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学安全:安全无事故完成研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 研学3周年系列 6

靳洋 研学猫 2022-08-01

11月30日是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3周年的日子,我们陆续刊发了政策主要起草人、中国教科院课程中心研究员高峡老师的文章带着课本去旅行,到底误导了多少学校和研学机构?| 研学3周年系列 1;北京市海淀教科院课程中心主任、《研学旅行学校指导手册》主要作者之一宋世云研究员研学旅行更接近学习的本质、成长的本质;中国研学论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邓青《谁说研学旅行指导师必须是博物专家?|研学3周年系列3》;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实践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孟久儿《40家教育部挂牌研学营地:课程和师资水平有待提升 | 研学3周年系列 4》,中国教师杂志社曹巍社长《研学旅行为学生减负,课程设计与实施要注意4个方面 | 研学3周年系列 5》,引发了强烈反响。


今天,我们推出研学旅行3周年文章系列之6:中国教育战略发展学会安全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独家授权刊发的文章。


我们欢迎研学旅行理论专家和实践大咖一起撰文,谈问题谈出路,谈现状谈未来,谈课程谈执行,谈战略谈战术,谈国内谈国外,谈基地谈营地,谈方向谈方法……


 研学是近年来流行的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学作为目前基础教学领域改革一次重大突破,颠覆了传统教育对基础教育的认知,同时给传统基础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也给研学在实际的操作和管理中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和问题。本文仅就研学与安全教育这个主题归纳一下我们的思考和观点。


     研学安全教育不是过程,是目的

安全更是贯穿整个研学活动的最细微的环节

大多数开设研学活动的中小学校和提供研学服务的相关机构,面对研学安全与教育的核心问题,普遍存在一个误区。


这个误区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组织者认为,研学应该设各种主题(教学)体验,安全教育应该作为一个主题研学课来开;

另一方面组织者认为研学的整个过程应该高度重视组织和课程执行的安全问题,确保整个过程平安无事。这两种观点都正确,但是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研学是体验式的教学,有大量组织和参与活动的内容,组织者应该不仅仅停留在安全无事故地完成研学活动,而是要把安全意识体现在整个研学过程,让安全更是贯穿整个研学活动的最细微的环节,在体验式的研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高度树立安全意识。这样的的高度安全意识一定要基于习得性学习的规律,通过反复多次、长期训练,最终让学生们有极高的安全意识,这也是安全教育与研学结合起来的关键。


有了安全意识,自然就得有安全防范和应急救助的措施,一些学校开设安全教育主题研学活动,就是解决安全防范和应急救助的技能等等问题。

关键要注意把安全意识作为习得性学习任务去重视,无论执行什么研学主题活动,都要从设计课程到组织实施过程把安全理念放在第一位,同时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高质量完成研学活动与安全的紧密关系,把安全防范和应急救助技能与安全意识高度结合起来,体现研学与安全密不可分的习惯。


研学安全是学生全过程参与和体验教学的机会

在研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多数学校强调组织过程的安全,包括制定一系列确保安全的规程和措施,既强调学校对安全的高度重视,更是非常严格地要求研学服务机构确保安全等等;这种“学校+研学服务机构”的安全管理配合体系,确实非常好地确保了研学过程的安全,但是这种观点也是一个误区。因为研学是体验式教学过程,研学活动组织者本来就实施了特别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作为研学课程的唯一对象——中小学生而言,在研学过程中每次都亲自参与和感受、体验安全的组织过程和安全意识的各种体现,正是把研学对学生们的安全素质提高和安全习惯的养成作用发挥到极致。


我们认为,组织者在确保研学活动的安全实施过程中,应该把一些列安全措施和安全制度的执行让学生们也参与期间,也把安全教育常态化,把安全教育融合到每一次研学主题活动中。


安全教育要常态化,研学安全教育要规范化

在研学教育实践中,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了安全教育研学主题课,但是片面地认为开了这个主题了就行了,其实是把安全教育简单化理解而希图一蹴而就。多数没有开设安全教育主题研学课程的学校则错误地强调没有条件开展安全教育、不能开展体验式安全教育而放弃或不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我们认为,研学安全教育是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环节,绝不仅仅是学校的一个单纯教学内容,也不仅仅是研学的一个主题活动课;安全教育是学校给学生终生安全生产、安全学习、安全工作、安全生活打下良好习惯和思维方式的过程,意义特别重大,应该从研学开始贯穿中小学生课堂内外、教室内外、校园内外的高度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的提升。

     研学安全是整个过程的管理安全,也是课堂外安全教育的延伸。我们提倡借研学实战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启全面树立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塑造应急能力的新篇章。

     大家一起努力,一定会让研学旅行成为教育改革的模板。


作者:靳洋

单位:中国教育战略发展学会安全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第五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嘉宾

编辑:志恒


点击阅读原文,申请加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标准化服务联盟 


近期培训论坛

北京第72期研学培训 12月10-12日第4期全国研学安全员培训 12月12日第二届航空研学培训班12月13-14日
重庆第73期研学培训12月21-22日
北京2020年4月17-20日

     培训咨询    

176-0588-7180冯老师

176-1179-3179  徐老师

176-1179-1531   黄老师

186-0073-8145  陈老师

135-2132-3736  刘老师

183-0139-9591  郭老师


      商务合作(微信同)    

185-1312-7528  魏老师

139-1052-6098  邓老师


研学3周年系列文章

研学旅行为学生减负,课程设计与实施要注意4个方面 | 5

40家教育部挂牌研学营地:课程和师资水平有待提升 | 4

谁说研学旅行指导师必须是博物专家? | 3

研学旅行更接近学习的本质、成长的本质 | 2

带着课本去旅行,到底误导了多少学校和研学机构? | 1


往届论坛

第五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研学事业进入专业化发展时代

中国民办教育论坛实践教育主题论坛圆满举办

第四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聚焦教育改革热点

聚焦核心素养 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在京举行

研学旅行与综合素质评价论坛成功举办

北师大教育创新与研学论坛

中科院科学教育线上线下齐发力

首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圆满举办


重磅发言

顾明远:研学旅行安全第一,没有安全就没有教育

郭传杰:研学旅行姓“教”不姓“游”

林崇德:研学旅行是落实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陈光巨:做好四点让研学旅行不再“只游不研”

薛二勇:研学旅行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宋世云:从5个方面让研学旅行与课程紧密结合

王晓燕:研学旅行要强调双向互评和多元式评价

柳夕浪:研学旅行不是劳动教育,但可以融入劳动教育

辛颖:一位校长对研学机构的四点建议

郭建民 : 新高考带动了素质教育与研学旅行相结合

高峡:不能把研学基地建成“另一所学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