


从主要城市发债情况看,省会太原的城投平台数量和金额较集中,其余各市城投平台数量和金额分布较分散,太原市城投平台以省级为主,其次为市级,发债金额合计920.2亿元;临汾以市级为主,区县级为辅,发债金额为88.9亿元;运城、大同、朔州、晋中、晋城和忻州只有市级发债平台,金额在10-70亿之间;长治市只有区县级发债平台,发债金额18亿元。



从评级分布看,山西AA+平台数量较多,共7家,占比36.8%;AAA、AA、AA-平台各占15.8%、31.6%、15.8%。



从山西省城投债的到期规模分布情况来看,2021年下半年为第一个到期小高峰,到期金额171.6亿元,占存量的14.1%;其次为2022年,到期金额240.1亿元,占存量的19.7%;第三个到期高峰为2024年,到期金额292.4亿元,占存量的24.0%。



相关报告

河北城投平台梳理(上)2020-05-31

河北城投平台梳理(下)2020-06-10

江西城投平台梳理(上)2020-06-16

江西城投平台梳理(下)2020-06-2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