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滴血》巡演,一声乡党一碗臊子面背后的故事
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
百年经典《三滴血》巡演
自10月13日在国家大剧院启幕以来
已先后走进北京大学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四中、中国人民大学等学校
首都戏迷观众、学校莘莘学子
以及文艺界专家学者
对此次巡演给予了高度肯定
尤其是得到了在京乡党的热烈欢迎
凡有易俗社演出、讲座
他们必会在现场
用行动诠释着
自己对家乡戏的挚爱与痴迷
还记得此前报道过的
大秦之腔北京青年研习社么
15年来
他们凭着满腔热情让秦腔扎根北京
他们对乡音的那种守护让人心生敬意
“我们的心愿就是排《三滴血》全本”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昨天,易俗社就走进了研习社
老乡见老乡,不再是两眼泪汪汪
而是满面的笑容
一碗热气腾腾的臊子面
引出了一段鱼水情
出来十几天了
太想念咱的臊子面了
今天总算吃上了
易俗社丑角名家李卫平
一时没忍住,连吃了三碗
遭到了师兄李洪刚的一再“提醒”
差不多就行了,可不敢吃撑了
好我的兄长哩,三碗刚刚好
只见李洪刚两手端着碗
喝完了最后一口汤,嘟囔着
要是不喝汤,我还能喋一碗
到这里,就是到家了
甭客气,臊子面管够
师兄弟的眼睛
又飘向了刚刚端上桌的面
……
老陕生平两大爱
一爱秦腔二爱面食
任谁也没想到
因为秦腔和臊子面
易俗社和研习社他乡再续情缘
说起研习社这个秦腔票友组织
行里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他们把业余爱好玩成了专业
他们对秦腔的爱比我们都强烈
今年9月教师节
研习社在京举办了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全巧民
传承教学专场演出
展示了多年跟随名家学习的成果
10月国庆期间
研习社又在戏曲文化周上
连演了7天折子戏
让秦腔唱响了北京园博园
《三滴血》巡演
研习社不仅组织乡党捧场
还在幕后出了不少力
多亏了研习社的这帮朋友
有他们在后边支持
我们心里踏实
陈超武是易俗社主管业务的副社长
发出这样的感慨
源于在北京戏校的演出
要临时喷一张巨幅海报
大半夜地我找到了研习社的晴子
人家二话不说
自己上手解决了
还一再嘱咐安装师傅要格外操心
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
有了乡党做大后方
我们的巡演将会更加顺利
打动人心的何止这些
马磊子是研习社成员
来自甘肃礼县,进京务工已整整十年
收入并不是很高的他
在秦腔的投入上那是一点也不客气
为了置办行头
前前后后花了三四万
我唱的是花脸
服装啥的都齐全了
还准备空了去西安找老师给指导下
我最爱看易俗社的戏
因为他传统、正宗
……
一句朴实的话语
却暖了雍涛的心
就像那碗臊子面一样
作为西安秦腔剧院的当家人
巡演带给他更多的是一种思考
像马磊子这样的忠实观众
我们打心里感谢
不仅仅因为他喜欢易俗社的戏
更因为他对秦腔这种不计成本的爱
很值得从业者学习
没有倾家荡产为艺术的决心
戏曲也走不到今天
就拿易俗社来说
没有先贤们的这种决心、态度
怎么可能走过百年呢
研习社的大本营十余年间换了又换
从公园到如今的固定场所
再到雷打不动的周末活动
让每一位成员都倍感温暖和珍惜
他们把对秦腔的热爱带到了生活中
影响着身边的亲朋好友
刘祥是研习社社长
在舞台上那是一把好手
2005年拜师于秦腔丑角大师王辅生
学习媒旦表演
他演的《看女》深得观众喜欢
就连李洪刚、李卫平两位同门师兄
也对其称赞有加
不仅如此,刘祥还能演
正旦、小生、花脸、老旦戏
可谓是研习社的全能人才
也难怪被大家笑称“刘能”
在他的熏陶下
老父亲成了乐队里扬琴的演奏者
爱人还给王辅生先生配过戏
五岁的女儿也能登台唱几句
本来都是业余喜欢
慢慢地把它当作事业和专业来干了
更有劲儿了
所以就想着多排一些戏
《三滴血》是秦腔的符号
我们非常想把它搬上舞台
话音刚落,雍涛笑说
这不我们都来了么
他唱“祖籍陕西韩城县”
她唱“未开言来珠泪落”
……
百年经典《三滴血》研习社版
就此开排
今天只是开了一个头
以后,我们会派人到北京
给大家细排
希望早日在舞台上看到大家的表演
雍涛说
文人办社让易俗社在中国戏曲史上
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成为它区别于其他戏曲班社
最典型的特征
也因此得到了众多知识分子的喜欢
北京大学教师蒋尚达
是研习社里的须生演员
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喜欢上了秦腔
北京求学工作,赴德国、美国留学
无论身在何方,秦腔一路相随
我觉得这种根植于骨子里的情愫
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而更加突出
唱秦腔就是最好的一个出口
百年前,一批仁人志士秉承
“移风易俗、启迪民智”的宗旨
创办了易俗社
百年后,易俗社带着
它的看家戏巡演全国
走进了高校
为这门古老的艺术寻觅更多的知音
我想时代发展了
秦腔的受众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西北
而是要在这个基础上
走出去、走进学校
传统艺术的未来
专业传承者、票友戏迷、高校传播者
缺了谁都不行
易俗社社长惠敏莉
格外重视在高校的推广
可能你不经意间的一次传播
就会影响到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关注
若干年后,在他们的记忆里
一定会有秦腔的影子
10月19日晚
天津南开大学田家炳音乐厅
《三滴血》上演
尽管受场地所限
没有剧场版的舞美
但丝毫没有影响到观剧效果
台下不时发出的笑声、掌声
无不传递着学生们对《三滴血》的喜爱
Shmily是南开大学
经济管理专业大一新生
来自太原
第一次现场观看秦腔的他
接受记者采访时有些激动
很不错啊,比我想象中的要好看
特别幽默
与Shmily不同的是
大四数学专业的李程曦
是西安临潼人
自小就跟着爷爷听戏
也算是资深的年轻戏迷
我要没记错的话
咱易俗社的创始人孙仁玉也是临潼人
所以,这次易俗社来我们学校演出
我一定要来看的
而且我还极力推荐同学一起看
我没本事登台表演
那就支持和宣传家乡戏吧
毕竟这是我们的戏剧
《三滴血》天津演出
得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驻津办
肖辉祥主任的大力协助
作为地地道道的老陕
唱秦腔成了他的最爱
就连接受记者采访时
也不忘展示一段“祖籍陕西韩城县”
秦腔是咱的乡音
就是想忘都忘不了
能在天津看到咱家乡戏
还是我特别喜欢的经典
嫽咋咧
说着说着,便竖起了大拇指
当晚的演出
不仅吸引了在校师生、在津乡党
还吸引了天津京剧院
天津河北梆子剧院的同仁
赵靖是天津河北梆子剧院一级演员
与惠敏莉既是同届“梅花奖”获得者
也是“演员读书班”同学
无论是出于私交还是艺术交流
我都应该来
看秦腔就是在寻根
两个剧种有太多的渊源了
而天津京剧院一级演员胡小毛
早年曾在西安五一剧团工作过
后改学京剧
他的武丑戏格外引人
易俗社来津演出
作为乡党,而且还是同行
就是再忙也要来
演出结束后
胡小毛还为易俗社的年轻人
示范了一段《时迁盗甲》
赢得阵阵掌声
10月18日
易俗社传播小分队
来到了北京四中和中国人民大学
百年易俗社的千载秦腔梦
主题示范互动讲座
引起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
今天下午2点
百年经典《三滴血》将在
中国政法大学上演
10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
10月23日北京语言大学
10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
10月25日石家庄丝弦剧院
……
百年经典剧目
踏着先贤的足迹
一路高歌
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文/刘勇
图/刘勇、王恩宇
北京、天津报道
《三滴血》巡演报道
▲"中国菜"首次面向全球发布!老陕共有"10菜10宴"上榜!
▲什...什么?95后已经进入晚婚了?还没找对象的陕西娃抓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