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怎么建?罗文副部长权威解答 #2017造奇回想#
【有态度 | 有深度 | 有力度的原创型产业新媒体】
造奇新媒体导读
临近年底,除了日常工作之外,各家都陆续开始总结和年会啦~第三方机构也开始筹备年会和颁奖了。
作为第三方独立的产业新媒体,我们认为还没有到颁奖表彰的时候,更多的推进工作还在路上,更多的困难和挑战随时显现,我们更多的将视线放在那些推进进程上,那些关键的人,关键的事件上……
年底,[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独家推出2017系列回顾——“造奇回想”,围绕[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进程、工业互联网国家行动、数字经济在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报告解读、大咖观点集锦、2017年度"关键词"、2018年发展展望]等等主题展开,敬请关注。
今天推出年度回顾第一篇: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这个事关“中国制造2025”落地的关键举措,事关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超越数十年形成的产学研机制,更多隐形冠军蓬勃而出,重塑行业格局和生态成长……
文 | 刘成军,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创始人兼主编,智能产业深度观察
2015年,《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为五大工程之首,是创新驱动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承载着“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实现首次商业化”和“产业孵化”的战略任务。
为有效推进落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2016年8月,工信部发布《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下称《指南》)详情:发布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
按照《中国制造2025》和《指南》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
国家制造业创新平台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经过梳理发现,截止目前,已有2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获得批复成立,3家创新中心正在公示期,预计年底前会明确是否进入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序列。也就是说,截止2017年底,创新中心数量会达到5家,完成2020年目标的三分之一。
作为推进和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以创新驱动为主线,从国家层面来讲,要重点抓关键措施“牛鼻子”。
这次推行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不同于以往的产学研的定位与运作模式——定位新、目标高、推进难,路径依赖和机制僵化是难点。建设和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亟需新思路和新方法。
赛迪智库曾对于创新中心建设发出警示,指出:我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定位应以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要与已有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侧重研发的机构相区别,谨防在建设过程中重研究轻扩散,最终背离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初衷。
制造业创新中心成为2017年度工信部的重点推动工作之一,经[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独家梳理,2017年下半年,罗文副部长行程密集,奔赴各区域工业重镇,深入考察和了解各地推进创新中心建设与运行情况,既是对近三年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推进情况的考察,也在不断阐释国家推进思路和明确要求。
9月7日,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罗文一行先后调研了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省印刷及柔性显示制造业创新中心)、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轻量化高分子材料创新中心)以及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机器人创新中心),实地了解创新中心建设情况。
9月24日,罗文副部长赴湖北省调研湖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情况。
10月23日,罗文副部长赴辽宁省沈阳市调研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先后调研了沈阳智能机器人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实地考察了解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并与机器人创新中心14家股东单位相关负责人座谈。
11月2日,罗文副部长赴浙江省调研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情况。罗文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浙江省燃气涡轮机械制造业创新中心、浙江省智能诊疗设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江苏省先进封装与系统集成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中心。
11月3日至4日,罗文副部长在江苏调研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情况。罗文一行实地考察了江苏省先进封装与系统集成创新中心,并在南京召开专题调研会,深入了解江苏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情况。
12月4日,罗文副部长来到上海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调研上海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
图 | 罗文一行在江苏考察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图 | 罗文参加江苏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座谈会
在上海考察时,罗文副部长对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主要定位、组建方式、运行机制、商业模式等四个关键方面进行了权威的阐述。
一、主要定位: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而不是单个企业能够解决的技术难题。它是面向整个行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研发机构与创新中心。明确的定位,有助于各地据此开展工作,少走弯路。
二、组建方式:“公司+联盟”的方式,即完全市场化的研发机构,这意味着要建立“独立法人”等形式的机构。在股权设置上,实行股权多元化,既防止一股独大,又能解决合力协作的问题。
三、运行机制:以企业为主题,产学研融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在传统的产学研机制的基础上,加入了[融]即金融机构的元素,主要考虑到创新中心建设后期,技术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时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四、商业模式:走出一条“自我造血、循环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里面就涉及到了符合市场化需求的商业模式设计。商业收入一方面来自于创新成果转化费用,包括专利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收入;另一方面来自创新中心公共服务的收入,如技术检测、知识产权、运营费用收入等。
除了以上四个主要方面,还特别规定:每个领域布局一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支撑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核心节点。
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进度
自2015年开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已经三年时间,那建设情况如何呢?
已建设:
1、第一家:2016年6月30日,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
据了解,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由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该机构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倡导和组织、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牵头发起,汇集天津力神、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北汽、华晨、广汽等共同组建的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
2、第二家:2017年1月8日,经国家工信部批复同意,我国第二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新年前夕正式落户陕西。该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由西安增材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筹建。(详情: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成立 | 第二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陕西)
3、其他:2017年27日,上海证券报报道,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是全国正式批复建设的第三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同时也是湖北省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据了解,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实行现代化的企业法人制度管理,该中心共有三个分布区域,分别为创新中心总部、芯片技术部、器件技术部和集成光电部。
正在公示:
序号 | 重点任务 | 企业名称 | 项目名称 |
1 | 制造业创新中心能力建设 | 沈阳智能机器人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机器人创新中心能力建设 |
2 | 制造业创新中心能力建设 | 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能力建设 |
3 | 制造业创新中心能力建设 |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能力建设 |
谋划建设:
1、 上海:上海市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汽车)嘉定揭牌,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
2、 重庆:推出《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培育10-15个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创建1-2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重庆将围绕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物联网、生物医药等创新领域,以及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高端化转型发展的技术领域进行布局。
3、 浙江:出台《浙江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7年12月8日,浙江省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宁波镇海区正式揭牌。
4、 深圳:9月18日,深圳市3D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深圳市政府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3D打印、石墨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规划建设10个创新中心,并积极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5、 河南:10月20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科技厅、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公布了首批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名单,河南省智能农机创新中心等11个单位被确定为首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到2020年,建成15家左右省级创新中心,争创1—2家国家级创新中心。
6、 安徽:10月25日,省经信委发布8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名单及3家重点培育的省制造业创新中心。
…………
创新中心建设要求,在国家的指导文件下,各地根据产业实际和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的推进策略和具体数字化要求。比如,重庆方面要求创新中心的硬指标有:
须设置固定的研发队伍,其占企业职工总数比例不得低于30%;
中心年度研发费用额度,占企业成本支出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30%;
对于哪些领域会更容易赢得国家的肯定,率先成立领域内制造业创新中心,也具有明显的导向性。7月25日,在南京召开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范书建表态说,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领域总体布局主要集中在22个领域,并表示这些领域的发布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及技术发展动态删减调整的。
由于国家明确规定,每个领域只允许布局一家创新中心,存在排他性,这意味着虽然多个地区对于同一主题的创新中心存在着“竞争关系”。那到底如何评价哪个公司法人牵头的创新中心能够胜出呢?目前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部门预算)项目指南的通知》要求,通过第三方评审的方式对候选机构进行遴选,并将遴选结果公示。
由于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要求很高,在产业协同、股东安排及区域资源优势方面设置一些门槛,很多地方的创新中心(产学研机构)一下子很难达到这个标准,所以,在策略上,工信部在推动并遴选国家级中心时,还一直鼓励各省市建设省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条件成熟后,再升级为国家级,相得益彰。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运作机制的借鉴
2012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提议建立“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通过组建各领域的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简称IMIs),从而建立起全国性的制造业领域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赛迪智库装备工业研究所冷单、王影两位研究员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摘录主要内容如下:
组织结构:创新综合体。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由美国高端制造业国家项目办公室(AMNPO)全权负责,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T)先进制造项目办公室负责协调管理。每个制造业创新研究所都必须通过美国国防部(DOD)和能源部(DOE)开放、竞争程序招标,经过跨部门技术专家审查后公布中标团队的程序建立。在具体的运作中,创新研究所采用政府、产业界(制造业企业、行业联盟与协会)、学术界(高等院校、社区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非营利组织联合治理模式,以董事会的形式进行管理。该董事会由业界代表组成,创新研究所领导作为执行董事,负责研究所的日常运作。
项目运营:项目申报在细分领域采取公开招标模式开展,项目招标周期大致为6—9个月。项目评选主要依据评分标准和分值区间对项目申报书进行打分,评分标准更加关注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和示范,同时强调项目对美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以及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能否从中受益。项目评审组会将针对问题阐述、研究方法、创新性、项目管理计划、团队资质、成本费用等方面对申报书进行打分。
经费来源:多元化。每个制造业创新研究所在最初的5—7年内都会分别获得0.7亿—1.2亿美元的联邦国家制造业创新研究资金,加上研究机构、制造业企业等非联邦成员按照1∶1比例的配比投资,总资本一共为1.4亿—2.4亿美元。在设立的前3年,联邦政府资金按照设备、基础项目资助和启动资金的类别投入;第4年以后联邦政府会取消启动资金投入,并开始增加竞争项目资助;第5年及以后取消设备投入,并以基础资助和竞争项目资助方式投入。随着运转成熟,制造业创新研究所可通过收取会员费、收费服务活动、知识产权使用许可、合同研究或产品试制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实现财务独立,并逐步实现自负盈亏。
专题链接: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
————————————
[工业互联网]专题系列文章
[1]、独家 | 安筱鹏之问:中国消费互联网优势能否自然迁移到工业互联网?
[2]、深度 | 中美德20多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比拼,得出了这5点结论
[3]、乱花渐欲迷人眼,满天飞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真的?假的?
[4]、可喜可贺!工业互联网跃升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之一
[5]、安筱鹏:从工业云到工业互联网平台演进的五个阶段 | 深度
[6]、什么才是整个GE Predix的核心?关于Predix的五大误解
[7]、深度剖析Predix最新玩法 | GE全球2017年度大会Minds+Machines现场见闻
[8]、深度 | 向左走?向右走?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七种路径
[9]、曾鸣 | 平台型企业从0到0.1的三大原则与四大核心决策
[10]、重读曾鸣教授平台企业从0到0.1孕育历程,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把脉
[11]、独家 | 安筱鹏之问:中国消费互联网优势能否自然迁移到工业互联网?
[12]、航天科工董事长高红卫:“中国有可能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云制造’之路”
[13]、“社交大王”腾讯,在产业互联网生态里扮演什么角色?| 独家深度
[14]、林诗万演讲PPT:工业互联网与工业大数据分析的应用
[15]、演讲 | 周宏仁:工业互联网系统的基本思想,应用超越制造业
[17]、重磅 | AI为制造业打call!吴恩达已经与富士康“牵手”了
[18]、中控、中兴通讯接连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ABB、腾讯、阿里动作频频
[19]、演讲 | 林诗万:工业互联网战线广阔,要以业务价值驱动,避免打造面面俱到系统
更多独家观察和原创文章,造奇新媒体,为您奉献真知灼见。详见:截止2017年7月7日的历史[分类]文章链接;
【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
国内第一家正式成立并开展运营的智能制造产业新媒体机构,聚焦新工业革命与智能时代的价值创造,以“深度影响智能制造进程,守望智能制造产业成长”为使命,聚焦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工业4.0、数字化转型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产业领域的应用。
联接产业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资本等产业核心力量,通过创新和融合力量,打造深度观察、行业洞见、丰富资讯于一体的原创型、产业新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