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传真丨2024年全国两会重庆教育好声音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
重庆教育系统代表、委员
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出好声音
下面,随小育一起来看看吧全国人大代表王树新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
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王树新代表说,高校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主动担当起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责使命,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重庆大学将以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引领,扎实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积极探索新时代大学文化育人新机制新模式,促进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高质量立德树人。”王树新代表说。《人民日报》(2024年3月7日 第9版)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应该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王树新代表说,当前,学校正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大力促进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既积极服务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也努力让人才享有相应的激励回报和发展空间。《人民日报》(2024年3月9日 头版)
全国人大代表赵玉芳西南大学副校长
深化科技、教育、人才体制改革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教育力量
从实际出发,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在教育、科技和人才机制建设上持续发力,通过深化改革,形成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现代化创新体系,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教育力量。”赵玉芳代表说,将结合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优化材料和生物、人工智能等专业布局,加强生物育种、新材料、类脑研究等领域有组织科研,在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上多下功夫。《人民日报》(2024年3月11日 第8版)
对“国之大者”领会到位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方向、凝聚力量,我们必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赵玉芳代表表示,要在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对“国之大者”领会到位,对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为贯彻落实打下坚实基础。《人民日报》(2024年3月11日 第6版)
全国政协委员黄爱龙重庆医科大学校长
打通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链条
“中国医药产业由大到强迈出坚实步伐,一系列政策支持为科研人员扎实推进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提供了便利。”黄爱龙委员说,创新药研发离不开完整的产业链和人才、资金支持,各方要发挥优势,打通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链条。《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3月11日 第7版)
全国政协委员高新波重庆邮电大学校长
用好“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
“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需要从人工智能的三大基石上发力,即算料、算力、算法。”高新波委员表示,算料方面,需要打破数据壁垒,建立开放共享的多模态数据标准和大数据中心,构建合理高效的知识图谱;算力方面,需要构建统一的算力调度平台,避免政府和企业无序投入;算法方面,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培养更多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开展关键技术集中科研攻关。
“正确处理好人和机器的关系,才能更好释放‘人机混合’智能时代的技术红利。”高新波委员表示,应加快人工智能相关立法,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还应加强技术伦理和隐私安全等方面宣传教育,让人工智能更好惠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人民日报》(2024年3月7日 第5版)
全国政协委员刘小康重庆理工大学副校长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
推进研究成果产业化
“总书记强调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我非常认同、深有感触。”刘小康委员表示,对于高校而言,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近几年,国家推出多项改革措施,对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不同类别的科研活动采取分类评价,实现精准靶向施策,为科技成果更快涌现、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长期在高校从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委员,我将牢记总书记要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潜心攻关,进一步推进研究成果产业化,助力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努力当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的风采。”刘小康委员说。《人民日报》(2024年3月8日 第4版)
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重庆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
加强公益诉讼工作
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
刘希娅代表说,作为一名基础教育领域代表,多年来持续关注治理校园欺凌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也切实感受到检察机关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付出和努力。刘希娅代表建议,检察机关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针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进一步加强公益诉讼工作,加强与中小学的紧密联系,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人民日报》(2024年3月9日 第9版)
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
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要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为重点,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还可通过教育数字化,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服务农村边远地区提高教育质量。《人民日报》(2024年3月11日 第10版)
来源|重庆教育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报道
声明丨“重庆教育”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认为内容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