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凯文·林奇的遗产

钱坤 城市备忘录
2024-08-30


在上一篇《凯文·林奇的突围》中,笔者回顾了林奇的生平和《城市意象》一书的写作。本篇尝试讨论林奇后期的城市思想及其对现代城市设计学的影响。


01



继续求索


林奇完成《城市意象》的写作时,只是把当时一个阶段性的课题研究成果整理成书。从篇幅来看,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研究报告,而不是一部理论专著。而这本书能对全球学术和实践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可能林奇本人也没有想到。
对于林奇来说,这本书或许是他实现其学术抱负的第一步。林奇在书中反复表达,希望能把研究拓展到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这三个城市之外的城市。在书的结尾,林奇用一个短短的章节“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对未来的展望,他写道:“这本书的章节中,仍然指向了很多未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的解决方式相对清晰,而有些问题却仍然难以琢磨……最重要的难点在于:缺少对于城市形象作为一个更大整体的认知,包括其元素、节奏和因果。
林奇已经认识到了,对于城市意向要素的认识,只是理解城市设计最为基础的一个步骤。城市如此复杂,绝非五个元素就可以简单概括的。因此,他在书中所提出的五个要素,是城市设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起点。
在林奇的理想中,城市形态(City Form)本身作为客体(Art)将与城市的主体观众(audience)产生一个良性的互通,通过客体的形态促进主体的生活质量,从而对客体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终在不断地通过设计来优化城市这一客体。因此,对于城市形态的认识和设计,不仅仅包含所谓的五要素,更重要的是在更多的维度进行考虑,包括时间的维度,经济的维度。

02



负重前行


在《城市意象》之后,林奇仍然进行了许多写作,包括《总体设计》(Site Planning),《此地何时》(What Time is This Place),以及《良好城市形态》(Good City Form)。
《良好城市形态》这本书出版于1981年,距离《城市意象》出版已有21年。可以说,这本书汇聚了林奇自城市意象出版以后的所有思考,是他对自己的一次“交代”。就连书的封面,似乎是对21年前那本小册子的一次致敬。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来探讨城市形态理论的来源于可能性;第二部分则对其“良好城市形态理论”进行归纳;第三部分描绘了这一理论的应用场景。有意思的是,林奇在这本书中有意将其结构与《城市意象》相对应,作为对自己20多年前著作的一次回应。尤其是在第二部分,林奇提出了城市“能效的维度”(Dimensions of Performance),让人联想起《意象》中的城市“意象的元素”(The City Image and Its Element)。
在描述城市的维度时,林奇同样提出了五个:生命力(Vitality)、感知度(Sense)、适应性(Fit)、连接性(Access)、可控性(Control)。林奇认为,任何一个城市或是聚落,都可以用这五个维度来对其进行评估。可以说,林奇对于这本书的写作是非常有野心的,他希望能够开启一个城市设计的新时代。
  1. 生命力(Vitality),描述的是空间形态对于人根本需求的支撑,对人生存的一种保护。用林奇的原话说,这是一个“人类学的标准(anthropocentric criterion)”。
  2. 感知度(Sense),描述空间聚落可以被清晰辨识的程度。这种辨识度同时成为支撑周边环境和主观感知的结构。值得一提的是,其《城市意象》中的内容主要被包含在这一维度中。
  3. 适应性(Fit),指空间的形态、容量可以适应其使用者并满足其需求的程度。不光包括其现在的需求,还包括其未来的需求。
  4. 连接性(Access),指空间对其他人、活动、资源、信息和服务等要素——包括数量上和多样性上的可达性。
  5. 可控度(Control),反映空间的使用者对于空间中活动的控制力,其中包括这些活动的创造、维护和管理。

    在这五个维度的基础上,林奇还增加了两个“上层维度”:效率(Efficiency)和公正(Justice)。
  6. 效率(Efficiency,指实现上述要素的成本。
  7. 公正(Justice,指上述益处是否能根据公正的原则分配到每一个使用者。

林奇接着补充道,公正是用来平衡人们获得的标准,而效率是用来平衡不同价值获得的标准。

这个7个维度成为了林奇创立的一套完整的对于认知城市形态,评估城市形态乃至创造城市形态的标准。然而,这些维度,尤其是前五个维度理解起来还相当晦涩,因此林奇在本书接下来的内容中又详细对每一个维度进行了展开叙述。限于篇幅,本文不对林奇的阐述进行展开。而用最简单的大白话来描述,对于林奇来说,一个好的城市形态(good city form)需要至少满足这五个条件:首先要科学合理,其次要特征彰显,第三要适应变化,第四要四通八达,第五要治理有方。满足了这五个条件,那么则可以从它是否省钱和是否对于居民是公平公正这两个角度再进行评估。

林奇对于这些维度阐述的展开比较枯燥无味,甚至逻辑上并不是非常的顺畅。这里我们想集中讨论的还是林奇这本书对于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的贡献。
首先从结果上判断。林奇的这次尝试并不成功,因为不论是在本书出版的时候,还是在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去提起这本书,和所谓的5+2个维度。

林奇与MIT建筑系师生们
大家说起林奇,说起城市设计,基本上唯一能想起来的,还是那个城市意向和里面的五个要素。
《良好城市形态》这本书没有达到作者的预期,或许林奇本人也是有一些心理准备的。因为林奇始终在尝试用很小的一个篇幅去描述,实现一个很宏大的目标。这也是为什么他要花费本书将近1/3的篇幅,仅仅去讨论一个形成良好城市形态理论的可能性。恐怕他在写作本书的时候,也始终在质问自己,这个命题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命题。

林奇自己关于城市形态理论的质疑
这里面的核心原因,还是因为所有讨论都围绕着形态(form)一词展开,而他在本书中提出的5+2个维度,是抽象的,和形态(form)个概念没有直接关系,于是又不得不再使用更多的篇幅,去将这些描述维度的词语和城市形态之间做一些联系。



03



继往开来


然而可惜的是,当我们讨论凯文林奇留给城市设计的遗产时,对他在城市意向之后所做的思考和努力是有所忽视的。良好城市形态这本书虽然并未给未来城市设计指出一个明确的方法论。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他很有远见地提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新的要素和新的方向。一些今天炙手可热的概念,如生态多样性城市、智慧城市,都能从林奇的写作中找到影子。
早在城市意象的写作时,林奇就意识到,仅仅从三维形态角度去描述城市,是一个局限的思维,所谓城市意象中的意象,只是宏大城市设计体系中的一个小部分。
仔细琢磨,他在良好城市形态中提出的新的维度,虽然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设计方法和评估方法,却为城市学指出了新的方向。这个新的方向,让人们的关注点脱离传统意义上的造形,由城市的表象转而去关注本质。

林奇在《良好城市形态》末尾的总结
举个例子:生命力(vitality)这一维度是城市形态的基础。这个词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初读之下都很抽象,貌似和形态没啥关系,事实上它是包含了我们最熟悉的城市元素——因为城市的最基本功能是支持人这一种群的聚集,因此城市生命力这一维度包括水、空气、能源的供给;城市居民的安全;对其他生态物种的保护等等。其本身就包含了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生态、安全、供暖、防灾等多重话题——指城市对人生物学上需求的基本满足。在描述这一维度章节的最后,林奇将生命力继续细分了几个子维度:供给(sustenance),安全(safety),协调(consonance)和对人有益的物种多样性(diversityof species)。
这些概念和我们今天城市规划中的市政城市安全以及城市生物多样性,都是相吻合的。而矛盾的地方在于,这些新的维度其意义就是对传统三维形态form的突破,林奇却还是孜孜不倦地希望通过一套对于形态form的理论将其概括,并通过一层又一层的抽象词汇去阐述上一个层级的抽象概念,这就导致了其行文的艰难。
林奇所生活的时代(1918~1984)可以说恰好是在人类文明的前数字化年代。直到林奇去世那年,个人电脑还尚未普及,更不用说后面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与我们今天动辄谷歌地球、百度地图,甚至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对城市进行新的mapping绘图。林奇的时代,对城市空间认知的方法还极其有限,基本只停留在两眼的观感上。而林奇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可以跳出正常人的观感,从一个类似于“上帝视角”层面去描述他所看到的问题。

林奇的维度与当代新理念新概念之间的一些映射关系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凯文林奇思想的遗产,那就是:城市设计不应只局限于物理空间的层面,而是一个多维度的全方位的思考。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再回看林奇关于城市的叩问,可以发现,他们直击了今天我们在讨论城市建设是所关注的点。比如适应性(fit),是一种衡量空间弹性和适用性的,我们今天在城市更新中所遇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和这一维度有关。再比如他所提出的连接性(access)、可控度(Control),可以用来指导今天数字化赋能的城市治理。
但林奇并没有见证智慧城市这一理念的诞生,所期待的城市设计方法论并未来得及被建立,他本人在66岁那年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林奇对于城市设计的呐喊,仿佛空谷回声,不绝于耳,却渐行渐远。林奇去世之后的十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城市规划设计系也一度陷入沉寂。然而,这座学府向来不缺先知,1995年和1999年,威廉·米歇尔教授又通过两本薄薄的小册子,叩开了城市学通向新世纪的大门。

科技的进步簇生了智慧城市理念的诞生,而智慧城市理念的发源地仍诞生于凯文·林奇所执教的麻省理工学院,下篇将讨论威廉·米歇尔教授关于智慧城市启蒙的两本书:《比特城市》(City of Bits)和《E-托邦》(e-topia)

相关文章:


作者钱坤,来自塔科玛(Tekuma Frenchman)城市设计,从事城市设计与创新工作,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地产开发学硕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城市备忘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